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穿越后我替潘金莲渡余生 > 第12集:长街疯魔撞石狮

穿越后我替潘金莲渡余生 第12集:长街疯魔撞石狮

簡繁轉換
作者:光云科文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0-24 04:59:09 来源:源1

第12集:长街疯魔撞石狮(第1/2页)

郓哥的指节早已被武松胳膊上滚烫的温度灼得发麻,那力道却不敢有半分松懈。他本是在后巷转角的老槐树下捡被风吹落的雪梨——白日里跟着武大郎在街角卖炊饼时,武都头还笑着塞给过他两个,说“郓哥嘴甜,拿着当零嘴”——没成想刚拐进巷子就见武松靠在墙上,脸色红得像烧透的烙铁,额角青筋暴起,连呼吸都带着粗重的喘息,活像头即将挣脱牢笼的野兽。

“都头!都头您认不认小的?”当时郓哥吓得魂都飞了,伸手去扶时,只觉武松的肌肉硬得像铁块,却又在不住地颤抖,仿佛皮下有无数条火蛇在窜动。他哪里敢耽搁,半拖半扛着武松往巷外挪——这巷子窄得很,两侧的墙皮都剥落了,墙角堆着街坊们倒的垃圾,夜里的风裹着馊臭味往鼻子里钻,可郓哥连捂鼻子的功夫都没有,只想着赶紧把人带到开阔处,最好能找口井,用凉水给武都头降降温。

“都头!再撑撑!前面就是后街了,那儿有口老井,咱用凉水泼泼就好!”郓哥的声音都在发颤,他今年才十三岁,个子矮,体重还不及武松的一半,扛着武松走了没几步,膝盖就开始打弯,冷汗顺着额角往下淌,浸湿了粗布短褂。可他不敢停,方才触到武松皮肤时那滚烫的温度,还有武松眼底偶尔闪过的赤红,都让他心里发慌——武都头是打虎的英雄,寻常病痛哪能让他这样?莫不是中了什么邪祟?

好不容易拐出小巷,后街的景象总算开阔了些。这条街平日里就冷清,到了夜里更是没什么人,只有靠东头的位置,有个卖夜宵的摊子还亮着灯,摊主是个姓王的老汉,正坐在小马扎上打盹。街中间有条小河沟,水是污浊的墨绿色,河面上飘着烂菜叶和破布,夜里风一吹,腥臭味直往人喉咙里钻。几只野狗在沟边的垃圾堆里翻找食物,听到脚步声,抬起头龇着牙,喉咙里发出“呜呜”的低吼,那眼神在月光下显得格外渗人。

“去去去!”郓哥喘着粗气,腾出一只手挥了挥,野狗们犹豫了片刻,终究是忌惮武松身上的气势,夹着尾巴退到了垃圾堆后面,却还盯着他们,不肯离开。

“都头……您看,前面就是老井了……”郓哥指着不远处那口围着青石板的井,井沿上还搭着个破旧的木桶,心里刚松了口气,胳膊突然一沉——武松猛地动了!

“热……杀……”武松的声音从喉咙深处滚出来,不是平日里洪亮的嗓音,而是像野兽般的低吼,沙哑得厉害。郓哥还没反应过来,就觉得一股巨力从胳膊上传来,他像片叶子似的被直接推了出去!

“哎呦!”郓哥重重摔在地上,后腰磕在青石板上,疼得他眼泪都快出来了。手里的果篮也飞了出去,雪梨滚了一地,有两个掉进了旁边的小河沟,“咕咚”一声沉了底,溅起一圈圈污浊的涟漪。

而武松,脱离了搀扶,像是挣脱了最后一道枷锁!他猛地抬起头,胸膛剧烈起伏着,粗重的呼吸在夜里听着格外清晰。月光洒在他脸上,能看到他额角的青筋暴起,双眼赤红得吓人,瞳孔都有些涣散——那哪里还是人的眼神?分明是头被逼到绝境的猛虎!

