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被贬北疆?我爆兵横推皇都 > 第81章 北疆僵局,朝堂风波

被贬北疆?我爆兵横推皇都 第81章 北疆僵局,朝堂风波

簡繁轉換
作者:尘封的记忆1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10-31 17:14:18 来源:源1

第81章北疆僵局,朝堂风波(第1/2页)

铁壁城三十里外,胡人大营,金帐之内。

牛油火把将帐内照得亮如白昼,却驱不散弥漫在空气中的凝重与压抑。

大可汗兀鲁术端坐在虎皮大椅上,粗壮的眉毛紧紧拧成一个疙瘩,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包金的扶手,发出沉闷的声响。下方,各部族的首领和将领们分列两旁,不少人脸上都带着焦躁和不耐。

“大汗!”一个性情火爆的万夫长终于忍不住,出列嚷道,“我们已经在这里耗了十几天了!儿郎们天天看着那铁壁城,却不能进攻,士气都要耗光了!那支汉人的鬼骑兵说不定早就跑了,或者根本就是汉人虚张声势!我们二十万大军,难道就被一百个骑兵吓住了吗?请大汗下令攻城吧!”

“是啊,大汗!”

“攻城吧!”

几个主战的将领纷纷附和。

兀鲁术抬起眼皮,冷冷地扫了那万夫长一眼,声音低沉:“攻城?怎么攻?像兀术一样,被人直插中军,差点把脑袋留在战场上吗?”

他站起身,走到悬挂的粗糙地图前,指着铁壁城周边复杂的地形:“那支七品骑兵,来去如风,战力惊人。他们现在藏在哪?是躲在城里?还是就埋伏在我们周围的某处山谷、密林里?我们一旦全力攻城,阵型展开,后方空虚,他们若突然杀出,直取本汗所在,或者冲击我们的攻城部队侧翼,谁来抵挡?你吗?”他锐利的目光盯向那万夫长。

万夫长被他看得头皮发麻,嗫嚅着不敢再言。兀术大将军的惨状和那支骑兵的恐怖,早已在军中传开,谁也不敢打包票能挡住那种级别的突袭。

“还有那支‘铁浮屠’,”兀鲁术继续道,语气沉重,“根据溃兵描述,人马俱覆重甲,冲锋起来如同移动的山峦,威力恐怕更在那支七品骑兵之上!他们至今未曾露面,必然是在等待一击致命的机会!”

他重重一拳捶在地图上铁壁城的位置,无奈又愤懑:“汉人狡猾!他们就是缩在壳里的乌龟,却藏着两颗能咬死人的毒牙!我们找不到那两颗毒牙,拔不掉它们,贸然攻城,就是自寻死路!”

帐内陷入一片沉默。所有人都明白可汗的顾虑是对的,但这样僵持下去,二十万大军的每日消耗是一个天文数字,而且时间拖得越久,变数越多,军心也越容易涣散。

“传令下去,”兀鲁术最终做出了决定,“加固营寨,多派游骑斥候,给本汗把方圆五十里翻个底朝天!一定要找出那支骑兵的藏身之处!同时,继续对铁壁城施加压力,断其外援,扰其民心,本汗倒要看看,他们能龟缩到几时!”

他采取了最稳妥,也最考验耐心的策略——围困与搜索。一场激烈的攻城战,暂时演变成了双方意志与后勤的漫长较量。

……

千里之外,大梁皇朝,金銮殿。

庄严肃穆的朝会正在进行,然而今日的气氛却与往日不同,隐隐透着一股剑拔弩张的味道。文武百官分列两旁,龙椅上,年近五旬的皇帝梁惠帝面色沉静,看不出喜怒,但微微蹙起的眉头显示他心绪并不平静。

殿中央,风尘仆仆却依旧挺直脊梁的,正是被召入京的北风城主赵元朗。他刚刚陈述完北疆最新的紧急军情——胡人二十万大军压境,铁壁城危在旦夕。

然而,还没等皇帝开口,站在百官前列的太子梁恒便迫不及待地站了出来,他年轻的面庞上带着一丝刻意营造的威严和怒意,直接对着赵元朗发难:

“赵城主!北疆军情固然紧急,但在此之前,你是否该向父皇,向满朝文武解释另一件事?!”

太子声音高昂,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本宫接到弹劾,你在北风城,滥用职权,未经朝廷核准,便擅自处死了李氏满门!那李氏虽是商贾,却也是我大梁子民!你如此滥杀无辜,可是视国法如无物?你手握北疆重兵,如今又行此酷烈之事,莫非是想拥兵自重,图谋不轨吗?!”

“拥兵自重”、“图谋不轨”!这两个词如同惊雷,在金銮殿上炸响,所有大臣都屏住了呼吸,目光齐刷刷地聚焦在赵元朗身上。这是诛心之论,也是极其严重的指控!

