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穿越后我替潘金莲渡余生 > 第33集:新鲜得宠暗流涌

穿越后我替潘金莲渡余生 第33集:新鲜得宠暗流涌

簡繁轉換
作者:光云科文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0-24 04:59:09 来源:源1

第33集:新鲜得宠暗流涌(第1/2页)

绮罗阁的窗棂雕着缠枝莲纹,暮色透过花纹筛进来,在桌上那匹杭绸上投下细碎的影子。潘金莲指尖轻轻拂过缎面,冰凉的触感顺着指尖蔓延到心口,与空气中残留的酒气、麝香混在一起,生出一种说不出的滞涩。那绸缎是淡粉色的,织着暗纹的缠枝牡丹,在渐暗的光线下泛着柔和的光泽——是西门庆今日临走前,让小厮从马车上取来的,说“看这颜色衬你,拿去做件新衣裳”。

他说这话时,语气随意得像丢给猫狗一块骨头,眼神里没有多少温度,更多的是一种“赏赐”后的漫不经心。潘金莲当时屈膝谢恩,脸上堆着恰到好处的欢喜,眼底却一片清明:她太清楚,这匹杭绸不是偏爱,是西门庆对“温顺”的奖励,是他厌倦了李瓶儿的娇纵后,寻到的一点新鲜调剂。而这调剂,注定会让这座深宅里的其他眼睛,瞬间亮起来——带着嫉妒、敌意,还有算计。

“主子,这杭绸可真好看,明日我就去针线房,让张嬷嬷给您裁件新裙子?”春梅端着一盆温水进来,见潘金莲盯着杭绸发呆,忍不住凑过来,眼里满是欢喜。这丫鬟跟着她,日子过得不算张扬,此刻见主子得了赏赐,比自己得了好处还开心。

潘金莲收回手,指尖在袖口蹭了蹭,像是要擦去什么痕迹:“不急,先收起来吧。”她转身走到镜前,看着镜中自己的倒影——月白色的素裙还没换,鬓边那支银簪泛着哑光,脸上的脂粉早已淡了,只余下一点唇色。比起李瓶儿满身的珠翠,她此刻的样子,倒真像个“安分守己”的姨娘。

春梅愣了愣,还是听话地取来樟木匣子,小心地把杭绸叠好放进去,又撒了些防蛀的香料:“主子是怕太张扬?”她跟着潘金莲这些日子,也学乖了,知道府里的眼睛多,一点好处都能引来是非。

潘金莲没说话,只是拿起帕子沾了温水,轻轻擦着脸。镜中的倒影渐渐清晰,那双桃花眼不再像从前那样带着怯意或媚态,而是蒙着一层淡淡的冷雾。她知道,从西门庆踏进绮罗阁的那一刻起,她想维持的平静就碎了。这座宅门里,从来没有“独善其身”的余地,尤其是在她沾了“宠”字之后。

果不其然,天还没亮,绮罗阁的院门就被轻轻敲响了。是负责送早膳的刘婆子,手里提着食盒,脸上堆着笑,眼神却有些闪躲。春梅接过食盒,打开一看,眉头就皱了起来:“刘婆子,往日的水晶包、翡翠羹呢?怎么今日只有小米粥和咸菜?还有那盘时鲜的樱桃,怎么也没了?”

刘婆子搓着手,语气平板得像念稿子:“回春桃姑娘(注:此处修正为“春梅姑娘”,符合人物设定),是夫人吩咐的。说近日府里开销大,南边的铺子还没回款,各房用度都得俭省些,望七姨娘体谅。”她说着,偷偷瞟了一眼里屋的方向,见潘金莲没出来,又补充了一句,“可不是老婆子克扣,是真没了,各房都一样。”

春梅还想争辩,里屋的潘金莲却开口了,声音平静得听不出情绪:“春梅,让刘妈妈回去吧,我知道了。”

刘婆子松了口气,连忙应了声“谢七姨娘体谅”,转身就走,脚步比来时快了不少,像是怕多待一秒就会惹麻烦。

春梅把食盒放在桌上,气鼓鼓地说:“主子,这明明是夫人故意的!什么开销大,昨日我还见李瓶儿房里的小红,提着一篮子新鲜的荔枝回去,那荔枝可是从岭南运来的,多金贵!怎么到咱们这儿,就连水晶包都没了?”

