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汉厅笔记:Excel卷穿大汉 > 第12章 刑名透视:技术出圈的代价

汉厅笔记:Excel卷穿大汉 第12章 刑名透视:技术出圈的代价

簡繁轉換
作者:风渡墨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11-04 17:18:40 来源:源1

第12章刑名透视:技术出圈的代价(第1/2页)

县城的晨光刚爬上县衙的飞檐,风渡墨还在书房对着一张“宣纸Excel”琢磨李四案的卷宗归档,就听见外面传来一阵闹哄哄的声响。他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刚推开窗,就看见一群百姓举着写满“青天在世”“技术断案神乎其技”的牌子,堵在县衙门口,领头的正是绣娘案里沉冤得雪的绣娘丈夫,手里还捧着一面崭新的万民伞。

“风先生!您快出来受我们一拜!”绣娘丈夫仰着头喊,声音里带着哭腔,“要不是您,我家娘子这辈子都翻不了身,我们全家都记着您的大恩!”

风渡墨无奈地笑了笑,披上外衣下楼。刚走到门口,就被百姓们围了个水泄不通,有送鸡蛋的,有送自家种的蔬菜的,还有个说书先生当场拍着醒木,编了段“Excel断案记”,说得唾沫横飞,引来一片喝彩。

【作者插话:家人们,这就是古代版“网红出圈”现场啊!风渡墨本来只想安安静静用Excel搞事业,结果一不小心成了县城顶流,这剧情走向,像极了当代社畜只想摸鱼,却因为一次偶然的表现被推上热搜,烦恼这不就来了嘛!】

“大家安静一下,安静一下!”风渡墨抬手示意,“断案是官府的本分,我只是做了该做的事,大家没必要这么客气。这些东西我不能收,大家快拿回去吧!”

可百姓们哪里肯依,推来推去半天,风渡墨实在拗不过,只好收下了那面万民伞,又好说歹说才把众人劝走。刚喘口气,捕头王大眼就凑了过来,一脸兴奋:“风先生,您现在可是咱们县城的大名人了!刚才我去街上买包子,听见好几家店铺都在议论您,说您有‘通天本事’,能靠一张纸破奇案!”

风渡墨却皱起了眉:“什么通天本事,不过是用了点整理数据的小法子。这话传出去,可不是什么好事。”

王大眼没听出他话里的担忧,还乐呵呵地说:“好事啊!这说明您有能耐!说不定府衙的大人听说了,还会提拔您呢!”

风渡墨摇了摇头,没再说话。他心里清楚,在这官场里,“出名”从来都是把双刃剑。尤其是他这种“非主流”的断案方式,在保守的官吏眼里,根本不是什么本事,反而可能被视作“异类”。

果不其然,没过两天,坏消息就传了过来。

这天上午,风渡墨正在整理官道修缮的初步方案,户房的吏员匆匆跑进来汇报:“风先生,不好了!府衙那边传来消息,说有人弹劾您‘妖术断案’,蛊惑民心!”

“妖术断案?”风渡墨愣了一下,随即觉得又好气又好笑,“我用一张纸梳理时间线,怎么就成妖术了?”

“那些人说,您画的那个什么‘时间轴’,根本不是凡间该有的东西,是用邪术迷惑证人,逼他们说出假供词!”吏员急得满头大汗,“还有几个县的吏员联合起来,说您破坏了‘刑名规矩’,要求府衙严惩您!”

王大眼一听就炸了:“这群人简直是胡说八道!他们就是嫉妒风先生有能耐!”

风渡墨倒是冷静,他沉思片刻,对吏员说:“知道是谁牵头弹劾我的吗?”

“听说是邻县的刑名师爷,还有咱们府里几个一直看您不顺眼的吏员。”吏员压低声音,“他们说您一个小小的县城幕僚,凭什么出这么大风头,抢了他们的脸面。”

【作者插话:看到没看到没!经典的“文人相轻” “职场嫉妒”戏码上线!这波操作像极了当代职场里,有人靠新方法做出成绩,就被一群守旧的老员工联名举报“不按规矩来”,说白了,就是见不得别人好!】

正说着,衙役来报,府衙的赵通判赵汝楫亲自来了。风渡墨心里一紧,赵汝楫是府衙里少有的明白人,也是少数知道他“技术断案”原理的官员,这次他亲自过来,不知道是福是祸。

他赶紧出门迎接,赵汝楫一见到他,就叹了口气:“风渡墨啊风渡墨,我早就提醒过你,做事别太张扬,你怎么就是不听?”

风渡墨苦笑道:“赵大人,我只是想把案子办好,没想过要张扬。”

“你不想张扬,可你的本事太扎眼了。”赵汝楫走进书房,示意众人退下,只剩下他和风渡墨两人,“你用‘时间轴’断案,在咱们看来是高明的法子,可在那些守旧的官吏眼里,这就是‘旁门左道’。他们寒窗苦读十几年,学的是《大明律》,练的是刑名技巧,结果你一个连科举都没参加过的人,用一张纸就破了他们搞不定的案子,他们能甘心吗?”

