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穿越后我替潘金莲渡余生 > 第50集:庆郎乐见群芳斗

穿越后我替潘金莲渡余生 第50集:庆郎乐见群芳斗

簡繁轉換
作者:光云科文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0-24 04:59:09 来源:源1

第50集:庆郎乐见群芳斗(第1/2页)

揽月轩的暮色来得比别处更沉些。西斜的太阳被院墙挡得严实,只在窗棂上留下最后一抹淡金,像被揉碎的金箔,轻轻贴在藕荷色的窗纱上。沈月娥坐在梳妆台前,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镜沿——那面菱花镜是她入府时带来的,边缘已经有些磨损,却依旧能清晰照出她眼底的几分疑虑。

“姨娘,您快瞧瞧,这是刚从库房领的血燕,泡发后能有满满一盅呢!”翠儿端着一个白瓷碗走进来,碗里的燕窝雪白透亮,根根分明,显然是上等货色。她脸上满是掩不住的喜色,说话时声音都比平时高了几分,“老爷能想起您,这可是天大的好事!前儿赵姨娘还在老太太面前显摆,说老爷只疼哥儿,如今老爷单独召您,看她以后还怎么得意!”

沈月娥没有接话,只是转过头,看着翠儿小心翼翼地将燕窝放进温水里泡发。翠儿的手指很巧,挑拣燕窝里的细毛时,眼神专注,嘴角还带着笑意,显然是真心为她高兴。可沈月娥的心,却像被浸在冷水里,沉甸甸的——林庆堂,她的夫君,这林府说一不二的男主人,已有整整半年未曾单独召见过她了。

lastyear重阳,府里设宴赏菊,林庆堂倒是与她喝过一杯酒,可那也是当着众人的面,不过是例行的应酬;再往前,是她生辰,他赏了一支赤金点翠簪,却也未曾踏足揽月轩半步。如今,在她刚经历李瓶儿栽赃、赵姨娘挑衅,还与邢夫人暗生龃龉的时候,他突然召她去书房,还要她亲手炖燕窝,这实在太过蹊跷。

“翠儿,泡发时仔细些,莫要留下细毛。”沈月娥轻声吩咐,目光落在窗外。院中的玉兰树光秃秃的,枝桠在暮色中勾勒出狰狞的轮廓,像极了这深宅里看不见的爪牙。她想起林庆堂的模样——年近四十的男人,身形挺拔,面容威严,平日里总是穿着深色的锦袍,袖口绣着暗纹的云鹤,说话时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压。他很少笑,偶尔露出笑意,也多半是在与生意上的伙伴周旋,或是对着赵姨娘生的那个儿子林知礼时,才会有几分暖意。

这样的男人,心思深沉如海,绝不会无缘无故地对一个许久未曾关注的姨娘示好。是听说了她洗清冤屈的事,想看看她究竟有几分能耐?还是邢夫人在他面前说了什么,他想亲自试探她?亦或是,他早就知道后宅的纷争,想借着这次召见,给她一个“信号”?

无数个念头在沈月娥的脑海里盘旋,让她坐立难安。她起身走到书案前,拿起一本摊开的旧账册,却一个字也看不进去。账册上的数字密密麻麻,像无数只眼睛,盯着她,仿佛在提醒她——她如今的安稳,不过是暂时的,只要林庆堂一句话,她随时可能跌落深渊。

“姨娘,燕窝泡好了,现在炖吗?”翠儿的声音打断了沈月娥的思绪。

“炖吧,小火慢炖,加些冰糖就好,莫要太甜。”沈月娥合上账册,深吸一口气。无论林庆堂的目的是什么,她都必须去面对。在这林府,他才是最终的裁决者,她没有拒绝的资格。

半个时辰后,冰糖燕窝炖好了。翠儿用一个描金的甜白瓷盅盛着,放进红木食盒里,食盒的边角还裹着厚厚的锦缎,防止燕窝变凉。沈月娥换上了一身藕荷色绣缠枝玉兰的锦缎袄裙,领口和袖口绣着浅粉色的玉兰花瓣,既不张扬,又不失雅致。她对着镜子,仔细梳理了头发,只在发髻上簪了一支简单的珍珠步摇,步摇上的珍珠不大,却圆润光洁,随着她的动作轻轻晃动,发出细微的声响。

