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从长征到长津湖,我气吞万里如虎 > 第15章 四倍镜,部队扩充到一千人

从长征到长津湖,我气吞万里如虎 第15章 四倍镜,部队扩充到一千人

簡繁轉換
作者:牧云儿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10-26 17:07:50 来源:源1

第15章四倍镜,部队扩充到一千人(第1/2页)

最高兴的就是齐心和徐彪这两人,对于徐彪来说,他打重机枪不需要再去节省子弹什么的了。

对于齐心来说,他的突击队可以全部换成花机关了,想想70支花机关同时开火射击,那画面,啧啧啧,光是想想就觉得美。

此时二狗从地下室里走出来,手里拿着一个长筒状的东西,递给林平安道:

“营长,我在里面找到了一个望远镜,您瞧瞧。”

林平安接过来,笑呵呵地说道:

“这可不是什么望远镜,这是光学瞄准镜,狙击手用的。”

这是一个四倍镜,看起来是被何求水当成是收藏品了,放在一个盛放古董的箱子里。

林平安有些诧异,这何求水一个地方土豪,怎么弄到这么多的武器和弹药,他想干什么?也想在这乱世中分一杯羹?

结果一问才知道,那地下室里面的武器,古董什么的,根本就不是何求水的,而是贵州军阀王家烈的。

这些军阀都会给自己留下一些退路和家底儿,作为东山再起的资本。

例如某位水利部长,虽然投诚了,可还是私藏了十万支枪械作为退路。

要说王家烈也算个人物,毕竟当时红军四渡赤水的时候,遇事不决就打王家烈,只要打他,战场上就能出现些转机。

这些武器对红一营的战斗力提升很明显,尤其是那五十支花机关,还有补充的重机枪子弹。

除了这些武器之外,保安团那边也缴获了两百多支汉阳造,三挺捷克式轻机枪。

就算是等后续部队扩充到一千人之后,他们的武器也还有不少冗余。

林平安打完地主土豪之后,便开始将他们强取豪夺了的土地,归还给当地百姓,同时建立粮食补给站,给当地穷苦百姓发粮食。

只是这个时候,他们已经将**军装脱了下来,都换成了红军的军装。

这些百姓们,早就听说过红军对穷人好,

他们以为,一支军队不来抢他们穷人,那就是对穷人好了。

毕竟多数时候,乱世之中的军队,有时候甚至要比土匪还可怕。

却没想到这支军队还要给他们发粮食,还要将那些地主抢来的土地还给他们。

许多穷困百姓,在领到粮食的时候泣不成声,一问才知道,是家里有人前几日被活活饿死了。

至于何求水等几个盘踞在三江县多年的土豪劣绅,则是被挂着牌子,开始游街。

这些百姓们也不知道从哪里弄到一堆臭鸡蛋,烂菜叶子,甚至还有的直接端着屎尿盆过来,对这些为祸一方的豪强劣绅就招呼了过去。

可怜旁边站岗的一些红军战士,也是遭了池鱼之殃。

在争取民心之后,林平安手下人也不闲着,马上开始招募士兵。

现在他们只有两百多人,勉强凑齐一个营,但是武器装备不少,所以兵力必须扩充。

因为之前发放粮食和分田地,让当地穷苦百姓家的孩子们,参军热情空前高涨。

哪怕募兵的人明确表示,跟着红军有饭吃,但是没有军饷拿,他们也是趋之若鹜。

这天晚上,吃几个月干粮的红一营战士们,总算吃上了一顿热乎饭,还有当地百姓送来的腊肉,猪肘,土鸡,烧鹅等等美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5章四倍镜,部队扩充到一千人(第2/2页)

就是林平安也把肚子吃的圆滚滚,那些刚被收编进入红军队伍的**俘虏,一边吃着饭,一边呜呜地哭着。

他们跟着邱程,长期被克扣粮食和军饷,别说是吃这些鸡鸭鱼肉了,那就是白面馒头都见不到几次。

几个指导员一看,这是个做政工工作的好机会啊,索性直接开始引导这些投降的**士兵诉苦,说是自己在**里面遭的罪受的苦。

几十个大老爷们儿一诉苦,那哭的就更厉害了。

林平安听完之后,也是相当惊讶,也算是明白了,为什么红军战斗力这么强。

别的不说,红军内部虽然也有上下级关系,但是军官如果打骂士兵的话,那可是要吃苦头的。

因为红军内部有士兵委员会,而且规定军官不准打骂士兵。

这主要是“三湾改编”的成果。

士兵委员会由全体士兵民主选举产生,在党支部指导下进行宣传、组织群众的工作,组织领导士兵的文化娱乐生活,监督部队的经济开支和伙食管理。

在三湾改编之前,其实红军部队的架构和军阀也没有太大的区别,前期的战斗力和意志力都不算很强。

吃饱喝足之后,林平安就高声宣布,给每个红军战士发这个月的零花钱。

没错,就是零花钱。

红军虽然没有军饷,但是每个月都会给战士们发零花钱,这些钱他们可以用来自行采买一些物资和食物。

当然,零花钱的多少,主要看口袋里有多少钱。

钱多了多发,钱少了少发,灵活分配。

有时候比**的军饷还要多。

张德志看着手里两块大洋,一时间有些发愣。

“给我的?”

二狗白了他一眼道:

“不然呢?要我说,就不应该给你,但是营长说了,你们现在投诚了,也算我们的一份子,不能搞歧视。”

看着火光照耀之下,那银灿灿的两块大洋,张德志眼神恍惚了起来。

募兵工作开展的很顺利,原本的林平安只打算扩充一个营就好,结果不小心就招了六百人,还都是青壮年。

这些青壮年有不少都是当地山民,猎户,擅长山地行军,攀援登山更是一把好手。

林平安知道,这些人往后有大用。

在三江县停留了五天之后,林平安就决定继续向黎平县行进,看看能不能追上红军的中央纵队,要是追不上的话,那就直接转头往遵义跑,反正在那里肯定是能碰上的。

不过还需要注意的是,**新一轮的围剿很快就要到来了,到时候贵州也不会太平。

好处就是贵州内部军阀势力比较多,每个人都各怀鬼胎,几乎是各自为战,不会互相援护。

甚至过来帮忙“剿灭赤匪”的中央军,事实上也是想要借着“剿匪”的名义,来完成对贵州军阀的吞并,完全控制贵州。

从三江县出发的时候,林平安的一营规模已经扩充到一千人。

其中三分之一是有作战经验的老兵,剩下的都是新兵蛋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