“吼——!”

一声长啸突然从武松口中炸开,声震四野!后街两旁的窗户“哐当”作响,卖夜宵的王老汉猛地惊醒,手里的汤勺“啪”地掉在地上;沟边的野狗吓得魂飞魄散,夹着尾巴撒腿就跑,连翻找的骨头都忘了;远处树上夜宿的飞鸟,“呼啦啦”地全飞了起来,翅膀扇动的声音在夜里格外刺耳。

这啸声里没有半分打虎时的豪迈,只有撕心裂肺的痛苦、压抑了许久的怒火,还有一种令人胆寒的狂暴——仿佛要将这世间一切都撕碎!

郓哥趴在地上,捂着后腰,看着武松的样子,吓得浑身发抖。他想爬起来,可后腰疼得厉害,刚撑起身子又跌了回去。他只能眼睁睁看着武松在原地疯狂地打转,脚步踉跄,却每一步都踩得青石板“咚咚”响,像是在积蓄力量。

“都头!别!您别乱跑!”郓哥急得大喊,声音都变调了,“前面是正街!人多!您会伤着人的!”

可武松哪里听得见?他体内的“逍遥乐”药力此刻已彻底爆发,像一头脱缰的洪荒巨兽,在他的经脉里横冲直撞。血液仿佛变成了岩浆,在血管里奔流,烫得他五脏六腑都像被放在烈火上炙烤。眼前的街景早已扭曲,月光变成了血红色,小河沟里的污水像是翻滚的岩浆,连远处的灯火都变成了一张张狞笑的鬼脸。

耳边更是嘈杂——有潘金莲那日在楼上抛帕子时的媚惑**,有自己挥拳打死老虎时的怒吼,有哥哥武大郎憨厚的“二弟,慢点吃”,还有一种源自骨髓深处的、想要毁灭一切的狂躁嘶吼。这些声音缠在一起,像无数根针,扎得他脑子快要炸开!

“杀……”武松低吼着,猛地朝着正街的方向冲了过去!他的脚步踉跄,却速度极快,像一头失控的莽牛,肩膀撞在路边的柴草堆上,柴草“哗啦”一声散了一地,火星子都溅了出来,可他连停顿都没有,径直往前冲!

“都头!”郓哥急得眼泪都下来了,也顾不上后腰的疼,连滚带爬地站起来,捡起地上的果篮,也顾不得捡雪梨,拔腿就追。可他哪里追得上武松?不过眨眼功夫,武松的身影就消失在了正街的拐角处,只留下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郓哥心里像揣了块烙铁,又烫又急——正街是清河县最热闹的地方,就算到了夜里,也有不少摊贩没收摊,还有来来往往的行人。武都头现在这个样子,要是冲进去,指不定要闹出多大的乱子!

他拼了命地往前跑,鞋都跑掉了一只,脚掌踩在青石板上,被石子硌得生疼,可他连皱眉的功夫都没有,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快追上都头!快拦住他!

而此刻的正街,确实还热闹着。

清河县虽不比东京繁华,可也是个水陆通衢的地方,夜里的正街总有不少摊贩守着,卖些炊饼、汤面、花灯、针线之类的东西,还有些酒肆茶馆,到了夜里也还亮着灯,里面传来猜拳行令的声音。

靠南头的位置,张记炊饼摊的张老汉正忙着给客人装炊饼。他和武大郎是老熟人,白日里常一起在街角摆摊,刚才还跟客人念叨:“要说这炊饼,还是武大郎的手艺地道,不过他今日收得早,说是他弟弟武都头回来了,要回家陪弟弟吃饭……”

客人刚接过炊饼,还没咬下去,就听见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紧接着就是一声震耳欲聋的嘶吼!

“吼——!”

张老汉心里一咯噔,抬头就看见一个高大的身影从街角冲了出来!那人衣衫不整,前襟被扯开,露出结实的胸膛,头发散乱,双眼赤红,脸上的表情扭曲得吓人,不是武都头是谁?