潘金莲端起小米粥,用银勺轻轻搅了搅,粥里的米粒稀稀拉拉,显然熬得不用心。她舀了一勺,慢慢喝着,味道寡淡,却没放下勺子:“夫人是当家主母,掌着府里的银钱,她说俭省,咱们就俭省。争这些没用的,只会让人看笑话。”

她心里清楚,吴月娘这是在敲打她。不是真的在乎那点早膳,是想让她明白:谁才是这座宅子的主人,谁才握着她的生存资源。若是她此刻闹起来,或是抱怨,反倒落了下乘,显得不懂规矩,还会让吴月娘找到更正当的理由“管教”她。

春梅还是不服气,却也知道主子说得对,只能拿起筷子,夹了一口咸菜,没滋没味地吃着。

吃过早膳,潘金莲正坐在窗前整理之前记下的府内人事纸条,忽然听到院门外传来孟玉楼的声音。那声音不大不小,刚好能飘进院里,带着几分刻意的张扬:“哎呀,这天气可真热,小翠,你去前面的茶铺给我买碗酸梅汤来,要冰镇的。”

紧接着,就是她对丫鬟的絮叨,话里话外都在指桑骂槐:“……你说有些人,是不是眼皮子太浅?不过是得了点小恩小惠,就觉得自己了不起了。也不看看自己的身份,麻雀就是麻雀,就算披了凤凰的羽毛,那也飞不高!穿再好的绸缎又怎么样?骨子里的小家子气藏不住,反倒糟蹋了好东西,让人看了笑话。”

小翠在一旁应和着:“可不是嘛,三姨娘,有些人就是没自知之明,以为得了老爷几天好脸色,就能骑到别人头上了。”

潘金莲手里的笔顿了顿,纸上的字迹晕开一点墨痕。她抬起头,透过窗缝往外看——孟玉楼穿着一身藕荷色的罗裙,头上插着一支碧玉嵌珍珠的簪子,正站在院门外的石榴树下,手里把玩着一块玉佩,眼神时不时往绮罗阁里瞟,显然是故意说给她听的。

春梅气得攥紧了拳头,就要冲出去理论,却被潘金莲拉住了。她摇了摇头,把笔放下,拿起桌上的绣绷,假装认真地绣着一朵兰草:“别出去,她就是想激怒你。你一闹,她就有理由去夫人面前告状,说咱们不懂规矩,欺负她这个‘姐姐’。”

春梅咬着唇,不甘心地坐下,却还是忍不住小声说:“可她也太过分了!明着暗着都在说您!”

潘金莲手里的绣花针穿梭着,丝线在素布上慢慢勾勒出兰草的轮廓:“过分又怎么样?她除了会说几句闲话,也没别的本事。比起李瓶儿的手段,这点口舌之快,算不得什么。”她心里清楚,孟玉楼的嫉妒都写在脸上,反而容易应对;真正危险的,是那些藏在暗处的算计。

孟玉楼在院门外站了一会儿,见绮罗阁里没动静,觉得没趣,又说了几句闲话,才带着小翠离开了。直到她们的脚步声走远,春梅才松了口气:“总算走了,听她说话,我这心里就堵得慌。”

潘金莲放下绣绷,看着窗外的石榴树。树上的石榴花开得正盛,火红的花瓣落在青石板上,像极了宅门里随时可能流出来的血。她知道,这只是开始,后面还有更多的“问候”在等着她。

果然,到了辰时末的晨昏定省,颐福堂里的气氛更是微妙得让人窒息。潘金莲刚走进门,就感觉到几道目光齐刷刷地落在她身上,有冷的,有热的,有带着敌意的,还有带着审视的。

吴月娘坐在主位上,穿着一身石青色的褙子,头上戴着一支赤金镶东珠的抹额,手里捻着一串沉香佛珠,珠子转动的速度比往日慢了些,显然是在琢磨着什么。她见潘金莲进来,只是淡淡“嗯”了一声,连多余的眼神都没有,继续跟身边的大丫鬟素兰说着话:“今日针线房送来的衣裳,你给各房分下去吧。六姨娘的那套石榴红罗裙,让她们仔细些,别绣错了花纹。”

素兰应了声“是”,拿起桌上的单子,念了起来:“二姨娘李娇儿,月白色素绸裙一套;三姨娘孟玉楼,藕荷色绣海棠裙一套;四姨娘孙雪娥,青灰色布裙一套;五姨娘潘巧云,大红绣石榴裙一套;六姨娘李瓶儿,石榴红金线绣牡丹裙一套;七姨娘潘金莲,月白色布裙一套……”

念到潘金莲的名字时,素兰的声音顿了顿,眼神里带着几分同情。孟玉楼立刻笑了起来,声音不大,却足够让所有人听见:“哟,素兰姑娘,是不是念错了?七妹妹刚得了老爷赏的杭绸,怎么还穿布裙?夫人是不是忘了?”

