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大明:哥,和尚没前途,咱造反吧 > 第一千二百二十四章 中政使马永年

大明:哥,和尚没前途,咱造反吧 第一千二百二十四章 中政使马永年

簡繁轉換
作者:墨色江南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9-24 04:27:21 来源:源1

朱瀚回首看那少女,轻抚她肩:“姑娘先行回府安睡,明日我等自会查明真相。殿下,速回宫中集合精锐。

朱标拱手:“遵命。”

次日凌晨,当第一缕曙光穿透宫墙,朱瀚已令府中近卫静候于永安门外,朱标则回宫入内,直谒内侍尚书,再呈斗笠人口供与家书,连夜命人搜捕古慎园府。

朱瀚当即签一得“神机”点数,唤出银盔军数十,自永安门于宫墙之下将古府团团围住,急宣太子令牌,令古慎园无计可施。

不到日上三竿,朝野震动:古慎园因私设暗道、雇凶劫掠、图谋陷害太子,已被押赴刑部候审。

薛诏几欲出面干预,朱标下令:“昼见于御前,不得擅自干预。”

朱元璋端坐龙椅,听闻古慎园阴谋,沉声问朱标:“朕闻太子深夜救人,亦亲查古园陷害,何来此事?”

朱标单膝跪于石阶,回禀:“启禀父皇:昨夜微臣偕王爷微服,闻得人命挟持,乃仗义出手,查获古园密令,并得南乡阴账、指环人证,足以证明其罪。若今日不昭雪,恐民心尽失。”

朱元璋沉吟,转向朱瀚:“皇弟,朕当年奉胞弟之忠,却不思宫中暗局,如今与标儿行事,朕甚慰。古慎园奸谋,朕自当严惩,岂容权相助?”

朱瀚拱手施礼:“皇兄明鉴,微臣无他,唯愿朝廷清明,黎庶无虞。”

朱元璋挥手,示意执法大臣入殿:“将古慎园押来!备五马殿前赐斩!”

朱元璋下旨,五马殿前古慎园伏法之议已定。

锦衣卫和内侍尚书呈上供词,古府幕僚屈服交代,暗道由他人承修,后继掌握实权的却恰是宫中多有神秘来往。

朝堂上下一时间呼声震天,臣子或称贺,或震惊,惟朱标与朱瀚的身影最受瞩目。

夜色方残,朱瀚与朱标并肩立于殿外石阶。

朱标凝视着殿门,沉声道:“此番事机虽破,却不见幕后主使全貌,似还留余波未了。”

朱标凝眉:“可我担心,若此时贸然催促调查,恐触怒几位高位宦官。他们或会借机设障。”

朱瀚莞尔笑道:“殿下疑虑自是周全,不过今夜陛下正席前刚落,宫中少有灯火。且有几位得力小吏,曾于此番拘捕之中表现良好,明日可令他们潜行探访。吾已于签一得‘密探’点数三十,足以换取他们深夜行动所需。”

朱标心下大喜:“果然好生妙计。皇叔何时得‘密探”?又该如何换取?”

朱瀚沉声释道:“系统每日签到,不止‘谋略”,还可随机觅得‘秘令‘或‘神威”。今夜吾所获“神威’,可赐锦衣卫中古细作一枚令,凭此调动两人潜入内司大门内侧暗井。具体如何运作,明日交你密令。”

朱标双眼一亮:“皇叔英明!那密探可否先在府中集结?我亦欲与几位贴身侍卫一同前往。”

朱瀚点头应允:“照殿下所言即可。府中贴身禁军自有细作掩护,无需担心事迹外泄。我等须速为朝中探风,以防再有暗计。”

翌日拂晓,宫中朝典盛大。

朱元璋端坐龙椅,群臣簇拥。文武百官列阵于厅前,喧哗声中夹杂窃窃私语。

朱标身披深红朝服,步入殿中,行礼毕后回座,一双眼眸如星般明亮;朱瀚立于一旁,神情清峻,宛若远山。

礼毕,执掌内侍的尚书奏道:“启禀陛下,古慎园案已审明,今宜宣示公断,以做后患。”

朱元璋点首:“可。”内待退下,众官皆松了口气,朝堂气氛骤然宽缓。

朱标暗中向朱瀚点头,朱瀚微微一笑,揣摩着朝中气息。

朝罢,朱元璋分点恩赏,朱标与朱瀚皆得表彰。

群臣皆赞二人忠勤,面面致意,却又暗暗观察。

待大典散尽,朱元璋起身赐宴,设于宣政殿中。

朱标与朱瀚被留于左右,侍酒之余,朱元璋忽问:“尔等昨夜随朕外出,为何不见?可有何奇遇?”

