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灵异 > 三国:我不是曹睿 > 第703章 进抵广陵

三国:我不是曹睿 第703章 进抵广陵

簡繁轉換
作者:李一振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7-03 14:34:00 来源:源1

十月初一,入冬,肃杀,宜征伐。

三万五千军队分水陆三路同时从寿春进发。此番用兵的目的地为尚为吴国占据的广陵郡郡治广陵城。

第一路为艨艟将军乐綝所领,率艨艟百馀艘,总兵力一万,沿水路前进。

第二路为骁卫将军王凌统领,督中军骁卫一万步卒丶扬州外军振威将军胡质部五千步卒丶虎牙将军夏侯献部五千骑兵,合计两万兵力。

乐綝丶王凌所督的三万兵力,一水一陆,行军方向都是沿着淮水东下,需经淮水到达淮阴之后,再向南至中渎水,直至广陵城外,全程约九百里。

大军出行依托水运,可以有效减少运粮之时的花销。故而虽然这等路线比直接行军远了三百里,但从耗费上更为划算。

而曹睿本人所在的第三路,就是中领军毌丘俭所统的五千精锐骑兵了。

臣子们不是没有劝过曹睿,但曹睿还是坚持此番要随军一同出巡,要亲自看一看广陵之处的战场,看一看淮南那些空无人烟的数百里荒芜之地。

曹睿都如此说了,臣子们也没有办法。更何况,经过这麽多年曹睿的亲征和多次出巡,阁臣与枢密院丶尚书台的重臣们也都认可皇帝的身体素质。

而且曹睿也对中军精骑和自己指挥骑兵的手段有着充足的信心。按曹睿自己的话说,他与毌丘俭领五千中军精骑,在这个时代不会有任何人能对他造成威胁。

话说回来,广陵城位于中渎水的南端,后世将其称之为扬州城,跨过广陵城之后就可直面大江。

此处历来归属吴国占据,属于魏吴之间的半无人区,究其本源,还是曹操在建安年间迁民导致的事情。此处民众要麽北迁,要麽南逃过江至江东,故而广陵城也成了一处残破的城池。

仅有少量吴军驻扎在残破的广陵城作为前哨,而非濡须一般驻扎重兵,吴国也没有兴趣修筑此城,广陵城南就是大江,这是比任何城池都更好的防御设施。若魏军真打到了此处,一马平川无险可守,多半也是防不住的。

此处又非濡须一般的交通要地,魏军从未有大批从中渎水行船入江的记录,没人会为这里费力气。

吴国镇守广陵的幽州牧丶前将军孙韶,也将重兵驻扎在广陵城南边丶一江之隔的丹徒之处。

黄初年间曹丕率大军至广陵临江观兵之时,吴国的应对非常直接,那就是弃了广陵城,将所有兵力放到南岸,与魏军隔江对峙。

曹睿此前从徐州东海郡巡视归来,与内阁丶枢密院一同进一步确认攻吴计划的细情,其中最关键的一个要地就是广陵。

中渎水水浅,不足以行大船,此番朝廷命乐綝率一万水军所乘也是较小些丶能承载百人左右的艨艟,而非更大的斗舰和再大一号的楼船。在此前提之下,水军入海而后沿大江入海口入江,就成了惟一可行的路线。

而为了保障这一路线的可行,在沿途修筑港口和补给之处就成了头等大事。

淮水下游的淮阴早就成了大魏船队出发的基地,下游入海口处的海西丶以及海西以南沿海的盐渎也已建设好了城池与补给船队的港口。

而再向南,就是吴军名义上的控制范围了。

对大魏来说,占据广陵城及其东侧的海陵等沿海之地,且在广陵郡沿海之处屯兵修建码头丶以保障日后水军船队的正常通行,这就成了眼下的重中之重。

军事进展从来都是和交通运输强相关的。

曹操昔日远征乌桓的时候,沟通河北水系修建数座长百馀里的沟渠。曹丕三次征吴,大军也都是沿着黄河丶淮水及其间的漕渠体系进行。曹睿征伐辽东,也是通过河北的水系运送粮草,以泉州作为基地丶通过海运的方式向辽东运粮。