皇帝的目光也落在了赵元朗身上,带着审视。

面对太子的咄咄逼人,赵元朗脸上并无惧色,反而露出一抹悲愤和坦然。他深深吸了一口气,对着皇帝躬身道:“陛下!太子殿下所言,实乃颠倒黑白,污蔑忠良!臣杀李氏,并非滥杀无辜,而是依法处置通敌叛国的国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81章北疆僵局,朝堂风波(第2/2页)

“胡说八道!”太子厉声打断,“李氏世代经商,安分守己,何来通敌之说?分明是你构陷!”

“臣有证据!”赵元朗声音洪亮,毫不退让,“请陛下准许臣呈上人证物证!”

皇帝微微颔首:“准。”

早已等候在殿外的几名赵元朗的亲信,立刻捧着几个箱子和几名被严密看守的人走了进来。那几个人衣衫褴褛,面色惶恐,正是被俘的胡人细作以及李氏商队中幡然醒悟、愿意作证的管事。

赵元朗指着那些物证——与胡人往来的密信,上面详细记录了向胡人输送铁器、盐巴、甚至北疆布防情报的内容、李家账本上隐秘的巨额不明资金往来、以及从李家密室搜出的胡人信物。

他一条条,一桩桩,清晰地将李氏如何利用商队掩护,与胡人勾结,走私违禁物资,贩卖情报的罪行公之于众。

那些密信中,甚至提到了朝中有人为其提供庇护,暗示其能量通天!

随着证据一件件呈现,尤其是当那几名胡人细作和李家管事在威严的金銮殿上,战战兢兢地指认、交代,甚至为了活命,不由自主地将背后一些牵连到的官员名字都抖落出来时,整个朝堂一片哗然!

太子的脸色从最初的义正辞严,逐渐变得难看,再到后面,已是面色铁青,眼神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慌乱。

因为那些被牵连到的官员中,有好几位都是他的亲信,甚至是东宫属官!而最后,那名李家核心管事在极度恐惧下,更是脱口说出了“李御史大夫也曾收受李家贿赂,为其打点关系,遮掩罪行……”

“李御史大夫”五个字一出,如同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这位李御史大夫,正是太子一党的核心成员,也是此次弹劾赵元朗最积极的推动者之一!

“住口!休得胡言乱语,攀诬朝臣!”太子又惊又怒,厉声呵斥那名管事,甚至有些失态。

然而,证据链完整,人证物证俱在,此刻他的呵斥显得如此苍白无力。满朝文武看向太子的眼神都变了,充满了怀疑、审视,甚至幸灾乐祸。

赵元朗适时地跪伏在地,声音沉痛而恳切:“陛下!北疆将士在前线浴血奋战,保家卫国!而这些国之蛀虫,却在后方通敌卖国,腐蚀朝纲,甚至将手伸向了军队,意图断我边疆根基!臣杀李氏,是为国除奸,为死去的将士讨还公道!绝无半点私心!臣之心,天地可鉴!若臣有半句虚言,或存半分不臣之心,甘受五雷轰顶之刑!”

他一番话掷地有声,配合着铁一般的证据,彻底扭转了局面。

龙椅上,梁惠帝的脸色已经阴沉得能滴出水来。他先是深深看了一眼跪伏在地的赵元朗,眼中闪过一丝复杂,随即,那冰冷的目光便转向了脸色惨白、呆立当场的太子。

“太子!”皇帝的声音不高,却带着帝王的威严和深深的失望,“你,还有何话说?”

“父…父皇…儿臣…儿臣是被蒙蔽的…”太子语无伦次,试图辩解。

“蒙蔽?”皇帝冷哼一声,“身为一国储君,不辨忠奸,听信谗言,险些冤杀忠良,纵容包庇(甚至可能参与)通敌叛国之行!你太让朕失望了!”

他不再给太子解释的机会,直接下达了旨意:

“太子梁恒,御下不严,识人不明,即日起,禁足东宫,无朕旨意,不得外出!闭门思过!”

“着三司会审,严查李御史大夫及所有与李氏通敌案有牵连之官员!无论涉及到谁,一查到底,绝不姑息!”

“北风城主赵元朗,忠勇可嘉,为国除奸,虽有擅专之嫌,然事急从权,功过相抵,暂留京城,协调查处此案!”

皇帝的处置,雷厉风行。此刻的太子,早已没有了最初的咄咄逼人。

他脸色惨白,嘴唇哆嗦着想要辩解,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那副狼狈模样,与方才意气风发的储君形象判若两人。

他被当场剥夺了监国之权,禁足东宫,其党羽更是面临清洗。而赵元朗,虽然未能立刻返回北疆,但危机暂时解除,并且获得了“协调查案”的权力,这无疑给了他周旋和反击的机会。

朝会在一片诡异的气氛中结束。赵元朗走出金銮殿,望着京城灰蒙蒙的天空,心中却没有多少轻松。

“明轩…殿下…你们一定要坚持住…”他握紧了拳头,知道京城的斗争,才刚刚开始。而北疆的胜负,将直接影响着朝堂的格局,乃至整个天下的未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