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大明:帝师之路,从科举开始 > 第687章 永乐大帝驾崩

大明:帝师之路,从科举开始 第687章 永乐大帝驾崩

簡繁轉換
作者:东方笑笑生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8 11:54:40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这一夜。

翁婿两人说了很多。

又好像什麽都没说。

但双方都明白对方的心意。

特别是徐闻以丞相名言以明心志,朱棣终於是放下了心里最後一块石头。

帝王也明白在督造完北京城后,徐闻一直游离於京师外,是为了什麽。

当朝大学士,六部尚书近半,乃至朝中大半官员,皆为他的门生故吏。

军中更是袍泽无数,说句明军之中,徐闻为天子之下第一人也不为过。

如此权倾朝野,要不是君臣相知,哪怕以翁婿相称,怕是也祸起萧墙。

洪武朝的“胡惟庸案”,“蓝玉案”近在眼前。

今天他总算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

朱棣有气无力道:“你帮朕拟个遗诏吧,然後叫人进来用印。”

“是!”

徐闻从来没有感觉过自己手中的毛笔如此之重,写得每一笔都要付出巨大的力气。

一旁的朱棣在这最後关头倒是洒脱了。

“好好写啊,可别让其他人看轻你这个大才子。”

朱棣的气息比刚刚又弱了一点。

强忍住心中的悲痛,徐闻加快了手上的动作,笔走龙蛇,以永乐大帝的语气,对这些身後事做出了交代。

吹乾了墨迹,展现到大帝面前。

朱棣眯着眼睛,细细看了一遍,用尽力气,抬手拍了拍床沿。

“好啊,神似我,却又远超我,徐闻,你平时还是藏拙了啊!”

徐闻此时已不能言语,只是垂首拱手,退出宫门外。

招手唤来站得远远的内侍,还有匆匆而来的重臣。

在这其中,徐闻还看到了内阁大臣兼礼部右侍郎杨士奇。

此等时刻,杨士奇不便和自己的恩师打招呼,只是遥遥拱手致敬。

微微点头后,徐闻说道:“陛下召见,都进去吧。”

众人见到病榻之上的朱棣。

尤其是以杨士奇为首的阁臣,已经多日未曾得见圣颜,都齐齐跪下。

其中一些被大帝一手提拔起来的官员,已经泪流满面。

此等时刻,在场都是聪明人,无需多言,都明白事情已经到了最後一步。

“不准哭!”

朱棣的声音虽弱,但一代帝王的虎威犹在。

“有什麽好哭的,朕今年六十有四,数遍历代君王,也算长寿之人,比起战死沙场的诸位将士,能够终於病榻之上,已属善终。”

“诸位听令!”

在这一刻,朱棣彷佛又变成了那个靖难之役中披荆斩棘的统帅,北伐之战中杀伐果断的马上君王。

“朕走之後,身後事由越国公操持,尔等需全力配合,如遇不臣之事,越国公可请出朕赐尚方宝剑,自行决断!”

“三宝,书桌上是朕的遗诏,你用印吧。”

“遗诏”二字一出,寝殿之中,哭声再也无法压制。

郑和也伏地重重顿首,久久不敢抬头。

“别磨磨叽叽的,让朕走得也不安心,用印完后,遗诏拿走,三宝留着,其他人都退下吧。”

朱棣催促道,自己的身体,自己清楚,他已经感觉到父皇要来接他了,但还有最後的事情没有做完。

待众人退下后,郑和知道朱棣有私密事情交代,便快步上前,垂首等候指示。

朱棣颤颤巍巍从枕头下取出一份密卷。

“你打开看看。”

郑和展开看后,面露惊容,立刻跪下磕头道。

“陛下,越国公的忠心天地可鉴啊,如若越国公有丝毫异心,请先斩三宝,某愿为越国公作保!”

朱棣轻叹道:“朕与徐闻相交二十馀载,如何不知道他的心思,若他有想法,以今日之权势,除了朕,天下再无可拦他之人,你的这份密诏,也算是朕做的最後一手布置吧,希望永远用不到。”

“接下吧,不管对你,对於徐闻都是好事,他做事一贯以稳妥为主,朕的这番做法,哪怕是说与他知晓,也会支持朕的。”

“以徐闻的聪明,朕把你留下来,哪会不知道所为何事。”

这是君王的最後托付,郑和只能含泪收下,贴身藏好。

“附耳过来。”

朱棣将自己最後一些私密布置小声交代给郑和后,已经气若游丝。

“都记好了,这是朕留的一些底子,现在你是唯一知情人,倘若真有那麽一天,三宝就替朕守好大明,以徐闻的性格,应该是永远用不到了。”

“你也走吧,叫太医进来,朕很累了。”

最後的声音已经细不可闻。

郑和眼中含泪,一步一叩首,慢慢地倒退出寝殿,早就在此守候的几位太医提着药箱冲了进去。

门外诸位重臣以徐闻为首,在此守候。

大家也不开口,只是默默地站立,都在等着什麽。

“陛下!”

片刻后,寝殿中传来哭喊声。

徐闻厉喝道。

“让他们都闭嘴!”

左右宫中侍卫马上推开殿门,把几个太医拖了出来,他们边哭还在边喊。

“陛下驾崩了。”

“英国公就是这麽训练你们的吗?我刚刚的命令是什麽!”

肃杀的语气,让人回想起来,眼前这位是越国公,亲自上阵砍过人的铁血书生。

侍卫忙从身上扯下布条,把人嘴都堵住。

徐闻环顾四周。

“陛下既然将身後事托付予我,那本公就却之不恭,也不怕担这个恶名,从现在开始,诸事由我决定,各位可有异议?”

被他冰冷的目光注视到,众人都纷纷低下头,没人答话。

如此表现让徐闻有些遗憾,他本来还想找个人头立威,却没想在场地没有蠢人,一个个谨言慎行,让自己找不到借口。

其实也是徐闻太看轻自己了,他一句话就能让宫内侍卫,把太医们都拿下。

而在场的这些人大部分都受过他的恩惠,少数和他没有关系的。

遇到这场景,最多也就敢在心中暗自嘀咕,哪敢表露出来,怕不是当场就要被当典型。

“既然都选择默认,那本公就宣布了,陛下的驾崩的消息,不得透露出去!”

这个关头,杨士奇本不愿说话,他相信恩师有自己的决断。

但在场人多嘴杂,怕有人多嘴说出去,以後有损徐闻声誉,所以他只能开口提醒。

“公爷是想秘不发丧吗?”

这个词一下就带给旁人很多不好的联想。

历史上和它能联系起来的,多半不是啥好事。

搜书名找不到,可以试试搜作者哦,也许只是改名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