吴月娘抬起眼皮,看了孟玉楼一眼,语气平淡:“没忘。杭绸是老爷赏的,是私物;府里分的衣裳,是公中开销,按规矩来。七妹妹刚入府不久,规矩还得学,布裙穿着素雅,正好磨磨性子。”

这话明着是说“磨性子”,实则是在提醒潘金莲:就算得了老爷的私赏,也不能忘了公中的规矩,更不能忘了谁是当家主母。

潘金莲连忙低下头,微微屈膝:“多谢夫人体恤,妾身觉得布裙很好,素雅大方,正合妾身的心意。”她的语气里没有不满,也没有委屈,只有恰到好处的顺从。

吴月娘见她识趣,没再多说什么,继续捻着佛珠,不再看她。

李娇儿坐在靠窗的椅子上,穿着一身月白色的素绸裙,手里拿着一块绣了一半的手帕,针脚歪歪扭扭的,显然是心不在焉。她从潘金莲进来,就没抬过头,眼神一直落在窗外的梧桐树上,仿佛屋里的一切都与她无关。潘金莲知道,李娇儿向来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只要不牵扯到她,她就不会轻易表态,这样的人,看似温和,实则最是冷漠。

孙雪娥站在桌案旁,穿着一身青灰色的布裙,手里攥着一块帕子,指节都捏得发白。她见潘金莲顺从,冷哼了一声,声音不大,却带着十足的不屑:“有些人就是命好,穿布裙也能得老爷的眼缘。不像我们,就算穿得再好,也入不了老爷的眼。”

她这话像是在自嘲,实则是在讽刺潘金莲“靠运气”。潘金莲没接话,只是低着头,假装没听见。她知道,孙雪娥是原配夫人的陪房丫鬟,心里一直憋着一股气,看谁都不顺眼,跟她争辩,只会自讨没趣。

潘巧云坐在孙雪娥旁边,怀里抱着儿子西门钧。孩子穿着一身大红的小袄,手里拿着一个拨浪鼓,正“咚咚”地晃着。潘巧云见气氛有些冷,故意把孩子举起来,笑着说:“弘哥儿,快给你吴妈妈看看,昨日教你的‘恭喜’,会不会做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3集:新鲜得宠暗流涌(第2/2页)

西门钧才刚会说话,口齿不清地喊了声“妈妈”,然后小手拍了拍,算是“恭喜”。吴月娘见了,脸上露出一点笑意:“弘哥儿真聪明,比你爹小时候还机灵。”

潘巧云笑得更得意了,抱着孩子,眼神瞟向潘金莲,语气带着炫耀:“可不是嘛,弘哥儿是老爷的长子,将来可是要继承家业的。我这做娘的,也不求别的,就盼着他将来有出息,别像有些人似的,只知道盯着眼前那点小恩小惠,没什么大出息。”

她说着,还故意摸了摸孩子身上的大红袄:“这袄子是用江南的云锦做的,老爷特意让人给弘哥儿做的,说小孩子家,穿红的喜庆。有些人就算得了云锦,也穿不出这份福气,毕竟不是谁都有弘哥儿这样的好命。”

这话里的讽刺,几乎是明摆着的了。潘金莲依旧没说话,只是端起桌上的茶盏,轻轻抿了一口。茶是冷的,像她此刻的心境。她知道,潘巧云靠着儿子,有恃无恐,这种优越感,不是一时半会儿能压下去的。

就在这时,外面传来丫鬟的通报:“六姨娘到——”

所有人的目光都转向了门口。李瓶儿走了进来,穿着一身新做的缕金百蝶穿花云锦裙,那裙子是正红色的,上面用金线绣着百蝶穿花的图案,在灯光下闪着耀眼的光,比那日听雨轩的胭脂红罗裙还要张扬。她的头上戴着一套赤金红宝头面,凤钗上的红宝石有鸽子蛋那么大,走路时,钗尾的东珠晃来晃去,叮当作响,生怕别人看不见她的富贵。

她手里捏着一块绣着鸳鸯的丝帕,走到吴月娘面前,微微屈膝,声音娇滴滴的:“妾身见过夫人,夫人今日气色真好,定是昨晚睡得香。”

吴月娘点了点头,语气平淡:“坐吧,今日怎么来得这么晚?”

