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大明:帝师之路,从科举开始 > 第24章 做大做强

大明:帝师之路,从科举开始 第24章 做大做强

簡繁轉換
作者:东方笑笑生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19 09:55:32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离开县衙后,徐闻开始猜测老周什麽意思。

让自己当代理县丞?

这麽重要的位置,不应该给他自己人吗?

一时没想明白,徐闻乾脆不想了,命轿夫前往城东唐家当铺。

这里人来人往,当铺生意不错。

得知来人是徐老爷,当铺夥计忙将徐闻引去後院的唐家宅子。

唐达作为清平县的大财主,家有万金,住的地方倒是不大。

“哎呦呦,徐老爷莅临寒舍,小人蓬荜生辉呀!”

唐达携全家十几口人,亲自到大门外迎接,礼节隆重。

没想到,那县衙的唐捕头竟然也在。

这位壮硕的汉子正在蹭吃,搞的满嘴是油,见了徐闻不知如何是好,尴尬抹着嘴。

唐达介绍道:“徐老爷有所不知,唐飞是我本家族弟,当初因健步如飞,适合抓贼,由小人引去县衙当了捕快,经过十来年的工作经验,才当了捕头。”

徐闻清楚,定有唐达金银铺路,唐飞才有捕头当。

否则以唐飞这般老实人,想在官场上混得开当上捕头,难度着实不小不。

进门后,仍是寒暄一阵。

这回倒是徐闻失算了。

提起周知县,唐捕头提醒道:“徐老爷有所不知,赵举人老早便想当县丞,因赵主簿是其族弟,吴家又是赵家姻亲,如此一来赵家势力庞大,周知县......”

看似老实本分的唐捕头,竟也深谙官场之道。

听他分析县衙官场局面,徐闻这才明白老周的意图。

原来老周是担心自己被架空!

若县衙里的二把手,三把手,四把手全是一家人,他这知县当的,岂不成了摆设?

三人很快转变话题。

“老唐,当初我借你二百两银子,助我渡过难关。”

徐闻从袖中取出一叠面额百两的会票,双手奉上:“昔日借款,今日特来归还,还望查收。”

明朝没有银票,由於大明宝钞贬值太快,商人们进行大宗商品交易,通常用会票结算,方便携带。

徐闻在济南时,专门兑换了几张,可以凭此票在山东商会旗下特定的几大钱庄兑换。

这小票子,可是个稀罕物,韩克忠说是有钱人身份的象徵,一般人没资格兑换。

唐达见状,面色微变,连忙摆手:“徐老爷,那些银子权当我助你度过难关,无需归还。”

徐闻面色一沉:“老唐,欠债还钱,天经地义,你的恩情,我铭记在心,但这银子,我必须还,你必须拿!”

唐达见他如此坚持,神色复杂,终是叹了口气:“徐老爷,你真是……”

他缓缓接过银袋,眼中闪过一丝欣慰与无奈:“罢了,既如此,我便收下,不过,城中那套宅子,还请徐老爷务必笑纳。”

“也罢。”徐闻微微颔首,没有拒绝。

唐达松了口气,笑道:“且徐老爷随我来,看看您的新家。”

夕阳西下,天边染上一抹绚烂的霞光。

二人很快来到一座气势恢宏的宅院。

宅内假山流水,花木扶疏,亭台楼阁错落有致,尽显富贵之气。

徐闻漫步其间,本以为是个稍微大点的小宅院,没想到竟然这麽大!

他不禁感叹:“此宅太过奢华,我何德何能承受?”

太贵了,不好意思收了。

唐达笑道:“徐老爷才华横溢,未来可期,此宅不过是你应得之物。”

好吧好吧,你说服了我,我确实喜欢......

徐闻点了点头,正色道:“老唐,这些年你对我的帮助,我都记在心里。”

“大恩不言谢,我徐闻知恩图报,不会让你做亏本的买卖。”

他沉吟道:“这样,我有个想法,可以赚大把银子,不知你有没有兴趣听听?”

“有有有,徐老爷尽管说。”唐达热情回应,表示洗耳恭听。

徐闻缓缓道:“你的当铺经营放贷业务,有没有想过把放贷业务拓展一下,做大做强?”

唐达道:“如何做大做强?”