“姨娘,您这样真好看,比赵姨娘穿得花里胡哨的强多了。”翠儿看着镜中的沈月娥,由衷地赞叹道。

沈月娥对着镜子笑了笑,却没说话。她知道,在这林府,好看是最不值钱的东西。她需要的,是让林庆堂看到她的“价值”,而不是仅仅是外貌。

提着食盒,沈月娥带着翠儿,踏着渐沉的暮色,向林庆堂的外书房走去。外书房位于前院与内宅的交界处,是一座独立的院落,院门口有两个小厮守着,见沈月娥来了,连忙躬身行礼:“月姨娘安好。”

沈月娥点了点头,跟着小厮走进院子。院子里种着几株松柏,枝叶苍翠,即使在冬日也透着生机。书房的门虚掩着,里面透出温暖的灯光,还隐约传来翻动书页的声音。

“月姨娘,老爷在里面等您,小的就不进去了。”小厮停下脚步,恭敬地说。

沈月娥推开门,走进书房。书房很大,中间放着一张宽大的紫檀木书案,书案上堆着些账册和文书,旁边放着一方端砚,几支狼毫笔。书案后的墙上挂着一幅《千里江山图》,笔法细腻,色彩艳丽,显然是名家手笔。书房的角落里,燃着一个铜制的熏炉,里面焚着淡淡的檀香,香气清雅,让人的心绪渐渐平静。

林庆堂并没有坐在书案后,而是身着一身月白色的常服,闲适地坐在窗下的紫檀木圈椅上,手中把玩着一块温润的和田玉璧。玉璧是白色的,上面刻着繁复的云纹,在灯光下泛着柔和的光泽。他抬眼看向走进来的沈月娥,目光平静,却带着一种久居上位的、洞悉一切的压力,仿佛能看穿她所有的心思。

“老爷。”沈月娥敛衽行礼,声音轻柔,“您要的冰糖燕窝炖好了。”

林庆堂点了点头,示意她将食盒放在旁边的矮几上。沈月娥依言照做,将食盒打开,取出那盅冰糖燕窝,放在矮几上。燕窝的香气袅袅升起,带着淡淡的甜味,弥漫在书房里。

“坐吧。”林庆堂指了指旁边的一张椅子,语气平淡。

沈月娥在椅子上坐下,双手放在膝盖上,姿态恭敬,却不敢放松警惕。她能感觉到,林庆堂的目光一直在她身上停留,像是在审视一件物品,让她浑身不自在。

书房里很安静,只有窗外偶尔传来的风声,和林庆堂把玩玉璧时发出的细微声响。沈月娥垂着头,不敢与林庆堂对视,只能盯着自己的衣角,心里默默盘算着该如何应对接下来的对话。

“有些日子没见你,瞧着清减了些。”林庆堂终于开口了,语气依旧平淡,听不出喜怒,“近来帮着凤哥儿理家,可是辛苦?”

沈月娥心中微凛,知道他是在试探自己。她抬起头,目光清澈,语气恭敬:“回老爷的话,妾身不辛苦。能替二奶奶分忧,是妾身的本分。只是妾身愚钝,许多事做得不尽如人意,还要二奶奶时时提点,才能勉强应付。”

她刻意弱化自己的能力,将功劳都归于王熙凤,既表现出自己的安分,又不会让林庆堂觉得她有野心。在这深宅里,太过耀眼往往会引来灾祸,尤其是在林庆堂这样心思深沉的人面前。

“不尽如人意?”林庆堂微微挑眉,嘴角勾起一抹似笑非笑的弧度,“我怎听说,你前几日很是‘机敏’,连李姨娘那般刁钻的局,都能被你寻出破绽,洗刷冤屈?”

沈月娥的心跳漏了一拍。她没想到,李瓶儿栽赃的事,林庆堂竟然知道得这么清楚。她连忙垂下头,语气带着一丝谦逊:“老爷明鉴,并非妾身机敏,实在是清者自清。那日之事,多亏了二奶奶主持公道,还有几位管事妈妈作证,才让妾身得以洗清冤屈。妾身不过是据实以告,不敢有丝毫欺瞒。”

她再次将功劳推给王熙凤,同时强调自己的无辜,避免让林庆堂觉得她是个“麻烦制造者”。

林庆堂看着她低眉顺眼的模样,眼中掠过一丝难以察觉的玩味。他端起那盅冰糖燕窝,用瓷勺轻轻搅动着,却没有立刻食用,而是慢悠悠地说道:“你倒是会说话。不过,在这后宅里,光会说话是不够的。”他顿了顿,目光变得深邃起来,“凤哥儿手段凌厉,把府里的事务打理得井井有条,这是她的本事。可有时,太过凌厉也容易树敌,底下的人表面顺从,心里未必服气。”

