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武大郎与七位老婆 > 第七十一章 东宫和西宫

武大郎与七位老婆 第七十一章 东宫和西宫

簡繁轉換
作者:老李寻欢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10-27 17:09:09 来源:源1

第七十一章东宫和西宫(第1/2页)

且说西门庆那夜如同丧家之犬,侥幸从鲁智深的禅杖和武松的双刀之下捡回一条性命,连滚带爬地缩回内宅最深处、自以为最安全的密室之中。他屏退所有下人,独自一人蜷缩在锦榻之上,浑身兀自不受控制地瑟瑟发抖。窗外任何一点风吹草动,都让他如同惊弓之鸟般猛地一颤,仿佛那胖大凶恶的花和尚随时会破墙而入。烛火摇曳,映照着他那张因恐惧而扭曲、再无半分平日潇洒从容的俊脸,冷汗浸透了里衣,黏腻冰冷。

这一夜,对他而言,漫长如年。直到天光破晓,鸡鸣声起,外面街道逐渐传来人声,确认那索命的凶神已然离去,他才敢稍稍喘息,但心头的惊悸却丝毫未减。

“来人!来人!”他声音沙哑地呼喊,带着劫后余生的虚弱。

心腹管家早已候在门外,闻声连忙低眉顺眼地小跑进来,脸上同样残留着未散的恐惧。

“外面……怎么样了?那些杀才……都走了?”西门庆急切地问道,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回老爷,走了,都走了!武松、鲁智深,还有那些二龙山的强人,天没亮就都出城去了!”管家连忙回禀。

西门庆长长舒了一口气,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担,整个人瘫软在榻上。但旋即,一股钻心的疼痛和滔天的怨恨又涌了上来——他的面子丢尽了!他的靠山高衙内被打得昏迷不醒,被陆谦等人带着狼狈而逃!西门庆的夫人李瓶儿被破让给了“三寸丁武大郎”,他西门庆在阳谷县经营多年的威严,一夜之间扫地殆尽,颜面尽失!

然而,这还仅仅是个开始。

就在他勉强定下心神,准备思考如何挽回颜面、如何向武大郎报夺妻之恨的时候。负责看守后宅隐秘地窖的贴身管家,连滚爬爬、面无人色地冲了进来,甚至顾不上礼节,扑倒在地,声音凄厉得变了调:

“老爷!老爷!天塌了!地……地窖……银库……空了!全空了!!!”

“嗡”的一声,西门庆只觉得脑袋如同被重锤击中,眼前瞬间一黑,耳畔轰鸣不止!他猛地从榻上弹起,一把揪住那小厮的前襟,目眦欲裂,五官狰狞地挤在一起,嘶吼道:“你说什么?!狗奴才!你再说一遍?!!”

“老……老爷……千真万确啊!”管家吓得涕泪横流,语无伦次,“武大被夫人救走,地窖被打开,小的……小的前去查看……一打开门……里面……里面白花花、金灿灿的……全没了!全没了!十八万两雪花银!五千两赤金!还有……还有您珍藏的那些翡翠明珠、珊瑚宝石……全……全都没了啊!!老爷——!”他最后一声,已是嚎啕大哭。

“噗——!”

西门庆闻言,胸口如同被万箭穿心,那股憋了许久的逆血再也压制不住,猛地一口喷了出来,猩红的血液溅在昂贵的波斯地毯上,触目惊心!他身体晃了几晃,若非管家眼疾手快扶住,几乎当场栽倒在地。

“我的……我的银子……我的金子……我的珠宝啊!!”他瘫在管家怀里,脸色灰败如死人,手指颤抖地指向地窖的方向,声音如同破旧的风箱,充满了绝望和不敢置信,“那是我……我半辈子的心血!是我西门庆的命根子啊!!怎么……怎么就没了?!!”

他猛地推开管家,状若疯魔般冲向地窖。当亲眼看到那原本被金银珠宝堆得满满当当、如今却空空如也、只在角落残留着些许灰烬的密室时,西门庆最后一丝侥幸也彻底破灭。他双腿一软,直接跪倒在地,双手疯狂地捶打着冰冷的地面,发出野兽般的哀嚎:

“天杀的贼寇!挨千刀的鲁智深!武松!定是你们!定是你们二龙山的贼子趁火打劫!洗劫了我的银库!我与你们不共戴天!不共戴天啊!!”

