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汉厅笔记:Excel卷穿大汉 > 第29章 绝境反击:金属活字的“铁证之力

汉厅笔记:Excel卷穿大汉 第29章 绝境反击:金属活字的“铁证之力

簡繁轉換
作者:风渡墨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11-04 17:18:40 来源:源1

第29章绝境反击:金属活字的“铁证之力”(第1/2页)

郡府高官联名弹劾的文书,像一块巨石砸在清河郡的水面上,瞬间掀起千层浪。“风渡墨滥用民力”“私设值守队图谋不轨”的传言,短短半天就传遍了全郡,之前对折银改革拍手叫好的百姓,也开始私下嘀咕:“风大人不会真的是个酷吏吧?”

风渡墨的处境一下子从云端跌进泥沼——太守虽然信任他,但架不住郡府四位长史联名施压,只能先下令暂停折银改革,让风渡墨“待岗自省”,等候调查。县衙里的书吏、衙役也开始人心惶惶,有人甚至偷偷收拾东西,生怕被牵连。

【作者插话:家人们!这波是典型的“官场围剿”啊!贪官粮商打不过就搬救兵,联合高官用“莫须有”的罪名扣帽子,这套路搁现代就是“职场PUA 联名举报”,专门掐着你的软肋往死里打!只能说,官场险恶,比战场还让人防不胜防!】

李铁山看着风渡墨整日坐在值房里翻账本,急得直跺脚:“风大人!咱们不能就这么认栽!那些高官都是收了王粮商的好处,故意陷害您!咱们找百姓联名上书,证明您的清白!”

“联名上书没用。”风渡墨摇摇头,眼神却很坚定,“百姓的口碑是虚的,在高官眼里,这就是‘民声裹挟’;咱们得拿实打实地证据,让他们哑口无言!”

他所说的证据,就是郡丞和王粮商勾结的铁证。之前虽然抓住了郡丞的管家,但仅凭一份供词,根本扳不倒背后的高官;王粮商跑了,粮铺也空了,看似断了线索,可风渡墨始终记得,王粮商经营粮铺多年,不可能没有留下账本——那些记录着他行贿、压价、囤粮的账本,才是最致命的武器。

“可王粮商的粮铺都搜遍了,连张纸片都没找到!”李铁山叹气道。

“他肯定不会把账本放在粮铺。”风渡墨站起身,指着桌上的金属活字铁板,“你想想,王粮商要给郡丞、给那些高官行贿,账目肯定见不得光,他会藏在哪里?”

两人琢磨了一夜,第二天一早,风渡墨让人以“清点王粮商财产”为由,包围了他在城外的庄园。庄园里的管家百般阻拦,可李铁山带着铁匠铺的伙计,硬生生撬开了地窖的门——地窖里堆满了粮食、布匹,还有一个上了锁的铁箱。

打开铁箱的那一刻,风渡墨终于松了口气——里面果然藏着三本厚厚的账本,还有一沓书信,上面清清楚楚地记录着王粮商给郡丞、四位长史行贿的时间、金额,甚至还有他们私下约定“打压折银改革”的对话!

【作者插话:我的天!这就是“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吧!王粮商以为把账本藏在地窖里就安全了,没想到风渡墨早就把他的心思摸得透透的!这波搜查,堪比现代的“精准打击”,一找一个准!】

可新的问题又来了:账本是用毛笔写的,字迹虽然清晰,但要让太守和其他官员都看清,得抄写好几份,而且容易被人篡改;书信更是脆弱,万一被人撕毁,证据就没了。

“这好办!”李铁山一拍大腿,想起了自己的看家本事,“风大人,咱们把这些账目、书信,都用金属活字刻下来!铁字不怕水、不怕火,还改不了,这才是真正的‘铁证’!”

风渡墨眼前一亮,这简直是绝境中的转机!金属活字不仅能精准复刻账本内容,还能批量排版,做成铁板证据,到时候摆在太守面前,谁也无法抵赖!

