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大明:帝师之路,从科举开始 > 第810章 一统中南半岛

大明:帝师之路,从科举开始 第810章 一统中南半岛

簡繁轉換
作者:东方笑笑生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22 00:23:39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投降的暹罗王被封暹罗侯,和沙哈鲁成为邻居。

两位亡国之君同病相怜,见面之後却只能微笑示意,话都不敢多说。

他们都不知道自己身边还有多少大明探子盯着。

沙哈鲁现在已经基本学会了汉语,也养成了每天阅读朝廷邸报的习惯。

在见识过南疆其他小国国君的遭遇后,他暗自庆幸,还好自己是被俘虏了,至少还捡了条命。

换了其他小国,身死族灭,可能连族谱都留不下来。

在大明这麽多年,沙哈鲁关系最好的,反而是徐家。

其他人不敢接触这种亡国之君,徐家父子满不在乎。

尤其是徐华,虽然是他捉住了自己,可随着时间的推移,沙哈鲁反而是感谢武国公。

见识过大明的强盛,沙哈鲁深知,帖木儿帝国与之对抗,没有任何机会。

自己举国之力集合的十万人之巨,在整个河中和阿拉伯世界,已经是一支非常可观的力量。

可这个数量的军队,大明能够抽调出十多支,质量还比自己要强。

面对这样无法战胜的对手,早点输,也就早点解脱。

他现在除了领一份安乐侯俸禄,同时还在四夷馆谋了份差事。

他精通波斯语,阿拉伯语,汉语,四夷馆很欢迎这样的人才。

加上没事就去徐家串串门,聊聊天,生活反而过得很惬意。

徐家也愿意和沙哈鲁往来。

如果没有遇到大明,他就是帖木儿的中兴之君,有智慧,有头脑,还有不同於大明其他人的思维和见识,就连徐闻没事也喜欢和他聊聊天。

至於避嫌?

徐闻早就给朱瞻基报备过,还不时把从沙哈鲁听来的奇闻轶事,和宣德帝一起分享。

日子一久,朱瞻基对於这些小故事还有些期待。

徐谦则是一边听这些小故事,一边把它编成了作品集。

按照徐闻的建议,这本故事就叫作《一千零一夜》。

随着暹罗被攻破,整个中南半岛,就剩下一个真腊独立国家。

不幸的是,整个真腊已经被明军三面包围。

剩下的那面临海,也是大明的内海,完全就是大明海军的後花园,想来就来,想走就走。

在这种情况下,真腊国内爆发了激烈的冲突。

和大明交往过多的那些商人,以及受大明思潮影响的读书人,都在极力劝说国王退位,同时向明朝投降。

其中就包括了几位王子,他们的共同点,就是参加过到大明的使团,见识了大明的繁华以及大明海军的强盛后,都想成为大明人。

国王坚决不同意,真腊传国六百馀年,不能在自己手中亡国。

并且明朝洪武大帝钦点的不征之国中,就有真腊。

他认为那些被灭亡的国家,都是因为自己做错了什麽,或者是不够尊重大明,所以招来了灾祸。

自己按时朝贡,对大明开放口岸,积极与明使交好,大明乃礼仪之邦,不会对真腊怎麽样的。

对於国内这些投降派,国王予以坚决打击,软禁那几位主张合并进大明的王子。

这下就捅了马蜂窝。

国内的亲明派,都以这几位王子马首是瞻。

这几位因为身份,在大明是各位贵人的座上宾,见识了不少大明风华,是他们这些亲明派了解大明的一个窗口。

现在首领被抓,这些人联合起来,买通了王宫的一些侍卫,成功营救王子。

王子们一旦自由,便高举反旗,联合军中的少壮派,和国王所代表的保守派开战,整个真腊分裂成两块。

亲明派在起兵的第一时间,就和大明海军取得了联系。

他们中不少人常年和大明做生意,和海军的关系也非同一般。

所以收到求助,在朝廷的旨意没有到达之前,他们首先会保证亲明派站在各个港口城市的安全。

没了後顾之忧,亲明派的攻击更加猛烈,一时间竟逼近都城吴哥。

朝中在得到消息后,大喜过望,整个中南半岛只剩这一个版图没有征服。

但是真腊一直循规蹈矩,从未有逾矩之处,对待大明也是毕恭毕敬,让大明对它有些无处下嘴的感觉。

今天终於等到了这个机会,朝中众臣们知道详情后,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越王。

徐闻一直力主善待各个藩属国的使团,并且这些使团的路线,还有他们参观的地点,以及和什麽人见面,都是经过精心设计的。

主打一个让这些人看到大明最好的一面,同时赠送给他们也是华丽的丝绸,光洁的瓷器,洁白的宣纸,还有精美的各种武器。

朝中大臣本来还有人腹诽,为什麽要对这些朝贡的使臣团这麽好?

特别是有些方面还超过官员,现在看来,都纷纷称赞越王卓有远见,一早就开始布局了。

真腊之战,因为有内应,大明都没有派出陆军,只是令郑和从占城南下,以大明海军总司令之职,指挥陆战队登陆,配合亲明派,直指都城。

当明军到达吴哥城下时,真腊王自知大势已去,不再抵抗,无奈投降。

同时让位被亲明派的王子。

既然是他们选择的路,那自己不再干涉,至少自己不用承担亡国之君这个名头。

王子继位后,立刻登上大明战舰,携带国书,到达北京,向朱瞻基献上真腊地图,同意并入大明。

朱瞻基很满意真腊这种识相的行为,破例封末代真腊国王为真腊公,允许世袭罔替。

至此,整个中南半岛都被大明纳入怀中。

广袤的南中国海,除了是大明的内海,更是大明的澡盆子,四周全是大明的国土或䭾是居民点。

民间的贸易往来,移民都极为旺盛。

浙江,福建,广西的失地农民,都纷纷下南洋讨生活。

这也极大地缓解了这三个地方的各种矛盾,这些侨民带来的各种资源,反而还带动了当地的发展。

所以大明在十年之间,经历了一系列的战争之後,国库反而是越来越富裕。

因为贸易的反哺,民间的生活也越来越好。

为纪念宣德南征,开疆拓土的功绩,宣德帝朱瞻基颁《南征纪功碑》,设都护府於升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