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国运:开局死谏,祖宗李二看麻了 > 第42章 大唐版于谦已上线,朝堂百官全吓

第42章大唐版于谦已上线,朝堂百官全吓尿!(第1/2页)

大唐,长安。

木子白再睁开眼时,耳边没有了金戈铁马,也没有了震天的战歌。

【系统检测到有大幅度影响国运的事件产生,请宿主立即前往阻止,否则国运将大幅度暴跌。】

【系统温馨提示:北平战场的身体已由系统接管,正按预设的“战神”逻辑自动砍人。】

【您现在可以安心处理朝堂事务了,亲。】

木子白晃了晃脑袋,从陌生的床榻上坐起。

这是一具全新的,健康的,没有瘸腿的身体。

他活动了一下筋骨,打开了系统面板。

第四具傀儡。

官职:右散骑常侍,从三品。(大唐时期品级最高的谏官)

好家伙,直接从七品小官,跳到了从三品大员,这升职速度,火箭都追不上。

更离谱的是,面板上还显示着前两具傀儡的“身后名”。

第一具,死谏的木子白,被追封为开国郡公,正二品。

第二具,为君挡箭的木子谦,被追封为忠国公,从一品。

啧,死了两个号,换来两个公,这买卖,划算。

就在这时,一个尖细的嗓音在门外响起。

“木侍郎,时辰不早了,该上朝了。”

木子白慢条斯理地穿上那套崭新的紫色官袍,整理好衣冠,推门而出。

然而,他还是低估了从三品大员府邸的面积。

等他七拐八绕,终于在太监的带领下赶到宣政殿时,大殿的门都已经关了。

“嘎吱——”

殿门被推开一条缝,木子白在一片死寂中走了进去。

唰!

一瞬间,殿内数百道视线,齐刷刷地落在了他的身上。

文官,武将,就连龙椅之上的天子叶卫青,和侍立一旁的张忠贤,都看了过来。

惊愕,不解,探究,崇拜。

各种情绪交织成一张大网,将他笼罩。

迟到,这在朝堂之上,是足以被御史当场弹劾至死的大不敬之罪。

可木子白就像个没事人一样,目不斜视,径直走向文官班列中一个靠前的位置,那是属于从三品右散骑常侍的地方。

然后,他站定,垂首,一动不动,完美融入了这群“木雕”同僚之中。

仿佛刚刚那个引起全场瞩目的焦点,根本不是他。

这一下,反倒是把准备看好戏的众人给整不会了。

这新人,什么来头?这么狂?

叶卫青看着下面那个熟悉又陌生的身影,心中五味杂陈。

而就在此时,那该死的天幕,又亮了。

……

大唐,贞观。

太极殿内,李世民正听着关于北平战事的“直播”,看得是热血沸腾,忽然画面一转,又回到了那座熟悉的末代朝堂。

“咦?怎么不打了?朕还想看那木家大郎如何马踏联营呢!”

他正不爽,天幕上,金色的古篆大字缓缓浮现。

【诸位观众,战场直播暂时告一段落,让我们将镜头转回朝堂,看看木家另一位重量级选手。】

【没错,就是这位,木子家第三代家主,木子于!】

天幕的镜头,精准地给到了刚刚站好队的木子白一个特写。

【欢迎收看本期《华夏风骨·忠臣录》!】

【如果说木子谦是破局的利刃,木子定国是护国的坚盾,那么这位木子于,便是大唐的最后一道防线,撑起民族脊梁的擎天之柱!】

【他以一人之力,止住南迁,坚壁清野,于长安城下,临危授命,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二造大唐!】

【后世史官含泪作评:大唐不能没有木子于,就像西方不能失去上帝。】

轰!

木子于!