朱标面露从容:“父皇挂念,然臣与王爷微服出探,暗查人命挟持之事,一行斩获古园罪证,故未入殿。”

朱元璋皱眉:“竟独自行事至此,朕又如何心安?”

朱瀚施礼回禀:“陛下素知臣谨慎,故暗行有备,待得实据,方敢启奏。此乃谋国之举,请父皇明察。”

朱元璋沉吟会意,微微颔首:“朕自信尔等。”

酒宴间,无数金樽频向朱元璋举起,但他心思却在朝堂之上,时不时扫视左右。

客帷之下,几位高官、宦官并未散去,或伺机而动。

朱藜身旁,太常寺少卿悄声道:“殿下,王爷昨夜所运密令,已入内司衙门,我等可于夜半听其细节。”

朱瀚淡淡一笑:“多谢告知,届时吾等自会联络。”

席罢,朱元璋起身,示意众人退下。

朱标、朱瀚随行入内殿,殿门紧闭,周遭寂静。朱标躬身:“皇叔,今夜便按计划行事否?”

朱瀚应道:“就此回府稍作休整,待夜深再集密探一行,直入内司暗井。今夜天月朦胧,恰为掩护。

朱标点头:“属下已令府内三十精锐禁军待命,届时与密探一同进入。愿皇叔一切顺利。”

朱瀚看向殿外月色,淡声道:“月有阴晴,人有祸福。今日古镇园伏法,仅算第一步;若欲使宫中重归清明,还需层层剥茧。多谢殿下协助,待我等再取‘密探”与‘神机‘点数,方可逐一平衡势力。”

深夜回到府中,朱瀚将玉佩对比着灯火微微闪烁,上面浮现签到界面,提示“可消耗20谋略点,获取‘探路‘”。

他微微唤了两声,就有两名贴身侍卫领来?帛,封存了几枚金印??正是系统赐予的“探路”凭证。

朱瀚取下一枚,在掌心轻轻抚摩,低声念道:“签到?探路。”霎时间,系统提示音低鸣,瀚府后院的地面忽然出现淡灰光楚,我方密探在光痕中一闪而过,似乎被标记了一处通道。

朱瀚唇角轻扬:“好处所在,即在此处。”他招来三名精卫:“随我来。”

几人掀开后院地砖,藏于下方的是一处狭长的暗道,潮湿却通畅。朱瀚抚须:“此道直通内司偏殿,地形偏僻,平日少有人行走,正合我等之需。”

他让侍卫回府中召集精锐三十人,朱标也在暗处等待。

月色如水,几声犬吠从远处传来,暗道口被轻轻移开,一行人有序潜入。

朱瀚领头,玉佩在袖中微微发光,映出路壁青苔斑驳。

行至暗井深处,一方小厅显现,几个内司校尉正值夜班,一人抬头问道:“何人深宵入司?”

朱瀚拱手:“此令是我府玉印,奉陛下之旨,特来审问昨日情况,请即放行。”

内司见玉印与令牌质地非凡,顿时肃然下跪:“王爷令牌。”他吩咐左右校尉退后,默然将厅门关紧。

朱瀚淡声道:“先将往事调书取来,吾等细看。”

校尉战战兢兢取出几份卷宗,蒲匣中皆是对古慎园案的密报,背后隐含其他大臣的往来书信。

朱瀚轻声念道:“此书信多提及‘符契更定”,“银牌小队’………………抑或………………有异?”

他顿住念头,揽步后退,示意身后侍卫收起。朱标在一旁屏息等候。

朱瀚低眉凝视卷宗,心中若有所感:“此处却见薛诏与某尚书有来往秘帖,内容款款,似于案中暗网相连。”

他将卷宗收起,转头道:“殿下,回宫后我当上呈此情,若能令陛下再审此段往来,定能显出更深宫廷暗潮。”

朱标握拳:“好!皇叔果不负所望。”

二人退出暗井,暗道口又重归平静,仿佛从未有人进出。

外头月光如洗,夜风轻抚。

朱瀚收回玉佩,示意侍卫:“回府,待候明日朝议。”

次日申时,乾清宫外钟鼓三响,宫人纷纷低头疾行。

朱标刚离朝,步入东宫偏殿,尚未落座,便有内匆匆来报:“太子殿下,王爷密使送来紧急情报,请殿下速阅。”

