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大明:帝师之路,从科举开始 > 第783章 当大明的狗是我们的荣幸

大明:帝师之路,从科举开始 第783章 当大明的狗是我们的荣幸

簡繁轉換
作者:东方笑笑生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22 00:23:39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徐闻自从朱棣时代开始,就力劝永乐帝整修全国官道。

一来方便各地信息传递,物资运送。

二来能够在灾时以工代赈,接济平民,不至於产生流民。

得益於这个政策,徐华一路上至嘉峪关,都很顺畅。

沿途还有州县可以补给,但是西出嘉峪关后,路途就变得没那麽好走了。

从这里向西便是东察合台汗国故地,永乐帝比预定时间更早平定蒙古,自然就把目标放在了西域。

彼时朱棣北定草原,蒙元残部被一扫而空,曾经的黄金家族被打得摇尾乞怜。

作为他们邻居的东察合台汗国,在一旁看得瑟瑟发抖。

明军强大的战斗力,给他们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同为蒙古後裔,他们虽然因为实力原因,一直与明朝交好,享受着陆上丝绸之路带来的种种好处。

但是北伐之後,汗国直接选择俯首称臣,朝贡大明。

原本历史上朱棣一直没有彻底扫清草原残馀,就连最後都是死在亲征的路上丶

所以无暇西顾,对东察合台也采取怀柔策略。

对方既然服软,也就不再用兵,让它继续延续了数百年。

现在不同了,在徐闻的帮助下,永乐大帝毕其功於一役,彻底解除心腹大患,又怎麽会容忍身边还有其他蒙古馀孽存在?

经过朱棣和徐闻两人的规划,对方既然来朝贡,华夏乃礼仪之邦,做事讲究一个体面,当面将人驳斥并宣战,那还是不好。

最後采取的是逐步蚕食策略,首先理由是要护送丝绸之路上的大明商队,要求东察合台给予配合,让明军拥有通行权。

只要能保住自己的汗位以及汗国的国祚。

当时的大汗马哈麻只能选择同意。

他很清楚,如若他不点头,那明军会用另外的办法来达成自己的目的,还不如自己主动接受。

拥有了军事通行权后,後续的事情就好办了。

九边之一的甘肃镇被迅速扩张,光是骑兵就膨胀到两万馀人。

徐闻巡边时,去得最多的,就是这里,把这里建设成为大明西进的前沿。

随後没过几年,马哈麻病逝,其侄纳黑失只罕受大明册封而继位。

可继位没多久,就被歪思所杀,这下大明可找到了干涉理由。

这可是我们亲封的大汗,都没有跟我们说一声,就把人杀了?

还把不把我们大明放在眼里?

真当帝国是白叫的。

精锐的甘肃镇骑兵在得到消息后,迅速西进,会同後续的援助来的其他九边骑兵,击溃数支东察合台骑兵,直抵对方都城伊犁城下。

歪思此刻还在和另外一位竞争者,他的叔父失儿马黑麻,在伊犁城里面玩夺汗大战了。

一个不留神,都城都让人围了。

他的亲卫骑兵也被击溃,仅剩数千人困守伊犁。

不过大明还是讲道理的,我们天朝上国,自然不能像蛮夷那样,简单的吞并就完事,还是得走流程。

你杀了我们封的大汗,总得表示点什麽吧?

在随军明朝外交使节的暗示下,歪思瞬间懂了啊。

表示,我也可以爱大明,也可以受册封啊!

另外为表歉意,有什麽要求,你们提吧。

出发前被徐闻叫去,耳提面命过一番的使臣笑得很灿烂。

说我们大明是讲究人,为了防止你们这些藩属国再出意外,不如就在你们伊犁驻军,帮你们稳定朝局吧。

另外东察合台汗国什麽的,也别叫了,老是汗国汗国的,会让我们天子听着觉得不舒服。

他生平最讨厌蒙古人,前面灭了草原上的那帮蒙古人,还不过瘾,正在四处找地方下手,我觉得新疆这个名字就很好。

新的疆域吗?

这可是我们当朝越王殿下提出来的名字。

你们看看,是不是挺好听?

对方两万多人齐装骑兵就在城外,和这些装备豪华的骑兵一比,自己除了亲卫还能看一眼,普通的士兵就和叫花子没什麽区别。

歪思也不敢说不啊,当即点头答应,驻军,改名。

後面的一些政策,就顺理成章。

以後新疆的大汗,必须朝廷的册封才能继位,严禁私自拥立。

歪思“主动”要求改藩属国为羁縻州,大明有权派官员进行相关管理。

这个相关也是在使臣的极力要求下加的,歪思也就不多说了什麽。

军都驻了,其他还不是明朝想怎麽样就怎麽样。

他乾脆放弃挣扎,至少新疆第一任大汗是自己,还保住了一条小命,财产部属也没有受到太大损失,这样就很好了。

他想了下如果今天攻进城的是自己。

按照蒙古传统,城中高过车轮的男子都会被杀,没错,是放倒的车轮。

在歪思看来,大明对於自己的处置已经很仁慈了。

所以现在的甘肃镇实际的驻扎地,已经在伊犁,靠着丝绸之路利润,还有西域丰富的资源,活得挺滋润。

唯一所需就是一些精锐武器装备,还需要中原运输过去。

其他初始九边的情况,和甘肃镇的情况都有些类似。

因为永乐大帝加徐闻的这个组合,太过强力。

北面大明之敌,已经被清扫一空,使得这些边镇也跟着防区扩大,治所为了方便管理,在逐渐北移。

内阁考虑到这些情况,已经在制定新的九边方案。

可以肯定,伊犁肯定是其中一个。

因此哪怕是杨士奇和杨荣这些温和派,也愿意在伊犁和帖木儿对峙。

谁也不想自己辛辛苦苦规划出来的东西,到了实行的时候,居然没了。

进入传统的西域境内,早就得到的消息的甘肃镇骑兵,在边境接应徐华,为首的便是总兵刘镇。

九边因为位置原因,比之其他卫所都是高配。

而且现在基本是参加过北伐的老人在统领,刘镇就是其中一个。

“参见武定侯。”

一见徐华,刘镇就滚鞍落马,给他行礼。

“刘大哥这是见外了,当年一同出征时,你可没少灌我的酒。”

徐华也赶紧下马,把人扶起来。

刘镇心里的石头也落了地。

看来这位以前的小老弟,哪怕是封侯后,对自己的态度也没啥变化。

关於登录用户跨设备保存书架的问题,已经修正了,如果还是无法保存,请先记住书架的内容,清除浏览器的Cookie,再重新登陆并加入书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