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回到明朝当皇帝 > 第十六章谥号

回到明朝当皇帝 第十六章谥号

簡繁轉換
作者:青叶7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11-05 17:14:05 来源:源1

第十六章谥号(第1/2页)

万历四年五月,最后一次朔望朝。

三通鼓响,官员依次走出朝房静候入宫。

鸣钟之后,左右掖门打开,文武官员分左右进入。

鸿胪寺官员如同纪律委员一般,面无表情地紧盯每一个入朝官员。

监督文武官员有无大声喧哗、衣冠不整、仪态不端者,甚至是偷偷吐痰、随手乱扔东西的。

都会默默记录在小本本上。

嘉靖时奉天殿被更名为皇极殿。

御门听政的地点没变,不过是变了个名字。

随着鸣鞭声响起,在群臣于皇极殿前按班次站好后,便是今日的主角要登场了。

朱翊钧对于这一套走流程式的朝会已经不再陌生。

望着皇极门前乌泱乌泱一群五颜六色的官员,每次都有种像是后世参加校运会的感觉。

锦衣卫力士五伞盖、四团扇的簇拥之下,身着明黄色龙袍的朱翊钧迈步踏上丹墀金台。

左右两侧同样有身着飞鱼服的锦衣卫森严守卫。

之前从来没有过站在大明权力之巅的朱翊钧,在经过与张居正的一夜畅谈后,在这一刻仿佛也体会到了一丝丝皇权的魅力。

文武官员,无论年龄大小,品级高低,此时不管心里如何想,都属于他这个大明皇帝的一员臣子。

再次鸣鞭之后,便是鸿胪寺腔调古怪的唱班声响起,随后便是礼乐声响起,仿佛要冲破紫禁城头顶的云层,直达天庭。

随着唱班声落,文臣武将包括一些来京的皇亲国戚,整齐地站在皇极殿偌大的广场上,礼乐声中开始行五拜三叩之礼。

随后由鸿胪寺卿向朱翊钧禀奏,哪些官员因差出京没来,哪些地方官员进京参加今日朝会。

这样的朝会称之为朔望朝,注重的是仪式与其象征意义。

与每年只举行几次的大朝会基本差不多,并不以处理朝堂政务为主。

至于真正处理朝堂政事的朝会,也可以称之为:日朝。

也就是每天都有议政,不过人数显然就不会这么多了,大部分时候都是以内阁为主,六部官员以及通政司等等一起。

朱翊钧有资格参加,但却是没有资格或者权力去决断什么。

毕竟,这一切在如今都是以内阁草拟、他这个傀儡皇帝批红为主。

但好在,在废了冯保之后,如今司礼监的职权也在重整中,往后自己这个皇帝,将不再是傀儡,而是张居正的第一靠山!

皇极殿内,显然都很难看清楚每个臣子官员的模样。

班次靠前的倒是能够看见几个:张居正、申时行、朱希孝等等。

不过在内阁诸臣中,倒是未发现张四维的身影。

性情刚烈的张学士,不是说今日朝会要给朕一个满意的解释吗?

不会跑路了吧?

朱翊钧摇了摇头:不可能。

这个时代又不像是后世,事发之后可以买张机票直接逃往国外。

如今可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大明万历时代,就算是想跑他也没地方跑。

神游之间,鸿胪寺卿何齐贤上前禀奏。

“皇上,可否要召见今日来京觐见的勋戚以及官员?”

“都有谁?”

“皇上您看。”

何齐贤双手递上上疏。

皇极殿前,无数文臣武将站在那里鸦雀无声,静静等待着鸿胪寺卿再次唱退朝。

其中一些勋戚、外地官员,显得格外谨慎跟小心,小心脏噗噗地急跳着。

能不能见到当今皇上,就看这一会儿了。

不过昨日已经打点过鸿胪寺的官员了,只是不知道管用不管用。

想来那些拜访过鸿胪寺卿的,应该要比自己更有机会见到皇上吧?

皇极殿内,朱翊钧看着一个个名字,以及上面备注着的这一次进京面圣所带来的……贡品等等。

何齐贤则是向朱翊钧禀奏着,京朝官中谁谁谁不在,因何事去了哪里哪里。

同样也是走个过程。

因为大部分离京的官员,会向鸿胪寺报备以外,同样也得有内阁或者六部的首肯。

所以到了他这个皇帝这里,其实说不说都无所谓的。

诸多进京觐见的官员名字中,朱翊钧决定召见浙江、福建以及陕西的几名官员。

嗯,并非是因为他们名字后面的礼单贡品很长,主要是他这个皇帝很关心这几个地方的民生。

正待告诉何齐贤要召见谁时,突然外面传来了嘈杂声。

“怎么回事儿?”

朱翊钧不由翘首望向皇极殿外面。

此时嘈杂声中还带着呵斥声,但依然显得有些闹哄哄。

何齐贤快步走了出去,朝会纪律是否严明可是他这个鸿胪寺卿的主要政绩!

