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大明:帝师之路,从科举开始 > 第800章 开疆拓土

大明:帝师之路,从科举开始 第800章 开疆拓土

簡繁轉換
作者:东方笑笑生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22 00:23:39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以打促谈的想法很好,只是黎利就只有这一次机会。

大明却可以有无数次的失败,只要抓住一次,他就永无翻身之地。

现在的情况就是这样,主力被歼灭,留在黎利身边只有一堆乌合之众。

所以在明军扫平路上一些投靠黎利的小土司,和黎利布置的一些阻拦杂兵后,两路大军最终在升龙城下会合。

这时黎利才想起来和柳升对话,愿意献城投降,重新归附。

对此,安远侯柳升的回应是:“你不能在快死的时候,才想起大明的威仪,如果把你留下,该如何面对那些因你偷袭而亡的明军,以及边境被他残害的大明子民!”

黎利见投降无望,一面号召城内军民拚死抵抗,一边偷偷地通过早就准备好的地道,从刚刚建造还没多久的伪皇宫,逃到了城外。

等柳升指挥明军,不费吹灰之力,就拿下这座城墙比中原腹地县城还矮的所谓都城后,搜遍全城,就只找到了一个地道。

安远侯看后只感慨。

黎利这小子,打仗不行,造反和逃跑是把好手。

没有抓住贼酋,柳升内心还是有些遗憾的。

但朝廷给他的任务,就是平定叛乱,收复安南。

柳升也再次听从徐闻的指导,不再节外生枝。

跑就跑了呗,黎利的钱财都耗费在皇宫建设上。

还有部分被大明在伪国库内缴获,人则是被明军击溃俘虏,一个既没有人也没有钱的反贼,危害几乎为零。

数天後,才传来消息。

黎利已经逃至清化,并且据称顽抗。

柳升都懒得搭理他,反正朝廷都说了“交趾乃华夏故土,不可弃之”,自己已经完成战略目标。

从伊犁之战还有後续的处理中,柳升已经琢磨出味了。

现在朝廷追求的就是稳扎稳打,不追求一次性有多大的战果,只求能把这些吃下的都全部消化,站稳脚跟。

而不是像以前一样,一直向前进攻,战果很多,但是却守不住,最终只能放弃。

漠北草原就是例子。

永乐大帝犁庭扫穴打过一次以後,这些年慢慢又开始有一些强盛的游牧民族兴起。

这次新九边的调整,就是让战线前压,稳固已占领地盘,挤压草原部落的生存空间。

这些都是徐闻在交谈中,有意无意泄露出来的一些信息。

柳升想了一路,在打升龙城时,终於开窍了。

因此他根本就不在乎黎利逃去哪里,只要大明的交趾故地收复,以後有的是机会收拾他。

战报到达京师,已经被一场大胜养刁了胃口的内阁和朱瞻基,都觉得很正常。

安南自古以来就是汉地,明军算半个主场作战,打不赢才奇怪。

徐闻看到这个战报,却有了其他想法。

他拉着内阁重臣,还有兵部一干人等,去见朱瞻基。

乾清宫。

徐闻把世界地图,还有大明海军和暗卫收集的东南亚诸国情报,一起摆在宣德帝面前。

没有废话,他直言当年洪武帝和永乐帝都有一个共同的想法:恢复汉唐盛世的华夏威仪!

以往,因漠北残元势力拖住了两代皇帝的主要精力,才未能进行下去。

现在大明有钱,有兵,有时间,可以回头来处理这些事情了!

徐闻指着地图上面那一个个大家只在书中见过的地名,也不看资料,都能将这些国家的历史,还有当前的情况娓娓道来。

包括朱瞻基在内的众人,也在翻阅资料,跟上越王的思维。

从徐闻的这个开头,与会者都清楚,他肯定要搞大事。

果然,在把这些地方都介绍完,徐闻最後做了一个总结。

南洋的这些国家,尤其是交趾所在这个地区,我称之为中南半岛。

这里的很多国家名义上对大明称臣纳贡,暗地里一个个在当地都是称王称霸,横行无忌,有些甚至还经常越境侵占大明国土。

徐闻特意在地图上把占城,澜沧,阿瓦,暹罗这个小国都点了一遍。

大家也都从资料中看到这些国家干了什麽狗屁倒灶的事情。

朱瞻基已经明白老师想干什麽,他最後定了基调:“复先祖遗志,开万世太平!”

这句话就决定了中南半岛这些小国的命运。

以往大明被九边上的各种游牧民族拖住,没多少时间来管理他们。

只需要这些国家称臣纳贡,表面上保持尊敬,就足够了。

就是这样的宽宏,却给了小国们大明软弱的假象。

每次纳贡都是取一些本国的什麽动物,植物等不值钱的东西,过来换一堆瓷器,丝绸等奢侈品,让朝贡变成了发财之旅。

在本土丝毫不尊重大明的侨民以及商人,这还是在有着强悍大明海军看着的情况下。

大明海军有记录每年都要处理数十起相关事情,都是小国的国王或者贵族,侵占大明国民的权利!

那些内陆国家就别提了,偷偷摸摸越境吞并部落,大明册封的土司,都是常态。

大明的册封,在这些小国的眼里,彷佛就只是一个摆设。

想起的时候就去拜拜,想不起,那就去他的,自己开心最重要,偶尔还能打劫下富庶的大明肥羊。

洪武年间,朱元璋还把有些国家设为不征之国。

既然他们不尊重大明,不尊重这个身份,那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关键一点,唐赛儿在自己土地上试种的部分新大陆种子,已经成功了。

这份资料只有内阁成员,还有宣德帝能看到。

这个不能宣之於口的理由就是,大明需要庞大的热带地区作为自己的原料基地,来为进一步发展提供养料。

只要大明能够蒸蒸日上,些许小国那就贡献自己的价值吧。

至此朝廷的高层的意见已经达成一致,贯穿整个宣德朝轰轰烈烈的南征开始。

朱瞻基同样有自己的野心。

祖父靠着北伐,建立起不世武功,以後史书上都会留下浓厚的一笔。

自己接过这个位置,那自己也要有属於本朝的武功。

北伐再往上就是苦寒之地,西域已经被全部拿下,现在一个诏书下达,都需要数月时间,已经到达一个极限。

唯有南征,才是最好的突破口。

有名有利的事情,朱瞻基没有理由不去做。

搜书名找不到,可以试试搜作者哦,也许只是改名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