说干就干,风渡墨亲自校对账本内容,李铁山带着十几个伙计,连夜赶制金属活字。这些活字比之前的换算表更精细,每个字只有指甲盖大小,刻得工工整整,还特意区分了“行贿金额”“受贿官员”等关键信息,用不同大小的活字排版,一目了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9章绝境反击:金属活字的“铁证之力”(第2/2页)

三天后,当四块刻满账目、书信的铁板摆在太守面前时,太守彻底惊呆了。铁板上,“王粮商于三月初六行贿郡丞五千两白银”“四位长史各收贿两千两,承诺打压折银改革”等字样,清晰刺眼,甚至还有王粮商和郡丞约定“偷账本、诬陷风渡墨”的对话原文,连日期、地点都写得清清楚楚。

“这……这是真的?”太守拿起铁板,用手抚摸着凹凸不平的字迹,声音都在发抖。

“句句属实!”风渡墨躬身道,“这些铁板都是用金属活字刻成,内容与王粮商地窖里的账本、书信完全一致,绝无篡改!大人可以派人核对原文,也可以传讯那些被记录的官员,一问便知!”

【作者插话:绝了!风渡墨这波是把“证据固化”玩到了极致!别人的证据是纸,他的证据是铁,这就好比现代的“区块链存证”,一旦记录就无法篡改,直接把贪官的后路堵死了!只能说,知识就是力量,关键时刻能救命!】

太守当即下令,传讯四位长史和被停职的郡丞。面对铁板上的铁证,这些之前还趾高气扬的高官,瞬间没了底气。郡丞还想狡辩,可当风渡墨拿出他和王粮商的书信原文铁板时,他再也撑不住了,瘫坐在地上,如实招认了自己的罪行。

四位长史更是吓得面如土色,纷纷跪地求饶,承认自己收了王粮商的贿赂,联名弹劾风渡墨只是想“帮郡丞出头,捞点好处”。

真相大白,太守气得当场拍碎了案几:“一群蛀虫!竟然勾结粮商,诬陷忠良,败坏朝纲!”他当即下令,将郡丞、四位长史革职查办,押解京城交由廷尉处置;同时张贴告示,澄清风渡墨的冤屈,恢复折银改革,并在全郡推广金属活字铁板记账,杜绝账目篡改。

消息传开,清河郡的百姓们欢呼雀跃,纷纷来到县衙,给风渡墨和李铁山送来了粮食、布匹:“风大人,您真是好样的!那些贪官总算得到报应了!”“李兄弟的铁活字真是神了,帮咱们保住了好日子!”

风渡墨看着眼前的百姓,又看了看身边憨厚的李铁山,心里感慨万千。真正的铁证,不是严刑逼供换来的供词,而是藏在细节里、经得起推敲的真相;真正的改革,从来不是一个人的战斗,而是民心所向、众望所归的前行。这句话,他此刻有了最深刻的体会。

【作者插话:这波反转看得太过瘾了!从被联名弹劾到绝境反击,风渡墨用金属活字打出了最漂亮的一仗!只能说,邪不压正,只要手里有铁证、心里有百姓,再强大的对手也能被打败!】

可就在全郡都在庆祝贪官落网、改革重启的时候,一个衙役匆匆跑来汇报:“风大人,不好了!王粮商在逃往京城的路上被人灭口了!”

风渡墨心里咯噔一下,王粮商被灭口,说明他背后还有更大的靠山!之前的郡丞、四位长史,不过是冰山一角,真正的幕后黑手,还隐藏在更深的地方。

果然,没过几天,京城就传来消息:有大臣上书皇帝,指责清河郡的折银改革“破坏祖制”“动摇国本”,要求皇帝下令停止改革,严惩风渡墨。

风渡墨站在县衙门口,望着京城的方向,眼神变得凝重起来。他知道,这场关于改革的战斗,远远没有结束。之前面对的是郡府的贪官,接下来要面对的,可能是京城的权贵,甚至是整个旧制度的既得利益者。

那么,王粮商背后的幕后黑手到底是谁?京城的大臣为什么要打压折银改革?风渡墨又将如何应对来自京城的压力,保住来之不易的改革成果?咱们下一章接着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