“武都头?您这是……”张老汉还没反应过来,就见武松径直朝着他的摊子冲了过来!

“小心!”旁边卖汤面的王二婶尖叫起来,她的摊子就在张记旁边,正给一个书生盛面,见武松冲过来,吓得手里的汤勺都掉在了锅里,滚烫的面汤溅出来,烫得她手都红了。

武松根本没看见张老汉,也没听见王二婶的尖叫。他眼里只有一片血红,体内的燥热让他恨不得撕碎眼前的一切。他随手朝着身前的摊子挥了过去——那是张老汉的炊饼摊,木头做的架子,上面还摆着几十张刚做好的炊饼,冒着热气。

“哗啦!”

一声巨响,整个炊饼摊被武松掀飞了出去!木头架子摔在地上,“咔嚓”一声断成了两截,热腾腾的炊饼撒了一地,还有几块掉在了旁边的汤面锅里,溅起的面汤烫得客人跳了起来。张老汉吓得往后退了几步,一屁股坐在地上,看着散了一地的炊饼,嘴唇哆嗦着,半天说不出话来——这可是他一家人的生计啊!

武松却没停,他像是没看见地上的张老汉,也没听见周围人的尖叫,又朝着旁边的水果摊冲了过去。那是李三郎的摊子,上面摆着苹果、梨、桃子,还有刚从南方运来的橘子。李三郎刚想上前阻拦,就被武松一脚踹在摊子上!

“砰!”

木头摊子应声而碎,水果滚了一地,橘子摔在地上,汁水溅了出来,黏糊糊的。李三郎被摊子的碎片绊倒,摔在地上,膝盖磕出了血,他疼得龇牙咧嘴,却不敢上前,只能眼睁睁看着武松继续往前冲。

“疯子!有疯子!”

“快躲开!别被他撞到了!”

“我的摊子!我的布啊!”

尖叫声、哭喊声、物品碎裂的声音瞬间挤满了整条正街。原本热闹的街市瞬间乱成了一锅粥,行人四处奔逃,有个抱着孩子的妇人跑得太急,差点摔在地上,幸好旁边一个卖花灯的青年扶住了她;有个书生的书掉在了地上,被人踩得满是脚印,他心疼得直跺脚,却不敢弯腰去捡;还有个卖针线的老婆婆,吓得躲在摊子后面,双手合十,嘴里不停地念着“阿弥陀佛”。

“拦住他!快拦住他!”人群里有人大喊,是街东头的赵屠户。他长得膀大腰圆,平日里在街面上也算有些威望,见武松这般疯魔,心里虽怕,却还是鼓起勇气,朝着旁边两个更夫喊道:“张大哥!李兄弟!咱哥仨一起上,把武都头按住!他这是中邪了,等按住了找个郎中看看!”

那两个更夫,一个叫张老栓,一个叫李二狗,平日里负责夜里巡街,手里还拿着梆子和铜锣。他们刚才正在敲梆子,见武松冲过来,吓得躲到了旁边的柱子后面,此刻被赵屠户一喊,也只能硬着头皮站了出来。

“武都头!您醒醒!”张老栓手里握着梆子,小心翼翼地朝着武松走去,“您别闹了,有话咱好好说!”

李二狗也跟着附和:“是啊武都头,您是打虎的英雄,可不能在这儿闹啊!”

可武松哪里听得进去?他刚抓起路边一个条凳,正抡圆了想砸向旁边的酒肆门脸,见有人过来,眼神更红了。他猛地转过身,朝着张老栓挥了挥手——那条凳是硬木做的,足有十几斤重,可在武松手里却轻得像根树枝!

