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被贬北疆?我爆兵横推皇都 > 第82章 帝心难测,北疆暗流

被贬北疆?我爆兵横推皇都 第82章 帝心难测,北疆暗流

簡繁轉換
作者:尘封的记忆1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10-31 17:14:18 来源:源1

第82章帝心难测,北疆暗流(第1/2页)

金銮殿上的风波暂告段落,但暗流却在深宫中涌动。当日下午,一道密旨传入赵元朗在京城的临时府邸,宣他即刻入宫,陛下在养心殿召见。

赵元朗心中凛然,知道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他整理衣冠,随着内侍穿过重重宫阙,来到那处象征着帝国最高权力核心的殿宇。

养心殿内,檀香袅袅。梁惠帝已褪去朝会时的龙袍,换上一身常服,正站在一幅巨大的北疆地图前,背对着殿门。听到脚步声,他并未回头,只是淡淡开口:“赵爱卿,来了。”

“臣,赵元朗,叩见陛下。”赵元朗依礼参拜,心中警惕。

皇帝缓缓转身,脸上看不出喜怒,目光却锐利如刀,直视赵元朗:“今日朝堂之上,爱卿舌战群儒,证据确凿,替朕,替朝廷清除了不少蛀虫,立了大功啊。”

“此乃臣分内之事,不敢言功。”赵元朗低头谦逊。

“分内之事?”皇帝的声音微微拔高,带着一丝冷意,“朕说的,不只是揪出几个通敌的蠹虫。朕说的是,你未经请示,未报刑部核准,便在北风城先斩后奏,抓捕李氏!赵元朗,你眼里,还有没有朕这个皇帝?还有没有朝廷法度?!”

这话语中的质问之意,远比朝堂上太子那浮于表面的指控要沉重得多,直指核心——皇权与边将自主权之间的矛盾。

赵元朗心头一紧,知道这才是皇帝真正在意的地方。

他深吸一口气,沉声应答:“陛下明鉴!当时情况危急,李氏与胡人勾结的证据确凿,若按部就班上报朝廷,往返耗时至少月余,期间不知会有多少机密泄露,多少将士因之前枉死!

臣深知此举有违程序,然《孙子兵法》云:‘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为保北疆安宁,为护我大梁国土,臣甘愿承担一切擅专之责!若陛下因此降罪,臣绝无怨言!”

他这番话,既引经据典,又显得大公无私,将自身安危置之度外。

“好一个‘君命有所不受’!”皇帝冷哼一声,踱步到赵元朗面前,居高临下地看着他,“赵元朗,你的翅膀,真是长硬了。是不是觉得,在北疆经营多年,兵强马壮,就可以不把朕放在眼里了?”

“臣不敢!”赵元朗立刻否认,背后已渗出冷汗。皇帝这是在怀疑他的忠诚了。

“不敢?”皇帝语气玩味,话锋突然一转,“朕记得,你方才在朝堂上,提到边关急报,说你那儿子赵明轩,在铁壁城,打退了胡人二十万大军?”

提到儿子和北疆战事,赵元朗精神一振,脸上不禁露出一丝自豪和欣慰:“回陛下,确是如此!明轩他…总算没有辜负陛下的信任和臣的教导,能在如此危局下守住铁壁城,臣…臣心甚慰!”他以为皇帝是要嘉奖赵明轩。

然而,皇帝接下来的话,却像一盆冰水,兜头浇下。

“守住铁壁城?打退二十万大军?”皇帝嘴角勾起一抹似笑非笑的弧度,眼神却冰冷如霜,“赵爱卿,你恐怕是高兴得太早了。朕这里,有另一份更详细的军报。”

他走到御案前,拿起一份密折,轻轻拍在赵元朗面前:“根据朕的影卫密报,击退胡人前锋,让那兀术大将狼狈而逃,致使二十万胡军不敢轻举妄动的,根本不是你儿子赵明轩指挥的城防军,也不是你北风城的常规部队!”