风渡墨沉默了,他知道赵汝楫说的是实话。在这个讲究“资历”和“规矩”的体制里,他的“技术创新”本身就是一种“冒犯”。

“更要命的是,”赵汝楫继续说,“你破了绣娘案,又揪出了刘吏员,断了不少人的财路。那些人早就想找机会收拾你,这次‘妖术断案’的谣言,就是他们借题发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2章刑名透视:技术出圈的代价(第2/2页)

“那府衙打算怎么处置我?”风渡墨问道。

“幸好张知府是个明事理的人,知道你是冤枉的。”赵汝楫喝了口茶,“他压下了弹劾的奏折,还训斥了那些牵头的吏员。但他也说了,以后你做事要收敛些,别再用这些‘新奇法子’,免得再引来非议。”

风渡墨松了口气,又有些无奈:“难道就因为别人的偏见,就不能用更高效的方法做事吗?”

“不是不能,是要懂得藏锋。”赵汝楫看着他,眼神里带着几分告诫,“你要记住,‘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在这官场上,枪打出头鸟,尤其是你这种没有根基的人,太张扬只会死得更快。”

他顿了顿,又说:“技术是好东西,能解决很多难题,但技术解决不了人心的偏见。那些官吏之所以诋毁你,不是因为你的方法不好,而是因为他们看不懂,也不愿意接受。他们习惯了按部就班,习惯了墨守成规,你的出现,打破了他们的舒适区。”

风渡墨默默点头,赵汝楫的话像一盆冷水,浇醒了他。他之前一门心思扑在“用技术解决问题”上,却忽略了官场的人情世故,忽略了人心的复杂。

【作者插话:赵通判这话简直是职场金句!放在古代官场适用,放在现代职场也一样。多少有才华的年轻人,因为不懂“藏锋”,一味张扬,结果被同事排挤、被领导忌惮,最后壮志难酬。风渡墨这波算是上了一堂生动的“官场生存课”。】

“那官道修缮的事,我还能用之前的方法吗?”风渡墨问道,他原本打算用Excel做预算表和材料清单,现在看来,恐怕也要收敛了。

“方法可以用,但要换个说法。”赵汝楫笑道,“你别再说什么‘Excel’‘A/B测试’,就说你是‘参照古法,反复核算’‘多方比对,择优而选’。换个壳子,那些人就挑不出毛病了。”

风渡墨恍然大悟:“多谢赵大人指点,我明白了。”

“你是个有才华的人,我不想看到你因为这些小事栽跟头。”赵汝楫拍了拍他的肩膀,“记住,技术可以解决问题,但解决不了人心的偏见;想要走得远,既要懂做事,也要懂藏锋。官场就像一片森林,你可以长得比别人高,但别把枝丫伸得太宽,否则风一吹,最先折断的就是你。”

送走赵汝楫后,风渡墨坐在书房里,久久没有说话。他看着桌上那张画着官道修缮初步方案的宣纸,上面还用小字标注着“用Excel做成本核算”“A/B测试确定三合土比例”,现在看来,这些都要改了。

王大眼走进来,看到他闷闷不乐的样子,安慰道:“风先生,您别往心里去,那些人就是眼红您。大不了咱们以后做事低调点,反正咱们自己知道方法好用就行。”

风渡墨笑了笑:“我没往心里去,赵大人说得对,是我之前太理想化了。在这官场里做事,光有技术不够,还得懂人情世故,懂藏锋守拙。”

他拿起笔,把宣纸上那些“现代词汇”一个个划掉,重新写上“古法核算”“多方试验”。虽然有些无奈,但他知道,这是在这个时代生存下去的必要妥协。

可他没想到,麻烦并没有就此结束。

当天下午,一个衙役匆匆跑进来,脸色苍白:“风先生,不好了!城外的几个乡绅联名上书,说您‘妖术断案’败坏风气,要求您公开道歉,还要销毁您那些‘邪门的纸张’(指时间轴表格),否则他们就联合全县乡绅,到府衙去闹事!”

风渡墨皱起了眉,乡绅势力庞大,在地方上很有影响力,他们的发难,比那些吏员的弹劾更难对付。

“他们有没有说,是谁在背后挑唆?”风渡墨问道。

“听说是邻县的一个乡绅,之前和刘吏员有交情,这次是为刘吏员报仇,也是想给您一个下马威。”衙役回答。

风渡墨靠在椅子上,揉了揉眉心。他原本以为,解决了李四案,就能安安心心搞官道修缮,没想到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人心的偏见,比他想象的还要顽固。

他看着窗外,夕阳把县衙的影子拉得很长,像一道难以跨越的鸿沟。技术能破解复杂的案件,能计算精准的预算,却怎么也算不透人心的险恶和偏见。

那么,面对乡绅们的发难,风渡墨会选择妥协道歉,还是坚持自己的方法?那些背后挑唆的人,还会使出什么阴谋诡计?赵汝楫会不会再次出手相助?更重要的是,即将开始的官道修缮,会不会因为这场风波而被迫中止?咱们下一章接着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