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乱世悍匪,先娶个老婆再说! > 第一卷 第127章 硝石的第三种用途

乱世悍匪,先娶个老婆再说! 第一卷 第127章 硝石的第三种用途

簡繁轉換
作者:三条金鱼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11-13 17:30:41 来源:源1

第一卷第127章硝石的第三种用途(第1/2页)

曹德没做过多解释,吩咐石小勇套上驴车送他去县里。

上了路,曹德才向石小勇解释何为水浴法。

陶缸里注水,内部再放一个较小的铜釜。

把需要熬制的饴糖和饴糖原料放进铜釜。

之后,陶缸用炭火缓慢加热,通过水来间接加热铜釜里的糖汁。

这样一来。

水的温度会限制铜釜的温度,不会让糖汁温度过高。

而且水温均匀,铜釜受热也会均匀。

糖汁就不会焦糊了。

“师父,我明白了,难怪您要买铜釜,原来是这么回事。”

石小勇并没有完全听懂,基于对曹德的无条件信任,相信这个办法肯定能有奇效。

师徒二人花了大半天时间,分别购买了两个大陶缸和几个铜釜。

铜器不同于铁器,属于官府管控,豪强独有的买卖。

曹德搞不到现成的铜矿石,想要自己制作铜釜,唯有熔化铜钱铸造。

时间久,工艺烦琐。

索性直接花钱买成品。

黑了官府一万多的税银,有钱不用难道等着下崽。

一次性购买多种铜釜,皆因匹配问题。

铜釜要能放进陶缸里,还得留出空隙放水。

曹德只能多买几个,一个个地试验。

下午回到家,曹德亲自带着石小勇进行初步尝试。

把陶缸架在灶台,铜釜放入陶缸中,然后再往陶缸里注满水。

又把饴糖倒入铜釜。

一切准备就绪后,石小勇点燃了灶下的炭火。

“注意控制炭火,一开始用小火,让水慢慢升温,火势不要烧得太旺。”

曹德弯腰盯着炉火,又不忘关注铜釜里的糖汁。

要是有冒泡的迹象,石小勇就把炭火调小些。

始终保持水温稳定。

使糖汁慢慢浓缩。

石小勇连连点头,小心控制着火势。

随着水温慢慢升高,铜釜里的饴糖开始发热,冒出了细密的小泡。

水浴法和直接加热最明显特征之一,便是后者熬糖容易出现剧烈翻滚。

同样是熬糖,水浴法的沸腾程度显得十分温和。

糖汁只是表面气泡,没有丝毫的焦糊迹象。

曹德拿着木勺,时不时搅拌铜釜里的糖汁。

过了一个时辰,饴糖渐渐变得浓稠。

颜色也从浑浊变得清亮,一股纯正的甜味弥漫开。

再没有了之前那种刺鼻的焦味。

“师父,这就成了!”

石小勇难以置信道。

“你尝尝不就知道。”

曹德淡笑着将木勺递给石小勇。

石小勇用勺子舀起一点糖汁冷却,忍不住尝了一口。

下一秒,石小勇露出了惊喜的笑容,连连咋舌道:“甜,师父,这糖真甜!没有一点焦煳味,师娘这回一定会喜欢吃的。”

听到炉灶间传来惊呼声,陆瑶,白雨薇,三个老妈子也都好奇地过来看热闹。

当即,曹德找了几个小碗,让几女品尝之后给点意见。

五人先后端起碗品尝,一个个赞不绝口。

“夫君,你真是太厉害了,昨天说改良红糖,今日就熬了这么好喝的糖水。”

陆瑶对曹德佩服得五体投地。

白雨薇则是甜在口中,美在心里。

为她和孩子,曹德不顾操劳地忙活着厨房琐事。

这样的男子,谁能不爱。

曹德却没有满足于此。

看着眼前那锅清亮的红糖浆,又想到了更多的用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一卷第127章硝石的第三种用途(第2/2页)

红糖技术虽然改进了不少,但口感和纯度只能说相对提高。

想要更进一步,一定是白糖。

白糖不仅口感更好,而且用途也更加广泛。

不管是日常食用,还是拿来贩卖,都比红糖强一百倍。

最最关键的事。

白糖还是工业材料,战略物品。

古话说得好。

一硫二硝三木炭,加糖变成大伊万。

有了白糖,曹德就有了改进炸药的配方材料。

不但能够提高炸药的威力。

充当军工核心,施工建设也是大有益处。

古人打仗最怕遇到攻城战,不论是绝世名将,还是纸上谈兵的赵括,碰到城防设施完备的城池,谁都得头疼好一阵。

能绕着走。

绝不会和一座城池死磕到底。

古代攻城往往需要超越守军数倍的兵力,少则三倍,一般多为五倍。

若是碰到大型城市,出动十倍兵力都未必能攻下。

不是夸张,古代攻城真就这么挠头。

诸葛武侯率领五万蜀军,攻打只有一千魏军的陈仓城。

兵力比为几十比一,照样是久攻不下。

先前爆破矿区之际,曹德依托现有材料,对火药比例进行了一定调整。

燃烧速度提升五成,使用草木灰滤硝,硫磺蒸馏。

如果有了白糖,接下来的火药威力差不多可以接近早期军用黑火药水平。

有一说一。

即便拥有了早期军用黑火药,未来也难以炸塌大型城池。

就算是中等规模的府城,只怕也是一半一半。

对于县城,小城。

倒还是勉强够用。

耳听曹德口中不断念叨着白糖二字,陆瑶满脸震惊道:“夫君,您喃喃自语说的白糖,莫非是白沙糖?”

“差不多,你可以这么理解。”

曹德地衍的点点头。

大楚境内除了红糖,已经出现了白糖的踪迹。

名字与现代白糖一样,都叫白沙糖。

只不过名字相同,口感和技术工艺完全不同。

大楚的白砂糖说的是颜色呈现浅黄,浅白,带有颗粒状的糖。

纯度低,内部掺杂有大量杂质。

“我听妹妹说,这种白沙糖都是贵人享用的,夫君,咱们普通人怎么可能做得出来?”

白雨薇跟着吃了一惊。

“别人做不出来,不代表我不行。”

曹德信心满满。

心里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方案。

技术分三步走。

利用回春炉的烟道余热,把新熬制的优质红糖溶于温水,做成纯净的糖液。

避免再次加热导致焦糊。

第二步用木炭进行脱色。

把精炼的木炭碾碎成细粉,加入温糖液中充分搅拌。

木炭粉末吸附糖液里剩余的色素和杂质,再用细密的麻布过滤,得到清澈糖液。

第三步。

把纯净的糖液倒入陶盘,然后把陶盘放在盛满硝石水的大缸。

硝石遇水会吸收大量的热量,让缸内的温度急剧下降。

这样就能促使糖液快速结晶,形成白糖了。

依托现有的一切,巧妙利用硝石制冰技术。

在除制造火药,冰块之外,开拓出第三种用途。

因地制宜地解决现代白糖工艺需要的高温蒸发和机械过滤。

提高手工白糖的纯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