他心痛如绞,那不仅仅是财富的损失,更是他权势、地位和未来野心的崩塌!没有了这些真金白银,他拿什么去巴结权贵?拿什么去维持这泼天的富贵?拿什么去报复武大郎?!

无尽的愤怒之后,是更深的恐惧和无力。报复二龙山?他想都不敢想!连高衙内和陆虞侯都铩羽而归,他西门庆算什么?此刻若敢去寻二龙山的晦气,无异于以卵击石,自取灭亡!

这口血海深仇,这剜心剔骨般的损失,他只能打落牙齿和血吞!这种极致的憋屈和怨恨,几乎将他的理智吞噬。他眼前一黑,竟直接气得昏死过去。

府中顿时一片鸡飞狗跳,掐人中的掐人中,灌参汤的灌参汤,好不容易才将他弄醒。醒来后的西门庆,眼神空洞,仿佛被抽走了魂魄,整个人散发出一种行将就木的腐朽气息。

人财两空,颜面扫地,对于他的打击太大了!

王霸闻讯赶来,看到这惨状,也是骇然失色,物伤其类。他捂着依旧作痛的胸口,苦劝道:“大官人,节哀顺变,保重贵体啊!钱财乃身外之物,只要人在,总有……总有东山再起之日。那二龙山……势大凶顽,绝非我等眼下可以力敌,唯有暂避锋芒,从长计议啊!”

“东山再起……呵呵……哈哈哈哈!”西门庆发出一阵凄厉而癫狂的笑声,笑声中充满了绝望,“我的根基……我的根基没了啊!”他猛地抓住王霸的手,指甲几乎嵌进王霸的肉里,眼中燃烧着怨毒的火焰,“王兄,这阳谷县,已是那武大矮子的天下!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我们去东京!去找衙内,此仇不报,我西门庆誓不为人!”

王霸自然唯唯诺诺。两人当下也顾不得许多,将府中能带走的细软、各地田产地契匆匆收拾,带着几个绝对心腹,如同白日见鬼般,仓皇逃离了阳谷县这个伤心之地,投奔东京而去,只留下一个空空如也的西门府和无数猜测纷纭的流言。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七十一章东宫和西宫(第2/2页)

与西门府的凄风苦雨、仓皇逃离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金状元酒楼日益高涨的人气和金海逐渐安稳下来的新生活。

西门庆这座压在头顶的大山骤然搬去,阳谷县的商界格局为之一新。虽然市井间对于那晚的厮杀、西门庆的“暴病离去”以及他与二龙山的关系有着各种版本的传言,但普通百姓和食客们更关心的,是实实在在的吃食和美酒。金状元酒楼的招牌更加响亮,新推出的几样小菜也颇受好评,而最引人瞩目的,还是那“酒神擂台赛”非但没有因风波中断,反而在金海的主持下,办得更加红火热闹。来自四面八方的豪饮之士汇聚于此,挑战五粮液,争夺“酒神”之名,每日里人声鼎沸,生意兴隆更胜往昔。

除了钱庄里的生意赚来的五万多两存储。金海这次又从西门庆那里得到了一万两银子的赔偿。这一万两银子金海没有继续存在钱庄,而是都取了出来。

首先他决定先购置一处院落!

他花费了相当于三千两银子,在城南距离酒楼不算太远、却又相对清净的梧桐巷,购置了一处三进带东西跨院的大宅子。这宅子原是一位致仕老翰林返乡后留下的,青砖灰瓦,飞檐斗拱,虽不似西门府那般极尽奢华,却自有一股书香门第的雅致与气派。院墙高耸,朱漆大门上衔着狮头铜环,显得颇为气派。

踏入大门,首先是一个宽敞的影壁,绕过影壁便是第一进院落,青石板铺地,两侧有抄手游廊连接。这里被金海规划为待客区和自己的书房、卧室所在,既方便处理外务,又与内宅有所区隔。

穿过垂花门,便是第二进主院,也是内宅核心所在。院子宽敞,居中一座小巧的假山盆景,四周种植着石榴、玉兰等花木,寓意多子多福、金玉满堂。正面是五间开阔的正房,高大明亮,前出廊檐,以一架紫藤萝点缀,夏日里定然浓荫蔽日,花香袭人。这里,金海毫不犹豫地安排给了潘金莲居住,象征着她在后宅中无可动摇的正室地位。他亲自题了“毓秀堂”的匾额挂在门前,取钟灵毓秀之意。