张老栓吓得魂飞魄散,赶紧往旁边躲,可还是慢了一步,条凳擦着他的肩膀砸在了墙上,“砰”的一声,木屑纷飞,墙上被砸出了一个大坑!张老栓吓得腿都软了,一屁股坐在地上,半天站不起来。

李二狗见张老栓差点被砸到,吓得转身就想跑,可刚跑两步,就被武松一把抓住了后衣领!武松的力气大得吓人,只轻轻一提,就把李二狗提了起来,然后随手一扔!

“啊——!”李二狗发出一声惨叫,像个纸鸢似的摔了出去,正好撞在旁边的酒肆门上,门“哐当”一声被撞开,李二狗摔进了酒肆里,撞翻了几张桌子,桌上的酒壶、碗碟碎了一地。酒肆里的客人吓得四散奔逃,掌柜的躲在柜台后面,吓得浑身发抖。

赵屠户见两个更夫都被打倒了,心里也发怵,可看着街上一片狼藉,还有人在哭喊,他还是咬了咬牙,抄起旁边一根扁担,朝着武松冲了过去:“武都头!对不住了!”

可他刚冲到武松身边,就被武松随手一拨,像拨苍蝇似的,赵屠户连人带扁担摔了出去,撞在一个卖花灯的摊子上,花灯“哗啦”一声散了一地,五颜六色的纸花落在他身上,显得格外狼狈。赵屠户疼得龇牙咧嘴,再也不敢上前了。

武松解决了阻拦的人,又继续往前冲。他路过一口水缸,那是街中间给行人解渴用的,里面装满了凉水。武松像是看到了救星,猛地冲过去,一头扎进了水缸里!

“咕咚!”

凉水瞬间没过了他的头,可那点凉意根本无法缓解他体内的灼烧感,反而像是泼在了烈火上,让火势更旺了!武松在水缸里挣扎了片刻,猛地抬起头,水顺着他的头发、脸颊往下淌,可他的眼神却更狂躁了!

“啊——!”

他怒吼一声,双手抓住水缸的边缘,猛地一掀!

“轰隆!”

水缸被整个掀翻,凉水“哗啦啦”地流了一地,溅得周围人满身都是。水缸摔在地上,“咔嚓”一声碎成了好几块,碎片溅得到处都是,有个小孩差点被碎片划伤,幸好他娘及时把他抱了起来。

“是武都头!真的是武都头!”

“我的天!武都头怎么会变成这样?他可是打虎英雄啊!”

“怕是中邪了吧?你看他那样子,眼睛都红了!”

此刻,人群里终于有人借着酒肆和摊贩的灯火,看清了武松的脸。虽然他脸上满是汗水和泥土,表情扭曲,可那标志性的浓眉和高大的身形,还是让人一眼就认了出来——这就是不久前打死老虎、被县令任命为都头的武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2集:长街疯魔撞石狮(第2/2页)

这个消息像一颗炸雷,在人群里炸开了!

若是寻常疯子闹事,大家最多只是害怕,可现在闹事的是武松——是那个为民除害、让清河县百姓都赞不绝口的打虎英雄!这怎么能不让人震惊?

“武都头疯了!武都头中邪了!”

有人大喊着,声音里满是惊骇。原本还想上前帮忙的人,此刻都吓得往后退,谁也不敢再靠近——连赵屠户和两个更夫都拦不住他,寻常人上去,还不是送命?

郓哥终于追了上来,他刚拐进正街,就看到眼前一片狼藉:翻倒的摊子、散落的货物、哭喊的人群,还有那个在街中间疯狂破坏的高大身影——正是武松!

“都头!您醒醒啊!”郓哥哭喊着,声音都嘶哑了,“您别闹了!大郎哥还在家里等着您呢!您忘了?您说要好好照顾大郎哥的!”

他想上前,可刚走两步,就被一个街坊拉住了:“郓哥!别去!武都头现在六亲不认,你上去会被他伤着的!”

“可是……可是都头他……”郓哥看着武松的样子,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流,心里又急又疼。他想起白日里武都头还笑着给了他两个雪梨,还说要带他去吃酒,怎么才过了几个时辰,就变成这样了?

