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大明:哥,和尚没前途,咱造反吧 > 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皇叔教诲,标……铭心

“进来。”

门缓缓开启,一人影踏入,是一个着青衣的小内侍,手中托一黑漆盒子。

“太子殿下,奉王爷密令,交此物。”

朱标一惊,急问:“皇叔在哪里?”

“小人不知,只受命速送。”

朱标接过盒子,开盖一看,赫然是一小截紫晶玉簪,边缘刻有朱家家徽。他瞬间明白??此物为紧急信号。

“召太医、召秦尘、召夜鹰营。”朱标沉声道,“我去西苑。”

“殿下深夜外出......”

“闭嘴。”朱标一拂衣袖,转身入内换装。

“本宫亲叔陷身镜门,你叫我坐而观之?”

当夜三更,西苑密林。

朱标一身劲装,带夜鹰营潜入密道。赵虎闻讯折回,与他接应。

“殿下不可????此地凶险......”

“我若不来,皇叔岂能安心破局?”

赵虎满脸焦急,仍拱手道:“那殿下紧随在我身后,不可轻举妄动。”

“我记得我也会剑。”朱标拔出腰间剑,笑了笑,“你忘了?”

赵虎欲言又止,只得应下。

再入地宫之时,朱瀚已凭残卷定位虞桐气机,于镜阵最深处布下十重锁魂阵,冷羽手持星盘,卫柔布焰罗丝火线,将整座八角宫殿化为困阵。

“他必再现。”朱瀚沉声,“且这一回,不再容他遁形。”

正言语间,星象图顶陡然一震,一股白之光从穹顶坠落,如神罚一般轰然降临!

虞桐再次现身,身披百焰披风,掌中持一古怪骨尺,面如鬼魅:“朱瀚??你终是逼我。”

“你早已疯魔。”朱瀚望着他,“既如此,留你无用。”

“那便来吧!”虞桐一声怒喝,举骨尺便要击破锁魂阵。

冷羽唤道:“王爷,阵已起,动则杀机,不能久持!”

朱瀚大喝:“赵虎!”

“在!”赵虎自暗中疾冲而出,挥刀如雷。

朱标亦拔剑而现,与赵虎前后夹击。

虞桐大惊:“你??朱标?”

“你要我血为钥,那我便来让你亲自试试!”朱标怒喝,剑起风雷!

数道光影交错,阵法烈焰腾空,镜门宫中,如星陨坠世,光影万重!

而在那光与焰之中,朱瀚缓步前行,手中白绫化作金印,一掌按在虞桐胸前:“镜破。”

轰然一声。

金印碎,镜门崩,虞桐吐血倒飞,落地如尸。

四周寂静。

朱标喘着气看向朱瀚:“皇叔......你,没事吧?”

朱瀚笑道:“太子出剑之日,天下当定。”

朱标一愣,眼中微红。

朱瀚骑在一匹通体雪白的骏马上,缓缓驰过开阔的林间道。

“皇叔!你竟真来了!”

前方传来一声爽朗笑语,朱标一身锦衣银甲,翻身下马,脸上不见太子威仪,只有喜悦。

朱瀚笑着抱拳:“殿下龙体康健,瀚心甚慰。既是你亲邀,我怎敢怠慢?”

“你是皇叔,不是别人。”朱标快步迎上,拱手低声道,“我实在闷得慌,父皇让我留在宫中读兵书,听朝政,日日拘束。如今得这半日闲,便想与你畅快一猎。”

朱瀚一扬眉:“殿下当知,放松虽好,却不可放松过头。’

朱标哈哈一笑:“你这般,倒像我爹。”

两人并骑而行,往林深处走去。

身后护卫远远跟着,不敢靠近。

朱标忽地放缓语气,道:“皇叔,你可知近来宫中之事?”

“略知一二。”朱瀚目光平静,“太孙病重,太后忧心;朝臣有人上表请立幼储。你怎看?”

朱标眼神一黯:“我儿尚幼,身子孱弱。父皇心中也有忧虑。可我不怕,我是太子,我该担得起。”

朱瀚点头,目中浮现赞许。他伸手拍拍马鬃,语气一转:“殿下若真欲担大任,须记今日林中之意。

“林中之意?”

“林中无道,唯强者为尊。”朱瀚道,“你我猎兽,若只谈仁爱,便要被猛虎所噬。可若只有狠戾,也会迷失心性。大明天下,比这林子更险。”

朱标沉默了片刻,低声道:“我记下了。”

两人未多话,前方林间忽有动静,一只斑斓猛虎横冲而出,惊得马匹嘶鸣,随从还未来得及反应,猛虎已朝朱标扑来!