沈月娥心中一动,知道林庆堂是在谈论王熙凤。她没有接话,只是静静地听着——在这样的话题上,多说多错,少说少错。

“邢夫人呢,性子软和,耳根子也软,容易被身边的人影响。”林庆堂继续说道,语气依旧平淡,“府里的事,若是只靠凤哥儿一个人,难免会有顾及不到的地方;若是只听邢夫人的,又容易出乱子。”

沈月娥终于明白了林庆堂的意思——他是在暗示,需要有人在王熙凤和邢夫人之间,起到一个平衡的作用。而他召见自己,很可能是觉得她有这个能力,或者说,想让她扮演这个角色。

“老爷英明,妾身愚钝,未能领会老爷的深意。”沈月娥依旧保持着恭敬的态度,没有表现出任何野心。

林庆堂笑了笑,没有再继续这个话题。他用瓷勺舀了一勺燕窝,放进嘴里,慢慢品尝着,然后点了点头:“嗯,味道不错,炖得很入味。看来,你在这些小事上,倒是很用心。”

“能让老爷满意,是妾身的福气。”沈月娥连忙说道。

林庆堂放下瓷勺,目光再次落在沈月娥身上,语气忽然变得严肃起来:“后宅虽小,却也像一个小朝廷。女子们聚在一起,争风吃醋,勾心斗角,也是常情。”他顿了顿,看着沈月娥,“你刚入府时,性子还算温顺,如今看来,倒是沉稳了不少。”

沈月娥心中一紧,不知道林庆堂说这话是什么意思。她只能继续保持恭敬:“妾身入府后,承蒙老爷和太太的教诲,还有二奶奶的提点,才慢慢懂得些为人处世的道理。妾身不敢有丝毫懈怠,只盼能安分守己,不给老爷和府里添麻烦。”

“安分守己是好,可有时,太过安分,也容易被人欺负。”林庆堂的语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点拨,“李瓶儿栽赃你,赵姨娘嘲讽你,这些事,我都知道。你能忍下来,还能找到机会洗清冤屈,这说明你不是个只会忍气吞声的人。”

沈月娥抬起头,眼中带着一丝惊讶——她没想到,林庆堂竟然连赵姨娘嘲讽她的事都知道。看来,府里的一举一动,都逃不过他的眼睛。

“老爷,妾身……”沈月娥想解释些什么,却被林庆堂打断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50集:庆郎乐见群芳斗(第2/2页)

“不用解释。”林庆堂摆了摆手,“在这后宅里,想要立足,光靠忍是不够的。你需要有自己的手段,有自己的底线。但同时,你也要记住,无论做什么,都不能越过府里的规矩,不能损害林家的声誉。”

他的话,像是一把钥匙,打开了沈月娥心中的一扇门。她终于明白,林庆堂并非反对后宅的争斗,而是希望这种争斗能在他的掌控范围内,成为一种平衡权力的工具。他纵容王熙凤的凌厉,也容忍邢夫人的软弱,甚至默许赵姨娘的炫耀,都是为了让后宅的势力相互制衡,不至于出现某一方独大的情况。

“妾身明白了,多谢老爷教诲。”沈月娥郑重地说道。

林庆堂点了点头,语气缓和了一些:“你明白就好。我召你过来,一是想尝尝你炖的燕窝,二是想提醒你,后宅的水很深,凡事都要三思而后行。你是个聪明的女子,应该知道该怎么做。”

“妾身谨记老爷的教诲,定不会让老爷失望。”沈月娥连忙说道。

林庆堂笑了笑,没有再说话,而是拿起书案上的一本账册,翻看起来。沈月娥知道,这是在暗示她可以离开了。她起身,恭敬地行了一礼:“老爷,妾身告退,您慢用。”

林庆堂头也没抬,只是摆了摆手。沈月娥转身,轻轻退出书房,带上了房门。

走出书房,夜风一吹,沈月娥才惊觉自己的中衣已经被冷汗浸湿。刚才在书房里的半个时辰,看似平静,实则每一句话都像是在刀尖上行走,稍有不慎,就可能万劫不复。

她抬头看了看夜空,月亮已经升了起来,洒下一片银辉,照亮了院中的松柏。她知道,林庆堂今晚的召见,既是一种提醒,也是一种警告。他认可了她的能力,却也给她划定了界限——可以争斗,但不能越界;可以有手段,但不能损害林家的利益。

沈月娥回到揽月轩时,已经是亥时了。翠儿见她回来了,连忙迎上来:“姨娘,您可回来了!老爷没为难您吧?”