李瓶儿挨着吴月娘坐下,故意把裙摆往旁边挪了挪,露出裙子上精致的花纹:“回夫人,是妾身昨日贪凉,受了点风寒,今早起来头晕,就多耽搁了一会儿。还好老爷心疼妾身,特意让厨房给妾身炖了燕窝粥,喝了才舒服些。”

她说着,眼神瞟向潘金莲,嘴角带着一丝得意的笑——她就是要让所有人知道,西门庆最疼的还是她,就算潘金莲得了一匹杭绸,也比不过她的燕窝粥。

潘金莲低着头,看着自己的鞋尖。她能感觉到李瓶儿的目光像针一样扎在她身上,带着冰冷的敌意。但她没抬头,也没说话,只是默默承受着。她知道,此刻的隐忍,是为了以后更好的反击。

请安的过程中,李瓶儿变着法儿地炫耀自己的宠爱。一会儿说“老爷昨日给我买了一支新的玉簪,说是和田玉的,可温润了”,一会儿又说“老爷说下月带我去城外的别院散心,那里的牡丹开得正好”,一会儿还娇滴滴地跟吴月娘撒娇:“夫人,妾身最近总觉得腰酸,您能不能让张嬷嬷给我做个软点的靠垫?老爷说我坐着不舒服,他也心疼。”

吴月娘脸上带着笑,心里却未必舒服,只是点了点头:“好,让张嬷嬷给你做两个,选最好的棉花。”

李瓶儿见吴月娘应了,笑得更甜了,目光再次投向潘金莲,带着十足的挑衅——仿佛在说“你看,就算你得了杭绸,老爷最疼的还是我,夫人也得让着我”。

潘金莲始终低眉顺眼,没插一句话,没看她一眼,仿佛李瓶儿说的那些话,都与她无关。直到请安结束,她都是第一个起身告退,脚步平稳,没有丝毫慌乱。

走出颐福堂,阳光有些刺眼,潘金莲抬手挡了挡。春梅跟在她身后,小声说:“主子,李瓶儿也太过分了,明着暗着都在跟您炫耀,好像老爷是她一个人的似的。”

潘金莲放下手,看着前面的抄手游廊。廊下的丫鬟婆子们见了她,都低着头,却偷偷用眼角瞟她,嘴里还窃窃私语着什么。她能听到几句零星的话:“……就是她,刚得了老爷的杭绸,六姨娘都气坏了……”“……我看她也得意不了几天,六姨娘怎么会放过她……”“……听说夫人都给她分布裙了,这是故意敲打她呢……”

这些声音像小虫子一样,钻进潘金莲的耳朵里,让她有些烦躁,却又很快平静下来。她知道,仆役们都是见风使舵的,谁得宠就巴结谁,谁失势就踩谁。现在她“复宠”了,她们既好奇,又带着观望,还盼着她和李瓶儿斗起来,好有热闹看。

回到绮罗阁,潘金莲让春梅把院门关了,然后走到桌前,打开那个樟木匣子,拿出那匹杭绸。她再次抚摸着缎面,冰凉的触感让她清醒。她知道,西门庆的这点“新鲜感”,就像一场短暂的春雨,浇不湿她脚下的土地,却能引来无数觊觎的目光。吴月娘的敲打,孟玉楼的讽刺,孙雪娥的不屑,潘巧云的炫耀,李瓶儿的敌意,还有仆役们的窃窃私语……这些都是围绕着“宠”字而来的暗流,稍有不慎,就会被卷入其中,万劫不复。

“春梅,你去给我取纸笔来。”潘金莲忽然说。

春梅愣了愣,还是听话地取来纸笔。潘金莲拿起笔,在纸上写下几个名字:吴月娘、李瓶儿、孟玉楼、潘巧云、孙雪娥、李娇儿。然后在每个名字后面,写下她们的弱点和在意的东西:

-吴月娘:在意正室地位、管家权,弱点是怕老爷厌弃。

-李瓶儿:在意老爷宠爱,弱点是怕失宠、怕别人比她风光。

-孟玉楼:在意钱财、面子,弱点是嫉妒心强、爱搬弄是非。

-潘巧云:在意儿子、优越感,弱点是怕儿子出事。

-孙雪娥:在意旧身份、不甘心,弱点是性格孤僻、易冲动。

-李娇儿:在意安稳、不惹事,弱点是怕卷入纷争。

写完后,她看着纸上的字,轻轻叹了口气。这座宅门里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和弱点,而这些**和弱点,就是她们互相攻击的武器。以前她不懂,现在她懂了——想要活下去,不仅要保护好自己的弱点,还要学会利用别人的弱点。