朱瀚几乎未做思索,弯弓搭箭,刷地一声,一箭破风而出,正中猛虎左目!虎吼震天,翻滚着倒下。

朱标尚未回神,只觉右臂被一只有力的手拽住,竟是朱瀚在混乱中冲马接人,将他硬生生从虎口拉出。

落地尘土飞扬,朱瀚手执长剑,护在朱标身前,冷声道:“来人,护太子回营!”

侍卫蜂拥而至,将两人护住。朱标回头看朱瀚一眼,眼中已多了几分异样的敬意。

当夜,营帐中灯火微明。朱瀚独坐案前,面前一卷军报静静摊开。

一人掀帘而入,是锦衣卫千户周衡,面露急色:“王爷,南城驿馆传来密讯。宫中魏国公徐达之子徐景昌近日频与兵部尚书往来密切。”

朱瀚眉头微挑:“兵部尚书韩勉?”

“正是。言辞中多次提及太子储位不稳,似有暗动之意。

朱瀚轻声冷笑:“徐家身为开国功臣,尚未忘本。只是徐景昌才是家中次子,怎能擅动家风?”

“王爷,是不是要......”

朱瀚抬手止住:“不可动。你只需暗中看紧徐家府邸,若有人夜出城外,须第一时间通报。”

“是!”

朱瀚望着那卷军报良久,忽低声道:“太子该练胆了。若无风雨,他如何真正承其位?”

翌日朝堂,朱元璋高坐金銮,群臣环列。朱标垂手而立,面色肃然。

朱瀚步入大殿,袍袖翻飞,一如既往地沉稳。

他不曾多言,只是在朱标上奏之后,微一点头,恰似无声赞许,却足以震动百官。

当日议毕,朱元璋召朱瀚至御花园闲谈。

“瀚弟,今儿你那一箭,朕听说了。”

朱瀚微笑:“陛下不必夸我。是虎太蠢,不识人间王法。”

朱元璋哈哈大笑:“你倒是会说!但那太子......你怎么看?”

朱瀚正色:“朱标骨子里不懦,只是太久被保护,不知何为权势锋刃。昨日之事,他心有惊,亦有悟。臣弟愿陪太子再行一程,磨其志骨。”

朱元璋收敛笑意,望着远处春花摇曳,半晌未语。

“那便交给你了。”

数日后,朱标随朱瀚微服出宫,巡访西市。

他头戴斗笠,衣着朴素,混在人群中,第一次听见百姓真话:

“太子?我只听说小时候病得厉害,如今都不怎么露面......”

“朝上还是靠那位王爷,听说那日虎口救人,一箭断生......”

朱标默然不语。直到入夜,两人于小酒肆中歇脚,朱标望着杯中清酒,低声问:“皇叔,他们记得你,不记得我,是不是我不够好?”

朱瀚缓缓摇头:“记不记得,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愿不愿意改变。”

朱标望着他,点头:“我愿意。”

朱瀚放下酒盏:“那便从今夜开始。回去以后,兵书换成《太公兵法》,宫中闭门听讲改为亲临操场??太子不是坐出来的,是打出来的。”

朱标肃然起身:“是!”

而在宫外某处府邸,烛光微明,一道阴影低语:

“王爷护太子如此,恐将来你我再无机会。”

另一个声音冷冷道:“世间哪有护得一世之事?等太子一日登基,他便是我们最大的威胁。”

阴影轻笑:“那便趁他未成虎前,拔其牙。”

京师二月,雪消冰解,街巷回暖。

月夜初上,紫禁城外,幽幽灯火随风摇曳,一切仿佛平常,实则暗流涌动。

“这香烤栗子......跟当年南京城下城口卖的有几分相似。”

朱瀚接过纸包,轻轻一捏,手中栗子壳“喀”的一声裂开。他笑了,轻声自语:“可惜,没有可乐。”

“你又在说些怪话。”不远处,一道轻盈的女声传来。

朱瀚不回头,只是继续剥栗子:“你怎么知道我在这里?”

脚步声轻快地靠近,来人是位着素衣的女子,青丝高束,脸覆轻纱,只露出一双极清亮的眼。

“你若不想让人知道,谁能找到你?可你偏偏在锦衣巷吃栗子,若说不想引人注意,谁信?”