这个名字一出,李世民、刘彻、诸葛亮,三位不同时空的巨擘,全都愣住了。

他们不知道上帝是谁,但能带一个“帝”字,想来也是一位惊天动地的人物。

“止南迁,力挽狂澜……”李世民喃喃自语,心中震撼无以复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2章大唐版于谦已上线,朝堂百官全吓尿!(第2/2页)

“朕的后世,究竟是遭遇了何等国难,才需要一位臣子,来扮演这般角色?”

……

宣政殿内,一片死寂。

终于,还是龙椅上的叶卫青,打破了这诡异的寂静。

他没有追究木子白的迟到之,而是将一份奏报,狠狠地摔在了龙案之上。

“诸位爱卿!”

叶卫青声音带着颤抖,但更多的是一种被压抑的愤怒。

“十几日前,朕派往北境的斥候,传回了最新的军情!”

他站起身,走到大殿中央,环视着一张张茫然的脸。

“异族十八部,已于王庭会盟!”

“他们集结了百万带甲之师,先锋恐已至北平,而主力大军,正向我大唐腹地,全速推进!”

百万大军!还全都带甲!

这四个字,如同一道惊雷,在死寂的宣政殿内轰然炸响。

“什么?!”

“百万?陛下,您……您不是在说笑吧?”

“完了……这可如何是好!我大唐如今国库空虚,兵力不足,如何抵挡百万虎狼之师!”

前一刻还想看木子白笑话的朝臣们,此刻全都炸了锅。

恐慌、绝望,如同瘟疫一般,瞬间传遍了整个朝堂。

有人面如死灰,有人双腿发软,更有几位老臣,当场就瘫坐在了地上,嚎啕大哭。

“天要亡我大唐啊!”

整个大殿,乱成了一锅粥。

只有四个人,还保持着镇定。

天子叶卫青,大太监张忠贤,御林大将军霍去疾。

以及,那个刚刚上朝就迟到,此刻依旧像根木桩一样,杵在原地的右散骑常侍,木子白。

在短暂的喧闹过后,慌乱的群臣之中,终于有人哆哆嗦嗦地站了出来。

“陛下!事已至此,唯有南迁,方可保全我大唐血脉啊!”

说话的,正是御史中丞,魏征然。

他也是那个被木子白上个号在北平城头,一刀枭首的陈家家主陈望的岳父。

此言一出,大殿内的哭嚎声与议论声,竟奇迹般地停滞了一瞬。

南迁。

这两个字,像一根救命稻草,被瞬间抛进了绝望的深潭里。

魏征然见状,胆气壮了三分,他上前一步,摆出一副痛心疾首的模样。

“陛下!臣夜观天象,稽考历数,天命已去,唯有南迁,方可避此大难!”

“紫微星暗,帝星飘摇,此乃大凶之兆!天命示警,不可不察啊!”

“前朝旧事,殷鉴不远,唯有南迁金陵,凭借长江天堑,方可重整河山,以图来日!若死守长安,一旦城破,则万事皆休矣!”

他这番话,说得是慷慨激昂,仿佛南迁不是逃跑,而是什么深谋远虑的战略转移。

殿内的大臣们,像是找到了主心骨,立刻纷纷附和。

“魏大人所言极是!”

“长安城防空虚,兵力不足,难以久守,南迁是唯一生路!”

“请陛下以江山社稷为重,速做决断!”

“南迁!臣附议!”

一时间,“南迁”之声,甚嚣尘上。

龙椅之上,叶卫青的脸色难看到了极点。

他何尝不想守?可他拿什么守?国库里跑耗子,兵册上凑不出十万能战之兵。

南迁……

虽然屈辱,但至少能保住根基。

只要给他时间,凭借他脑子里的那些跨时代知识,未必不能造出肥皂,甚至于……火药。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叶卫青闭上眼,再睁开时,已是一片无奈与妥协。

“既如此……”

他艰难地开口,准备同意这个让他感到无比屈辱的提议。

然而,就在此时。

一个平静到近乎麻木的声音,突兀地在大殿之中响起。

“且慢!臣,有异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