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大明:哥,和尚没前途,咱造反吧 > 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多年默契

大明:哥,和尚没前途,咱造反吧 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多年默契

簡繁轉換
作者:墨色江南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7 23:52:58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监工突然跪地叩首:“小人也是奉命行事!求二位大人明察!”

夕阳将众人影子拖得老长。朱瀚望着蜿蜒如蛇的河工,突然夺过监工腰牌:“明日此时,拿着购木凭证来见。若再玩花样......”他剑指河心,“本王就把你和这些烂石头一起沉下去。”

是夜,两人宿在河边草棚。朱标用树枝拨弄着火堆:“皇叔,今日所见怕是冰山一角。这些工程层层盘剥,最后苦的全是百姓。”

“殿下可知,每年拨往河工的银子有八十万两?”朱瀚往火堆里添了根柴,“足够将这条河铺成金砖大道。”

“那我们该从何查起?”

“从源头。“朱瀚突然压低声音,“明日会有人来灭口。“

“什么?”

“那监工腰牌内侧刻着‘李‘字。“朱瀚用剑尖挑起一点灰烬,“工部侍郎李忠,去年刚娶了太师之女。”

夜色中传来急促马蹄声。二十余个蒙面人持刀闯入,为首者刀尖滴血:“二位查得够多了,该上路了。”

朱标拔剑欲迎,却被朱瀚按住手腕。但见皇叔突然高喊:“李大人且慢!”

蒙面人们愣住。朱瀚趁机打翻火堆,火星溅上他们衣摆。朱标立刻明白,扬手打出几把铜钱,正击中对方穴道。

“殿下好俊的暗器功夫。”朱瀚掀开为首者面罩,果见李忠心腹陈主事的脸,“劳烦陈大人带句话给李郎:河堤塌方那日,本王在金陵城头等他。

三日后,两人策马疾驰在官道上。朱标怀揣着血书,那是民夫们用指血按的手印:“皇叔,这些证据足够扳倒李忠了。”

“还不够。“朱瀚望着远处炊烟,“要连根拔起,需找到账册原件。”

“可工部戒备森严.......

“今夜子时,工部后巷见。”

月上中天时,两道黑影翻入工部围墙。朱瀚直奔档案库,朱标在外望风。突然传来金铁交鸣之声,朱标闪身而入,却见朱瀚剑挑三名护卫,正用剑尖挑开铜匣锁头。

“找到了!“朱瀚抽出泛黄的账册,突然变色,“有埋伏!”

话音未落,屋顶撒下天罗地网。朱瀚挥剑斩断绳索,却听朱标闷哼一声????他后背插着支毒镖。

“殿下!”朱瀚目眦欲裂,反手掷出账册。账册如飞燕掠过院墙,朱瀚剑指追兵:“一个也别想活!”

三日后,金陵奉天殿。朱元璋拍案而起:“李忠私吞河工银七十八万两!其党羽三十余人全部伏法!”他望着床榻上脸色苍白的朱标,对朱瀚道:“瀚弟,你此次立了大功。只是标儿………………”

“父皇放心。“朱标挣扎起身,“儿臣中的是七日醉,太医说将养半月即可。“

朱元璋转向跪着的工部众人:“朱卿家冒险潜入敌巢,你们竟无人察觉?”

老尚书叩首:“臣有罪。只是......那夜档案库外,确有重兵把守……………”

朱瀚突然开口:“陛下,臣有本奏。“他从怀中掏出染血账册,“那日能潜入,全赖此人相助。”

账册封皮夹层里,赫然夹着半块带血的玉佩,正是当日朱标遗落在河滩的。朱元璋接过玉佩,突然老泪纵横:“是朕的错。二十年前,朕不该…………………

朱瀚摇头:“陛下,臣请旨彻查全国河工。”

秋风卷着枯叶掠过田间。朱瀚与朱标再次微服出巡,这次他们带着工部新绘的河工图。

“殿下看此处。”朱瀚指着图纸上某处,“若在此建水闸,旱季蓄水,雨季分流,可保两岸农田。”

“皇叔高见。”朱标突然指向远处,“那老丈怎的跪在田埂上?”

两人疾步上前,见个白发老农抱着枯死的稻苗痛哭。朱瀚蹲下捻起泥土:“盐碱地?这附近可有大户人家?“

老农抹泪:“村东头王财主家千亩良田,用的都是好土肥……………”

朱标突然夺过老农手中的稻种:“皇叔,这稻种不对!去年赈灾粮里的陈米,怕是混进了种子!”

