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灵异 > 三国:我不是曹睿 > 第500章 圣君气象

三国:我不是曹睿 第500章 圣君气象

簡繁轉換
作者:李一振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3-22 11:29:46 来源:源1

劝降襄阳??

襄阳城外的吴军军营中,孙权站在众人面前,仔细打量着自己面前的太子。魏吴两国交战了这麽多年,襄阳这般大城怎麽可能降了?

并非人人都是糜芳和傅士仁,哪有那麽多的侥幸之事!

可当着这麽多臣子,自己又刚刚表扬过孙登,孙权也不想折了儿子的面子:

「子高,与孤说说,你是怎麽想的?」

孙登拱手说道:「儿臣方才听父王所说,魏军夜袭我军营寨,乃是势穷之下为城中提气之举。既然襄阳城中旁皇忐忑,何不遣一能言擅辩之士,入城为魏军守将陈说厉害?」

「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此乃兵法正道。」孙登言辞恳切道:「父王何不遣人试上一试?」

对于孙权来说,试一试当然可以。

若使者被斩,无非付出一条命的代价。若使者成功,则偌大一个襄阳城就到手了。以一命搏一城,总归是不会亏的。只不过以他吴王之尊,面对劲敌遣人劝降,总有点不顾下属性命的嫌疑。有人出言建议的话,这就无妨了。

孙登说罢,反手从背后的腰带上,取出了昨夜射到脚前,被他从地上拾起的箭矢:「此箭是昨夜魏军袭营之时,射到儿臣身前的,不如将其完璧归赵。」

孙权也不是难断事务的人,当即朝着面前站着的众人看去,双手扶在描金镶玉的腰带上,朗声笑着说道:

「襄阳城就在眼前,若有人能将其劝降,孤以襄阳一县为他封侯。若不能成功,也不失一关内侯。可有人愿往?」

此事是孙登提议,孙登本能的略微侧了侧脸,眼角馀光朝着身后的四名属臣看去。却不料诸葛恪丶顾谭丶张休丶陈表四人,尽皆沉默不语站在原地。

『也罢。』孙登心底里叹了声气。

诸葛恪的父亲是左将军,顾谭祖父是丞相,张休父亲是辅吴将军,唯一差一些的陈表也是将门。

对他们来说,前程功名如同路旁的低枝垂果一般唾手可得,哪里又会愿意去做使者这种搏命的事情呢?

高门丶权贵,国事和天下事岂能都托付在他们身上?孙登想起了父王孙权曾为他盘点过的吴国名门,对这些人的美好滤镜又消散了一分。

不过孙登并不怪他们。

诸葛恪丶张休四个名门子弟站着作哑巴,可这般功名还是有人愿取的。若以一命来获一关内侯,虽说总有些亏,但也亏的值当,可以搏一搏了!

