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大明:帝师之路,从科举开始 > 第755章 汉王乞活

大明:帝师之路,从科举开始 第755章 汉王乞活

簡繁轉換
作者:东方笑笑生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10 11:58:19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王斌颤颤巍巍地接过绳索,深深一拜道:“陛下,得罪了。”

“别磨叽了,赶紧的,拿出你们当初拥戴我上位的气势来,不就是败了吗,谁还没个失败的时候,看开点。”

同时还对自己的亲卫说道。

“取朕的汉王大旗过来,今日虽败,但仍是父皇亲封的汉王,哪怕是他朱瞻基,也不敢不认!”

哪怕是到这时候了,他还想保持一个王者的风范。

王斌一介书生,随便绑了两下。

做个样子后,亲兵举着大旗,跟着朱高煦走上已经完全坍塌的城门楼。

随军的重臣,还有各部统帅,现在都一人一个望远镜,注视着城墙上的动向。

朱高煦一现身,大家都看到了。

徐闻此时正陪在朱瞻基身边,方便皇帝随时下达指令,见到此番场景,叹了口气,请缨道。

“陛下,让我去把逆贼朱高煦接过来吧。”

朱瞻基正在纠结了,他预计本来和皇叔有几个来回的战斗,没想到这麽快就结束了。

那谁去接引?

总不能朕亲自去吧!

哪有皇帝主动去迎叛逆的,哪怕是自家叔叔也不行。

派的人身份低了也不行,这毕竟也姓朱,是皇爷爷亲封的汉王。

把他踩到脚底,同样也是在玷污皇家的尊严。

越王这一出面,所有问题都解决了,在场真没有比他更合适的人物。

远远看到越和徐两面大旗朝自己而来。

有那麽一刻,朱高煦都想掉头就走。

他实在无法面对徐闻,尤其是在对方已经再三给过机会,自己却一次次的错过。

“朱高煦见过老师,当前乃戴罪之身,不便行礼,还望恩师见谅。”

只是当下已是此等局面,朱高煦已经没有可以逃的地方,只能硬着头皮上前,师徒相见。

遥想当年,受朱棣所托,自己给他们俩兄弟上课的日子。

徐闻不由感慨万千,自己还没有老,就开始追忆往昔。

“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此时此刻,徐闻能想起的,就只有这一句话。

朱高煦双膝一跪,以头槌地,哀求道:“老师,我知道错了,请您留我一命吧。”

徐闻拍了拍他的肩膀:“起身,先随我去见陛下吧,最终怎麽办,不是由我来做主。”

朱高煦跟着徐闻前行的同时,张辅和徐华也带着五军营和神机营㣉城。

朱高煦虽然自缚双臂,但当二人经过他身边时,还是叮嘱了一句:“千万不要伤害城中百姓。”

徐华冷冷地看了他一眼:“假仁假义,你裹挟全城百姓造反的时候,怎麽没想到这一点?”

“要不是神机营火炮精准,怕不是现在城内已经有一群人陪葬了。”

朱高煦无言以对,只能低头跟在徐闻身後。

“臣罪该万死,惟听陛下处置。”

纵然心中有万般不愿,可面对胜利者,这位汉王还是跪在了自己侄儿面前。

看着终於低头认错的二叔,朱瞻基心中也是各种情绪夹杂在一起。

浑身通透那是肯定的,从他懂事开始,这个二叔就像是一个阴魂不散的魔障一样,萦绕在自己和父亲身边,时不时就会来找点麻烦。

不管是父亲还是自己,甚至是东宫的属官,也会被他找麻烦。

现在对方就拜服在自己脚下,当痛快过後,那就是痛恨了。

就为了这麽一个货,京营开拔过来,耗费多少军资,还有乐安州的事後安抚,重建,又是一大笔钱。

这些本可用於改善民生的国库费用,都浪费在他身上了。

但只要朱瞻基亲自下令,处死朱高煦,他哪怕是心里有再多的恨意,也很难下手。

自己皇爷爷逼死堂叔,已经被骂了这麽久。

虽然官面上统一了口径,但民间还是有各种传言,早就无法禁绝。

皇帝神色复杂地看着朱瞻基,旁边已经有聪明人领会了意思。

杨士奇站出来,启奏道:“朱高煦私造龙袍,皇宫,公然造反,对抗朝廷,罪无可恕,按大明律,当诛!”

主上说不出的话,自己这些臣子自然要分忧。

有大学士带头,其他人纷纷跟上,请诛朱高煦。

不过大家都注意到越王徐闻却一直沉默不语。

而朱瞻基也一直在等着他的表态。

当自己真正面对死亡时,朱高煦已经瘫软在地上,说不出话来了。

他偶然抬起头,用乞求的眼光看着徐闻。

朱高煦很清楚,自己唯一的生路就在这位老师身上。

这种眼神又让徐闻回到了许多年前,大家第一次见面的时候。

几百年後的纳兰性德的那句词:人生若只如初见。

虽是描绘男女之情,却可以完美地用在这里。

此後的种种,却是平添了许多的烦恼。

徐闻长长地叹了口气后,跪倒在朱瞻基的前面,长揖到地道:“臣愿用王位相抵,请陛下留朱高煦一命。”

众臣都用诧异的眼神看着徐闻。

如果说朝中在此前有坚定的反汉王派,那这位越王绝对是派系首脑。

他一直以来的所作所为,就是不遗馀力地遏制汉王的势力,斩断朱高煦伸向军队里面的黑手。

洪熙丶宣德两朝,徐闻都坚定地站在朱高炽丶朱瞻基父子这边。

也因为三番两次拥戴之功,获封越王。

现在站出来保朱高煦的,还是他。

这就让很多人看不懂了。

只有徐闻的两个儿子,还有亲传弟子,杨士奇,杨荣这些人懂他。

在他们眼中,父亲丶恩师一生骄傲无比,言必行,行必果。

反汉王,那是为了大明江山,天下百姓。

而保朱高煦,则仅仅可能只是为了那一份承诺。

徐华,徐谦两兄弟,在刚刚的浪潮中,没有跟着一起请斩朱高煦,就是想等老爹表态。

现在既然徐闻开口,他们自然也跟着跪下,保持统一战线。

杨荣也一直没有开口。

内阁中有一位阁老表态就够了。

更何况杨士奇还是首辅,其他人静观其变就好。

他观察了一下徐闻和朱瞻基的表情,最後选择和恩师站在一起。

此时杨士奇也松了一口气。

他请斩朱高煦那是迫不得已,总要有人站出来说这句话。

他身为内阁首辅责无旁贷,同时杨士奇也清楚朱瞻基还有徐闻和朱高煦。

这几个人之间复杂的情感,不是简单打打杀杀就能说明白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