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穿越农家子,不科举,难道种地? > 第一卷 第60章 一个人能捅出多大的篓子

第一卷第60章一个人能捅出多大的篓子(第1/2页)

冯先生倒吸一口凉气。

这小子,算盘托生的吧!

这天赋可真够打击人的。

冯先生无比确认,他的私塾里没有商户出身的孩子。

不是他瞧不起商户,而是大部分商户家的孩子天生就带着市侩,很容易把不定性的孩子们给带歪了。

教书育人,关键是育人。

不一定培养出什么大官,但给孩子们打好基础,长大后成为一个对大乾朝有用的人才也好啊。

冯先生终于舍得把视线挪开,一脸捡到宝的样子乐呵呵的看着李牧承。

“好小子!”

而后从自己的桌子上拿起一张纸,唰唰唰写了几个字还标好了序号和日期后,又翻出印章在上面印了个“冯”字后,才将纸条放在了李牧承手里。

“中午去打饭的时候,将这张纸和托盘一并给打饭的人,知道了吗?”

冯先生说到这里顿了顿,想着李牧承第一天上课,可能不太懂私塾里面的事情,就又补充了一句。

“这加鸡腿儿的纸条只有今天中午管用,过期不补哈。”

李牧承乖巧点头,扫了一眼手里的纸条。

他可算懂了为啥私塾不担心有人造假,或是有霸凌同窗再冒领的事情发生了。

感情当天的条子当天销毁,领鸡腿儿的人要是对不上名字,先生直接就能抓现行。

回到座位上看着同窗们还在努力扒拉算盘,偶尔停下来动一动毛笔的李牧承有些无聊,他现在是真的没事干了。

还没到吃饭的时间呢,去早了也只能等着。再加上先生也没说可以提前走,李牧承直接拿起昨天还没看完的书打发时间。

陈思友算的一脑门子汗,也没忘了扭过头看了一眼自己的同桌。

啊这……也太好学了吧!

脑子本来就好使,还这么努力。人比人气死人啊!

李牧承根本不知道自己的好同桌被他卷王一样的学习方式给打击到了,毕竟李牧承自己是有想法的。

没有任何一个私塾会让刚入学没多久,且没有任何基础的孩子去参加科考,除非他能证明自己有那个能力。

而证明能力的事已经摆在眼前了,昨天好同桌可是说了,马上就到了各私塾选人去府城竞赛的事了。

想尽快取得成就,不被别人踩在脚下的李牧承正是斗志最足的时候,必须得尽快追上同窗们的进度,然后再狠狠反超!

冯先生这会儿都控制不住自己的眼睛了。

他知道这个黄字班教室里坐着的都是他的学生,可就是管不住自己的眼神老往李牧承这小子身上飘。

瞧瞧!多好的孩子啊!

学东西那么快,还那么自觉,一点儿也不浪费时间的。

……

此刻的李老太婆钱氏已经在镇上集市里人最多的地方站住了脚,拿起不知道在哪里淘来的铜锣,捏在手里敲得铛铛响。

“走过路过的不要错过了,今儿我老太婆给大家讲一段儿子逼着老子娘分家的事!”

铛铛铛铛!

又是一阵锣声,被吸引来的人那叫一个多。

钱氏看到这么多人,兴奋的整个人都在抖。

没忍住又铛铛铛的敲起了锣,气的在这里等了半天的人没好气道:

“老太太,这么大一把年纪了敲锣半天了,逗人玩呢?还讲不讲了!不讲我们就走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一卷第60章一个人能捅出多大的篓子(第2/2页)

有一些性子急还暴躁的根本都不等李老太太说话,带着身边同行的人骂骂咧咧的直接就转身退出人群,临走时还恶狠狠地瞪了钱氏一眼。

钱氏心里一晃,生怕这群好不容易被她吸引来的人就这么跑了,那她刚才不是白敲锣了嘛。

于是,钱氏把锣一抱,二话不说直接坐在地上蹬腿儿开嚎。

“说出来我这张老脸都觉得臊得慌,我一个童生的娘也有今天。要说的人不是旁人,正是我的儿啊!”

人群中也要离开的人闻言瞬间站住了脚,双眼亮晶晶的看着钱氏。

“快继续说啊,别光嚎啊!”

好家伙,干打雷不下雨骂人的老太太见得多了。童生娘敲锣撒泼的谁见过?

围在最外围的不知道咋回事儿,还有人在里面一层层的往外传话,争取让所有堵在这里的人都能吃到第一手新鲜热乎的瓜。

于是,李老二一家没皮没脸的张罗着分家,拐带一向孝顺懂事的老三一家一块儿猪油蒙了心闹着分家的事,就被李老太太给宣扬开了。

“你们说说我一把屎一把尿的把他们养大,为的不就是儿子们都好嘛!可一个个的都见不得他们大哥学习好,不想花钱供养大哥读书,觉得我老太太偏心,我心里苦啊!”

围观百姓不知道咋回事儿的还跟着点了点头,“谁说不是?家里出个读书人多难得啊?他们咋不想想,要是他们脑子好使也会读书,家里咋可能不供他们!”

也有那心里明白事理的,看到李老太太坐地上好,想起了最近的事,便随意提了一嘴:

“这老太太该不会是李家村的吧?”

这一句话可炸了锅了,最近这段时间名声最臭的就是李家村!

还能因为啥啊?李家村卖闺女配冥婚这事儿呗!十里八乡的可都在传李家村是人贩子聚集点呢。

人群中有人被这么一提醒,也跟着嘶了一声。

“我想起来了,李家村卖孩子那家就是出了童生那家。”

“别不是整错了吧,咱们镇上秀才虽然不多,但童生也还是有一些的。”

“错不了,李家村就出了那么一个读书人。当年李家村考出来一个童生的时候,整个李家村都摆了一天流水席呢,敲锣打鼓放鞭炮的去祠堂拜祖宗呐,事情闹得可大了!”

有不少上了年纪的人也想起来了这事儿,还颇为感慨的跟着来了一句。

“哟,这事我记得,得有个十来年了吧。”

具体多少年他们记不清了,只记得好几年前确实有这么个事儿。

李老太太听着周围人的议论声只觉得要糟。

再看一看手里被她翻过来的铜锣,心里又是一个咯噔。

完了!

还以为镇上的人心善,听到她这么惨能随手给个十文八文的,结果这一文钱没有就算了,怎么就突然扯到李家村的名声了呢?

李老太见势不妙,忙抱着铜锣缩起肩膀就要跑。

可她招了这么多人来听她诉苦,再加上镇上也有丢了姑娘好几年还没找到的人家,知道李家村那个人贩子冒头了,全都抄着家伙奔过来了。

李老头儿还在村子里骂骂咧咧老太太欠揍,连点吃喝都不给他备着,害得他躺着动不了还只能饿着,远远的就听到村里有人朝着自己家的方向狂奔,嘴里还大声嚷嚷着什么,听着挺晦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