这属于行军打仗的必备之事,就如同两军对峙需要筑垒建营一般。

王凌丶乐綝二将出发之后,曹睿与毌丘俭经过五日的行军,先至合肥,再沿涂水向东,在十月六日下午抵达了全椒城外。

全椒位于涂水之畔,与阜陵城相隔不远,待曹睿与毌丘俭抵达此处的时候,映入眼帘的是一片残破的城池,城墙和城门一副用火焚烧过的痕迹,荒草已经淹没了城刈蠼的所有道路。

大批骑兵围城的时候,前方司马向毌丘俭报告称城内传来了狼嚎声,而且听声音不止是寥寥几头,斥候入城探得数量至少有百馀只。

曹睿听到此语,坐在马上微微摇头,轻叹一声。

毌丘俭在旁问道:「陛下是忧心此处无人?」

曹睿点头:「数十年过去,淮南之处竟荒芜如此,着实可叹。仲恭,你可记得去年朕与你一同去皖城回军丶经过舒县之时?」

「臣记得。」毌丘俭应声。

曹睿道:「后汉时舒县是数万人的大县,百姓众多丶田土丰沛,还出过庐江周氏丶也就是周瑜家族这种高门。但朕去年亲见,整个舒县只有五百戍卒驻守。」

「今日朕与你来到全椒,此处也应荒芜了二十多年了。这麽好的地方,竟然半点人烟都无。仲恭,兵祸如此,朕不忍见!」

毌丘俭缓缓点头:「可见诛除孙权逆贼,实乃大魏上下第一件头等大事。割据之事为天下最坏,大魏绝不能容,伐之要从速!。」

「况且……况且陛下以天子之尊都亲到前线来领兵探查,大魏为伐吴之事操劳忧心之人又何止百万,这麽多人数年以来的辛苦,最终都是应该如愿以偿的!」

「嗯。」曹睿微微颔首:「此处离建业的直线距离也只有百馀里了,只叹有大江阻隔,不然朕明日就可以领骑兵抵达建业城下,给朕这个便宜岳丈一个惊喜。今晚就遣士卒以城墙为依托扎营,全军宿在全椒城外,明日继续顺涂水前往堂邑。」

「臣遵旨。」

骑兵依旧按着平日行军的速度前行,到达堂邑附近的时候,已经是十月八日下午了。

毌丘俭从前军向后阵驰回,拱手道:「启禀陛下,前方斥候来报,称堂邑城左近发现了吴贼守军,数量未知。如今大军离堂邑城二十里,不知今日是攻城还是绕过此地?」

曹睿想了几瞬:「朕不欲以骑兵攻城。广陵故城左近的守军大约有多少人?」

毌丘俭回忆了一下,说道:「臣记得枢密院扬州房汇报过此事,称探子听闻广陵故城守军约有千馀,与陆伯言多年前的汇报丶陆雅和顾堂去年的报告相同。想来彼处这麽多年一直未变,毕竟没有战事,倒也合乎情理。」

曹睿道:「既然如此,今日就从北绕过堂邑城,今晚驻扎在堂邑城东。明日继续前往广陵故城。」

「遵旨。」毌丘俭拱手应下。

直到曹睿率全军从城北十里外的地方经过,堂邑城内的吴国守军都没发现半点异常。毕竟淮南已经荒芜了二十年,魏军已经快十年没有来过这里了,城内的守军也只是混一混日子。这里已经是吴国扬州最北的边境,谁又会出城去看一眼呢?

两日后,十月十日午后,曹睿终于抵达了广陵故城以外。

而按照时间计算,王凌部应该才慢悠悠的到达淮陵一带,距离他们来到淮阴还要八丶九日的距离。倒是乐綝所部会快很多。

与堂邑城近似,广陵故城的守军同样龟缩在城池中不动。曹睿与毌丘俭按照斥候的指引,来到城西一里多远的一处矮丘之上。

曹睿从马鞍侧囊中摸出了单筒望远镜,朝广陵故城的方向打量了几瞬,而后朝着彼处伸手一指,对着毌丘俭说道:

「朕在野外宿了多日,广陵故城虽然城墙残破,但也算个栖身之地,仲恭为朕取下此城,朕今日要宿在其中。」

「遵旨。」毌丘俭没有丝毫犹豫,留下一支千人队护卫皇帝,另一支千人队从南边兜住城池,而后亲领三千骑张网一般的朝着城墙残破的广陵城围了过去。

突袭加上战力的悬殊对比,只用了小半个时辰就彻底结束了战斗。战后清点得知,城中的守军只有五百人,仅有十馀人冲到了城东的码头入江南逃。

曹睿命随行的散骑侍郎锺毓取了一张空白的圣旨,在其上中央的位置盖了自己的『皇帝之玺』字样的玉玺,而后将其递给了毌丘俭:

「仲恭,派几名俘虏将此旨交给孙权。就当是朕送他的礼物。」

「臣领旨。」毌丘俭拱手应道。(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