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灵异 > 三国:我不是曹睿 > 第697章 聪明睿智

三国:我不是曹睿 第697章 聪明睿智

簡繁轉換
作者:李一振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7-03 14:34:00 来源:源1

四月二十二日,曹睿领着一万五千骑抵达了寿春。

一路上的消息不断,大多都是些无关紧要的事情。比如冀州常山郡的太守死在了任上,平原郡的安德县发了火灾丶半个城池都烧毁了,泰山郡闹了盗匪,本地都尉率军弹压砍了六十多个盗匪的首级……

但也有三条消息需要曹睿额外注意,一件好事丶一件不好不坏丶还有一件坏事。

说到好事,当然就是诸葛亮率蜀军彻底退兵的消息。

卫臻率军结束了在武街城外与蜀军的对峙,待重新与武街城恢复接触之时,武街城内的守军只剩了九百人。守到最后的时候,城中乏粮又缺少物资,曹平能在吴懿的重围和后面诸葛亮亲自的指挥中守住城池,对整个关西来说都是一件极为提气的事情。

当然提气!

武街是关西位于陇南临敌最近的边塞,今年这般危殆的形势都能守住,日后若再遇到蜀军攻侵,有了曹平旧例,上上下下的士气都会相应提高。

而且曹平的坚守也从正面论证了关西防御体系布置的合理之处。

曹睿得知这一消息之后,不顾御驾尚未回到寿春,当即与裴潜和徐庶说明,要赐与曹平亭侯之爵,增邑五百户,以酬他在武街血战坚守之功,待枢密院议论出后续封赏之后,一并发往下辨。

至于不好不坏的消息,汉末帝刘协三月末在山阳崩了,享年五十四岁。

在黄初年间大魏建立之后,刘协此人虽然活着,但他的政治生命已经彻彻底底的划上了句号,成为了上一个时代的遗留产物,在山阳如同活死人一般苟活着性命。

至于刘协死不死的,实在算不得什麽要紧的事情。更何况太和四年曹睿与刘协见面之后,刘协亲笔写下了《山阳公实录》以作文史方面的参考,他的最后一丝价值也已经燃尽了。

根据王肃所说,山阳公辞世需要以天子之礼对待,还要选陵寝丶官方祭拜丶以及选择继任的山阳公。这种事情倒也不急,可以回到寿春慢慢论之。

而最后一个坏消息,是后宫羊美人羊徽瑜的父亲羊衜上月在上党郡的任上病逝,按照礼节,曹睿也是要表示一番的,故而准备回到寿春后遣使节到羊氏家中拜祭一番,并且还要好生安抚安抚羊徽瑜。

曹睿已经能想像到羊徽瑜哭得梨花带雨的场景了,着实有些令人烦忧。

待抵达寿春之后,经过了一连串迎驾的虚礼后,曹睿回到书房之中,将阁臣与尚书台两位仆射司马懿丶黄权和枢密院董昭丶刘晔四人当即唤来。

听完徐庶的一番介绍之后,董昭小心翼翼的说道:「陛下,曹平守住了武街的确是一则好消息,可他五百户的封邑是不是有些多了?守城虽然艰难,但守城之功却终不如野战。」

「臣以为王昶丶费耀两人之功,也就在四百户丶三百户上下,若赏赐曹平五百户,臣恐怕王昶丶费耀二人会心有不平,来日他人守城也难赏赐。」

「刘卿,你怎麽说?」曹睿朝着刘晔扬了扬下巴。

刘晔沉默了好一会,看了看董昭,又看了看皇帝的表情,终于还是说道:「臣与董公想法不同,所谓立功,可以分为实际之功和应时之功。曹平固然以守城之功当不得五百户之封赏,但他在武街城中先败后胜丶知耻后勇,坚守城池使后方蜀军终不能合全军之力并力向东,对于时局来说其功甚大,而且也昭示着武街城防线的可以信赖。」