就在这时,院门外传来小厮的通报:“老爷来了——”

潘金莲心里一动,连忙把纸条揉成团,扔进旁边的炭盆里。纸团很快烧了起来,化作灰烬。她整理了一下衣裳,走到门口迎接。

西门庆走进来,脸上带着几分酒气,显然是从外面应酬回来的。他看到潘金莲,笑了笑:“今日在颐福堂,没受委屈吧?”

潘金莲微微屈膝,声音轻柔:“多谢老爷关心,妾身没有受委屈。夫人和姐姐们都很照顾妾身。”她没有抱怨,也没有告状,只是平静地陈述。

西门庆有些意外,他原以为潘金莲会跟他诉苦,没想到她这么“懂事”。他走上前,扶住她的手:“委屈了就跟我说,别自己憋着。”

潘金莲抬起头,眼里带着一点湿润,却没哭:“妾身知道老爷疼妾身,这就够了。妾身不想给老爷添麻烦。”

这番话,既表达了对西门庆的依赖,又体现了自己的“懂事”,正好戳中了西门庆的软肋。他最烦女人之间的争吵,潘金莲的顺从,让他觉得轻松。他笑了笑,从怀里掏出一支玉簪,递给潘金莲:“今日路过珠宝铺,见这支簪子好看,就给你买了。”

那是一支白玉簪,簪头雕着一朵小小的梅花,温润通透,比潘金莲之前戴的银簪好看多了。潘金莲接过簪子,眼里露出一点惊喜,却又很快压下去:“老爷,这太贵重了,妾身不能要。”

“让你拿着你就拿着。”西门庆把簪子塞到她手里,语气带着几分强势,却也有几分宠溺,“你是我的姨娘,戴点好东西怎么了?”

潘金莲低下头,小声说:“多谢老爷。”她知道,西门庆这是在补偿她,也是在继续他的“新鲜感”。而她,只能接着,然后用这份“新鲜感”,为自己争取更多的时间和空间。

当晚,西门庆留在了绮罗阁。潘金莲亲自下厨,做了几道他爱吃的菜:红烧肉炖得软糯入味,清蒸鲈鱼鲜嫩可口,还有一碗莲子羹,清甜解腻。吃饭的时候,她没有像李瓶儿那样不停地撒娇,也没有像潘巧云那样总提孩子,只是安静地伺候他,偶尔跟他说些院子里的趣事,比如“今日我院子里的石榴花开了,比去年还红”,或者“春梅给我绣了个荷包,针脚还挺细”。

西门庆吃得很开心,也聊得很尽兴。他觉得,潘金莲比李瓶儿更懂他,比潘巧云更温顺,这种“恰到好处”的陪伴,让他觉得很舒服。临走时,他摸着潘金莲的头:“往后我会常来的。”

潘金莲送他到门口,看着他的背影消失在夜色里,脸上的笑容渐渐消失。她知道,西门庆的“常来”,只会让暗流更汹涌,让她的处境更危险。但她也知道,她没有退路了。

回到暖阁,她拿起那支白玉簪,对着镜子插在鬓边。镜中的女子,穿着月白色的素裙,戴着温润的白玉簪,眉眼间带着一丝温顺,眼底却藏着冷厉。她轻轻勾起嘴角,眼神坚定——既然低调换不来安宁,那她就迎战。吴月娘、李瓶儿、孟玉楼……你们想斗,那我就陪你们斗到底。

窗外的月光洒进来,落在桌上的杭绸上,泛着柔和的光。而绮罗阁里的暗流,却在月光下,悄悄涌动,越来越急,越来越险。

(本集终)

下集内容提示:【瓶儿发难初交锋】

李瓶儿的妒火积累到顶点,终于按捺不住,率先对潘金莲发起实质性攻击。她或许会选择一个西门庆不在府的时机,直接闯入绮罗阁,借题发挥,言语刻薄刁难,甚至动手打砸物品,试图激怒潘金莲犯错,或至少给她一个狠狠的羞辱和下马威。潘金莲面临正面冲突,是忍气吞声,还是巧妙周旋?这将是她入府后第一次真正的危机应对考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