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断绝关系?我转身科举成状元! > 第一卷 第54章 这盘棋,原来还没下完

断绝关系?我转身科举成状元! 第一卷 第54章 这盘棋,原来还没下完

簡繁轉換
作者:天霸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10-30 05:05:08 来源:源1

第一卷第54章这盘棋,原来还没下完(第1/2页)

“先生,回京城?”徐耀祖追着苏云的脚步,进了书房,满脸都是不解。“北地这边才刚开了个头,赵大元帅还在悔过坡围着燕王残部,您现在就走,万一……”

“没有万一。”苏云走到那张宽大的书案后,将刚刚推开的窗户又关上了。

外面的风声被隔绝,书房里瞬间安静下来。

他拍了拍胸口揣着的那份《废立录》,动作很轻。

“平凉是燕王的根,但他的枝叶,早就伸到了京城。现在根烂了,那些枝叶也该剪了。”

徐耀祖还是不放心:“可您节制北地军政的圣旨在手,正是大展拳脚的时候啊。”

“大展拳脚?”苏云拉开椅子坐下,给自己倒了杯已经凉透的茶,“你觉得,龙椅上那位,是想让我当一个北地王,还是想让我当一把随时能递到她手里的刀?”

徐耀祖哑口无言。

他懂了,苏云在平凉做的每一件事,都像是在向京城那位展示这把刀有多锋利。

现在刀磨好了,自然该回刀鞘里去。

“我明白了。”徐耀祖重重点头,“先生,您吩咐。”

“三天。”苏云伸出三根手指,“我只给你三天时间。”

“第一,把燕王在平凉所有亲信、门生故吏的名单,全部理出来,连同查抄的罪证,打包封存。”

“第二,以我的名义,提拔一批在这次平叛中有功、但出身寒微的本地小吏,接管平凉城防和政务。告诉他们,位置我给他们了,能不能坐稳,看他们自己。”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苏云的目光落在徐耀祖脸上,“燕王谋反多年,不可能没有私藏的军饷。金银珠宝他或许不看重,但打仗的钱,一定藏在最隐秘的地方。”

“把这笔钱给我挖出来。”苏云的语气不容置疑,“一两都不能少。一半,继续‘以工代赈’,另一半,我有大用。”

徐耀祖听得心惊肉跳,这简直是在跟整个北地的旧势力抢钱。

“先生,这会不会太急了?”

“不急,他们就该把钱藏得更深了。”苏云喝了一口冷茶,“去办吧,记住,用我们自己的人。”

“是!”徐耀祖领命,快步退了出去。

书房里,只剩下苏云一个人。

他从怀中,小心翼翼地取出那份用油布包裹的《太祖废立录》,平铺在桌面上。

他又从随身的行囊里,拿出沈策之前给他的,那张翰林院大学士张敬之的素描画像。

苏云点亮了桌上的烛台。

烛光下,他将画像与史料上那段朱笔批注,并排放在一起。

“正本清源,以史为鉴……”

苏云的手指,轻轻抚过那一行行工整、刻板,却又力透纸背的字迹。

笔迹,一模一样。

那股子认死理的劲儿,那种对史料的较真,都和他在内阁大库里遇到的那个不修边幅的老学究,如出一辙。

苏-云的呼吸,有那么一瞬间的停滞。

他的脑海里,瞬间涌现出无数个碎片。

李沐雪在昏迷中呓语的“老头”和“药”。

张敬之在内阁大库深处,看似无意间透露的“天库”秘闻。

那枚刻着“唯剑”二字的古朴玉佩,和那句“天库之下,唯剑可通”的字条。

还有张敬之最后不合常理的死,一个精通典籍、心思缜密的老狐狸,怎么会那么轻易地泄露密道,还死得那么恰到好处?