「臣认为当赏!」

刘晔还是这个刘晔,惯于揣摩自己心思,说出的话滴水不漏甚是好听。

曹睿看向董昭笑道:「董公听到了吗?」

「臣听到了。」董昭面上微微显出一丝无奈:「子扬所言有理,臣也没有话说。」

曹睿点头道:「此事可以从救时来论,也可以从其他地方来论。凉州司马孚和夏侯霸的事情你们听说了吗?」

董昭丶刘晔丶司马懿丶黄权四人纷纷点头。

一县之民尽数被掳,这在大魏还是头一次,消息传到洛阳之后当然也向寿春抄送了一份。只是朝廷欲要将司马孚和夏侯霸问罪的事情,还没有传到寿春臣子们的耳朵里。

曹睿道:「曹氏丶夏侯氏之将,如今活跃在领兵一线的将领不如以往。朕本以为夏侯霸在凉州堪当大任,但现在看来,夏侯霸更像是草包而非良将。」

「就在朕怀疑宗室将领还有何等战力的时候,关西边陲之地倒是出了一个曹平,这倒是让朕欣喜鼓舞之事。就凭这一点,曹平就当得起五百户之赏。」

随着曹睿抬手指了指徐庶,徐庶也当即会意,将皇帝选择王雄继任司马孚为凉州刺史丶胡遵接替夏侯霸掌凉州之兵的消息说出,还大致说了下以卢毓为使者,准备将司马孚和夏侯霸押运回洛阳交予廷尉治罪的事情。

坐在书房中的司马懿心头五感交集,且忧且怒。

忧的是自家亲弟好不容易才爬到一州刺史的位子上,凉州多年无战事,本应该是个安安稳稳刷功劳的职位,却被不知哪里冒出来的杂胡给搅了前程,连带着自家的势力也将渐小。

怒是恨其不争,凉州之地不过是些许杂胡罢了,叔达在凉州连这点小事都处理不好,简直无能!

司马懿固然想要亲亲相隐,但论及能力和手段,无论是从政事上还是军事上来论,司马懿在当世都可以算是上等。越是有能力的人,在听到自家亲弟因无能而获罪,就越是恼怒。

偏僻一县之地被胡人所掳,那可是两千馀百姓,这种事情洗都没有办法洗的!罪过摆在那里,司马懿一句话都不好说!

曹睿看出了司马懿纠结变换着的神情,轻叹了一声,抬眼看向司马懿问道:「说起来朕用他在凉州,曾经是想以司空之智谋,司马叔达作为司空亲弟,想来也所差不多。凉州荒僻,以他之能定能处理稳妥。」

「却不料他与司空相比,直如天壤之别,今日捅出如此大的祸端来!」

司马懿站起身来,欠身朝着曹睿行了一礼:「臣惭愧,叔达无能,臣这位兄长也难辞其咎。陛下,凉州局势纷乱复杂,臣愿从寿春去一趟武威,去一月,停一月,回一月,臣八月之前就能回返寿春。」

「恳请陛下准臣此请!臣到了凉州,定能为陛下料理好此事,使之不至生祸。」

曹睿微微摇头:「还是罢了。司空有所不知,大将军也曾与朕说过同样的话。大将军欲要亲自领兵平定河西鲜卑,却被朕止住了,杀鸡焉用牛刀,凉州荒僻之地也不用司空这等人物出马。」

「武威县已成白地,急需重建。朕知道司空宗族青年才俊极多,不若选一人补为武威长,也算为国家做些实事了。」

司马懿心中纠结许久,拱手说道:「陛下,臣兄长司马朗有一子名为司马忠,此人名字还是太和四年陛下所赐。臣以为不若令他到武威赴任,也算补救一二。」

曹睿想了一想:「朕想起来了,朕此前在河内郡的时候确实见过这两个年轻人。当时朕见过的还有一个司马望对不对?朕当时让他重新做回司马叔达的儿子。」

「陛下所言极是,还有司马望。」司马懿应道。

曹睿点头:「朕当时记得这个司马望比司马忠更佳,父亲闯了祸,儿子代父亲效劳也是合理之事。就让这个司马望去武威做一任县长吧。」

「遵旨。」司马懿拱手应下。

今日皇帝的说法,颇有古代之风。司马孚一人做了过失,从宗族中另选一人为他补过,倒也合理。但皇帝不选司马忠而选司马望,这就让司马懿起了一丝不好的预感。

若司马孚的儿子到了武威做县长,那司马孚的罪过又该如何论处?倒是有些不准备给司马孚好结果的意味!

但司马懿终究是没有办法。无能是全天下最为可怕的事情。

而当说到汉末帝刘协的时候,司马懿的心神恢复了一二镇定,拱手说道:

「启禀陛下,臣与礼部已经大致拟了汉末帝的谥号。取的是一个『献』字,不知陛下意下如何?」

曹睿想了片刻:「聪明睿智为献,用这个献字……」

「罢了,刘协一生身不由己,朕也就做个好人,给他留些身后之名,就用这个献字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