朱瀚脸色铁青:“好个偷梁换柱!走,去会会这位王财主。”

王财主府门前,两尊石狮爬满青苔。朱瀚叩响门环,应门小厮见他们衣着普通,斜眼道:“要饭去后门!”

朱标突然亮出腰间玉佩,小厮顿时腿软。片刻后,肥头大耳的王财主晃着出来,身后跟着八个护院。

“二位......这是有何贵干?”王财主眼珠乱转。

朱瀚突然抓起门环上的铜扣:“王老爷可知,私吞赈灾粮是何罪?”

王财主后退半步:“小人......小人冤枉……………”

“冤枉?”朱标突然掀翻院中石锁,露出地下霉变的粮仓,“这些陈米,王老爷预备吃到哪年哪月?“

王财主噗通跪地:“是里正让小人暂存......小人愿献上良田百亩......”

“本王不要你的臭钱!”朱瀚剑指粮仓,“把这些霉米全数发给村民,你王家吃糠咽菜三月!”

回程路上,朱标望着田间复耕的百姓,轻叹:“皇叔,要根除这些积弊,怕是任重道远。”

“殿下可知大禹治水?”朱瀚望着天边流云,“堵不如疏。与其和豪强硬碰,不如......“他突然勒马,“走,去学堂看看。”

破败的学堂里,先生正用枯枝在沙地上写字。见他们进来,孩童们围上来:“先生,这两位公子说能教我们认字!”

朱瀚解下佩剑:“谁能用这剑在地上写出‘民为贵”三字,我便将剑送他。“孩童们雀跃,最大的孩子接过剑,工整写下三字。

朱瀚抚掌:“好!从今日起,每日课后可到村口大树下,我教你一套剑法。”他望着朱标,“殿下,这才是治本之策。”

暮色中,两人并辔而行。朱标突然道:“皇叔,我总算明白父皇为何让你教我。”

“哦?“

“你教我的不仅是治国之道。“朱标望着渐暗的天际,“更是......如何让天下人,都能挺直脊梁活着。”

暮春三月的金陵城郊,官道两旁的槐花簌簌落进青骢马的鬃毛里。

朱瀚与朱标各骑一匹不起眼的骡马,青布直身缀着补丁,腰间木剑用粗布裹着,唯有马鞍旁悬着的青玉牌佩在晨光里泛着温润的光。

“标儿,前头就是栖霞镇了。”朱瀚勒住缰绳,望着远处炊烟缭绕的村落。

朱标摘下斗笠扇风,粗麻衣下露出半截素银镯,那是马皇后亲自给他系上的护身符:“父皇说此处赋税拖欠最是蹊跷,咱们且去土地庙碰碰运气。”他话音未落,忽听得前方传来凄厉哭声,三个披麻戴孝的妇人跪在道旁,纸钱

被晨露打湿成糊糊状。

“青天大老爷!求您给做主啊!”为首的妇人突然扑向他们的骡马,枯瘦的手死死攥住朱标的缰绳。另外两个女子也哭喊着围上来,霎时惊得骡马长嘶人立而起。

朱瀚迅速翻身下马,木剑横在身前厉喝:“退开!”剑穗上缀着的铜铃叮当作响,倒真有几分江湖中人的气势。那妇人却跪着往前踏,发间银簪歪斜,鬓发散乱:“二位爷定是京城来的钦差!我们当家的昨夜被衙役拖走,说是

私藏官粮,可那是给娃娃们留的麦种啊!”

朱标已稳住受惊的骡子,听见“官粮”二字眉头紧锁。去年江北水患,朝廷特拨了赈灾粮种,按律该由地方官亲自押送。他弯腰扶起妇人:“大嫂且起来说话,你们当家的现在何处?”

“在......在县衙大牢!“妇人抹着泪,“他们说要流放三千里!可我们连官粮长什么样都没见过啊!”另外两个女子也连连磕头,其中一个怀里婴孩突然啼哭,沙哑的哭声撕裂了晨雾。

朱瀚望向朱标,两人目光交汇间已有了决断。太子从怀中摸出半块碎银:“烦请大嫂带路,我们正巧要去县衙办事。“妇人千恩万谢地接过银子,却不知这看似寻常的碎银,实则是内府特制的“龙纹银”,每块都刻有肉眼难辨的

