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灵异 > 三国:我不是曹睿 > 第720章 私下盘算

三国:我不是曹睿 第720章 私下盘算

簡繁轉換
作者:李一振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7-14 14:48:36 来源:源1

此时的曹真已经全无方才的玩笑模样,束手立在曹睿侧前方,神情睥睨,眼神也逐渐凌厉了起来。

「诸位。」曹真道:「今日是太和九年的第一日,年节要庆,岁首要贺,由我这个大将军来说几句不应景的话。伐吴之事乃是国战,该如何去做,朝廷自有调派,但诸位若有骄纵之心丶若有轻敌冒进之意丶若有放纵懈怠之想,从此刻就该自省一二。」

曹真绷着一副面孔,左右打量着:「今日在场之人,除了扬州州里的两位从事,其馀尽是两千石,至少也都是个关内侯的爵位。国家之事就是我等私人之事,休戚与共,荣则同荣丶损则同损,这般道理诸位都应记下。」

「待今日议事过后,与你们来说便是战时了。实际上,满征南在襄樊丶夏侯平南在江夏丶桓镇北在皖城,三将早已出兵向南,此时此刻已经接战。战时就要有战时的规矩,从本大将军以下不论是谁,若有怠政丶畏战丶听令不从及违背各项军法丶制度,都是国家罪人,所有事情都要以军事为先!」

继于曹真之后,司徒陈群也站了起来。

虽说自从太和初年以来,司徒陈群已经从曹睿身边的决策圈子里淡出。可即使不参与大政方针的决策,陈群是三公之一的司徒,常年的封疆大吏,加之陈群又为此番出军的总军法官,故而群臣愈加严肃。

「我只说一句。」陈群缓缓说道:「若有违背军法丶延误军机战事者,皆从重处罚,非只军中,所有臣子尽皆通用。」

众人凛然。

随着一项项的军事丶后勤丶调度事宜安排下去,众人走到宫门处领了年礼之后渐渐散去。将军们各自回了军中,他们还有自己的下属需要激励。

司马懿以公事为由,请了蒋济来到尚书台的官署中。蒋济掩上门后,司马懿示意蒋济坐在自己身旁。

「子通,」司马懿轻声叹道:「待大将军督军出征之后,陛下是肯定随在大将军军中的。你为扬州刺史,我为尚书台之任,我们该随军前行还是坐镇寿春,如今陛下还没给个说法。」

「哦?」蒋济挑眉问道:「仲达没问过陛下?」

司马懿撇了撇嘴:「问过了,陛下说还未定下。此事你怎麽看?」

蒋济想了几瞬:「此事当这样来算。距离出兵还有十日之久,就算再晚个五日丶六日决定,应也不会误了国家之事。陛下必然有迟疑之处。」

「迟疑在何?」司马懿问道。

「其一是后勤。」蒋济双腿岔开,姿态颇为随意:「这麽多年陛下每次出征,必用仲达随军总揽庶务。但扬州处就有十五万大军出征,军资调度更是庞杂,似乎用你在寿春更好。」

司马懿默不作声。

「其二……」蒋济刚一开口,就猛然睁大眼睛,坐正了身体看向司马懿:「仲达,你说陛下是怎麽想的?」

司马懿冷笑一声:「是啊,怎麽想的?」

「我看你这个扬州刺史最近万事不愁啊!想事情都变得鲁钝了许多。陛下扩了扬州的疆域,将丹阳丶吴丶会稽三郡都归了扬州,还许了你继续任职,还将建业做了你的新州治。」

蒋济有些尴尬,讪笑一声:「仲达,我只是公事繁忙。」

司马懿道:「黄初七年,九年之前,当时陛下原话是怎麽说的?」

「这总不至于忘的。」蒋济认真回忆了几瞬:「首功者以一郡之地封王,首功以下的主将若无差错可以一县之地封王,转运后勤有大功之人亦可此封。其馀有功重臣可以封公。」

司马懿又问:「按照朝廷如今的分派,若是大胜,谁能算首功?太和年间国家并无一败,这种话可以问得。」

「曹真……曹真肯定不算的。」蒋济微微眯眼:「他这大将军几乎是虚的,无甚功绩。但以他宗室之故,若要封王,肯定将他以主将的名头算上。」

「这便是一人了。」司马懿轻哼一声。

「夏侯儒丶桓范二人不过偏军,最多封个县侯。陆逊是吴国降臣,又算不得主将……」蒋济看向司马懿:「陆逊能封公?」

「或许吧。」司马懿道:「近些年我也愈加琢磨不透陛下的意图了。伐吴之事做的坚决,可陛下与孙权本人之间又时常暧昧,又有孙昭仪在后宫。简而言之,为了安吴国降臣的心,陆逊此人多半是会被抬上来的,只是抬高到什麽程度就不清楚了。」

「至于满宠,还是看他在荆州打的如何吧。」蒋济道:「江陵城是什麽地方你我都知道,六万军队拿下江陵丶西陵二地还是不易的。下限是封公,上限是封王。」

「领军将军毌丘俭。」司马懿道。

「陛下这是强行抬举毌丘俭。」蒋济冷哼一声:「三旬有五,就成了一路主将。不过是陛下旧时潜邸里的友人,竟能得如此显职!」

「他至少是要封公的。」

司马懿吸了口气:「以上想法我都与你一致。就是因为一致,才有问题。」

最⊥新⊥小⊥说⊥在⊥⊥⊥首⊥发!

司马懿上身微微前倾:「子通,你说,如今的曹真丶毌丘俭丶满宠三个主将之中,能稳稳封王的只有一个大将军曹真。真不知陛下是如何考虑的,谁能算首功?」

「谁又知道呢?」蒋济低头看向地面:「那可是王爵,还不准陛下吝惜印绶了?真就封了曹真一人,又或是都封了公,天下人还能如何?」

「按我来看,黄初七年的时候,谁能想到大魏这些年会胜如此之多?皖城丶雍凉丶辽东……这些战事,与其说是臣子们得力,不如说是陛下每一次都不畏艰险,亲自带着中军顶在最前,半分辛苦都未曾与人言说。武帝当年平等北方的辛苦也不过如此。谋略丶调度等等,若伐吴能胜,这首功倒像是陛下自己立下的了,而非哪个臣子出类拔萃丶脱颖而出。」

「只是,」蒋济抬头与司马懿对视:「只是后勤转运之事,恐难封王了。」

司马懿神色也有几分消沉,自嘲般的笑道:「这麽多年来常常自诩为国家干臣,本以为封王能有我的份。却不料陛下亲自坐镇淮南两载之久,又有杨阜丶辛毗二人分走后勤督运的功劳。加之丢了录尚书事的权责丶尚书台又与黄权分揽,还有内阁屡屡作梗……」

「封王已是没有指望了。」

蒋济在旁宽慰道:「不管怎麽说,仲达封公是没有问题的。更何况陛下夙来大方,若是文臣中有人封王,那定是仲达无疑!」

「但愿吧,借你吉言。」司马懿沉声说道:「那我应该留在后方丶在寿春统揽尚书台事才对。倒是你应该随军南下,若能战胜,丹阳丶吴丶会稽三郡还需你来坐镇。」

「我明日再去寻一寻陛下。」蒋济道:「回来后再与你分说。」

「好。」司马懿点头。(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