“没有,老爷只是让我炖了燕窝,说了几句话。”沈月娥笑着说,不想让翠儿担心。

翠儿松了口气,连忙给她倒了一杯热茶:“姨娘,您累了吧?快喝杯热茶暖暖身子。”

沈月娥接过热茶,喝了一口,暖意顺着喉咙流下去,驱散了身上的寒意。她坐在椅子上,回想着今晚的经历,心里渐渐有了底气。林庆堂的态度,让她明白,只要她能在规则范围内行事,展现出自己的价值,就能在这深宅里立足。

然而,她的平静并没有持续多久。第二天一早,她去给老太太请安时,就感觉到了气氛的异样。丫鬟婆子们看她的眼神,带着几分好奇和敬畏;赵姨娘见了她,脸色铁青,冷哼一声,转身就走;邢夫人则是皮笑肉不笑地说了几句客套话,眼神里却带着一丝警惕。

显然,她被林庆堂召见的消息,已经传遍了整个内宅。

“月妹妹,看来你深得老爷的欢心啊。”回到揽月轩的路上,王熙凤突然从后面叫住了她。王熙凤穿着一身石青色的锦袍,腰间系着一条翡翠腰带,脸上带着淡淡的笑意。

“二奶奶说笑了,老爷只是让我炖了燕窝,并无其他。”沈月娥连忙说道。

王熙凤笑了笑,凑近她,压低声音说:“妹妹,你是个聪明的人,应该知道老爷的心思。他召你,不是因为喜欢你,而是因为你有用。你要记住,在这府里,有用才是最重要的。”

沈月娥心中一凛,知道王熙凤是在提醒她,不要因为得到林庆堂的召见就得意忘形。她连忙点头:“妾身明白,多谢二奶奶提醒。”

王熙凤满意地点了点头:“你明白就好。往后,你还是好好帮我打理账目,其他的事,少管为妙。”

“是,妾身谨记二奶奶的教诲。”沈月娥恭敬地说道。

回到揽月轩,沈月娥坐在椅子上,陷入了沉思。王熙凤的话,让她更加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处境。她就像一枚棋子,被林庆堂和王熙凤放在棋盘上,看似有了一定的地位,实则依旧身不由己。

她想起了那张警告她的纸条,想起了邢夫人的威胁,还有那些可疑的账目。她知道,她不能仅仅满足于做一枚棋子,她需要找到属于自己的出路,掌握自己的命运。

接下来的几日,沈月娥更加勤勉地打理账目,整理旧账。她在旧账中发现了更多可疑的记录,比如五年前,府里曾有一笔大额的银子支出,用途写的是“赏赐功臣”,可她查遍了当时的记录,也没有找到对应的“功臣”;还有一笔“修缮祠堂”的银子,数额巨大,却没有任何修缮的记录。

这些发现,让沈月娥更加确定,府里的账目问题绝非一日之寒,背后牵扯的人可能更多,甚至包括一些已经离开府里的老人。她将这些可疑的记录一一整理出来,小心翼翼地收在一个盒子里,准备在合适的时机,交给王熙凤。

日子一天天过去,沈月娥的生活渐渐恢复了平静。她每天打理账目,整理旧账,偶尔去给老太太和王熙凤请安,与其他姨娘保持着距离,不参与她们的争斗。赵姨娘虽然依旧嫉妒她,却也不敢再轻易挑衅;邢夫人则像是忘记了之前的威胁,再也没有找过她的麻烦。

然而,这种平静并没有持续多久。这天傍晚,翠儿突然神色慌张地跑进来说:“姨娘,门房刚递进来一件东西,说是您娘家表哥派人送来的,务必要交到您手上。”

沈月娥愣住了:“娘家表哥?我母亲娘家并没有亲近的子侄在金陵,父亲那边的亲戚也少有往来,哪里来的表哥?”

