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穿越农家子,不科举,难道种地? > 第一卷 第59章 改良版君子六艺

穿越农家子,不科举,难道种地? 第一卷 第59章 改良版君子六艺

簡繁轉換
作者:花间沽酒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10-18 16:57:33 来源:源1

第一卷第59章改良版君子六艺(第1/2页)

李老太婆瞬间住了嘴,像极了被掐住脖子的待宰鸭子。

“一天天的还嫌家里不够乱的?有那时间把堆着的衣裳洗了,这么多天过去,也没见你把院子扫一扫。整天像个大爷似的盘腿一坐,抱怨完这家抱怨那家。显着你嘴皮子利索了?你咋不出去支个摊子唱戏去呢?”

李老头儿是觉得最近村子里的风向不对,老二和老三这两个逆子之间倒是亲近了不少。

村里其他人从前对老宅的人也只是面子情,见面意思意思打个招呼就算了。如今看到他们这两个老东西,那是扭头就走,多看他们一秒好像都会把眼睛辣瞎掉一样。

偏偏李老太太别的本事没有,歪曲话中含义的能力是强大无比的。

一听自家老头子这话,瞬间觉得老头子真聪明啊。

是啊!

她咋就没想到呢?

李老太太瞬间来了精神,一扫往日懒惰的模样,拿起扫帚抹布,打扫的那叫一个痛快。

第二天一大清早的,李老太太就腿脚利索地爬上了村长儿子的牛车,直奔镇上而去。

李老头儿还不知道他家老太婆又去镇上作妖,此时的李牧承也终于迎来了正式入学的第一堂课。

冯先生先是介绍李牧承给所有黄字班的学生,而后将李牧承安排到了陈思友的身边坐下。

他们毕竟是同一个宿舍住着,昨天冯先生也有留意到,李牧承在私塾里适应的还不错。

陈思友也很高兴,毕竟同桌是个学习能力特别强的,也能带动他的积极性不是?

“咱们今天这第一堂课便是算学。”冯先生笑着开口,看着一众乖巧坐着瞪圆了眼睛的学生。

前段时间光忙着让学生们认识一些常用字,背一些简单的文章了。

毕竟这算学也是需要写字的,光会扒拉算盘说数哪行啊?

南城私塾与其他私塾最大的不同便是他们私塾真的是什么都教。

不像某些私塾只教学生们认字、背书、写文章,他们南城私塾还有绘画、算学、武学、骑射、茶艺等多种课程。

算是一种改良版的君子六艺课程,之所以说是改良版,是因为常见的六艺只有礼乐射御书数,而南城私塾的课程不止这些,主打一个实用。

甚至连那些家里就是镇上的,没干过农活的孩子都有田可种。

毕竟能来这个私塾的学子,家庭条件特别好的没有。就算是有像小胖子那种别的府城来的孩子,也是因着某些原因不得不跑到这么远的地方求学。

南城私塾的学子大部分还是不指望科举入仕的,因此能多学一项本领,日后能谋生的方式就多一个。

所以上来就赶上了算学课,让李牧承也是有些懵的。

还不等李牧承回过神来,同桌陈思友就站起身走到了冯先生身边,将两大箱子算盘给同窗们发了下去,确保人手一个。

李牧承看着那算盘都有些担心,生怕自己一个不小心手劲儿大了,再把算盘珠子给扒拉下来。

倒也不是担心自己赔不起,毕竟现在的他也算是有点儿小钱的人了。

只是不想第一天上课,就给先生留下一个不好的印象。

李牧承来到私塾之后知道的就更多了,比如科举需要有人作保或举荐,这些都是绕不开先生的。

要是先生不喜欢他反而给他下绊子,可想而知这科举之路只会更加艰难。

“咱们算学的第一堂课,认识工具——算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一卷第59章改良版君子六艺(第2/2页)

李牧承认真听着先生讲解,时不时还翻一翻算学专用书本,发现前面几页写的都是一些基础算盘的知识,冯先生正一板一眼的讲着这些有些枯燥的知识。

这种基础常识性的东西,对李牧承来说难度不大。

关键是这玩意儿他是真会啊,毕竟以前这都是九年义务教育普及的知识,甚至他还能记得几首关于算盘口诀的打油诗。

瞥了一眼自己宿舍里其他几个同窗,此刻正认真学习,尤其是那个小胖子听得格外认真,但眼里还透着一丝迷茫,显然是没太听懂,正在努力消化的迷茫样儿。

……

“好了,我先给你们出几道简单些的算学题目,现在都拿起笔将题目几下。一会儿你们自己扒拉算盘珠子计算清楚后,将答案写在草纸上交上来。”

将算盘规则讲清楚后,冯先生开始布置课堂小考。

李牧承真的是懒得记题目了,这种刚报出题目就能得出答案的题,有啥好记的?

只是同窗们都在记,若是只有他一个不动笔的,先生肯定要训他的。

于是,李牧承拿起笔,在上面不光记好了题目,还在题目后面顺手写上了答案。

一共二十道题,冯先生更是在说完题目后又添了一句——

“二十道题,答对十五题或十五道题以上,中午吃饭时可以拿木托盘。答对十题或十题以上,十五题以下,可以拿盘子。”

“答对十题以下,只能吃馒头。晚上要自觉留在这儿加练。全都答对的,可以额外得到一个鸡腿儿作为奖励。”

李牧承这才知道,原来走读的同窗中午也是要在私塾吃饭的。

当然,家里面给带了咸菜和一小碟菜的作为加餐也可以,毕竟有些学生确实接受能力不强,学得比较慢。

家里人疼孩子,怕孩子吃不到好东西长不高的也是有的。只不过碍于私塾也有私塾的规矩,不敢太放肆而已。

只是这样的人家极少,大部分还处于吃不饱穿不暖的阶段,能有钱送来私塾上学就算好的了。

李牧承装模作样的也跟着打了会儿算盘,毕竟上头还有冯先生瞧着呢。

但比起大部分都是第一次接触算盘的同窗来说,李牧承的速度就显得快多了。

很快就熟练的李牧承扒拉算盘珠子的样子看起来极为赏心悦目,宛如一幅画一样。

等李牧承在草纸上把答案认认真真一笔一划的写好后,也没忘了写上自己的名字——

黄字班,李牧承。

冯先生也是没想到竟然有学生速度能这么快,要知道他当年第一次接触算学的时候,扒拉算盘珠子都快把他自己给扒拉哭了。

再加上那算盘也都不怎么结实,动不动就扒拉不动,要么扒拉一颗珠子动三四颗,很考人心态的。

李牧承怎么也不会想到,这些快要散架子的算盘是冯先生费了好大力气凑的,为的就是锻炼学生们的算学能力的同时,还能锻炼记忆力和心态。

好在冯先生并不是那种看到李牧承速度快就觉得他是随意写写画画交差要跑的坏学生,反而接过李牧承递过来的草纸,认认真真的拿起桌上早已誊写好的答案比对了一下。

冯先生的眼睛瞪圆了。

冯先生狠狠闭了闭眼,睁开后又对了一遍答案,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一样伸手狠狠揉了揉,又对了一遍答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