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汉厅笔记:Excel卷穿大汉 > 第31章 太子发难:民情牌与硬数据的对决

汉厅笔记:Excel卷穿大汉 第31章 太子发难:民情牌与硬数据的对决

簡繁轉換
作者:风渡墨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11-04 17:18:40 来源:源1

第31章太子发难:民情牌与硬数据的对决(第1/2页)

太子一党的“软抵抗”,很快就变成了“硬发难”。就在风渡墨带着团队奔赴太子管辖的河东郡推广折银改革时,郡府大门紧闭,刺史站在城楼上喊话:“风劝农使,非是本官抗命,实在是河东郡民情特殊——百姓多以农耕为本,不懂银子换算,强行折银,恐生民变!还请回吧!”

这话听着冠冕堂皇,实则就是**裸的挑衅。河东郡是全国粮商的聚集地,太子亲信掌控着这里的粮食贸易,折银改革一旦落地,他们低价收粮、高价售粮的好日子就彻底到头了。

【作者插话:家人们!这刺史玩的是“太极拳”啊!表面说“民情特殊”,实则是“我后台硬,就不配合”!这套路搁现代就是“总部推行新政策,区域经理拿‘本地特色’当挡箭牌”,本质上就是仗着有人撑腰摆烂!只能说,背靠太子就是不一样,连圣旨都敢变相违抗!】

风渡墨站在城下,心里门儿清——所谓“百姓不懂换算”就是借口,清河郡的百姓一开始也不懂,可靠着税收仪表盘、金属活字换算表,照样把折银搞得顺顺当当。河东郡刺史根本没给百姓了解的机会,就直接把大门焊死了。

“刺史大人,”风渡墨仰头喊道,“既然您说民情特殊,那不如打开城门,让我跟百姓们聊聊?是好是坏,让百姓自己判断!”

城楼上的刺史脸色一变,他最怕的就是这个——百姓一旦知道折银能省粮食、少跑腿,肯定会支持改革,到时候他的“民情牌”就彻底失效了。他咬牙喊道:“无需多言!再敢纠缠,休怪本官以‘煽动民心’论处!”

眼看硬闯不行,风渡墨只能暂时退到城外的驿站。团队里的书吏急得团团转:“风大人,太子势力太大,河东郡又是他们的核心地盘,咱们根本推不动啊!不如先回京城,向陛下请旨?”

“请旨没用。”风渡墨摇摇头,“皇帝虽然支持改革,但也不能强压太子,毕竟是储君。咱们得用事实说话,让太子一党的‘民情牌’不攻自破!”

他当即下令:在驿站外搭起高台,把便携式税收仪表盘、金属活字换算表全都摆出来,再让李铁山打造几个银蛇、粮囤木牌,专门给过往的百姓演示折银的好处。

“百姓不懂换算,咱们就用最直白的方式教;他们怕吃亏,咱们就用数据给他们吃定心丸!”风渡墨对着团队成员说。

消息很快传开,周边的百姓都好奇地跑来围观。风渡墨亲自站在高台上演示:“父老乡亲们,你们种十亩地,一年收十石粮食,缴三石税,自己扛去粮仓,路上损耗一石,粮官克扣一石,最后你们只剩六石粮食;要是折银缴税,一石粮食换一两银子,缴三两银子就行,剩下的七石粮食,你们能自己吃、能卖钱,这不比缴粮划算多了?”

他让书吏用金属活字拼出河东郡近三年的粮价数据:“你们看,每年缴粮期,粮商把粮价压到五钱银子一石,你们卖粮换银缴税,反而要倒贴;折银后,你们可以随时卖粮,粮商再也不敢随意压价,这才是真的为你们好!”

【作者插话:绝了!风渡墨这波是把“流动宣传车”开到了古代!你不让我进城,我就在城外搞“路演”,用数据和实例打动百姓,这就好比现代品牌进不了商场,就搞地摊经济爆火,硬生生把流量做起来!只能说,只要站在百姓这边,再高的城墙都挡不住民心!】

百姓们越听越明白,越看越心动。有个老农挤到台前,激动地说:“风大人,您说的是真的?俺去年缴粮,路上掉了半石,粮官说俺的粮食成色不好,又扣了半石,最后俺家差点没粮过冬!要是折银能少吃亏,俺第一个支持!”

“当然是真的!”风渡墨让人拿出清河郡百姓的联名信,上面密密麻麻都是签名和手印,“这些都是清河郡百姓写的,他们推行折银后,再也没人被克扣粮食,你们可以派人去打听!”

