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怼天怼地怼极品【我似张狂】 > 第170 章 就是臭不要脸

怼天怼地怼极品【我似张狂】 第170 章 就是臭不要脸

簡繁轉換
作者:一发倾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11-13 17:30:35 来源:源1

第170章就是臭不要脸(第1/2页)

“娇娇!”桑妮在背后叫住同时出来挖野菜的谢娇,“这是猎夫的儿子吗?长得怪难看的。”

谢娇没有搭理桑妮,牵着小黑便走。

“我说你干嘛对我冤家似的。其实孙幸也没什么好的。离了就离了,不用惦记着他。”桑妮以为谢娇怀恨孙幸,所以也不待见她。

谢娇转头:“我才不稀罕什么幸不幸的。别在我面前提这个人。”

桑妮一怔,对于从谢娇嘴里说出不喜欢孙幸有点意外:“你喜欢那粗人猎夫?”

“啧啧,这猎夫看着就埋汰,全身灰不溜秋的不说,还带着一个孩子,给别人养孩子,我们女人多亏呀!”

以往桑妮的话就像知心姐姐一样灌入谢娇的耳朵里。这回谢娇只觉的聒噪刺耳:“我就是替别人养孩子怎么了,你还养不到呢!”

桑妮也不恼,依旧勤勤恳恳招呼谢娇:“姐姐给你介绍一个好的,就凭你没有孩子年轻就能找个上等的。再要男方三两银子都嫌少。”

谢娇只管拉着小黑离开,嘴里回了句:“还是介绍给你自己吧。”

“哎!你别走呀!”桑妮还想叫住谢娇,结果谢娇直接走了,连野菜也不挖了。

桑妮皱着眉头,难办呀!

昨晚上王远和她商量着从哪里搞点银钱来用一用,她便想到了刚回上源村的谢娇。

谢娇一直都和她亲近,她想,若是她把姿态放低来,话语暖和些,她一定还会跟以前一样对自己好。

今日她偷偷跟在谢娇后面,就想套个近乎,却不想碰了个壁。

“怎么样,你跟这个谢娇可是搭上了话没有?”王远显的有点急切。

“话倒是搭上了,但是她不愿理我,没说上两句就走开了。”桑妮觉的很难办。

坐在床沿边的王远突然伸出一只脚踢向桑妮,骂道:“没用的婆娘,还当你是个厉害的,出去一趟什么都没有办成。”

桑妮被王远踢中大腿,哎哟一声倒在地上,吼叫道:“你有本事你去呀!”这句话还成功堵住了王远那张嘴。

这段时间,村民们饭前饭后都是议论和离回家的谢娇,两人得知谢娇跟黑川在一起无凭无据只是一对姘头时,便有了心思。

王远好吃懒做,家徒四壁,空手套白狼般又娶了桑妮为妻。隔壁村的几个平时与王远关系好的癞子,对他这番功夫甚是佩服。

其中一个癞子情况与他相似,死了婆娘娶不到女人,甚是着急,希望王远给他支招。

王远记住了这么一回事,还说要是成了得给一两银子谢礼。那癞子一口答应。一两银子可以呀。他正劲儿去找婆娘三两银子都没人嫁,实在是名声烂了。

更何况他拿不出三两银子,一两银子嘛,可以一点一点给,只要女人到手了,慢慢让女人自己还呗。

算盘打的啪啪响,但是却没有合适的人选,正经人家的女儿怎么可能被王远桑妮缠上。如今他们俩在上源村下源村甚至附近的村子就跟那阴沟的老鼠差不多,到了人人喊打的地步。

和离的谢娇突然回来了,身边又没有一个亲人,王远桑妮便有了赚钱的目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70章就是臭不要脸(第2/2页)

只是谢娇上过当吃了苦,没他们想象的那么好骗了。

王远此刻被桑妮一句“你有本事你去呀”堵住了嘴巴,还真想着自己如何亲自动手。

磨坊中,磨豆浆煮豆浆都已经完成,该到点卤水的时候。

谢成拿下挂在横木上的那件披风往乔疏房间走去。这成了他的惯例。李冬刘明也没有抢他这个差事。

李冬刘明吴莲起初只道这披风是谢成晚上怕着凉披在自己身上的,还暗暗嘲笑这披风与他性情不配,耍猴的戴了一个官帽子。

几次观察才发现谢成哪里是给自己披的,那是晚上去叫乔娘子给乔娘子披上的。

三个人挤在房间嘀咕。

吴莲:“谢成改花招了?不把银子放在乔娘子那里了?”

刘明看了一眼吴莲:“好像还是放在乔娘子那里。”

李冬醋醋的:“放心,乔娘子记着账呢,我的也放在她那里了。刘明,你放了没?”

刘明摸摸脑袋,怯怯的看了一眼吴莲:“我前几日也把钱放在乔娘子那里了。要的时候再取,踏实。”

吴莲:亏她还想着把钱放在刘明这里,原来他自己也不愿意保管呀。得,明日她也把钱放在乔娘子处,让乔娘子只管记账,她也踏实。

外面传来脚步声,李冬嘘了一声,三人走到门边探着脑袋往门缝看过去。

乔疏进了磨坊,跟在后面的谢成伸手轻柔的帮她拿下披在身上的披风,依旧挂在墙上的横木上。然后退了出去回了自己的房间。

李冬轻声骂出嘴:“臭不要脸,就知道他接近乔疏不安好心。”

吴莲:“你吃醋?你去叫呀!乔娘子对你不好?”

李冬立即泄气:“乔娘子对我等一视同仁。要不刘明你去。”

刘明慌忙摇头:“对我也一视同仁。”

吴莲指着谢成:“难道乔娘子对他更好?”

刘明李冬摇头:“也没有呀。”

吴莲终于悟了:“那就是谢成臭不要脸。”

李冬刘明这会儿乐了,就是臭不要脸!

天边晨曦未露,磨坊中,乔疏神情专注,手腕轻抖,将晶莹剔透的卤水如细线般,均匀地、极富耐心地洒入豆浆之中。

与此同时,另一只手持长勺,在豆浆中缓缓搅动。那看似柔弱的豆浆,在卤水的“点化”下,褪去了最初的散漫,凝结成了拥有独特口感和风味的豆腐雏形。

接下来便是谢成李冬刘明把这些鲜嫩的豆花舀入铺好纱布的木框模子中,包紧纱布,压上重物,挤去多余的水分。随着水分的缓缓渗出,豆花在压力下逐渐紧实、成型,最终脱胎换骨,成为餐桌上或嫩或老、风味各异的豆腐。

李冬一时兴起哼起那没有调调的小曲:

“石墨转呀转辗新浆,

白泡泡飘在竹筐上。

木框模子呀等它藏,

豆腐香漫过小厨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