皇帝的声音陡然变得严厉:“是一支来历不明的精锐骑兵!人数不过百,却个个都是七品以上的武者!他们装备奇特,战力惊人,于万军丛中差点阵斩胡酋兀术!赵元朗,你告诉朕,这样一支恐怖的武力,是从哪里冒出来的?朕为何从未听你上报过?你私自蓄养如此精锐,意欲何为?!是不是真想拥兵自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82章帝心难测,北疆暗流(第2/2页)

每一个问题,都如同重锤,狠狠敲在赵元朗的心上。他脸色瞬间变得苍白,皇帝竟然连七品骑兵的事情都知道了!而且直接扣上了“蓄养私兵”、“意欲何为”的大帽子!这比太子的指控要致命十倍!

“陛下!冤枉!”赵元朗噗通一声跪倒在地,急声解释,“臣对陛下,对朝廷忠心耿耿,天地可鉴!这支骑兵…这支骑兵绝非臣私下蓄养!臣…臣也不知道他们的具体来历啊!”

“不知道?”皇帝眼神微眯,寒光闪烁,“赵元朗,你当朕是三岁孩童吗?在你北疆地界上,出现这样一支强军,你会不知道来历?看来,你是打算欺君到底了?”

巨大的压力笼罩着赵元朗,皇帝的怀疑如同实质,让他几乎喘不过气。他知道,如果再不说出点什么,今天恐怕难以善了。他脑海中飞快权衡,想到方云既然已经决定走向前台,有些事,或许也到了该透露一些的时候,毕竟皇帝迟早会查出来。

他像是被逼到了绝境,重重磕了一个头,声音带着一丝颤抖和“无奈”:“陛下息怒!臣…臣并非有意隐瞒!只是…只是此事牵扯甚大,臣之前也未能完全确定…这支骑兵,据臣所知,是由一名叫方远的年轻人招募、训练并带来的。”

“方远?果然是老六吗?”皇帝眉头一皱,觉得这个名字有些陌生,但又隐隐觉得在哪里听过,他仔细在记忆中搜寻。

一瞬间,皇帝想了很多。他看着跪在下面的赵元朗,眼神复杂。看来,赵元朗是早就投靠了老六了。北疆…恐怕已经不完全在他的掌控之中了。此刻严惩赵元朗,只会将北疆彻底推向老六。

“老六啊,老六,你到底想做什么?你想要的仅仅是太子这个位置吗?”皇帝陷入了沉思。

殿内陷入了长时间的沉默,空气仿佛凝固。赵元朗跪在地上,能清晰地听到自己心脏狂跳的声音。

不知过了多久,皇帝终于缓缓开口,声音恢复了平静,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方远…朕知道了。看来,是一位难得的奇才。北疆能得此助力,亦是幸事。”

他话锋一转:“赵爱卿,北疆战事未平,胡人二十万大军仍在城外虎视眈眈,离不开你这根定海神针。朕,准你即日返回北疆,继续主持防务。”

赵元朗心中一块大石落地,连忙叩首:“臣,谢陛下信任!必当竭尽全力,守住北疆!”

“不过…”皇帝的声音再次响起,带着一丝警告的意味,“经此一事,朝廷对北疆的支援和关注也会更多。朕会派一名监军随你一同返回,协助你处理军务。此后,北疆但凡调动千人以上兵马,无论是对外征战还是内部换防,均需持有朕亲赐给监军的兵符印章核准,方可执行。爱卿,没意见吧?”

派监军,限制兵权!这是明晃晃的掣肘和监视!但赵元朗知道,这已经是目前最好的结果了。皇帝既然知道了方云的存在,没有立刻发作,反而让他回去,只是加以限制,说明皇帝暂时还不想撕破脸,或者说,还没有足够的把握。

“臣,遵旨!陛下圣明!”赵元朗再次叩首,声音沉稳。

走出养心殿,望着宫墙外辽阔的天空,赵元朗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后背的官袍早已被冷汗浸透。这一关,总算是有惊无险地过了。虽然兵权受到了限制,但至少保住了位置,能够返回北疆。

而且,经过此事,皇帝对殿下方云的存在已然知晓,并且产生了深深的忌惮。

“殿下…时代的车轮,终于要开始加速转动了。”他心中默念,步伐坚定地向外走去。北疆的未来,京城的暗流,乃至整个天下的格局,都将因为那个年轻人的归来,而掀起滔天巨浪。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