而在主院的东西两侧,各有一套精致的三间厢房,皆有独立的耳房和小小的庭院。

东厢房坐落在主院东侧,清晨便能迎接第一缕阳光,庭院里种着一株老梅和几丛翠竹,环境清幽雅致。这里,被金海精心布置后,安排给了李瓶儿居住。他题了“揽月轩”的匾额,既暗合“东”方启明之意,也隐喻李瓶儿如月华般清雅温婉的气质。室内陈设虽不及正房厚重,却也典雅非常,梨花木的桌椅、梳妆台,绣着兰草的纱帐,多宝格里摆放着一些李瓶儿喜欢的瓷器和书籍,处处透着用心。

西厢房则位于主院西侧,午后阳光充足,庭院略小,但也被匠心独运地布置成了一个小巧的花园,种植着芍药、牡丹等花卉,显得富丽堂皇。这里暂时空置,但格局与东厢相仿,名为“栖霞斋”,显然也是为未来可能的人口增长预留。

如此一来,潘金莲居正房“毓秀堂”,李瓶儿居东厢“揽月轩”,一东一正,虽无东宫西宫之名,却有几分平衡并立之势,既彰显了潘金莲的正室地位,也给予了李瓶儿足够的尊重和相对独立的空间。

金海又特意通过可靠牙人,雇买了两个身家清白、模样周正、手脚麻利的小丫鬟。一个年方十四,名唤小翠,眉眼灵动,安排去了潘金莲的“毓秀堂”听用;另一个稍长一岁,名唤春梅,性情沉稳些,便派去李瓶儿的“揽月轩”伺候。又雇了两个手脚勤快,干净麻利的中年妇女做为平时的佣人。负责生活起居等各方面的事情,自此一切安排的妥妥当当。

当一切安排妥当,金海亲自带着潘金莲和李瓶儿入住新居时,两个女人都被这宅院的宽敞雅致和丈夫的用心所震撼。

潘金莲抚摸着正房中光滑的紫檀木家具,看着窗外精致的庭院,眼中闪烁着惊喜的泪光。她想起从前在张大户家寄人篱下、在武大郎那破旧小楼里担惊受怕的日子,再对比眼前这安稳富足、备受尊重的正室生活,心中对金海的感激和依赖更深了一层。她看向金海,柔声道:“大郎,这……这宅子太好了,又让你掏了不少银子吧。”

金海握住她的手,笑道:“你我夫妻一体,何必客气?日后,这里便是我们的家,你便是这后宅之主。”

而李瓶儿踏入“揽月轩”时,更是心潮起伏,难以自持。她原以为能有个安身立命之所已是万幸,没想到金海竟为她准备了如此雅致用心的独立院落。那“揽月轩”的匾额,那庭院中的梅竹,室内的陈设,无不显示出金海对她的尊重和情意。她眼圈微红,对着金海深深一福,声音哽咽:“武大哥……瓶儿何德何能,受此厚待……”

金海扶起她,温言道:“瓶儿,既是一家人,便不必说两家话。这里便是你的家,安心住下便是。”

潘金莲在一旁看着,虽然心中那点微妙的酸涩犹在,但见李瓶儿如此知礼感恩,金海也处事公允,便也展颜笑道:“瓶儿妹妹不必客气,以后我们姐妹相伴,定要将这家里打理得和和美美。”

自此,金海、潘金莲、李瓶儿便在这梧桐巷的新宅中安顿下来。金海白日里多在酒楼忙碌,晚间则或宿于前院书房,或去“毓秀堂”陪伴潘金莲,或去“揽月轩”与李瓶儿说说话。

李瓶儿虽然说已经是进了门,但是金海觉得此事还是非常的突兀,他这几天顶多陪李瓶儿说说话,却再没有发生亲密之事。

潘金莲掌管中馈,李瓶儿从旁协助,两人相处倒也日渐融洽。一座崭新的宅院,一个新的家庭格局,在经历了血雨腥风之后,终于迎来了期盼已久的安宁与温馨。而金海那悄然酝酿的、更为惊人的变化,也即将在这安宁之中,悄然降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