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金瓶梅讲什么 > 武大郎决别武松

金瓶梅讲什么 武大郎决别武松

簡繁轉換
作者:十方虚空先生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05 17:14:16 来源:源1

武大郎决别武松(第1/2页)

且说武松领受了知县的命令后,便着手安顿一日,收拾行囊,准备启程。此行需从清河县赶往东京城,无论如何,他觉得有必要先告知哥哥一声,以免发生什么意外,哥哥却一无所知,那就不好了。

于是清晨,武松离开县衙,回到自己的住处,叫来一名士兵,吩咐道:“你拿着这些钱去购置些酒菜,买上一坛好酒,再从酒馆挑选些菜肴,直接送到我大哥家。”

士兵领命而去,迅速将酒菜备齐,径直送往武大郎家中。不久后,武松也动身前往大哥家。

当他走到大哥家门口时,却有些犹豫,不知是该立即上去还是再等一会儿。

正当他站在门前思索之际,武大郎恰好从街上归来。见到武松,武大郎惊喜地问道:“二弟,你到家门口了,怎么不上去?”

武松答道:“大哥,我正想进去呢。”

“别再买这些东西,咱们一起回家吃饭吧,我那儿还有不少菜。”武大郎笑道:“你大嫂说了,不把这些东西买完,她不让我回家。走吧,没事,咱们回去吃点饭。”

就在武大郎与武松在楼下交谈之时,楼上的潘金莲早已将一切看在眼里。她心中暗想:“这武松不是不来,怎么又回来了?莫非又对我起了心思?男人嘛,哪个能不对我不动心?他肯定是为了我才回来的。”

潘金莲决定待会儿再探探武松的口风。她立刻在楼上重新打扮了一番,抹了抹粉嫩的脸颊,涂了涂嘴唇,整理了一下云鬓,换上一件非常漂亮的紧身彩色小衣裳。经过这番打扮,潘金莲显得面若桃花,眼中闪烁着迷人的光芒,真是美艳动人。面对如此美貌的潘金莲,简直不知该如何形容,只觉得大多数男人见到她,恐怕都会忍不住多看几眼。

随后,潘金莲款款下楼。此时,武松和武大郎已经进屋,武松让士兵去厨房准备饭菜。潘金莲身着华服,走到门口,对着武松说道:“叔叔,几日不见,奴家心里甚是想念。我们是一家人,何必说两家话?今日一定要多喝几杯,奴家定会做几个拿手好菜款待叔叔。”

武松回应道:“大嫂,我有一事要和哥哥商量。”

潘金莲笑道:“既如此,请楼上坐。”

“好,大哥,您请,”兄弟三人就这样来到了楼上。武松让哥嫂上座,自己搬了个高靠背的凳子,坐在了下座。那士兵办事真是麻利,把几件菜重新热了,热了酒,立刻摆上了酒菜,这一桌饭就摆齐了。

“大哥大嫂,您先请。哎,二弟不多礼了,我们一起吃。”武松说道。

“嗯,叔叔来,我给你夹菜。”潘金莲那副调动的眼神又去看着武松。

武松只顾着低头吃饭,一眼都不去看她。酒过三巡,武松对一旁的莹儿喊道:“莹儿过来,让叔叔看看。莹儿加点菜,多吃点,正长个儿。”

莹儿很是乖巧,加了点菜,又在一旁坐下。“来人啊,给我拿一个酒杯。”武松说道。那士兵随即拿了一个更大的杯子递给了武松。

“大哥在上,今日蒙东京盖世之恩,我明日就要启程了,多则两三个月,少则十几日回来。

大哥,有句话,弟弟想和你说。嗯,哥哥,你生性善良,我不在你清河县的日子,如果有外人欺负你,莫与他争辩,待我回来,弟弟定然替哥哥做主。”

“从明天起,大哥你每天只卖五笼炊饼,每天晚点出摊,早点回来。还有,大哥千万莫与人发生口角。再有就是回到家之后,早早地把门锁好,这样能省了很多口舌之争......还有就是,哥哥若要听到什么闲话,你请不要往心里去,待你二弟回来,我一切替哥哥做个公道了断。大哥切记,每日多在家里呆着。”

“我听弟弟的话,每日守在家中,一定要记住,迟出早归。”

“哟,二叔,你让你大哥一天就卖五笼炊饼,哼,还迟出早归。那我们一家人喝西北风啊?我们也得养家糊口啊。”潘金莲不满地说道。

“算了吧,我这里有十两银子,足够嫂嫂一家一二月的生计之用了。大嫂,你莫再犹豫了。”

“哎,大哥喝酒啊。”武松说道。

“好,二弟。”武大郎应道。

这杯酒喝过之后,武松接着对潘金莲说道:“嫂嫂,你是个精细的人,不用我武松多言,你也知道,我大哥为人忠厚,整个家里全靠嫂嫂做主。我只希望嫂嫂平日里少出去抛头露面。另外,再有如若有人一而再、再而三地去找嫂嫂,切莫与其他男人多言。俗话说,篱笆扎得紧,野狗钻不进。”

只见潘金莲听到这句话,立刻满脸怒火,她指着武大郎说道:“哟,大郎,你看见了吗?听见你兄弟在说什么了吗?你兄弟说白了,这不就是嫌我不守妇道吗?啊,你我我告诉你,我跟你说不着,但是武大,你看到了吗?你兄弟在欺负老娘。”

