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你一个猎户,逐鹿中原合理吗 > 第三百八十四章 税收问题

你一个猎户,逐鹿中原合理吗 第三百八十四章 税收问题

簡繁轉換
作者:王留行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11-08 05:23:44 来源:源1

第三百八十四章税收问题(第1/2页)

“粮商囤粮抬价、天灾**之下运输成本上升、小吏收税时中饱私囊等等,这些才是症结所在。现在我出台了三不六要,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小吏收税时候的以权谋私,但其他的环节问题,可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解决得了的。”

说完,方宁也不由得叹了口气。

他如何不知道,在这个世界上,搬运现代的商业运行规则,很容易水土不服,但现如今这种商业模式,或许能够让一些商家大赚特赚,但大部分的,都不过是糊口,更别说让老百姓普通人能够手里有钱了。

老百姓才是消费的大头,这个时代的人们不懂这个道理,也不可能懂得这个道理。

要想让税收提起来,就要让商户们的钱包鼓起来,就如同水池里没有鱼,谈何去捕鱼?

当然了,其中还有一个不得不正视的因素,那就是赵王周英。

方宁上任的第一天就已经知道赵王周英为了强占东关城的市场,可是生生地打断了原来东关城指挥使的腿。

如今,赵王的商铺占尽西市最好的地段,比如临街最热闹的三间铺面全是他的珠宝玉器古董行,专营珠宝玉器、上等绸缎,不仅售价比同行高出三成,还仗着王权欺压其他高端商户,逼得不少布庄、金铺要么关门,要么只能依附于他。

万幸赵王眼高于顶,只盯着珠宝布庄这类一本万利的高端行当,不屑于与小商贩争抢柴米油盐的薄利,市井里的小铺小贩才勉强有生计可寻。

除此之外,税收环节的中饱私囊也让税源流失严重。

小吏收税时经常采取“明三暗五”法,也就是明明应该收三成的税,却要升到五成。

商户为了少交税不得不打点,最终要么抬高物价转嫁负担,要么干脆隐匿收入偷税漏税,形成恶性循环。

这也是方宁之所以制定“三不六要”的初衷,如今看来,还是有些成效的,但能不能保证接下来还能行得通,能不能在更广范围推行,这都是个问题,还需要实践来验证。

这些症结方宁都已理清,后续该如何整顿、如何疏通,他心中已有了完整的方案,只是这方案里的“现代商业逻辑”,除了跟着他处理过不少事务、脑子相对灵活的胡连多少懂一点之外,孙大亮、齐鲁等人怕是难以理解,索性暂时不提,只让胡连牵头整理调研结果。

胡连也是十分的兴奋,他跟着方宁方总一路,深知方宁一定是有大动作了,也就带着王超马汉两人连夜挑灯夜战,把走访记录、商户账目、百姓反馈一一梳理汇总。

次日一早,当方宁来到书房时,胡连顶着一双黑眼圈,将厚厚一叠报告递了上来。

方宁翻看片刻,见报告虽仍残留着些许官话套话的痕迹,但核心数据、关键问题都罗列得清清楚楚,连赵王商铺的定价明细、粮商囤粮的仓库位置都标注在内,已然完全符合他的要求。

“胡大哥深得我心,做得不错,赶紧下去歇着吧。”

“方总,你这是又要有大动作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三百八十四章税收问题(第2/2页)

方宁点点头,道:“只不过现在还不好说怎么样,总得先搞出一个试点出来吧。我呢,也是借鸡生蛋,胡大哥要是有闲暇时间的话,可以好好研究一下接下来我的那些操作。”

胡连连连点头,道:“那是包的呀,方总,跟着你学,那简直是学到了不知道多少年都学不到的知识,浩如烟海,高山仰止。”

方宁哈哈一笑,道:“行了,这个马屁我先听着比较舒服,我接下来去赵王府一趟,马上就落实我的这个方案。”

方宁将报告收好,起身便直奔赵王府。

来到了赵王府门前之后,守门的士兵和门吏认识方宁,知道现如今在京都地界这是一个被人冠以杀人魔的铁面指挥使,哪里敢怠慢?

门吏听到方宁说一大早要见赵王,苦着脸道:“方大人,赵王殿下昨夜宴请宾客,饮酒过量,此刻仍在沉睡,怕是不便见客。”

方宁只对着门吏淡淡一笑,声音不大却字字清晰。

“劳烦通禀一声,就说我方宁有一策,能让赵王殿下的财富在三月内翻番,且无需额外投入,只需盘活现有商铺即可。若是殿下觉得我在戏耍,我甘愿领欺君之罪。”

门吏并不清楚方宁的话是否是夸大其词,但是却知道自家的王爷对方宁向来是青睐有加,据说还一起去逛过窑子,那可是光屁股的交情吧。

既然方宁与自家主人关系良好,门吏便不敢耽搁,转身快步跑进府内,不多时便匆匆折返,脸上堆着谄媚的笑容,

“方大人,殿下有请,快随我来!”

说着,门吏亲自引路,穿过雕梁画栋的庭院,绕过锦鲤游弋的池塘,最终将方宁带到了赵王的寝殿外。

殿内隐约传来哈欠声,显然赵王确实刚被叫醒,尚未完全清醒。

有王府的侍女丫鬟一个个进出伺候着,等了好一会儿,周英才出现。

方宁对着周英拱手行礼,道:“赵王殿下,冒昧打扰清梦,还望恕罪。”

“罢了罢了,你我又不是外人。”周英摆了摆手,脸上堆起亲切的笑意,亲自上前拉住方宁的手,将他引到殿内的软榻旁坐下。

“你小子鬼主意多,若非天大的好事,也不会大清早跑过来。说吧,这次又有什么新鲜花样?”

这个时候有侍女奉上热茶,方宁喝了一口,缓缓开口道:“殿下,今日前来,是想向您汇报一事。我打算在东关城西市搞一次试点。”

“试点?”

周英皱起眉头,满脸困惑。

“这又是啥新词儿?本王听都没听过。”

“回殿下,试点就是挑选一块区域,尝试一套新的规矩和法子,若是效果好,再推广开来。”

方宁解释得简明扼要,也不想解释过多。

“昨日我在西市做了调研,就是挨家挨户询问商户的生意状况、成本进价、难处诉求,把市场的情况摸了个透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