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大明:帝师之路,从科举开始 > 第690章 权臣的压迫感

大明:帝师之路,从科举开始 第690章 权臣的压迫感

簡繁轉換
作者:东方笑笑生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8 11:54:40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给我把午饭端上来,一箪一食,皆为劳作所得,总不能因为一件糟心事,浪费粮食。”

送走信件,徐闻招呼内侍。

看到其他人都低着头,一个个小鸡啄米般,开口道。

“莫不是御膳房的伙食不好,诸位没有胃口?”

徐闻这麽一说,大家赶紧几口把饭扒完。

板着脸明显心中还有怒气的越国公气场太大,他们可不想待在里面受罪。

在场的几个大臣,这个说出去走走,那个说出去方便。

没多大会儿,房间里面就剩下了徐闻和杨士奇二人。

注意到杨士奇欲言又止,徐闻直接点破了他的心思。

“是不是想知道,我为什麽不直接把纸条读出来,这样总好绝了大家的猜测,也让外面没有那麽多风言风语。”

杨士奇连连点头,他顶着师傅的负气压留在这里,就是想找机会问清楚,如果换作是他就会采用这种方法。

眼前这个刚刚入阁的杨士奇,还不是後世那个闻名天下,三杨之首的杨阁老,首辅,政治上稍显稚嫩。

而且身份和自己不同,徐闻也就耐心给他解释。

“我们俩站的位置不同,考虑的问题也不同,你是朝臣,要顾及到其他人的弹劾,攻讦,自然要示人以公,持身以正。”

“我是谁?越国公,皇亲,可以说是陛下的家里人,其他人怎麽说,对我来说不重要,但却要维持皇家的体面。”

徐闻唏嘘道:“太子和汉王之间的矛盾,你知,我知,满朝文武,乃至天下百姓,大家都清楚,但终归不是能够摆在台面上说的事情。”

“所以你们可以大胆地把这些东西亮出来,而我却不能!”

听越国公语重心长地说了这麽多,杨士奇赶紧躬身道谢:“弟子受教了。”

他才明白自己错在了哪里,和越国公多年相交,潜意识里面已经把他当成自己的人生坐标,为臣典范。

却没有想到对方还有其他的身份。

甚至坊间有传言,越国公手中还掌握着一支皇帝特许的私兵,战力强悍,立下了不少功劳。

这样的人物,历史上只有少数几个顶级权臣才能比较。

站在越国公的角度,确实很多事都不用太过於顾忌。

但却要受困於最简单的人情世故。

徐闻推心置腹的与之交谈,也让杨士奇心里清楚,恩师越国公是想栽培自己。

联系前後,杨士奇忽然有了一个大胆的推断。

现在连内侍都退了出去,也就直接询问:“恩师,您这是准备等太子继位后,急流勇退?”

徐闻笑而不语,只是拍了拍这位门生的肩膀,让他自行领会。

京师的驿站在徐闻的指示下,一直处於战备状态。

收到信件后,立刻安排好。

当初汉王两天内就收到了消息,驿站更快,马歇人歇,信件不歇。

一天半的时间,就跨过八百多里的距离,直接送到汉王府上。

朱高煦接到那份带有师傅火漆印鉴的信时,手都有些发抖。

徐闻走官方渠道发过来的回信,他已经猜到是什麽事了。

提得动三十斤大刀,拉得断五石强弓的手,此刻拆一个信封都有点费劲。

看完信,朱高煦头脑有些发蒙。

全篇都是呵斥之词,其中几个字让他印象深刻。

搜书名找不到,可以试试搜作者哦,也许只是改名了!

“吾历三朝,岂能为一己之私废国本!”

掷地有声的话语,就好像那位权势滔天的越国公在自己面前,指着自己的鼻子在骂。

这一瞬间,堂堂的战场杀神,朱高煦却握不住薄薄的一张信纸,让它从手中滑落。

早就等候在一旁的谋士们,赶紧把信捡起来,几个脑袋凑在一起查看。

能把汉王都镇住的犀利文字,他们看后,更是头皮发麻。

这就是传说中永乐朝第一权臣的压迫感吗?

他们这些人之所以选择汉王,大多是郁郁不得志,觉得自己才比天高,命比纸薄,所以选择投靠朱高煦搏一把。

真正的才子,只需要一封书信,就能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究竟有多菜!

几人谋士看完后对视一眼,都看出了对方眼神中的震惊。

都是汉王府混饭吃的,谁还不清楚谁啊!

就这几个货,此刻彻底明白了,大家能聚在一起,可能是废物之间的同类相吸。

“书房,议事!”

朱高煦意识到自己在属下面前丢脸了,一把夺过书信,气冲冲地走了。

又来了!

谋士们只能在心里感叹。

汉王其实哪哪都好,对他们不错,遇事也愿意和他们商量,就是这个脾气养成了,就改不了。

依旧是熟悉的场景,信件摆中间,大家围坐边。

以至於谋士们有种恍惚感,这一幕自己是不是见过。

“说说吧,怎麽办?越国公已经明确拒绝孤了,这条路走不通。”

这次讨论的问题更加机密,书房里面的人更少,只有三个最亲密的心腹谋士。

家都安在汉王府内,将身家性命和汉王绑定,与汉王休戚与共,才能参加这个闭门会议。

但四个人围着这封信,半天挤不出一个屁来。

其实大家心里都有了一个方案,但谁不想先说出来啊,这种事情他们怎麽好先提?

“赵树,你说一下。”

没人出头,朱高煦只能点名了。

被点中的谋士看了下左右,一个个装着看信,不想搭理他。

没办法,赵树只能硬着头皮说道:“文的不行,那就只有来武的了。”

等的就是这句话,天家的兄弟相残,成功了那叫靖难,不成功就叫作叛乱。

谁先提议,都会被记在小本本上的,日後遭到清算。

当然了,若是成功,日後新皇大封功臣,也算大功一件。

“对的,只能动用最後的手段。”

抛砖引玉,气氛一下活跃了起来。

“太子体弱,不会骑马,进京的唯一手段,就是走漕运,此刻应该进入山东境内了,王爷要下决断了,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我记得王爷前段时间不是收编过一股水匪,此时正好能用上。”

“不妥,你能想到的,徐闻会想不到吗,护送朱高炽的必然是南京精兵,水匪这类乌合之众,过去只是送死,还会打草惊蛇,让他们更加警惕。”

“不用他们,那就更没人用了,王爷手下强弓硬马之士众多,善水战者几乎没有,你说说,还能派谁?”

几个谋士吵成一锅粥。

本站采用Cookie技术来保存您的「阅读记录」和「书架」,所以清除浏览器Cookie数据丶重装浏览器之类的操作会让您的阅读进度消失哦,建议可以偶尔截图保存书架,以防找不到正在阅读的小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