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国运:开局死谏,祖宗李二看麻了 > 第48章为大唐续命700年?

国运:开局死谏,祖宗李二看麻了 第48章为大唐续命700年?

簡繁轉換
作者:天使加百璃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10-21 05:00:27 来源:源1

第48章为大唐续命700年?(第1/2页)

宣政殿内,叶卫青看着木子白,那张年轻的脸上写满了不属于这个年龄的沧桑。

“朕曾看过一些杂记,说有一种奇术,可将字拆分,单个排列,印刷成书,速度远胜如今的雕版。”

叶卫青说得很慢,他一边说,一边观察着木子白的反应。

他这是在试探。

这《告长安父老乡亲书》实在是太……

如果木子白接了这茬,顺着“活字印刷”说下去,那彼此的身份,就再无秘密可言。

木子白心里咯噔一下。

来了。

果然来了。

这皇帝,不老实啊。

玩心眼玩到我这儿来了?

他面上不动声色,内心却已活跃起来。

活字印刷?他当然知道。

毕昇的泥活字,王祯的木活字,元朝就有了。

但现在跟你说了,我这“本土奇才”的人设还要不要了?穿帮了,你这个当皇帝的是爽了,我这个当臣子的以后还怎么混?

风险太高,投资回报率不成正比。

这笔买卖,不能做。

“陛下所言,微臣闻所未闻。”

木子白躬身,回答得滴水不漏。

“不过,微臣倒是对这些奇淫巧技颇有研究,我对雕版印刷之术,亦有改进之法。”

叶卫青眉毛一挑,来了兴致:“哦?说来听听。”

“其法有三。”木子白伸出三根手指,“一,改木为铜,以铜铸版,可保万次印刷而不损。”

“二,改墨为油,以松烟和桐油制新墨,色泽光亮,且不易褪色。三,制压印机,以杠杆之力代人手,可使印刷速度倍增。”

他顿了顿,补充了一句点睛之笔。

“此法虽不及陛下所言之‘奇术’巧妙,但胜在简单实用,无需耗费大量人力去学‘拆字’之法。”

“只需将现有工坊稍加改造,三日之内,便可日印万份《告长安父老书》。”

这番话,说得叶卫青心里一震。

他不是傻子。

他瞬间就明白了木子白的意思。

不谈活字,是因为活字印刷虽然先进,但汉字数量庞大,常用字就有三五千。

要保证顺畅排版,一套字模至少需要制作数万个甚至十多万个重复字,其初始制作成本是天文数字,不适合眼下这种急需快速出成果的战时状况。

而木子白提出的“改良雕版术”,本质上还是雕版,但通过材料和工艺的革新,完美解决了当下的痛点。

更重要的是,这一手,既展现了能力,又撇清了“穿越者”的嫌疑”。

天衣无缝。

高,实在是高。

叶卫青看着眼前这个滴水不漏的年轻人,心中那最后一点试探,也彻底烟消云散。

他甚至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想多了。

或许,木子白真的只是一个天纵奇才的本土人士。

“好。”叶卫青重重点头,“就依爱卿所言。此事,朕会让忠贤亲自去办。”

技术问题解决了,该谈正事了。

叶卫青的表情变得凝重起来。

“子于,朕问你。就算我们守住了长安,击退了这百万异族,可然后呢?”

“大唐的病,已经深入骨髓。”

“藩镇割据,节度使专权,国库空虚、土地兼并……这些问题,就像是一座座大山,压得朕喘不过气来。”

他缓缓走向龙椅,却并未坐下,只是用手抚摸着那冰冷的扶手。

“朕,看不到前路。”

这才是他今夜,将木子白单独留下来的真正目的。

……

大唐,贞观。

太极殿内,李世民的眉头,紧紧皱了起来。

后世子孙的这个问题,也问到了他的心坎里。

安史之乱后,大唐由盛转衰的根源,正是这几座大山。

他当年费尽心力削平天下,可他死后,这些问题却又死灰复燃。

他想听听,这个被天幕誉为“二造大唐”的木子于,会如何回答。

……

宣政殿内,木子白看着叶卫青那落寞的背影,心中平静。

终于到了吹牛逼……不,是展现真正技术的时候了。

“陛下,大唐之病,病在失权。”

木子白开口,第一句话,就直指核心。

“何为失权?”

“兵权旁落于藩镇,政权旁落于贪官,财权旁落于世家。”

“君权,名存实亡。”

叶卫青猛地转身,死死盯着他。

“如何解?”

