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重生78年,从组装豹2坦克开始 > 第六十二章 仗还能这么打?

重生78年,从组装豹2坦克开始 第六十二章 仗还能这么打?

簡繁轉換
作者:葵宝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10-23 17:03:25 来源:源1

第六十二章仗还能这么打?(第1/2页)

他身边的苏联军事顾问团首席,那个几天前还断言龙国重装备无法进入山地的专家,此刻脸色煞白,嘴唇哆嗦着,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着一句话。

“不可能……这绝对不可能!”

大胡子将军没有理会他,他缓缓拿起桌上的一支红色铅笔,在那支孤军深入的红色箭头上,重重地画了一个圈。

他抬起头,看着满屋子同样处于震惊中的同僚,声音沙哑,带着一丝连自己都未曾察觉的颤抖。

“这份战报……每一个字都是真的?”

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将军捏着那份薄薄的战报,手在微微发抖。

“三十六辆‘雷神’突击炮,绕后穿插一百三十公里,用时不到十个小时。摧毁敌集团指挥部、通信中心、炮兵阵地、弹药库……直接导致敌军整个西部防线指挥失灵,陷入瘫痪。”

周副部长接过话头,他的声音也有些颤抖,但更多的是兴奋。他指着战报的最后一页,那里有一组数据。

“完成此次穿插突袭任务,我‘闪电’突击部队……无一伤亡!”

无一伤亡!

这四个字一出来,在场所有人都愣住了。

这些都是从战场上走过来的老军人,他们很清楚,任何胜利都是用战士的生命换来的。像这样辉煌的战果,却付出了零伤亡的代价,完全超出了他们的认知。

“我还是不敢相信。”之前质疑过轮式突击炮方案的那位军长,此刻脸上写满了震撼,他看着胥立友,语气里只剩下由衷的感慨,“老胥,陆扬那个年轻人……他这是在改变战争的打法!”

他们过去信奉的“大炮兵主义”和冲锋战术,在眼前这份战报面前,显得那么笨拙。

“改变战争?”胥立友将军的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他环视四周,目光明亮。

“我们在用自己的方式,定义未来的战争!”

最高首长一直没有说话,他只是静静地听着。此刻,他缓缓站起身,走到巨大的沙盘前。沙盘上,代表“闪电”突击队的那支红色箭头,像一把烧红的利刃,深深插进了敌军的腹地。

“这一仗,打醒了越南人,也打醒了我们自己。”首长的声音沉稳有力,“它告诉我们,决定战争胜负的,是武器的质量,和使用武器的智慧。”

他转过身,目光落在会议室里每一个人的脸上。

“命令,总攻开始后,将缴获的越军装备,特别是那些苏联援助的坦克和火炮,就得集中展示。我们不仅要打赢,还要让全世界都来看看,我们是怎么打赢的!”

命令被迅速执行。

当龙**队在正面战场发起总攻时,那些失去了指挥和后勤的越军部队,几乎一触即溃。所谓的纵深防御体系,在“雷神”的远程精确打击和“铁拳”的点名清除下,迅速瓦解。

战争的进程,快得让全世界的军事观察家都反应不过来。

而在龙国与邻国的边境线上,一些特殊的游客开始频繁出现。

一处可以远眺越南北部山区的山岗上,几名穿着登山服的白人,正拿着高倍望远镜,神情严肃地观察着远方。他们是西方国家派来的军事观察员。

“安德森上校,你看那个方向。”一个年轻的武官放下望远镜,指着远处公路上的一支车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六十二章仗还能这么打?(第2/2页)

车队里,大量的T-62坦克和苏式火炮,被龙**队的卡车拖拽着,缓缓向后方运去。

被称为安德森上校的中年男人,举着望远镜,仔细地观察着那些被缴获的装备。他的眉头拧成了一个川字。

“看到了吗,约翰。”安德森的声音很低沉,“那些坦克的正面装甲几乎都是完好的。但炮塔侧面或者车体后部,都有一个干净利落的圆形穿孔。105毫米口径,脱壳穿甲弹。”

“这说明,他们完全绕过了坦克的防御重点,从最薄弱的地方发起了攻击。”约翰的脸色也很凝重,“他们的穿插部队……到底是怎么过去的?那片山区,在我们的评估报告里,履带式载具根本无法通行。”

安德森没有回答,他放下了望远镜,从口袋里拿出一张模糊的卫星照片。照片上,正是那款外形科幻的八轮“雷神”突击炮。

“我们都以为,陆战的王者是重型履带式坦克。苏联人是这么想的,我们也是。我们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如何用更厚的装甲,去抵挡更大口径的炮弹上。”

安德森的目光里透着一股无力感。

“但龙国人放弃了这条路。他们没有跟我们和苏联人比拼谁的装甲更厚,而是把所有资源都用来打造一种速度最快、打击最精准的武器。”

“高机动性、强大的火控、致命的精确打击……他们用轮式战车,实现了重型坦克都无法完成的战术目标。他们用轻型车辆,干掉了重型坦克。”

当晚,一份标注着最高绝密的报告,从驻外使馆发出,以最快的速度摆在了五角大楼的办公桌上。

安德森上校在报告的结尾,写下了这样一段话:

“越南战争的结局,标志着一个新时代的开始。龙国人用一场无可辩驳的胜利证明,赢得现代陆战的关键,已经不再是钢铁的总量,而是钢铁的质量和使用方式。”

“他们没有模仿苏联,也没有追随我们。他们找到了一条全新的,只属于他们自己的强军之路。我们必须承认,在常规陆军的发展思路上,我们可能已经落后了。”

这份报告,连同从克格勃、军情六处等多个情报机构传回的类似分析,在整个西方世界引起了巨大的震动。

那些曾经在报纸和电视上,嘲笑龙**队是靠人海战术打仗的评论员们,一夜之间转变了立场。

《纽约时报》的头版标题是:东方的巨龙:一场重新定义陆地战争的闪电战。

《泰晤士报》则更为直接:我们看走眼了吗?龙国的军事现代化,比我们想象的要快十年。

国际社会对龙**事实力的评估,被彻底颠覆。

过去,他们敬畏的是龙国足以毁灭世界的核武器,和庞大的人口基数。

而现在,他们第一次发现,龙国不仅拥有核威慑,更拥有了在常规战争中足以碾压对手的实力。

那个贫穷落后,需要勒紧裤腰带才能发展军工的旧印象,被彻底击碎。

一个全新的,拥有独立且先进的国防工业体系,并且掌握了未来战争思想的强大对手,已经站了起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