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大明:哥,和尚没前途,咱造反吧 > 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某大臣的密信

大明:哥,和尚没前途,咱造反吧 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某大臣的密信

簡繁轉換
作者:墨色江南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5-04 12:53:30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敌军的士气崩溃,朱棣的心腹将领纷纷投降或撤离战场,而朱标的胜利终于确定。

战斗结束,朱标站在战场上,凝视着远方的敌军撤退。

他的内心并没有因此得到完全的安慰,反而更加沉重。

“皇叔,我们终于取得了胜利,但我深知,接下来的挑战更加严峻。”

朱瀚走到他身旁,眼中依旧平静,“这场胜利只是暂时的,真正的挑战在于如何彻底控制朝堂,如何让那些心存疑虑的大臣和将领坚定站在我们这一边。”

朱标的眼神坚定,“我明白了,皇叔。接下来的每一步,我都会谨慎行事,决不让父皇再有任何疑虑。”

朱瀚站在窗前,凝视着远方,似乎在思考着什么。

他的眼神深邃而冷静,“太子,局势如你所料,父皇心中的不确定性将一直是我们最大的隐患。我们必须从根本上稳住朝中人心,尤其是那些摇摆的大臣。没有他们的支持,哪怕你拥有最强的军队,也难以在朝堂上立足。”

“我知道。”朱标低头沉思,“我曾试图依靠自己的力量去改变局势,但如今看来,太子之位不仅仅是军力的较量,更是一个复杂的政治博弈。”

朱瀚点了点头,慢慢走到书桌旁,拿起桌上的兵书。

“正是如此。虽然我们已经通过现代化的兵器和战术优势取得了胜利,但这些手段仅是外在的工具。真正能够左右局势的,依旧是人心。”

他顿了顿,目光幽深,“既然如此,我们就必须从源头入手,利用这些不安定的因素,制造更多的裂痕。只有让父皇看到太子有能力掌控朝堂,才能彻底消除他对你继位的疑虑。”

“如何做到?”朱标的眉头紧锁,“这些臣子早已习惯了朝中的尔虞我诈,我如何能打破他们的猜疑,真正站稳自己的脚跟?”

朱瀚眼中闪过一丝冷意,“每个人心中都有恐惧,恐惧是最强的武器。我们需要用假象去制造恐惧,让他们误以为太子无法稳定大明的局势。借此机会,开始分化他们的阵营。”

顾清萍站在一旁,听着他们的对话,心中明了。

“您的意思是,先通过虚假的情报,让这些大臣产生不安,然后通过分化的手段让他们选择站队。”

“正是如此。”朱瀚缓缓点头,“这些臣子中,有些本就心怀不满,有些则是为了私利而摇摆不定。我们要利用这些人的弱点,制造出一种危机感,让他们在关键时刻做出错误决策。”

朱标深深看着朱瀚,眼中闪过一丝决然,“我明白了,皇叔。无论是对敌人的打击,还是对朝中大臣的拉拢,我们必须主动出击,掌握主动权。不能再继续被动等待。”

“不错。”朱瀚缓缓起身,目光沉稳,“如果我们等到敌人动手,那时就已经晚了。”

“皇叔,这步棋当真要走?”朱标将密信揉成一团,烛火在宣纸上投出扭曲的影子。案头青玉貔貅香炉腾起缕缕青烟,却压不住书房内凝滞的气氛。

朱瀚屈指弹灭烛火,月光透过雕花窗棂落在他的玄色蟒袍上:“棋局胶着时,便要在棋盘上凿出裂缝。”

他袖中滑出半枚虎符,青铜纹路在月光下泛着冷光,“还记得去年北疆军粮案?张都督至今还欠着咱们一份人情。”

朱标正在蘸墨的手顿住,羊毫笔尖悬在雪白宣纸上方:“张翼?他掌管着五城兵马司,若肯配合……………”

“不止。”朱瀚接过毛笔,手腕轻转在纸上游走,“让徐渭在御史台放话,就说陛下暗查东宫私养死士。”

他笔锋忽顿,一滴浓墨晕开,“再让那个新投靠的锦衣卫千户,把伪造好的密信塞进朱棣亲信的书房。”

朱标猛地起身:“伪造父皇笔迹?”

“不,是模仿赵瑁的笔迹。“朱瀚吹干纸上的墨迹,信笺右下角赫然是东宫属官赵瑁的私印,“赵学士前日不是刚被陛下申饬?此刻他急于表忠心......”

