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五朝首辅,老朱说大明没我得散 > 第113章 华夏人向来不以成败论英雄

五朝首辅,老朱说大明没我得散 第113章 华夏人向来不以成败论英雄

簡繁轉換
作者:天使加百璃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11-13 17:30:26 来源:源1

第113章华夏人向来不以成败论英雄(第1/2页)

天幕画面,在“奉天靖难”的呐喊声中,缓缓定格。

【一个,是太祖皇帝的临终遗言。】

【一个,是燕王棣的起兵口号。】

【当“勤王”变成了“擒王”,一场叔侄相残的悲剧,已不可避免。】

【然而,这并非今日之重点。】

【我们今日要探讨的,是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

【在后世史学界,流传着这样一句话:】

【大明不能失去木正居,就像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

【而永乐三代,便是这句话最典型的佐证。】

【那么,倘若历史的长河,在最初的源头,拐了一个微不足道的弯。】

【那个名为木正居的“鬼相”,从未出现过。】

【大明,又将何去何从?】

【那绵延了六百余年的国祚,又能否再次上演?】

这一段话,看得老年朱棣时空的四人,全都愣住了。

虽然文字古怪,但意思却清晰无比。

只是这意思,让他们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困惑。

朱棣摸了摸自己的胡须,盯着天幕上的那几行字,一遍又一遍地咀嚼着。

木正居?

大明不能失去他?

他搜遍了自己的记忆,也想不出朝中有哪个臣子,叫这个名字。

“高炽,”他沉声开口,“你觉得这个木正居,会是何人?”

太子朱高炽跪在地上,沉吟了片刻,抬起头。

“依儿臣看,这天幕所言,或许……有些夸大其词。”

“但其中也透露出一个讯息。这位‘木正居’,日后定是我大明朝的一位肱骨之臣。”

“天幕言‘大明不能失去他’,又特意点出我们‘永乐三代’。”

“会不会是说,此人将来会成为一位……权臣?他凭借手中的权力,辅佐了我们祖孙三代,甚至……拯救了大明?”

“权臣?”

朱棣低声咀嚼着这两个字,眼神有了变化。

大胖的这个猜测的确有几分道理。

能让后世史书给出“大明不能失去他”如此之高的评价,足以证明此人的权势与功绩,必然已经达到了臣子的顶峰。

然而,老年朱棣在沉吟片刻后,却缓缓摇了摇头。

“一个权臣,权力再大,能大到哪里去?”

“总不可能,比皇帝还高吧?”

“咱不信,我大明朝会出一个连君王都无法掌控的臣子。”

他瞥了一眼自己那三个儿子。

老大仁厚,但绝不昏聩,深得文官集团拥护。

老二勇悍,手握重兵,是天生的将才。

老三精明,善于权衡,最懂钻营之道。

还有瞻基这个孙儿,更是自幼聪慧,文武双全,是自己最看好的继承人。

随便拎出来一个,难道还拿捏不了一个臣子?

“一个臣子,无论他多有能力,只要君主不昏庸,就永远翻不起浪来。”朱棣得出一个结论。

“倘若一个臣子的权力,真的大到能与皇权抗衡,甚至凌驾于皇权之上,”他冷哼一声,“那这个国家,离亡国也就不远了。其亡国之因,必在此人!”

洪武朝。

御花园的凉亭里,朱元璋拿起筷子,夹了一块肥瘦相间的东坡肉,慢悠悠地放进嘴里。

他一边吃,一边看着天幕,脑子里也在飞速盘算。

“按照后世之前的说法,咱大明,至少延续了六百多年……”

“这其中,又有二百年,是那小子的功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13章华夏人向来不以成败论英雄(第2/2页)

他掰着手指头,开始心算。

“六百多,减去二百,那不还剩下四百多年?”

他低声念叨着。

四百年……

这个数字,让他那颗被“四不掏”气得不轻的心,奇异地平静了下来。

自古以来,王朝更迭,如潮起潮落。

周朝八百年,已是前无古人。

汉朝分东西,合起来不过四百载。

强盛如唐,算上武周,也未及三百年。

他朱元璋,驱逐鞑虏,光复中华,若能创下一个绵延四百年的汉人王朝,死后到了地底下,也足以昂首挺胸,去见列祖列宗了!

“四百多年……哼,也还算过得去。”

朱元璋又夹了一筷子青菜,心中默默地想。

这么看来,那个叫木正居的小子,虽然妖孽,虽然让他这个开国皇帝都感到忌惮,但终究也只是锦上添花。

我老朱家江山的底子,还是硬的!

想到此,他心情舒畅了不少,连带着看旁边那个装鹌鹑的小朱棣,都顺眼了几分。

而另一个时空,洪武30年,奉天殿前。

已经年近70的朱元璋,在皇太孙朱允炆的搀扶下,坐在了一张锦墩上。

周围的太监宫女早已被他遣散。

空旷的广场上,只有祖孙二人,静静地仰望着天幕。

“六百年……呵呵……”

老朱元璋那张满是褶皱的脸上,露出一个莫名的笑容。

“咱这一辈子,值了。”

他已经到了油尽灯枯的年纪,对世间的一切,都看淡了些。

他唯一还挂念的,便是这个他亲手缔造的王朝,和他眼前这个倾注了心血的孙儿。

如今,天幕告诉他,大明国祚,远超他预想中的三百年,甚至达到了六百年之久。

他还有什么不满足的?

至于那个能为大明续命两百年的“木正居”,他只是有些好奇。

一个臣子,究竟能做到何种地步?

他拍了拍朱允炆的手,声音沙哑:“允炆呐,你也坐下,陪咱一起看看。”

“看看这后世的风景,看看那个叫木正居的能人,也看看……你是怎么当皇帝的。”

他的语气很平静,听不出喜怒。

朱允炆应了一声,挨着朱元璋坐下,眼神却有些躲闪。

天幕之上,在三个时空朱家天子的注视下,缓缓继续。

【华夏人向来不以成败论英雄。】

【但,我们今日要说的,却是一个既赢得了身后名,也赢得了生前功的“完人”。】

【后世有无数人曾感慨:少时不解木圣人,读懂已是中年身。】

【年轻时,我们崇拜的是快意恩仇的侠客,是揭竿而起的英雄。】

【可当真正走入这人世间,被现实的磨盘碾压得遍体鳞鳞伤,才幡然醒悟:】

【在那个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年代,在那个充斥着猜忌、构陷、党同伐异的泥潭里。

一个人,要怀着怎样坚定的信念,拥有怎样强大的内心,才能在背负着常人无法想象的压力下,依旧能保持本心,维持大局,最终干成那番惊天动地的事业?】

【他不是神,他只是一个比任何人都更懂得“取舍”二字的凡人。】

【人生如白驹过隙,英雄迟暮,美人白头,本是世间最无可奈何的悲剧。】

【可偏偏有那么一个人,他仿佛与这天地同寿,跨越了数个时代,以一己之力,对抗着时间的洪流。】

【他,就是木正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