朱标接过锦囊,展开密信,字迹飞掠如走龙蛇:

“已探得‘庶政院”密档一批,牵连数位内阁书吏,极有可能另藏金线,引出旧党残余势力。今夜三更,微臣将于文渊阁西廊设局引蛇出洞,愿殿下配合,派人暗伏东南角,若事有变,亦可控局。”

朱标神色一凝,复将信笺收入袖中。

他望向窗外疏影斜照,低语:“皇叔既言设局,必有深意。既然是旧党残余,这局已非单以太子之名可破。须借皇威,方可震慑。”

他当即召来府中心腹李奉行,吩咐:“今夜三更前,率五十侍从暗藏于文渊阁东南两侧,俱换行便服,切勿打草惊蛇。”李奉行应命而去。

此刻,朱瀚于王府书斋中,手持密报静立窗前。

窗外桂树微风拂动,叶影婆娑。他目光幽深,玉佩在掌心缓缓旋转,轻声唤道:“签到。”

系统应声:

【今日签到成功,获得“机关图解‘X1,谋略点’ 8】

【奖励提示:机关图解可用于布置简易陷阱,干扰敌动】

朱瀚冷笑:“机关......倒也应时。”

他唤来随侍数人,将机关图解交予工匠打制,命于文渊阁西廊布下三重机关??拦腿索、落石板、鸣铃弹丸,皆不伤命却扰其形迹。

申末时分,文渊阁渐息灯火,外院学子、书吏陆续退散。

唯阁中残灯一盏,朱瀚独坐书案,装作翻卷旧籍,待来者自投。

夜色渐深,子时三刻,一道黑影悄然贴着殿墙滑入西廊,动作利落,衣袍无声。

黑影探步入廊,正欲前行,不防脚下绊索一崩,“铮”的一声铁链弹动,落石轰然而下,砸碎右侧角台,黑影疾避,却踏中机关,铃声大作。

朱瀚自案后翻身而起,低喝:“来人!”殿后两员侍卫早已埋伏,立刻出动,与朱瀚一同扑上。

黑影飞掠欲逃,却撞上一队由朱标带领的东宫侍从,已将东南角团团围住。

那人见势不妙,拔刀劈来,朱标反手挡下,“锵”然一声剑鸣,火星四溅。

朱瀚轻点机关,木柱应声落锁,将西廊通道封死。

黑影被两面夹击,不多时便被制服,按倒地上。

灯火照明,朱瀚揭去黑影面巾,竟是庶政院旧吏杜谦,原为监察使臣,三年前因“公文谬传”而被贬。

他面色铁青,却不言一语。朱标蹙眉:“你欲潜入阁中,莫非毁文案、灭证据?”

杜谦嘴角抽搐,低声道:“你等不懂.....那些文书不该存在,那是旧人最后的凭据。若泄于陛下之手,不止我一人覆灭,许多无辜旧部也将无容于朝。”

朱瀚眼神冷冽:“正因你此言,才需将档案详审。你等妄图蒙蔽朝廷,终是痴心妄想。”

他挥手:“将人押回王府,先审后呈。’

朱标却忽问:“你口中的旧人”,指谁?”

杜谦紧咬牙关,终道:“......中政使马永年。”

闻此名,朱瀚与朱标齐齐变色。

马永年乃前中政使,曾辅佐皇兄,后因年老致仕,声名颇佳,深得太祖敬重。

若他亦牵涉其中,便非单一党争,而可能牵连到昔日辅政势力之整体回潮。

朱瀚低语:“此事不可张扬。殿下,立即回宫面见陛下,不可耽搁。”朱标郑重点头,随即带两名侍从火速入宫。

未时初,朱标拜入御前。

朱元璋本欲休憩,闻其求见,披衣而起。

朱标将所查细节与卷宗具述,末了恭敬呈上一张名单,乃庶政院数十名曾为马永年旧部者,名单旁附有朝中现职一览。

朱元璋面无表情,一字一句道:“杜谦......马永年......呵,朕登基十年,竟还有此类藏骨旧影未尽?!”

说罢,猛然拍案:“命锦衣卫总指挥刘通即刻入宫,朕要彻查此案!??速传皇弟入殿!”

朱标领命退下不久,朱瀚已自西苑赶来,单膝跪地:“臣在。”朱元璋挥手:“起。皇弟,这次你与标儿联手,救太子名誉,又揭隐患,实是奇功。”

朱瀚沉声道:“皇兄,此案若不彻底揭破,日后难保有人复燃余火。望陛下速审中政旧档,按朝规清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