窗外忽然传来夜枭啼叫,顾清萍指尖微颤:“皇叔,这般连环计,稍有差池便会引火烧身。”

“火烧起来才好看。”朱瀚将信笺折进竹筒,“当年太祖皇帝驱除鞑虏时,用的不也是离间计?咱们这位四王爷,最像陛下年轻时。”

他忽然轻笑,“可惜,陛下如今最忌惮的,便是年轻时的自己。”

三日后,应天府朱雀街。

张翼的妾室弟弟王三正在赌坊里推牌九,忽然被两个番子模样的人捂住嘴拖进厢房。

“王公子,令姐夫前日给陛下的密折,怎么到了燕王府书案上?“领头番子亮出带血绣春刀,“这里头写的‘太子私调边军…………………

骰子从王三指缝漏在青砖地上,滚到绣着山河图的靴边。

他颤巍巍抬头,正对上朱瀚似笑非笑的眼睛:“王公子,令姐在燕王府可有故人?”

五更梆子响时,张翼书房里多出一封未署名的密信。

信中说燕王与倭寇勾结,证据藏在应天码头第三仓。

当夜,张翼亲自带人突袭码头,却在粮仓夹层里翻出刻着东宫徽记的私印。

“不可能!”张翼盯着私印上蟠龙纹,冷汗浸透甲胄,“这定是栽赃......”

“都督慎言。”副手压低声音,“赵瑁学士今早刚被召进奉天殿,听说带了二十箱账册。”

与此同时,御史台炸锅了。

徐渭将茶盏重重磕在案上:“赵呈上的账册显示,东宫去年私调三万石军粮往漠北,这事你们怎么说?“

老御史陈廷玉捻须冷笑:“漠北驻军是燕王的人,太子这是资敌!”

“都闭嘴!“都察院右都御史杨靖拍案而起,“陛下尚未发话,你们倒先给太子定罪了?”

晨雾未散时,一辆青幔马车停在燕王府后巷。车门微开,露出半截鸦青袍角。

“告诉王爷,赵瑁要完了。“车里传来沙哑男声,“东宫私调军粮的账册,陛下已经派人重审。”

门房刚要应声,忽然瞥见对方腰间半枚残缺的虎符。

他瞳孔骤缩,正要喊人,后颈已挨了重重一击。

朱元璋将密信用在龙案上,信笺上“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八字血迹斑斑:“标儿,你作何解释?”

朱标伏跪在蟠龙金砖上,玉带压得肋骨生疼:“父皇,儿臣从未……………”

“从未什么?”朱元璋抓起案头账册,朱红批注刺目惊心,“私调边军、勾结倭寇、资敌燕王,你当朕的锦衣卫都是死人?”

殿外忽有喧哗,张翼甲胄带血冲进来:“陛下!臣在码头查获东宫私印………………

“够了!”朱元璋霍然起身,龙椅扶手应声而断,“传旨,即日起......”

“且慢。”

朱瀚紫袍玉带步入大殿,手中托盘盛着半块虎符:“皇兄可认得此物?“

朱元璋瞳孔骤缩:“这是......濠州红巾军旧物!”

“正是。”朱瀚指尖抚过虎符裂痕,“三日前,臣的暗卫在燕王府后巷截获此物。持符之人,正是赵瑁的幕僚。“

奉天殿内死寂一片。

朱元璋缓缓坐下,鬓角白发颤动:“接着说。”

“赵瑁与朱棣勾结,伪造东宫罪证。”“朱瀚取出几封密信,“这是赵瑁亲笔,笔迹可与燕王府往来书信对照。”

张翼突然跪地:“陛下!臣有罪!臣被赵瑁蒙蔽......”

“蒙蔽?”朱瀚冷笑,“张都督前日突袭码头,怎知私印藏在第三仓?若非有人通风报信……………”

“皇叔!”朱棣终于按捺不住,“这般构陷………………”

“构陷?”朱瀚将虎符掷在地上,“那请四王爷解释,你府上幕僚为何有濠州旧物?”