短短三天,驿站外就聚集了上千名百姓,大家纷纷喊着:“我们要折银!我们不要被克扣!”甚至有百姓自发地来到河东郡府门口请愿,要求刺史打开城门,让风渡墨进城推广改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1章太子发难:民情牌与硬数据的对决(第2/2页)

城楼上的刺史彻底慌了,他没想到风渡墨竟然有这么大的号召力,赶紧派人去京城向太子求援。

太子接到消息,气得拍碎了案几:“一个小小的劝农使,竟敢在我的地盘上兴风作浪!”他当即让人带着自己的手谕,赶赴河东郡,同时还安排了一件“杀器”——让全国最大的粮商(大司农的侄子)带着重金,去河东郡收买百姓,让他们改口反对折银。

几天后,太子的使者带着手谕赶到河东郡,粮商也跟着来了。他们一边给刺史撑腰,一边在百姓中散布谣言:“风渡墨的折银是骗局!官府收了银子,就会滥发钱币,到时候银子就不值钱了!”“谁要是支持折银,以后就别想在粮铺买粮!”

更阴险的是,粮商还收买了十几个流民,让他们假装百姓,在驿站外哭闹:“风大人,您快走吧!我们不要折银,我们就要缴粮!您再不走,粮商就不给我们卖粮了!”

【作者插话:好家伙!太子一党这波是“软硬兼施”啊!硬的来手谕施压,软的来收买造谣,甚至还搞“演员碰瓷”,这套路搁现代就是“资本下场抹黑竞品”,手段卑劣到了极点!只能说,为了利益,太子一党连脸都不要了!】

百姓们被这波操作搞懵了,原本支持改革的人,也开始犹豫起来。风渡墨看着眼前的乱象,心里却很平静——他早就预料到太子会来这一手,也早就准备好了应对之策。

他让人把那十几个哭闹的流民带到台前,笑着问:“你们说不要折银,那我问你们,你们家有几亩地?今年收了多少粮食?缴了多少税?”

流民们顿时语塞,支支吾吾说不出来——他们根本不是河东郡的农户,哪里知道这些!

风渡墨当即揭穿了他们的身份:“大家看清楚了!这些人根本不是咱们河东郡的百姓,是粮商花钱请来的骗子!他们怕你们过上好日子,怕你们不再被他们压榨,才故意来造谣!”

说着,他让人拿出粮商收买流民的证据——这是李铁山的伙计暗中查到的,粮商给流民发钱的清单,上面还有流民的签名!

百姓们恍然大悟,当场就把那十几个流民赶走了。粮商见状,吓得赶紧带着人溜回了京城。

太子的使者脸色铁青,指着风渡墨的鼻子骂:“风渡墨,你竟敢违抗太子殿下的命令,你等着瞧!”

“我不是违抗太子殿下,我是在为百姓办事,为朝廷增收!”风渡墨寸步不让,“太子殿下要是觉得我做得不对,可以让他亲自来河东郡,问问百姓们的想法!”

使者气得浑身发抖,却再也不敢多说一句话,灰溜溜地离开了河东郡。

刺史站在城楼上,看着城外百姓们拥护风渡墨的场景,知道自己再也挡不住了,只能下令打开城门,迎接风渡墨进城。

风渡墨走进河东郡城,看着街道上欢呼的百姓,心里感慨万千。所谓“民情特殊”,从来都不是改革的阻碍,而是既得利益者的遮羞布;只要你真心为百姓着想,用数据说话,用事实证明,民心就会站在你这边,再强大的势力也无法阻挡。这句话,在这一刻得到了最有力的印证。

可他心里清楚,拿下河东郡,只是击败太子一党的第一步。太子绝不会善罢甘休,接下来,他可能会动用更强大的力量,甚至在皇帝面前搬弄是非,试图彻底扼杀折银改革。

果然,就在风渡墨在河东郡推进改革的第五天,京城传来消息:太子在皇帝面前哭诉,说风渡墨“目无储君”“煽动民心”,请求皇帝罢免风渡墨的官职,停止全国的折银改革。

风渡墨看着远方的京城,眼神变得凝重起来。他知道,真正的决战,即将开始。

那么,皇帝会相信太子的哭诉,罢免风渡墨吗?风渡墨又会用什么方法,彻底说服皇帝,击败太子一党的阻挠?咱们下一章接着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