“奴婢也不知道,门房说送东西的人只说是您的表哥,其他的什么都不肯说。”翠儿说着,将一个用普通蓝布包裹着的物件递给沈月娥。

沈月娥接过物件,入手有些沉。包裹的蓝布很粗糙,上面还沾着一些泥土,显然是从城外送来的。她小心翼翼地打开蓝布,里面是一个方正的木盒,木盒的表面没有任何装饰,看起来很普通。

沈月娥的心跳瞬间加速。她有一种强烈的不安,总觉得这个木盒里装着什么不好的东西。她犹豫了一下,还是打开了木盒。

木盒里铺着一层油纸,油纸上放着一封信,还有一小块黑色的东西。沈月娥拿起那封信,信封上没有署名,只有“沈月娥亲启”五个字,字迹潦草,看起来很匆忙。

她拆开信封,取出里面的信纸。信纸是普通的草纸,上面的字迹和信封上的一样潦草,内容却让她浑身冰冷:

“月娥吾妹,见字如面。近日家中突遭变故,父亲被人诬陷贪赃枉法,已被关入大牢。母亲日夜啼哭,病倒在床。我多方奔走,却无门路。听闻妹在林府得宠,特托人送此信,望妹念在兄妹之情,向林老爷求情,救父亲一命。另附信物一块,望妹收好。”

信纸的末尾,没有署名,但沈月娥一眼就认出,这是她哥哥沈青的字迹!

她拿起那块黑色的东西,仔细一看,竟是一块染血的衣角!衣角的布料,是她父亲常穿的那件深蓝色长衫的料子!

沈月娥的手开始发抖,信纸从她的手中滑落,掉在地上。她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父亲一向清正廉洁,怎么会被诬陷贪赃枉法?这一定是个阴谋!是邢夫人!一定是邢夫人为了报复她,才对她的家人下手!

“姨娘,您怎么了?”翠儿见沈月娥脸色惨白,浑身发抖,连忙上前扶住她。

沈月娥没有说话,只是死死地盯着那块染血的衣角,眼泪忍不住流了下来。她知道,她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邢夫人不仅没有放过她的家人,还用了这么恶毒的手段!

“翠儿,快,帮我准备一下,我要去见老爷!”沈月娥猛地站起身,语气急切。她知道,现在只有林庆堂能救她的父亲。

“姨娘,现在已经很晚了,老爷可能已经歇息了。而且,您现在去找老爷,若是被邢夫人知道了,恐怕会更麻烦。”翠儿担心地说。

沈月娥愣住了。翠儿说得对,现在去找林庆堂,不仅可能见不到他,还会打草惊蛇,让邢夫人有更多的时间对付她的家人。她必须冷静下来,想一个周全的办法。

她捡起地上的信纸,重新折好,放进怀里。然后,她拿起那块染血的衣角,仔细看了看,发现衣角上除了血渍,还有一个小小的印记——是邢夫人娘家商号的印记!

沈月娥的眼神变得坚定起来。她知道,这是邢夫人留下的证据。她必须尽快将这件事告诉王熙凤,让王熙凤帮忙,救出她的父亲。同时,她也要让林庆堂知道,邢夫人是如何为了一己之私,损害林家的声誉!

然而,她也知道,这件事绝不会这么简单。邢夫人敢这么做,背后一定有依仗。她必须小心谨慎,一步错,步步错,不仅救不了家人,还会把自己搭进去。

夜色渐深,揽月轩里的灯光依旧亮着。沈月娥坐在书案前,看着手中的信纸和染血的衣角,心里做出了决定。她要与邢夫人抗衡,不仅是为了自己,更是为了她的家人。她知道,这场战斗,将会比之前的任何一次都更加艰难。

(本集完)

第51集《月娘的表哥》简单内容提示:

打开蓝布包裹,里面可能是一样看似普通却暗藏玄机的东西,其中夹带着密信或具有特殊含义。沈月娥对这位“表哥”的身份充满疑虑,设法通过翠儿或可能的外部渠道暗中查探,却发现对方身份神秘,行事谨慎。“礼物”中可能传递了关于账目关键线索、邢夫人下一步动作的警告,或是与沈月娥身世、过去相关的某种信息,引出一段尘封的往事。这位“表哥”的出现,可能给沈月娥带来新的危机,也可能成为她破局的关键助力。这位“表哥”究竟是谁?是敌是友?他送来的东西隐藏着什么秘密?他的出现会将沈月娥卷入怎样的新风波之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