最后,是沈策在地宫书房里说的那句话。

“地宫的遭遇和燕王的人,都是皇帝设下的考验。”

是考验。

可出题的人,恐怕不止一个。

苏云靠在椅背上,闭上了眼睛。

他明白了。

张敬之,从来就不是燕王的人,更不是什么简单的清流。

他是“天库”的守护者。

不,他更是太祖皇帝设下的,大周皇室法统的“监督者”。

他的任务,不是辅佐某一个皇帝,而是确保这把龙椅,能在家规之内,合法地传承下去。

他泄露密道,是阳谋。他给出“唯剑”玉佩,是传承。他用自己的死,是逼着所有人入局。

燕王,三皇子,四皇子,女帝,还有自己。

所有人,都是他棋盘上的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一卷第54章这盘棋,原来还没下完(第2/2页)

而他真正的目的,不是帮助燕王谋反,而是要借这场滔天大乱,引出那个有资格接手“唯剑”玉佩,成为下一任守护者的人。

那个人,就是自己。

苏云猛地睁开眼,看向那张素描画像。

画上的老人,眼神古井无波,仿佛早已看透了世间一切。

这一刻,苏云心中对这位老学士,生出一种前所未有的敬意。

这位老人,以自己的生命为棋子,以天下为棋盘,布下了一个惊天大局。他赌的,是大周的万世基业。

这份胸襟,这份风骨……

苏云拿起那份沉甸甸的《废立录》,感觉自己的指尖都在发烫。

他终于懂了。

张敬之用死,换来了自己的“入局”。而女帝,则顺水推舟,用一场地宫考验,确认了自己是不是一把趁手的“刀”。

双重考验。

苏云长长地吐出一口气,胸中的郁结,豁然开朗。

原来这盘棋,还没下完。

他重新将《废立-录》包好,贴身收起。

第二天,徐耀祖红着眼睛,带着一身尘土冲进了书房。

“先生!找到了!找到了!”他声音都在抖,“就在燕王府后花园的一口枯井下面,挖出了三大箱金条和无数银锭!足够我们北征大军再打一年!”

苏云正在写信,闻言只是点了点头。

“很好。”

徐耀祖喘了口气,又说:“您提拔的那些小吏也都安排下去了,一开始还有些旧官吏不服,被我叫王莽带兵压了一下,现在都老实了。”

“嗯。”苏云依旧在写。

“先生,您在写什么?”徐耀祖好奇地凑过去。

“给陛下的奏疏。”苏云头也不抬,“告诉她,北地已平,民心渐安。”

徐耀祖看着奏疏上的字眼,念了出来:“……臣在清理燕王府时,意外发现一些前朝旧物,颇有深意,待臣回京,再当面呈禀……”

“先生,您这是?”

“打个招呼。”苏云放下笔,将信纸吹干,折好,装入信封,“我们带了这么一份‘大礼’回去,总得让主人家有个心理准备。”

他将信递给徐耀-祖:“用天策府最快的渠道,八百里加急,送回京城。”

“是!”

三天后。

平凉城外,一辆和来时一样不起眼的青布马车,再次踏上了官道。

只是这一次,方向是南下。

车队后面,跟着十几辆装满了卷宗和财物的重型马车。

徐耀祖被苏云留在了平凉,总管北地善后事宜。

车厢里,只有苏云一个人。

他靠在车壁上,手里摩挲着那份《废立录》。

这东西,是一把真正的双刃剑。

用好了,它可以成为女帝巩固统治,震慑所有宗亲藩王的最强武器。

用不好,它也会反噬皇权,让本就微妙的君臣关系,彻底崩盘。

苏云知道,女帝在等他回去,等他交出这份“投名状”。

可他,并不打算全交。

张敬之用生命换来的传承,那背后隐藏的,关于“天库”和“监督者”的秘密,比一份史料本身,要重要得多。

他必须把关键的部分,藏起来。

既能完成女帝的“考验”,又能为自己将来继续探究天库的秘密,留下一条后路。

马车颠簸着,缓缓向京城的方向驶去。

苏云将《废立录》重新揣入怀中,目光投向窗外。

他知道,京城里,有一双眼睛,正死死地盯着他。

盯着他带回去的,究竟是一份忠诚,还是一把能刺向她自己的刀。

而他,也该回去,看看另一双眼睛了。

那双曾经明亮如星,如今却只剩下空洞和恐惧的眼睛。

苏云闭上眼,脑海中浮现出李沐雪缩在床角的样子。

“等我。”

他在心里默念。

马车穿过荒芜的田野,京城的轮廓,还远在地平线之外。

但苏云已经能闻到,那座权力旋涡中心,散发出的冰冷气息。

他回到书房,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将那份《太祖废立录》,重新誊抄了一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