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大明:帝师之路,从科举开始 > 第802章 朱祁镇出世

大明:帝师之路,从科举开始 第802章 朱祁镇出世

簡繁轉換
作者:东方笑笑生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22 00:23:39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黄福二次上任交趾,考虑他的身体,大明海军直接把他从天津送至交趾。

深受黎利之苦坑害的交趾士子,及心向大明人士都在港口等候,等黄福从船上下来时,众人纷纷下跪,痛哭流涕。

黎利建国后,不但攻击驱逐明军,还打击迫害这些支持大明的民众。

尤其是黄福任上所培养的这些读书人,这些人不少都是逃往大明海军控制的港口,才得以幸存。

现在老长官上任,他们心中的万般委屈都爆发出来。

于谦其实也在船上,但没有跟着一起下船,而是在船上静静地观察。

这般景象让他心中大定,看来黄福前辈在交趾干得很不错啊。

若非亲眼所见,于谦也没有想到,仅仅收复十多年的交趾,竟然培养出这麽多忠义之士。

民心可用啊!

有黄福坐镇,交趾布政使司的恢复很成功。

柳升也暂时留在交趾压阵,并协助处理一些后黎的残馀。

黄福第一次上任时候,因为考虑到不想再多遭杀戮,对这些采取了怀柔策略,没想到十多年过去了,这些人还是没有被感化。

既然感化不了,那就直接抹去吧!

黄福柳升双管齐下,恩威并施,很快就将交趾布政使司重新设立。

同时于谦负责改土归流,不再按照以前的卫所设置,而是直接改成交趾镇。

这也是以後大明对新征服国土的基本处置,改卫所为边镇,加大防卫范围,增多兵员。

同时在新边镇取消世袭卫所兵,改为募兵制,大明现在不缺钱,洪武年间为了节省军费而采用卫所制需要彻底改革了。

现在一些中原久疏战阵的卫所,已经开始有废弛的迹象。

照这个速度发展下去,大明中後期卫所种种弊端迟早会出现,那就不如先从外部利益牵扯较少的新边镇开始,然後再从外之内。

于谦承担的就是这个重任。

新疆镇,河中镇,还有重新设立的交趾镇,都是这批重点。

这也是为什麽徐闻会把于谦指定为朝廷负责交趾善後事宜的负责人,因为也只有於少保这种一往无前的性格,才适合进行这种跨时代的改革。

有全新的政策支持,还有交趾镇的成立,整个交趾布政使司也正式成为大明南征的一个桥头堡。

随着大明海军和四海商会有意加大和交趾的贸易,以及在它沿岸进行投资,尝到好处的各级交趾人,心中对於大明的好感已经大大加强。

其间黎利曾经秘密遣回交趾,企图再次联系自己的老部下发起暴动,早就投靠明军的手下马上举报,同时召集乡亲,将这个叛贼擒获。

曾经纵横一时,梦想成为大越国皇帝,攻略整个华南的黎利,就这样被一群乡野村夫制服,交到当地官府。

以前官府内的官员,很多都死於黎利叛乱。

新上任的这些,不少都是当初遭受后黎迫害的交趾士子。

他们对黎利恨之入骨,自然对他百般折辱。

要不是考虑到还得送到京师明正典刑,他们甚至想把人直接凌迟处死。

此等贼子,被大明海军以最快的速度押送至北京。

到达京师后,被刑部验明正身後,游街示众。

都不用等到秋後,朱瞻基御笔亲批,直接推出午门斩首。

本来朝中还有人提议按照大明律,可使用凌迟甚至车刑,但都被徐闻否决。

大明不需要哪些血腥的刑罚来惩戒敌人。

他们只需要知道,得罪了大明就会死,这个简单的道理就可以了。

朱瞻基也表示赞同,他的孩子马上就要出生了。

考虑到为孩子祈福,就给人一个痛快。

宣德二年十一月十一日,对於整个大明来说,还有另外一件大事。

那就是皇帝的长子诞生!

朝中欢欣鼓舞。

朱瞻基什麽都好,既继承了他祖父的英武,还有父亲的仁义,而且还愿意听从臣子的谏言。

对於很多官员来说,这简直就是他们心目中完美的帝皇。

唯独就只有一个小缺点,那就是没有子嗣。

这个最大的缺点,在今天终於被补上。

这些人中,唯独只有越王脸上虽然笑着,可是内心却在担忧。

只有他清楚,这个男孩,就是未来的大明皇帝,也是历史上着名的堡宗,历史上最废皇帝的有力争夺者,朱祁镇!

徐闻不知道历史改变以後,没有了漠北的那些蒙古人,这位将来的正统帝还会整出什麽新活。

在徐闻看来,以朱祁镇的性格,哪怕不会闹出土木堡这种脑残事情,还会有其他的坑等着他。

朱瞻基不知道这些,他只是开心自己有后,大明有后。

他第一时间就找到徐闻,希望他像教育自己父亲,还有自己一样,好好地教育这个孩子,让这个注定成为皇太子的孩子能够长大成才。

经历过永乐洪熙二帝,徐闻已经渐渐明白,这些皇帝的命运,不是自己能够改变的。

他已经尽力挽救,通过四海商会研究所不惜成本的投入,还有各种珍贵药材辅助,都没能挽救这两位老友的生命。

现在他甚至有些玄学,自己就改变一下华夏未来的生存环境吧!

这些皇帝的性格,还有生老病死,真不是自己能够干扰的。

想明白这些,徐闻以自己年纪大,且为内阁首辅,事情多为由,推掉了这份托付,但他还是推荐了徐谦。

朱瞻基虽然不明白徐闻为什麽会推掉,年纪大根本就不是理由。

这位越王还没满五十岁了,刚刚去上任交趾的黄福,年纪都比他大。

至於事情多,内阁有多少事,他这个当皇帝的还不清楚吗。

但宣德尊重徐闻的决定,在他看来,这位自己视之如父越王,任何的决定都有他自己的理由。

而且徐谦可以说很好继承了他父亲文的一面。

无论在文章,还是政务上,甚至还有青出於蓝而胜於蓝的趋势。

由他来教导太子,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从另一个方面,朱瞻基也可以理解为徐闻和自己一样,也在为自己的儿子铺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