朱元璋突然剧烈咳嗽起来,李善长忙递上参汤。

老人浑浊的眼珠在朱标与朱棣之间游移,终于摆摆手:“都退下。”

当夜,东宫内。

“皇叔,这般冒险......”朱标攥着虎符,青铜纹路硌得掌心生疼。

“不冒险怎知陛下心意?”朱瀚叩开密匣,取出半块虎符与之相合,“当年陛下在濠州起义,这虎符本是一对。郭天叙谋反时摔碎半块,剩下的半块...…………

“在父皇手中。”朱标恍然,“所以您让我前日故意泄露行踪………………“

“赵瑁安插在你身边的内应,早被系统标记了。”朱瀚指尖划过密匣里微缩地图,“明日早朝,真正的决战才开始。”

五更鼓响时,奉天殿外跪着十数位大臣。晨雾中,朱棣的铠甲泛着寒光。

“王爷,臣有本奏。”徐渭捧着奏折出列,“经查,赵瑁私通倭寇,证据确凿......”

“徐大人。”朱瀚紫袍曳地而来,“你昨夜收到的密报,可曾核实?“

徐渭额角渗出冷汗:“什么密报?”

“比如。“朱瀚忽然提高声音,“建文元年,徐渭次子在松江私贩海盐,得倭寇庇护......”

“这些消息,正是我们需要的。”朱瀚在书房中低声说道,“太子,局势已经在你的控制下开始变化。接下来,父皇必定会感受到压力,尤其是那些支持朱标的大臣,眼看着局势不稳,必然会开始重新评估自己未来的选择。”

朱标点了点头,“我理解了。我们不能再继续被动等待,必须尽快采取行动。”

不久后,太子府内开始秘密组织一次大规模的军事演习。这场演习不仅仅是展示太子军的强大,更是向朝中所有支持者展示太子军的执行力与决策能力。

与此同时,朱瀚安排了一些侍卫,悄悄传递消息给某些大臣,透露出关于太子军事布局的细节。

“这场演习,必须成功。”朱瀚向朱标强调,“你要让父皇看到,你不仅能带领大明走向辉煌,还能在军事指挥上做出最果断的决策。”

“我明白。”朱标紧握拳头,眼神坚定,“这次的演习,关乎我的未来。”

数日后,演习如期进行。朱标亲自率领太子军精锐部队,展示了他们强大的战斗力与高效的指挥能力。

每一个动作都精准到位,太子军的表现让所有目睹这一切的大臣和将领都为之震撼。

然而,在演习的某一环节,发生了一次小小的“意外”。朱瀚刻意让太子军中的一名将领在演习中失误,给了敌军一个微弱的突破口。

虽然这个失误并未导致严重后果,但却足以让旁观的大臣开始讨论太子的决策是否稳妥。

“太子军的演习虽然强大,但他们的指挥能力似乎有些不够严谨。

一位大臣悄悄对另一位说道,“若太子无法在这种规模的演习中避免失误,未来的战斗能否稳住局势,仍是未知数。”

这些话很快传遍了朝堂,朱瀚故意制造的这个微小漏洞,已经成功地在大臣中播下了不安的种子。

几天后,朱标得知消息,心中愤怒不已。“这是我亲自安排的演习,怎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朱瀚冷静地看着他,“太子,这正是我布下的局。这些大臣和将领在演习中看到了失误,而这一切正是我们设下的诱饵。现在,他们开始怀疑你的指挥能力,而这正是我们需要的。”

朱标眉头紧蹙,“您是说,这一切是为了让他们产生不安,然后引导他们做出错误决策?”

“正是。”朱瀚淡淡一笑,“一旦他们觉得太子不具备充分的决策能力,就会重新审视与我们的关系。接下来,给他们制造更多的危机感,迫使他们站队。”

然而,局势并没有如朱瀚预料的那样平稳发展。

几天后,太子府收到了一封来自某大臣的密信,信中直言太子缺乏足够的决断力,且对军队的指挥存在问题,这封信不仅仅是对太子能力的质疑,更是一种公开的挑衅。

“这是父皇的信?”朱标接过密信,眉头紧皱,突然感到一阵不安,“他也在质疑我的能力,竟然用这种方式向我施压。”

朱瀚站在他身旁,沉默片刻,“不,这封信并非来自陛下,而是朱棣阵营中某些大臣的操作。他们已经开始不再隐藏他们的意图,故意通过这样的方式削弱太子的信心,制造更大的裂痕。

“朱棣的支持者已经开始明目张胆地挑衅我。”朱标愤怒地握紧了信纸,“他们以为,我会因此动摇,但我绝不会让他们得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