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你一个猎户,逐鹿中原合理吗 > 第二百四十二章 横渠四句

你一个猎户,逐鹿中原合理吗 第二百四十二章 横渠四句

簡繁轉換
作者:王留行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11-05 17:19:31 来源:源1

第二百四十二章横渠四句(第1/2页)

方宁的讲道精彩,围观的人群顿时爆发出喝彩声。

有人对着张学琪喊话。

“你这公子,怕不是当官的吧?就知道帮着当官的说话!”

“方先生说的是实话!咱们去年交了粮,却连种子都留不下,这礼,对咱们有什么用?”

嘲讽声此起彼伏,张学琪脸色一阵红一阵白,想争辩,却被众人的声音盖了过去。

他看着方宁从容的模样,看着周围人狂热的眼神,若有所思。

那些眼神里,有渴望,有认同,还有一种他从未见过的“归属感”,而这些杂民们归属的源头,竟然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军户后代?

方宁等人群安静些,才又开口说道:“我知道,如今朝堂上的先生们,都觉得我是异类。可我走了这么多地方,见了太多百姓的苦。他们认孔孟,是因为孔孟说过要救他们。”

“可他们更认能让他们吃上饭、穿上衣的道理。我讲孔孟,是因为孔孟的道里,本就藏着这些道理,我讲格物致知、讲种庄稼,是因为这些道理能真真切切帮到他们。”

方宁其实并没有走很多的地方,充其量不过是从上阳郡一路走来。但他看到的那些,也都是历史上发生过的那些,窥一斑而知全豹。

张学琪被围观人群的嘲讽激得脸色涨红,先前的几分忌惮被强横压了下去。

他上前一步,指着方宁厉声喝道:“你少在这里妖言惑众!孔孟之道传承千年,岂是你一个军户出身的人能妄议的?你说旁人经文歪念,倒像是只有你懂真义一般,依我看,你这是借圣贤之名,行大逆不道之实!”

周围的欢呼声顿时停了,众人齐刷刷看向方宁,有性情粗豪的文侠已经拔剑在手,只等方宁一句话,就要过来砍张学琪了。

方宁却没动怒,只是缓缓从木桌上跳下来,拍了拍衣摆上的尘土,目光扫过张学琪,又望向身后上千人的队伍,声音比先前沉了几分,却字字清晰。

“孔孟之道能传千年,从不是因为它一成不变,而是因为它能跟着世道走。当年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让儒家大道成了显学,是应了汉武帝治国的需要。”

“如今这世道,百姓缺衣少食,官员贪腐成风,孔孟的‘仁’和‘民本’,就该用来纠这些歪风邪气,而不是被当成官员欺压百姓的幌子。”

“说得比唱得好听!”

张学琪冷笑一声,语气里满是阴阳怪气。

“你倒说说,这满朝的歪风、天下的难题,你有什么解决之道?难不成靠你这张嘴,就能让百姓吃饱,让官员清廉,让国家富强?”

他这话里带着十足的不屑,料定方宁不知道在哪里学了些歪理学说,对于真正的解决方法,却终究是无能为力。

不只是他,就算是自己的父亲,在朝堂上纵横捭阖三十载,也没有把这个天下治理得更加的国富民强。

可话音刚落,方宁突然抬眼,胸膛微微挺起,声音陡然拔高,像惊雷般炸在空地上。

“我有四句话送给大家。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二百四十二章横渠四句(第2/2页)

四句话出口,周遭瞬间死寂。连风吹过树叶的声音都清晰可闻,所有人都愣在原地。

张学琪更是如遭雷击,整个人僵在原地,脸上的嘲讽瞬间褪去,取而代之的是难以置信的震惊。

他踉跄着后退半步,手指着方宁,嘴唇哆嗦着,竟一个字都说不出来。

他自幼饱读诗书,听过无数圣贤名言,却从未有一句话,像此刻这般,带着穿透人心的力量,狠狠砸在他的心上。

这哪里是什么空谈?

这二十二个字,字字都戳中了“圣贤大道”的根,比他平日里背的“君君臣臣”更有分量,比朝堂上那些官员的奏折更显赤诚。

方宁看着他失态的模样,语气稍稍缓和。

“我没有什么解决之道,但我知道,做任何事,都得先有这颗心。为天地正心,为百姓立命,把孔孟没说完的真义续上,为后世子孙铺一条太平路。若连这点心都没有,谈什么解决难题?谈什么传承圣贤?”

人群中突然爆发出震天的喝彩,有人振臂高呼。

“方先生说得对!就该有这样的心思!”

“为百姓立命!咱们跟着方先生,没走错路!”

欢呼声浪一层高过一层,张学琪站在中间,像个孤立无援的异类。

他看着方宁被众人簇拥的模样,看着那些人眼里的狂热与信服,再想起自己方才的强横指责,心里竟生出几分莫名的怯意。

张学琪望着方宁,先前的强横与不屑早已荡然无存,他整了整青布长衫,对着方宁深深一揖。

“先生方才所言四句,如醍醐灌顶。只是学生愚钝,不知这‘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落到实处,该如何践行?还望先生指点。”

方宁伸手扶起他,目光扫过围观的人群,笑着解释。

“咱们就从‘为天地立心’说起。这天地,不是玄虚的天道,是咱们脚下的土地,是百姓靠以活命的农时。”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人人在天道面前都是草芥一般的存在,洪涝干旱,山崩地裂,蝗虫盛行,哪一个都可以让老百姓顷刻之间倾家荡产。但我大汉民族向来坚韧不拔,与天斗其乐无穷。”

“春日劝农桑,教百姓选耐旱的谷种,夏日督水利,组织乡邻修堤挖渠,冬日积草料、备农具,让百姓开春不用慌。这就是‘为天地立心’,不违天时,不悖地利,让土地能养人,让老天肯赏饭。”

张学琪听得认真,点头道:“先生所言,倒是比朝堂上‘敬天法祖’的空话实在。那‘为生民立命’呢?”

“为生民立命,先得让百姓有命可立。”

方宁一遍思索一遍接着道:“百姓最怕什么?一怕饿肚子,二怕生病没钱治,三怕官吏欺压。我听闻在兖州,地主把租子提到了七成,百姓辛苦一年,连种子都留不下,来年还怎么活?”

“能不饿肚子?减租减息,让老百姓还有活路,明年还能有个盼头,对百姓好,对地主对官府也是好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