朱瀚抬头望她,笑意淡淡:“你倒是越来越会调侃人了。”

“若不调侃,你又怎肯说心里话?”女子在他旁边坐下,神色安然。

她名薛妙音,是户部侍郎之女,自幼聪慧沉静,却不爱红妆之事,常以布衣行于街市。

朱瀚与她初识时,正值一场市井风波,她持剑挡路,救下一名被诬良人。朱瀚从此记下她。

“这夜色倒好,不如讲个故事听。”薛妙音支着下巴,望向远处月光。

“什么样的故事?”

“一个王爷的故事。”她眼中含笑,“他有龙血在身,却不居庙堂之高,也不羡云中仙,只愿护住他想护之人。”

朱瀚低笑:“听着像我。”

“本就是你。”薛妙音轻道,“只是你不肯说罢了。”

朱瀚将一颗剥好的栗子递她:“你不怕我真是野心之人?如今朱标太子之位未稳,我若生心……………”

“你若生心,怎会与我在这里剥栗子?”她截断话头,接过栗子,“你所有所为,皆在护朱标。你也许不说,却处处为他开路。

朱瀚沉默了一会儿,忽而笑了笑:“你果真了解我。”

“我了解你,胜过你了解你自己。”薛妙音认真地说。

街角钟楼报子响起,一声比一声低沉。

夜已深,街上行人渐稀。薛妙音起身整理衣袍:“我该回去了,明日你还得进宫。”

朱瀚点头:“明日我要带朱标去南山射苑练弓。”

“他不擅骑射。”

“我也不是教他射虎,而是教他不惧。”朱瀚目光如水,“他若不学胆气,大明之重,难落肩头。”

薛妙音看着他:“那你呢?你从不怕,却始终不说你自己想要什么。”

朱瀚转身背对她,轻声道:“我想要的......你迟早会知道。”

他不再多言,径自踏月而去。薛妙音望着他远去的背影,微微一笑。

次日清晨,南山射苑,白霜未消,林间尚有寒意。

朱标着一身暗红锦袍,手执长弓,立于靶前,额头微微见汗。

“再来!”朱瀚在他身后喝道,语气不容置疑,“不稳,肩力不足。”

朱标咬牙搭箭,拉弓时臂膀微颤,终是一箭射出,却偏离靶心一尺。

“我不是武将出身,怎能做到像你一样!”朱标回头,带着几分恼意。

朱瀚眉头微蹙,却不怒,只道:“我若要你做我,便不教你弓。”

“那你到底要我学什么?”朱标眼中有怒意,“我非虎将,我是太子,我要学的是治国之道,不是射虎逐鹿。”

“恰恰相反。”朱瀚走上前,一把夺过他手中长弓,“你若连这弓都握不住,怎能握住这天下人心?”

他低声而严肃:“若你心中不敢直面百官,不敢对人目光,不敢为民立言,那你便不是太子,而是傀儡。”

朱标愣住了。眼前的皇叔,一直温和宽厚,可此刻,他如铁一般冷峻,话语里满是沉沉压迫。

“朱标,你父皇一生征战,踩着尸山血海立起这天下。他能将帝位传你,是信你;可你若不愿担,是你辜负他。”

一语入骨。朱标额上青筋微跳,忽而拱手一礼,深深一拜:“皇叔教诲,标………………铭心刻骨。

朱瀚不动声色,只是递过弓来:“再来一次。稳住心。”

这一回,朱标深吸一口气,缓缓拉弓。

他不再焦躁,不再寻求一箭中的,而是凝神稳心,放箭如行棋。

“咻??”

箭落靶心三寸内,虽不中红心,却已是今晨最佳一箭。

朱瀚微微颔首:“可以。”

入夜,宫中御书房。朱元璋批阅奏折已至三更,揉着眉头道:“标儿今日如何?”

朱瀚从容答道:“起初骄躁,后渐明悟。尚可雕也。”

朱元璋点头,忽而笑了:“你倒比做父亲的我更耐他。”

朱瀚也笑:“兄长管天下,臣弟只管一人,如何不耐?”

朱元璋凝视朱瀚片刻,道:“朕知你心机、手段,皆非凡俗。可你终究护着标儿,从未违心。”

朱瀚平静道:“因为他是您的儿子,也是我的侄子。我一身血,皆为朱家流。”

这句话说出,御书房内一时无声。朱元璋良久后一叹,声音低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