“哼,我告诉你,我潘金莲虽不是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但我也是一个响当当的女人。我的拳头上也立得住人,我这胳膊上也走得马,不是那个脓包都能过来欺负我的......哼,老娘自从嫁了你武大,我真的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怎么了?哼,武松,你说这话什么意思?你们兄弟这是合起伙来,在这儿欺负我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武大郎决别武松(第2/2页)

“武松,你休要胡言乱语,当着你大哥的面跟我说这些话。告诉你,我潘金莲不吃你这套。”

“正所谓苍蝇不叮无缝的蛋。嫂嫂,你若是真对俺大哥好,我劝你平常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你只要是信口相依,这个家肯定是家和万事兴。”

潘金莲听到这儿,拿起了酒杯,一杯酒直接灌下了肚,她随即说道:“哼,我说不要以为你自己聪明伶俐,你没听说过这句话吗?长嫂为母,我当初嫁给武大的时候,我也不曾听说他有个什么小叔。今日你武松无大无小,当着你大哥的面在这教育我。真是老娘晦气,我怎么遇到你们这家的人?我真是后悔嫁给你。哼,我到现在受你们兄弟俩的气。”

潘金莲说到这儿,面露哭涩,一边哭一边下楼去。

“金莲,你莫生气呀。”武大郎劝道。

“哎呀,二弟呀,你这是何必呢?”武大郎无奈地说道。

“二弟......你莫再言语。”

武松一边叹道:“苦口良言谏劝多,金莲怀恨起风波。自家惶愧难存坐,气杀英雄小二哥。”

武松在临去东京之前,与大哥大嫂临别时,酒桌上发生了诸多不愉快。其实,这件事暴露了武松的一个问题——他做事过于鲁莽。

潘金莲的脾气性格,并非三言两语就能改变。而且当着她丈夫武大郎的面,把这层窗户纸捅破,以后还怎么与潘金莲见面?这注定武松此举已决定了这个家庭未来的破裂。

再说武大郎难道不清楚潘金莲的为人吗?从张大户将金莲许配给武大那天起,武大便知道这顶绿帽子是戴定了。武大郎就是觉得潘金莲好,觉得她漂亮,才忍气吞声。否则怎会让这朵鲜花插在牛粪上?

武大郎最后对武松说的“莫言语”三字,一语道破天机。武大郎心里明白,但无奈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他就是喜欢潘金莲,愿意与她在一起,这没办法。

尤其到后来,我们更发现武大郎对潘金莲百般容忍,只要她在身边就好。这正是潘金莲的魅力所在,也是作者兰陵笑笑生的高明之处,处处显现出潘金莲的美丽与心计,为她做了极好的铺垫。

潘金莲负气从楼上跑下,哥俩弄得极不愉快。武大郎和武松在桌上例行公事般又喝了几杯酒,武大郎坐立不安。两人下楼后,武大郎与武松挥泪告别,说道:“兄弟,你去了东京,早日回来,大家都盼着你。”

武松临走时又对哥哥说:“大哥,你在家别做买卖也罢,只管坐着,这银两我再给你添十两子,够你这段开销。”两人推辞一番,武大郎执意不要,生怕弟弟路上受苦,尽显其宅心仁厚。

武松又吩咐哥哥:“别的话你不必听,但这句话一定要记住——管好家门。”没想到,这竟是兄弟俩的最后一面,从此阴阳两隔。

武松辞别后,前往县衙收拾行装,带上防身刀剑。次日,领了知县的通关文牒,携带金银财宝,踏上前往东京的路途。

再说武大郎,自武松走后,他谨遵兄弟之言,每天晚出早归。接连几天被潘金莲骂得狗血淋头,武大郎忍气吞声,只记住回家锁门,在家守着。炊饼能卖多少是多少,不卖也罢。

某日,潘金莲火气更甚,骂道:“你个不识时务的东西,我嫁给你真是倒了大霉!天天关门闭户,不怕邻居笑话?让人怎么想?你在家守着,我还得关紧门窗,邻居还以为咱家***那事儿!你就听你兄弟的,等着邻居笑话吧!一个男人不干事业,天天守着老婆,不嫌丢人?真是没出息!”

武大郎无奈回应:“娘子,兄弟确实说了很多,让我天天在家,关好门,能省去许多是非。”

潘金莲怒道:“你是个男人吗?有点主心骨吗?天天听你兄弟的,真没出息!我有没有做对不起你的事情,你天天在家看着我,今天我火了!”

说完对着武大动起手来,武大郎本就身形矮小,又素来惧内,见潘金莲动了真怒,只得连连后退,嘴里不住念叨:“娘子莫气,娘子莫气,”

潘金莲哪里肯依,顺手抓起桌上的针线笸箩就朝他砸去,针线散落一地,几根绣花针险些扎到武大郎脚上。武大郎慌不择路,一头撞在门框上,疼得“哎哟”一声,眼泪都快掉了下来。

潘金莲见状,更是得寸进尺,上前揪住他的衣领,劈头盖脸就是一顿数落,骂声引来了隔壁王婆在门外假意咳嗽,她却浑不在意,只管撒泼打滚,非要武大郎应下不再整日锁门不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