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五朝首辅,老朱说大明没我得散 > 第66章澳洲大乱斗?打架先报哪一脉!

第66章澳洲大乱斗?打架先报哪一脉!(第1/2页)

【所以说,木正居这眼光真绝了!有时候我真怀疑他是不是开了天眼,或者是穿越者!】

【 1!我也怀疑!你看他对澳洲的了解,连那里有什么矿都知道,这要不是穿越者,我倒立洗头!】

【木正居:基操,勿六。】

评论区的画风越来越偏,所有人都在惊叹木正居的“神操作”。

把两个造反头子忽悠去海外开疆拓土,这在整个华夏历史上,都是独一份儿!

【说真的,这俩王爷虽然被忽悠了,但他们是真信守承诺啊!】

【是啊!到了澳洲第一年,啥都没干,先把木正居的生祠给立起来了!】

【哈哈!我也听说了!据说汉王爷临死前还拉着儿子的手说:木公,实乃我朱家的大恩人啊!】

【木正居:......倒也不必如此。】

【最搞笑的是,他们在澳洲推广汉化,第一本教材不是《论语》,也不是《孟子》,居然是《帝国首辅传》!】

【噗!真的假的?这么硬核吗?】

【千真万确!但凡汉化的澳大利亚土著,第一句话学的不是“人之初,性本善”,而是“木公曰:大明牛逼”!】

【哈哈哈哈!神特么“木公曰”!】

【这画面太美,我不敢看!一群黑黄色肤色的土著,摇头晃脑地背诵木正居的语录……】

【木正居:我不是,我没有,别瞎说!】

天幕的评论区一片欢乐。

朱元璋看着这些评论,嘴角也不自觉地抽搐了几下。

这都什么跟什么啊!

立生祠?

把木正居的传记当教材?

老二和老三这两个混账东西,到了海外就彻底放飞自我了?

不过......

朱元璋转念一想,这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至少,大明的文化传出去了。

哪怕传得有点歪,那也是大明的文化!

总比那些蛮夷整天茹毛饮血强!

“父皇。”

朱标在一旁,神色复杂地说道:“看来,四弟的这两个儿子,在海外……过得还不错?”

朱元璋哼了一声:“算这两个逆孙有点良心,没忘了祖宗!”

虽然嘴上说得硬气,但任谁都能听出他语气中的欣慰。

毕竟是自己的亲孙子。

不用自相残杀,还能在海外开枝散叶,建立一番功业。

这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

而这一切,都要归功于那个被他视为“鬼相”的木正居。

朱元璋看向天幕中那个佝偻的背影,眼神越发深邃。

此人,究竟是忠是奸?

或许,正如后世所言,无人能懂木正居。

他的格局,早已超越了忠奸的范畴。

他站的位置太高,看得太远。

远到连皇帝,都只能看到他的背影。

天幕的欢乐气氛还在持续。

关于澳洲那边的“奇葩”发展,后世网友们显然还有更多的猛料要爆。

【说起澳洲那边的汉化,我有个朋友就在那边留学。】

【他说那边现在都还保留着很多大明时期的古风习俗。】

【比如见面行拱手礼,逢年过节要祭拜天地祖宗,甚至连说话都带着一股子文言味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66章澳洲大乱斗?打架先报哪一脉!(第2/2页)

【最离谱的是,那边对木正居的崇拜,简直到了狂热的地步!】

【没错!在澳洲,木正居的地位跟孔圣人差不多,甚至在某些地方还要更高!】

【毕竟是“开国恩师”嘛!没有木正居的忽悠……啊呸,指引,哪有后来的南明帝国?】

就在这时,一条定位显示为“澳大自治区”的评论突然弹了出来。

【咳咳,楼上的别瞎说!不信谣,不传谣!】

【我们澳大自治区初三开学第一课,学的肯定不是《木圣人帝国首辅自传》第三卷第十七篇!】

【那是小学三年级才学的!你们这是诽谤!我告你们诽谤啊!】

这条评论一出,整个评论区瞬间静止了三秒。

然后,爆发出了更为猛烈的嘲笑声。

【哈哈哈哈!IP属地暴露一切!】

【这波属于是自爆卡车了!】

【小学三年级就学?好家伙,比我们国内还卷!】

【澳大自治区的朋友,请问你们高考考不考《木公语录》?】

【楼上的,自信点,把“请问”去掉!那是必考题!】

奉天殿前。

朱元璋看着那条“IP属地:澳大自治区”的评论,虽然不太懂什么是IP,但大概意思他是看明白了。

这新大陆……还真成了大明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了?

连后世子孙都自称“澳大自治区”?

而且听这口气,他们对大明的认同感极强,甚至比本土还要“复古”!

“好!好啊!”

朱元璋忍不住拍案叫绝。

这就是文化的力量!

这就是木正居的高明之处!

攻城为下,攻心为上。

他不仅让朱家子孙在海外扎了根,还把华夏的文明火种,播撒到了那片遥远的大陆上!

天幕上的讨论还在继续,话题逐渐深入到了澳洲后来的历史演变。

【其实澳洲那边后来也乱过一阵子。】

【汉王和赵王的后代,为了争夺“南明”的正统皇位,也打过不少仗。】

【但你们知道最有意思的是什么吗?】

【他们打内战,跟咱们这边完全不一样!】

【咱们这边打仗,那是真刀真枪往死里干,成王败寇。】

【他们那边打仗,打之前得先“辩经”!】

【对对对!我也听说过!号称“君子之战”!】

【两军对垒,先不急着冲锋。双方主帅得先出来,摆开架势,引经据典,论证自己这一脉才是太祖高皇帝和永乐大帝的嫡系正统!】

【必须得把对面驳斥得哑口无言,在“法理”上占据绝对优势,才能动手!】

【而且动手还有讲究,不能赶尽杀绝,得讲究“仁义”!】

【打赢了,也不能随便称帝,得先派人回大明本土,向北京的皇帝“请封”!】

【只有拿到了大明皇帝的册封诏书,这才算是名正言顺的“新王”!】

【哈哈哈哈!这哪里是打仗,这分明就是大型辩论赛现场!】

【知道什么叫“打架之前,先问一下对面属于哪一脉的含金量”吗?这就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