武松像是听到了郓哥的哭喊,动作顿了一下。他的眼神似乎清明了一瞬,脑海里闪过哥哥武大郎憨厚的笑脸,还有那句“二弟,你在外头要好好照顾自己”。可这清明只是一瞬,体内的药力很快又将他吞噬,他的眼神再次变得赤红,朝着县衙的方向冲了过去!

正街的尽头,就是清河县的县衙。县衙的大门是朱红色的,上面钉着铜钉,显得格外威严。大门前有一个宽阔的广场,广场上铺着青石板,左右各矗立着一尊巨型石狮子——这是前任县令上任时特意请来的,说是能镇宅辟邪。

石狮子有一人多高,雕刻得栩栩如生:狮子的鬃毛根根分明,爪子锋利得像是能撕碎一切,怒目圆睁,嘴里衔着石球,在月光和远处灯笼的映照下,石狮子的表面泛着冰冷的光泽,显得格外威严,又带着几分吓人的气势。

此刻,广场上还有几个巡夜的衙役,他们听到正街的骚乱,正提着灯笼往这边走,想看看发生了什么事。刚走到广场中间,就看到一个高大的身影朝着县衙冲了过来——不是别人,正是他们的顶头上司,武都头!

“武都头?您这是……”领头的衙役还没说完,就被武松的样子吓住了——那赤红的双眼、扭曲的表情、还有浑身散发的狂暴气息,哪里还是平日里那个威严的武都头?

衙役们吓得赶紧往旁边躲,连灯笼都掉在了地上,火光摇曳了几下,最终还是灭了。

武松根本没看他们,他的目光死死地盯住了右侧的那尊石狮子。

那石狮子冰冷、坚硬,静静地矗立在那里,仿佛是这世间唯一的静止之物。它怒目圆睁,像是在嘲讽他的狂乱;它浑身冰冷,像是在压制他体内的烈火。

“热……杀……”武松低吼着,体内的燥热和狂乱在这一刻达到了顶点。他觉得自己快要被烧死了,脑子里一片混乱,只有一个念头:撞碎它!撞碎这该死的冰冷!撞碎这折磨人的燥热!撞碎这让他痛苦不堪的一切!

他猛地停下脚步,胸膛剧烈起伏着,粗重的呼吸在夜里听着格外吓人。他将所有残存的力量,所有失控的狂暴,都灌注到了双腿上——肌肉紧绷,青筋暴起,连地面的青石板都仿佛在微微颤抖。

“吼——!”

一声震耳欲聋的咆哮,武松像一头扑食的猛虎,朝着那尊石狮子冲了过去!他的速度极快,带起的风都带着一股狂暴的气息,广场上的尘土被卷起,迷了周围人的眼睛。

“不要!都头!不要啊!”郓哥终于追到了广场,看到武松朝着石狮子冲去,吓得魂飞魄散,他伸出手,想要拦住武松,可距离太远,根本来不及!他只能眼睁睁看着武松的身影越来越近,越来越近……

“砰!!!”

一声沉闷到极致、令人牙酸的巨响,骤然在广场上炸开!

这声音像是两块巨石相撞,又像是惊雷在耳边炸响,震得人耳膜生疼。周围的人都下意识地捂住了耳朵,连躲在远处的街坊都能清晰地听到这声可怕的撞击声。

时间,仿佛在这一刻静止了。

所有奔逃的人,所有惊呼的人,所有躲在门缝后、窗户边偷看的人,都停下了动作,目光死死地盯着广场中央。

武松前冲的身形,戛然而止。

他保持着撞击的姿势,双手垂在身侧,额头紧紧地贴在石狮子冰冷的表面上,一动不动。

片刻之后,鲜血从他的额角渗出,顺着石狮子的表面往下流,像一条红色的小溪。很快,鲜血越来越多,染红了他的眉骨、脸颊,滴滴答答地落在地上,在青石板上绽开一朵朵触目惊心的血花。