「下臣愿往!」

郎中郑治从人群挤了出来,此人年约三旬相貌周正,躬身朝着孙权行了一礼:「至尊,下臣愿为大吴前去劝降。」

孙权微微颔首:「孤知道你的辩才,也不用为你嘱咐什麽了。去吧,无论结果如何,孤今晚都为你备酒!」

「遵令!」

郑治躬身领命,复又朝着孙登行礼,拒绝了诸葛瑾给他铠甲的建议,理了理袍服,随即向外走去。

而一里外的襄阳城头上,都监赵俨和偏将军牛金二人,却好整以暇的坐在椅子上,伸手朝着吴军营地的方向指点了起来。

牛金侧脸问道:「孙权从鱼梁洲带了这麽多船和兵来,这又是在变什麽戏法?」

赵俨就更显云淡风轻了:「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有何惧哉?」

牛金道:「属下岂会怕他?不过是心有不知,好奇罢了。」

「那就好奇着吧。」赵俨朝着城东努了努嘴:「叔才,有人过来了。」

牛金站起身来,右手栏在双眼上,向东面眺望着:「就一个人?孙权这是怎麽想的?」

「这定是吴军来使了。」赵俨笑道:「无论他说什麽,你只管点头应下,虚与委蛇就是。」

「虚什麽?」牛金转过头看向赵俨,面露不解。

赵俨道:「随便打发他几句,将他哄走就是。老夫先下去了,我在南阳,不在襄阳。」

「赵公放心吧,属下知道如何行事了。」牛金拍了拍胸脯:「包在我身上!」

得益于魏吴两国的『传统』友谊,强作镇定的郎中郑治来到襄阳城下,被城头垂下的吊篮带了上来,和守将偏将军牛金友好而坦诚的交流了一番,又被放了回去。

从他出营到回营,也不过半个时辰的时间。

「至尊,郑郎中已经回来了。」胡综快步走到正在巡视伤员的吴王孙权身侧,轻声说道。

「回来了?」孙权略显惊讶:「快让他来孤这里。」

不多时,胡综将郑治带了过来,郑治压着心底的兴奋之情,开口说道:「禀至尊,下臣从城内回来了,城中消息已探得些许。」

孙权说道:「孤没有看错你,当记上一功!你探得襄阳城中何事了?」

郑治定了定神,拱手道:「许多事情,臣也是从城内守臣处听闻,真假莫辨,臣也不能知其然,还望至尊睿断。」

「无妨,尽管说来,孤会分辨的。」孙权面对郑治的『迭甲』行为,也只能先安抚一二。

「禀至尊,城中守将乃是魏国偏将军牛金,此人率五千守军在城中据守。」郑治道。

「赵俨呢?赵俨在哪?」孙权追问。

郑治应道:「据牛金此人话语,赵俨率军万馀在宛城屯驻,襄阳城中由牛金驻守。北面樊城由偏将军逯式负责防守,依旧是五千兵力。」

「五千……」孙权低声重复了一遍这个数字,复又问道:「你是怎麽问牛金的?」

郑治答道:「臣不过晓之以祸福,示之以兵威。天降霖雨王师骤至,乃天命也,非人力之过。若其不降,待破城之后徒为魏国罪人丶被天下耻笑。若等王师破城之后,再投降则失之于义。」

孙权点头:「他肯与你说这个,那是有降意了?」

郑治回应道:「至尊圣明。据臣探查得知,赵俨独率大军在北,却将牛金独自放在汉水以南的襄阳城中,心中已有怨望。而魏国法度不许,牛金暂时不能投降。」

「法度?什麽法度?」孙权皱眉。

最⊥新⊥小⊥说⊥在⊥⊥⊥首⊥发!

随在孙权身侧几步远的隐蕃,此刻接过话来:「禀至尊,臣知此事。」

「孤怎麽没想起叔平来!」孙权笑着朝隐蕃招手:「叔平有何言语,尽管说来。」

隐蕃道:「好让至尊知道,魏国法度已有明规,若城池被攻百日而救兵未至,虽投降但家属也不治罪。襄阳城中的牛金所说,应该就是这一条了。」

「哼。」孙权显出一丝不忿:「百日,孤围襄阳不过六日,难道要孤再等三个月吗?」

隐蕃拱手道:「魏国朝廷与将领之间有军法,士卒则以《士亡法》来论。魏军士卒家属皆在河南或由各地官府看管,此法士卒皆知,恐士卒们也是不愿降的。」

孙权整张脸都拉下来了:「这麽说,还要孤配合他们三个月吗?岂有这等道理?」

隐蕃笑道:「至尊暂且息怒,汉水滔滔隔绝南北,襄阳城中之事,樊城与魏国又岂能知晓呢?何况兵不厌诈,取城为第一要务,只需暂时将城中之人说服就好。」

「臣愿为至尊去城中劝说一二,定会让城中魏军开城请降!」

孙权没完全相信隐蕃的话,也没全信郑治之言,开口问道:

「叔平若去城中,又要如何去劝魏军呢?」

隐蕃拱手道:「封官许诺要靠至尊许诺。而臣只与城中说两件事:」

「其一,若不降者,破城后皆流放至交州瘴疠之地,与林莽中的野人同处。其二,若其投降除了领取封赏外,大吴水军自会在汉水上遮掩三月,直到将魏国法度所称的百日瞒过。」

孙权沉思了片刻,定睛看着隐蕃真诚的面孔。

此人二十二岁就从魏国远来投奔,为吴国效力的同时,孙权也对他称得上是厚待。廷尉监的千石职位,辅佐一国之刑律事务,还在武昌领着劝进文书的重任。

二十二岁?在魏国那种地方,恐连一郡上计吏都当不上!真可谓天恩浩荡了。

过了许久,孙权叹了一声:「若牛金能降,镇北将军丶县侯之位为他所设,可封三千户。」

「叔平去吧,孤等你回返。」

隐蕃拱手应下后,却在原地停了几瞬,俯身大礼参拜,声音也微微颤抖:「臣蒙至尊从一白身拔擢,不胜感怀,何其幸也!臣定不辱使命,为至尊将捷讯带回!」

孙权长叹一声,上前几步亲将隐蕃扶起:「叔平去吧,若事有不谐,且存有用之身回来。」

「臣知晓了。」隐蕃情真意切的回应道,而后又向胡综行了一礼,感谢了他这几月的提拔之恩,随即从容向西边的襄阳城走去。

孙权看着隐蕃远去的背影,感慨道:「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孤能得敌国之人远来效力,岂不正是兴盛气象?」

「至尊所言极是。」胡综拱手道:「大吴朝中,青丶徐丶豫三州士人不知凡几,正是至尊圣君气象。方才郑郎中来回襄阳,不过半个时辰。至尊不若先回楼船中歇息一二,待其回返后再行接见。」

「好,那就先回船上吧。」孙权点了点头。(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