“解铃还须系铃人。欲收权,必先掌兵。”

木子白的声音,在空旷的大殿中回响,字字清晰。

“臣请陛下,于战后,行三策,以固国本。”

“其一,重建神策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8章为大唐续命700年?(第2/2页)

“仿效太宗府兵之制,于关中重募新军,兵不识将,将不识兵,兵将之权,皆归于陛下一人之手。此军,只认天子,不认将帅。

“军饷、军械,皆由国库直供,其待遇,要远超天下任何一支藩镇之兵。”

“此为立国之本,无此强军,一切皆为空谈。”

听到此处,叶卫青的眼神骤然锐利。

这番话,条理清晰,直指症结,已是惊人,但还在常理之中。

“其二,行削藩令。”

木子白继续开口,“对待藩镇,需软硬兼施。顺我者,以高官厚禄、金银财宝赎其兵权,使其安享富贵。”

“逆我者……”他抬头,看着叶卫青,“待神策军成,便以雷霆之势,将其连根拔起,杀一儆百!用他们的血,来告诉天下人,谁才是这大唐的主人。”

“同时,改节度使为虚职,分其军、政、财三权,由朝廷另派文官分管,使其再无割据之能。”

“分其军、政、财三权?”

叶卫青下意识地重复了一句,心中警钟大作。

这话……太耳熟了!这清晰的切割,这系统的概念,几乎不可能是这个时代的人能总结出来的!

他死死盯着木子白,眼神里的审视几乎要化为实质。

难道……

木子白仿佛没有察觉到叶卫青的异样,继续说着那石破天惊的第三策。

“其三,清内廷。”

木子白的声音,愈发冰冷。

“宦官贪官之祸,在于其染指兵权,干预朝政。”

“欲除此祸,必先夺其兵权,神策军重建之日,便是北司覆灭之时。”

“陛下当扶持南衙外朝,倚重科举出身之士大夫,建立宰相议事之制,以相权制衡内廷……”

“够了!”

叶卫青猛地打断了他。

木子白停下话语,抬起头,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愕然与不解,仿佛不明白自己哪里说错了。

“子于。”叶卫青缓缓走近,他每走一步,心中的疑云就浓重一分。

“你这三策,环环相扣,条分缕析,不似当世之言。”

“你……是从何处学来?”

木子白心中一凛,但脸上依旧是那副为国为民的忠臣模样,甚至带上了一丝被误解的委屈。

他没有立刻回答,而是深深一揖,声音悲怆:“陛下明鉴,臣一介书生,自幼只知读圣贤之书。”

“然,长兄守国门,二兄死社稷,三兄为君陨,兄长们的鲜血,让臣夜不能寐!”

“臣读史,见前朝兴衰,观本朝积弊,每每痛心疾首。这三策,不过是臣闭门苦思,糅合了商君之法、汉武之策、太宗之制,才得出的狂悖之言!”

“臣只想着为陛下分忧,为大唐续命,若言语有何不妥之处,冲撞了陛下,臣……万死不辞!”

说完,他便要叩首请罪。

叶卫青看着他,看着那张因激动而涨红的脸,看着那双决绝的眼睛,伸出的手,僵在了半空。

怀疑吗?

当然怀疑!

“军政财三权分立”、“制衡”……这些词汇,太现代了!

可……

他看着木子白,想起了他那两个为了大唐、为了自己而死的兄长。

想起了他刚刚毫不犹豫,将木家世代家产尽数捐出。

这是一个将满门忠烈践行到极致的人。

他图什么?若真是“同乡”,为何要用这种方式,把自己逼到如此绝境?

大敌当前,长安旦夕不保,这个时候,去纠结他是谁,有意义吗?

叶卫青心中那根紧绷的弦,忽然松了。

罢了……

是与不是,又何妨?

大厦将倾,国运第二阶段的任务,他需要的是擎天之柱,而不是在这里纠结别人是不是同乡。

他既然用他的方式选择了忠诚,他又何必去撕开那层窗户纸,让彼此难堪?

信他,用他,才是眼下唯一的活路。

想到这里,叶卫青的眼神由锐利转为复杂,最终化为一声长叹。

他上前一步,亲手扶起了木子白。

“是朕失言了。”叶卫青的声音有些干涩,“朕不是怪你,只是……太过震撼。”

“爱卿之心,天地可鉴,朕……又岂会疑你。”

木子白内心:信了?这就信了?这届客户不行啊,这么好糊弄的吗?早知道不多花那五分钟酝酿感情了。

“爱卿所言三策,无异于与天下为敌,其行艰难,朕……恐将背负万世骂名。”叶卫青将话题拉了回来。

木子白顺势接话:“此间,非有大毅力、大决心者,不可为。”

他抬起头,直视着年轻的天子。

“臣,只问陛下一句。”

“这条路,您敢走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