那血花越来越多,越来越密,很快就在他脚下积成了一小滩,映着月光,显得格外刺眼。

武松赤红眼中的疯狂和燥热,像是潮水般迅速褪去。他的眼神渐渐变得空洞,然后是茫然,仿佛不知道自己在哪里,也不知道自己做了什么。

他的身体晃了晃,像是随时都会倒下。

周围的人都屏住了呼吸,连大气都不敢喘,目光紧紧地盯着他。有人想上前,却又不敢,只能站在原地,心脏“砰砰”地跳着,几乎要跳出嗓子眼。

“砰!”

终于,武松那高大健硕、仿佛永远不会倒下的身躯,直挺挺地向后倒了下去!

重重地摔在青石板上,溅起一片尘土。

世界,瞬间安静了。

没有了尖叫,没有了哭喊,没有了物品碎裂的声音,只有风吹过广场的“呼呼”声,还有远处偶尔传来的狗叫声。

广场中央,那尊冰冷的石狮子额角,沾染着刺目的鲜血,在月光下显得格外狰狞。而石狮子旁边,武松躺在地上,双目紧闭,脸上满是鲜血,一动不动,生死不知。

短暂的死寂之后,是更大的哗然和骚动!

“死……死人了?武都头撞死了?”

“我的天!这可怎么办?武都头要是死了,县令大人怪罪下来,谁担待得起?”

“快!快去报官!去告诉县令大人!”

“还有郎中!快去找郎中!说不定武都头还有救!”

人群像是被按下了“启动键”,瞬间又热闹起来,大家七嘴八舌地议论着,有人朝着县衙里面跑,想去找县令;有人朝着街西头跑,想去找郎中;还有人围在广场边缘,踮着脚往里看,脸上满是惊恐和担忧。

郓哥挣脱了街坊的手,疯了似的朝着武松跑过去。他跪倒在武松身边,双手颤抖着,想要去碰武松,却又怕碰坏了他。他先是探了探武松的鼻息——还有气!虽然很微弱,但确实还有气!

郓哥心里一松,眼泪却流得更凶了。他看着武松额头上的伤口,鲜血还在不停地往外流,染红了他的手。他想找块布给武松止血,可翻遍了自己的短褂,也没找到一块干净的布。

“谁有布?谁有干净的布?救救都头!”郓哥朝着周围大喊,声音嘶哑得厉害,“求求你们了!谁有布,借我用用!”

周围的人看着他,脸上满是同情,却没人敢上前。一是怕武松突然醒过来再发狂,二是怕沾染上麻烦——武都头变成这样,谁知道后面会不会有什么事?

就在这时,一阵“咯吱咯吱”的轿子声,从县衙侧面的街道传了过来。

那是一架青顶小轿,轿子的布料是上好的丝绸,边缘绣着精致的缠枝莲纹样,四个角上挂着小小的银铃,走动时发出“叮叮当当”的清脆响声。轿子由两个穿着体面的家仆抬着,脚步很稳。

轿旁跟着两个人:一个是穿着深蓝色绸缎衣裳的老嬷嬷,头发梳得整整齐齐,插着一根银簪,脸上带着几分严肃;另一个是个十五六岁的丫鬟,穿着浅绿色的布裙,手里拿着一把团扇,时不时地给轿子扇两下。

这轿子一看就不是寻常人家的,周围的街坊见了,都下意识地往后退了退,给轿子让开了路。

可轿子刚走到广场边缘,就被前面的人群挡住了去路。抬轿的家仆停下脚步,朝着老嬷嬷看了一眼。

老嬷嬷皱了皱眉,上前一步,对着前面的人群问道:“前面怎么回事?怎么这么多人?”