如此吵闹,这既是对皇上大不敬,也是要砸他的饭碗,抹杀他的政绩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十六章谥号(第2/2页)

“老臣张四维求见皇上!”

皇极殿前数百名的文臣武将中,张四维一身绸缎宽袖长袍、昂首阔步、一脸悲壮地从人群中大步向皇极殿前走来。

手持笏板、班次最为靠前的张居正紧皱眉头。

他想到了今日张四维肯定会出幺蛾子,但没想到会是在百官面前。

而且竟然还穿着……一身寿衣!

转身出列,看着迈步走过来的张四维。

面无表情沉声道:“简直是胡闹!张大人这是做什么?身为内阁辅臣,难道不清楚此时是何等重要的场合?成何体统!”

张四维悲壮的惨然一笑,面对张居正停下脚步行礼:“昨夜皇上在元辅府邸,可是已经免了下官内阁辅臣的差遣。

况且……下官今日这一身衣裳,想来元辅也明白下官的冤情。”

两人说话间,群臣开始不由低头议论纷纷。

鸿胪寺的官员想要禁止众人小声议论,但无论是严厉喝止还是响鞭,都起不到太大的作用。

此时,众人的注意力都放在了一身寿衣的张四维身上。

“下官被奸人宵小所诬陷又无法自证清白,思来想去……下官这一次也不上疏请辞归乡来证清白了,下官这一次愿在皇上面前以死证清白。

还望元辅能够成全下官。”

“你可知你当着诸多同僚的面,在朝会之上如此胡闹,这可是大不敬,甚至是欺君之罪!”

张居正面对一脸悲壮的张四维,气的胡须都在抖。

丢人现眼到这个份儿上,他张居正为官多年还是头一次见。

但他以为这样就能逼迫皇上不去查他收受贿赂一案吗?

别忘了,今日李幼孜都没来得及上朝,就已经被锦衣卫给带走问话去了。

此时张四维这般闹妖,若以为还能像穆宗皇帝在时那般轻松脱罪,显然是痴心妄想了!

别看如今皇上不过才十四岁,可昨夜一夜长谈后,张居正比眼前的所有臣子都清楚,少年皇帝可没有那么好骗,更没有那么容易被人拿捏。

“为了一生清誉留人间,下官如今连死都不怕了。

若是真冒犯了皇上,犯了欺君之罪,下官也绝无怨言。

只是恳请皇上能下旨严惩背后恶意中伤下官之人,为下官洗刷冤屈。

臣泉下有知,也能瞑目了。”

张四维面对百官,硬是挤出了几滴眼泪。

而后冲着身后喊道:“把老夫的棺椁抬上来。”

哗的一下,皇极殿前百官几乎是同时扭头看向身后。

只见披麻戴孝之人,扛着一具黑色的棺椁,一个个神情悲泣着缓步走来。

而在棺椁之后,竟然是张四维一家老小,一个个同样是披麻戴孝。

招魂幡此时由其长子抗在肩上,随着清晨的微风无声飘扬着。

皇极殿前,此时朱翊钧走了出来望着台阶下的这一幕。

何齐贤急得满头大汗,匆匆跑了上来,扑通一下跪在了地上。

“皇上恕罪,是臣严查不周……。”

“跟你没关系,人若是想死,你拦是拦不住的。”

朱翊钧跟张居正一样,想过张四维会刻意出洋相来逃避调查他受贿一事。

但也是真没想到:张四维竟然给他整出了这么一坨大的!

上疏请辞这一招可能他也觉得不好意思再用了,所以到了自己这里直接换套路,改以死明清廉了!

一时之间,原本很庄重肃穆的朔望朝,被张四维这一出整得跟集会似的一般热闹。

群臣交头接耳、指指点点的议论纷纷。

张居正脸色铁青的跟神情悲壮的张四维还在争论着。

“去,让张四维过来,朕倒要看看他到底想干什么。”

朱翊钧咬了咬嘴唇道。

此时张居正跟张四维,也注意到了走出皇极殿后默默注视着下方的朱翊钧。

随即群臣也扭过头,在看到了一身龙袍的朱翊钧后,不由自主便压低了议论声。

很快的时间,皇极殿前又彻底安静了下来。

只有张四维的家人,披麻戴孝地跪在地上低声呜咽着。

“张学士拖家带口、扛着棺椁、身披寿衣,怎么?

这是跑来提前跟朕要谥号来了?

但不知张学士自己可有满意的谥号?

不过朕提醒你啊,按照《大明会典》,这“文”字作为第一等谥号你是不可能了。

至于其他……朕一时也记不得到底有哪些适用你。

但你放心,等你躺进棺椁后,朕立刻就命人去查。

嗯,就依你今日之举作为参考,如此一来朕觉得就很贴切了。

想来群臣也应该不会有意见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