他现在主要经营当铺为主,兼放贷业务。

本站采用Cookie技术来保存您的「阅读记录」和「书架」,所以清除浏览器Cookie数据丶重装浏览器之类的操作会让您的阅读进度消失哦,建议可以偶尔截图保存书架,以防找不到正在阅读的小说!

徐闻道:“做钱庄!”

“钱庄?存钱?”唐达不理解,这营生虽然赚钱,但赚的不多。

他有个朋友就是干这个的,遇到生意清淡的时期,裤衩子差点亏出来。

徐闻笑道:“不仅仅是存钱加放贷,还得要给存钱的人利息!”

唐达惊呼:“什麽?帮他们存钱,还得给他们钱?那岂不亏死?”

现在的钱庄,都是存钱的人,给钱庄保管费。

他从来没听过钱庄还得给存钱的利息!

就好比你来买东西,我把东西给你,还得另外给你钱?

徐老爷这是怎麽了?

唐达疑惑了。

“肤浅!”徐闻呵呵一笑:“若以存钱人之资,贷予需银之人,中间赚取利差,岂不美哉?此乃双赢之策,既解他人之急,又增自身之财。”

他耐心的把银行的盈利模式详细讲解给他听。

唐达不愧是经商的好料,听后豁然开朗,连声称妙。

两人当即商定,合股开设“云升钱庄”。

由徐闻以其举人身份,游说乡绅富户,将银两存入钱庄,共谋发展。

唐达负责放贷,干自己的老本行。

......

徐闻住进了新宅,开启了美滋滋的。

为了打理这座大宅,他任命了忠诚能干的岳冲为管家,并另招了几名佣人,负责看家护院,确保府邸的安宁。

这一日,岳冲从乡下匆匆返回,面带忧色,直奔徐闻的书房。

“少爷,范老去世了。”他的声音低沉而沉重。

“什麽?”徐闻闻言一惊,手中的笔掉落在了宣纸上,溅起了一团墨花。

岳冲继续道:“昨天一早,他被人发现死在了家中,孤零零的,没个亲人在身边。”

“什麽原因?”徐闻追问,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哀伤。

“仵作去查验过了,属於正常死亡,应该是年老体弱,自然归天。”岳冲回答道。

徐闻听后,怒意难平:“死了两天,竟无人收尸?他的儿女呢?难道都死绝了不成?”

岳冲解释道:“范老的儿子范中在城中布店当账房,一直没有回去,女儿则是嫁到了外乡,也没回来。”

徐闻听后更是气愤难当,他猛地一拍书桌,震得桌上的茶具乒乓作响:“你去一趟县衙找唐捕头,让那个不孝子回去守孝!他若是不回,就捆了他回去!”

当天,唐捕头带着几名手下,冲进了范中所在的布店。

他们不由分说,将正在账房里忙碌的范中捆了个结实,一路拖回了范举的家中。

......

中举后,徐闻风光无限,门庭若市,车水马龙,宾客络绎不绝,皆是来道贺或求交往的。

与他同去参加乡试的七十岁老人家范举,回乡后则是门可罗雀,孤独死在家中,无人收尸。

村里的人们开始议论纷纷,有人说这都是命。

范老头读书一辈子,终究没中举。

而徐老爷命中注定,一举成名,这就是差距!

这些话传到了徐闻的耳中,他心中五味杂陈,难以平复。

这一日,他返回永宁乡,亲自祭拜范举,给予他一个体面的安葬。

他的举动让乡亲们深受感动,纷纷效仿,也前往范举的坟前祭拜。

他们口中不再是说风凉话,而是对范举的惋惜和对徐闻的敬佩。

不久之後,范举的儿女从外地赶回,得知父亲的遭遇,他们痛哭流涕,悔恨不已。

其实,更多的是因为徐闻的到来,以及一个举人的重视。

他们哪里想得到,自己那没用的老父亲,居然与徐老爷相交莫逆,早知道......

然而,当他们来到徐闻面前,想要表达感激之情时,却被他严厉地呵斥了。

“你们愧为人子!”徐闻的声音响彻屋檐:“父亲生前,你们何在?如今人已逝去,才来惺惺作态,又有何意义?”

范举的儿女被他的话震得哑口无言,只能默默地低下头。

“以後休要再见!”徐闻冷冷地说完这句话,便转身离去。

他的身影在夕阳的馀晖下拉长,留下了一地的沉寂和反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