九龙纹。

栖霞县衙外槐树上挂着匹瘦马,衙役歪在门槛上啃胡饼,见他们过来也不起身,啐了口唾沫:“滚远点!没见爷们忙着......”话音未落,朱瀚的木剑已抵住他喉结,剑穗铜铃轻颤:“劳驾通禀,京城来的巡检。“

衙役瞪大眼睛,刚要喊人,朱标已甩出块令牌。那令牌非金非玉,只是块乌沉沉的木头,正面刻着“驱除鞑虏”,背面阴文“恢复中华”???正是洪武年间特赐御史台的密巡牌。

衙役顿时软了腿,连滚带爬进去通报。

县令王德彰迎出来时,朱标正蹲在衙门口看告示。新贴的榜文墨迹未干,写着“重惩私藏官粮者”,落款竟是应天府尹的官印。

王德彰四十上下,头戴方巾,眼底泛着乌青,拱手时袖中滑出半截翡翠扳指。

“不知二位御史驾到,下官有失远迎......”他话音里带着江南特有的绵软,眼睛却不住打量朱瀚腰间的青玉牌。朱标突然指着告示冷笑:“王大人好手段,这私藏官粮的罪名,倒比杀人越货还重三分。”

王德彰额上沁出冷汗,正欲辩解,朱瀚已厉声喝道:“带我们去牢房!“牢中潮湿腐臭,十几个衣衫褴褛的汉子挤在铁栅栏后。

见他们进来,有个满脸胡茬的汉子突然扑向栏杆,铁链撞得哐当作响:“狗官!那麦种是俺们拿血汗换的!”

朱瀚从怀中掏出妇人给的麦种,颗粒干瘪泛黄。

他捻开一粒细看,突然皱眉:“这种泡过盐水?”王德彰脸色骤变,朱标已转身盯着他:“王大人,不如解释解释,为何赈灾的麦种会泡盐水?”

原来这盐水泡麦乃是江南豪强惯用的伎俩,麦种吸盐后看似饱满,实则种到地里不出三日便会腐烂。

王德彰噗通跪下,翡翠扳指磕在青砖上发出脆响:“下官也是没办法啊!应天府尹赵大人逼着我们虚报良田数,完不成就要撤职查办......“

“所以你们就克扣麦种,转嫁罪名给百姓?”朱标气得浑身发抖,这是他们巡视以来发现的第三起类似案件。朱瀚却按住他肩膀,目光如电扫过王德彰:“赵大人背后可还有指使?“

王德彰突然叩首如捣蒜:“求二位大人明鉴!赵大人上月突然暴毙,如今应天府......如今应天府……………”他话未说完,牢房外突然传来急促脚步声,接着是个尖利的嗓子:“圣旨到??“

众人皆是一惊,只见个面白无须的太监捧着黄绫圣旨进来,朱标与朱瀚忙跪接旨。

那太监却不着急宣旨,眼睛在牢房里转了个来回,才尖声道:“传陛下口谕,朱瀚、太子朱标即刻回宫,不得有误。”

朱标刚要开口,朱瀚已抢声道:“公公可知发生了何事?“太监瞥了眼王德彰,压低声音:“胡惟庸案又牵出应天府一千人,陛下召你们回去商议......”话音未落,朱瀚突然暴起,木剑挑开他衣襟,众人这才看清太监后腰竟藏着

柄带血的匕首!

“有刺客!”朱瀚反手将剑掷向梁上,瓦片簌簌落下。那太监脸色剧变,袖中滑出毒烟弹,朱标却早有所觉,青玉牌脱手飞出,正击中他腕间。

毒烟弹落在稻草堆里,瞬间腾起绿雾,牢中顿时乱作一团。

朱瀚抓住太监后领,将人拎到通风处,朱标已用腰带蒙住口鼻:“说!谁派你来的?“太监突然怪笑,嘴角溢出血沫:“你们查不到的......应天府的水......比长江还浑………………”话未说完便断了气。

王德彰瘫在水里,翡翠扳指滚到朱标脚边。太子捡起扳指细看,内圈刻着个“淮”字,正是淮西勋贵的标记。

他猛地攥紧扳指,青筋暴起:“好个驱虎吞狼!拿百姓当刀使!”

朱瀚望着牢外晃动的槐树影,突然道:“标儿,咱们分头行动。你去追查麦种来源,我留下处理这些百姓。”

说着摘下腰间青玉牌,“拿着这个去应天府库,就说......就说奉旨提调官粮账簿。”

朱标接过玉牌,却将麦种塞进他怀里:“小心。“叔侄二人对视一眼,多年默契尽在不言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