人群里有人认出了老嬷嬷——这是赵府的刘嬷嬷,赵府是清河县的大户人家,老爷赵德昌在京城做官,家里只有夫人和小姐赵婉莹在清河县住着。这轿子,想必是赵小姐的。

有人赶紧给刘嬷嬷让开一条路,小声说道:“刘嬷嬷,是……是武都头出事了!”

“武都头?哪个武都头?”刘嬷嬷愣了一下,随即反应过来——是那个不久前打死老虎的武松!

她心里一紧,赶紧挤到前面,朝着广场中央看去。这一看,吓得她脸色瞬间煞白,手脚都有些发抖——只见武松躺在地上,脸上、身上全是血,一动不动,旁边的郓哥哭得撕心裂肺,那尊石狮子上还沾着血,场面凄惨得吓人!

刘嬷嬷定了定神,赶紧退了回来,走到轿旁,压低声音,对着轿子里说道:“小姐,不好了!是……是昨日打虎的那位武都头,不知怎的当街发狂,如今……如今一头撞在县衙的石狮子上,头破血流,昏死过去了!眼看……眼看怕是不行了!”

轿子里静了片刻,然后传来一声清脆却带着几分颤抖的声音:“你说什么?武都头?”

紧接着,轿帘被一只纤纤玉手微微掀开了一角。那只手的皮肤白皙,手指纤细,指甲上还涂着淡淡的蔻丹。随着轿帘掀开,一张年轻俏丽的脸庞露了出来。

那是个十**岁的姑娘,穿着粉色的襦裙,领口和袖口绣着精致的桃花纹样,头发梳成了飞天髻,插着一支金步摇,随着她的动作,步摇上的珠子轻轻晃动。她的眉眼弯弯,鼻梁小巧,嘴唇是淡淡的樱粉色,原本脸上带着几分养尊处优的慵懒,此刻却满是震惊,美眸圆睁,脸色苍白得像纸。

她正是赵府的千金,赵婉莹。

昨日,她在府门前的马车里,偶然看到了武松——那时武松刚打死老虎,穿着粗布衣裳,却身姿挺拔,眼神坚毅,浑身透着一股英雄气概。赵婉莹长这么大,还从未见过那样有气势的男子,心里不由得生出几分怜慕,回到府里,还对着丫鬟念叨了许久。

可她怎么也没想到,不过一日的功夫,那个让她心生好感的英雄,竟然变成了眼前这副模样!

“武都头……他……”赵婉莹的声音都在发颤,她看着广场中央那个一动不动的身影,心里像是被什么东西揪了一下,又疼又慌。她下意识地攥紧了手里的绣帕,那绣帕是她昨日特意绣的,上面绣着一朵并蒂莲,本想找机会送给武松,可现在……

“啪嗒。”

绣帕从她的手里掉了下来,落在了地上。绣帕上的并蒂莲沾了尘土,显得格外狼狈。

赵婉莹想去捡,可刚伸出手,就觉得眼前一阵发黑,身体晃了晃,幸好旁边的丫鬟及时扶住了她。

“小姐!您没事吧?”丫鬟焦急地问道。

赵婉莹摇了摇头,目光却依旧死死地盯着广场中央的武松,眼里满是难以置信和担忧。

夜风吹过,吹动了她的裙摆,也吹动了广场上的尘土。那尊冰冷的石狮子,依旧静静地矗立着,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刚才发生的一切。而地上的武松,依旧昏迷不醒,他的生死,还有清河县接下来的风波,都笼罩在一片未知之中。

(本集终)

下集内容提示:【婉莹怜救英雄归】

赵婉莹听闻武松惨状,惊骇之余,怜慕之心大起,不顾世俗礼法阻拦,毅然下令家仆上前救治。她认出武松身份,更感其英雄末路之悲凉,决定将其带回府中医治。在嬷嬷的担忧和劝阻下,她以“积德行善”为名,坚持己见。昏迷不醒、伤势沉重的武松被赵府家仆抬起,送往赵府。这一举动,不仅改变了武松的命运,也将这位深闺小姐卷入了未来的波澜之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