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你一个猎户,逐鹿中原合理吗 > 第二百二十五章 杠杆

你一个猎户,逐鹿中原合理吗 第二百二十五章 杠杆

簡繁轉換
作者:王留行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11-05 17:19:31 来源:源1

第二百二十五章杠杆(第1/2页)

走上讲坛的方宁也不是普通武夫的打扮,而是一身的素色学士长袍,配上他长身如玉的气质,倒也是玉树临风风流倜傥。

“方小友,今日你要讲的‘新学’,莫不是些水车如何转、石子如何飞的杂谈?”

崇文书院教师队伍当中一个老山长开口,语气带着几分居高临下的审视。

“老夫并非轻视这些,只是崇文书院乃育人之地,当以经史为本,杂谈恐误人子弟。”

这话一出,讲经堂内顿时安静下来。

方宁没急着反驳,只是走上讲台,对着下面给自己当助手的胡连招招手。

胡连马上把准备好的道具拿了上来

方宁先是拿出了一个小木头桩子固定在桌子上,然后拿出一根坚韧的小竹竿,架在了木头桩子上,形成一个简单的杠杆。

方宁拿起一颗石子,放在短竹竿的一端,再用手指轻轻按长竹竿的一端,石子瞬间被撬了起来,石子瞬间弹飞起来,飞得极高。

“各位老师以为,这是杂谈?”

方宁稳稳地接住了坠落而下的石子,环顾四周。

“就像这根竹竿,旧说能撬物,却不知为何短端放石,长端按手,便能省力。就像书院外的水车,旧说水能转,却不知为何叶片要斜着装、轮轴要选粗木。”

“这些不是‘杂谈’,是能让农人省力,让工匠造好物,让戍卒少流血的有用之学。今日,我便给诸位讲一讲,这些有用之学的道理。”

话音刚落,周巡忍不住喊了一声好,随即意识到失态,又赶紧捂住嘴,但奇怪的是,自己的父王投过来的目光并不是严厉,而是温情。

温吞率先鼓起掌来,大声叫好。能够在崇文书院里肆意妄为的,除了他温夫子,还真就找不到别人。

讲经堂内外的学子开始窃窃私语,眼神里多了几分好奇。

白令海的眉头皱得更紧,却没打断方宁。

方宁放眼看去,看到的都是不相信自己的眼神,而是想看自己笑话的目光。

这些目光这些眼神,方宁有信心在这一堂课后,让大部分都变成自己的迷弟。

方宁微微一笑,冲着周巡招招手:“周巡,你上来一趟。”

周巡十分的高兴,高举起自己的手,向着讲坛走去,刚走了一半,才想起来没有请示自己的父王,急忙转身,却发现周振对他微微的颔首。

周巡转身,兴高采烈地站上了讲坛。

方宁转向侧案的常山王,语气恭敬却不局促:“再劳烦王爷借一位武士。”

周振抬了抬手,身后立刻走出一名黑甲武士。

这武士足有八尺高,肩宽背厚,黑甲下的肌肉线条清晰可见,光是往那一站,便透着股生人勿近的悍气。

他走上讲坛,与周巡并肩而立,两人的体型差距瞬间拉满。

武士的肩膀比周巡宽出近半,手臂粗得能抵上周巡的小腿,连手掌都比周巡大一圈。

方宁指着两人,声音传遍讲经堂内。

“诸位请看,周巡体弱,武士孔武,若让二人往天空投掷同一块石子,诸位觉得,谁扔得更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二百二十五章杠杆(第2/2页)

“自然是武士!”

下面的学子几乎异口同声,连几位闭目养神的山长都睁开了眼,看向讲坛的目光带着几分“少年人妄言”的淡漠。

白令海捋了捋胡须,缓缓道:“力有大小,形有强弱,此乃天道常理,方小友莫不是要违逆常理?”

方宁没反驳,只是冲胡连点头示意。

胡连和夜魅马上上道具,很快送上来了一根一米多长的粗竹竿和两块大小相同的石子。

方宁对周巡说道:“你听我指挥,一会儿你站在竹竿这头,双手按在杆上。这位武士,你站那头,单手拿石子,像平常扔东西一样扔出去就行。”

说着,他让胡连上来帮忙,在讲坛中央摆了块半尺高的木墩,将竹竿架在木墩上,让周巡这边的竹竿长出近一倍。

“周巡,你把石子放在较短的竹竿末端,一会儿我喊放,你就往下按竹竿,用尽全力就行。武士,你也是,听到我的口令,一起向着远处抛石子。”

周巡依言照做,双手死死攥住竹竿长端,掌心都沁出了汗。

武士则拿起另一块石子,站在与周巡同等的位置,眼神里满是不以为然。

“预备——放!”

随着方宁一声令下,武士猛地扬手,石子如流星般飞出去,落在讲经堂外的空地上,众人目测,约莫有十丈多远,也就是100多米。

几乎同时,周巡双手狠狠往下按竹竿。长端的竹竿被按得弯成了弓形,竹竿短端放置的石子瞬间弹起,划过一道陡峭的抛物线,越过了武士扔出的石子落点,还往前多飞了20多米,才“啪”地一声脆响砸在地上。

“啊?”

讲经堂内外瞬间响起一片倒吸冷气的声音。

学子们纷纷涌到门口,指着地上的石子,交头接耳地议论起来。

“真的更远!那个小子竟然扔得更远!”

“那竹竿到底是什么门道?怎么一按就有这么大劲?”

温吞拍着大腿喊道:“好!不愧是老夫的好兄弟!这就是老夫的好兄弟!”

“哼,不过是假手外物罢了。”

一声冷斥突然响起,说话的是坐在右侧的一个白发老夫子。

“此等伎俩,与弩箭借机括发力何异?君子当凭己力行事,借外物者,技也,非道也,算不得真学问!”

这话一出,讲经堂内的议论声顿时小了下去。

不少学子觉得李山长说得有道理,纷纷点头。毕竟在他们看来,靠竹竿发力,确实是“取巧”。

方宁看向老夫子,语气平静却带着锋芒。

“老夫子说这是‘技’,非‘道’。那晚辈斗胆问一句,山长可知这竹竿为何能让周巡省力?投掷的石子比孔武有力的黑甲武士更强?为何架在木墩上按长端,石子便能飞得更远?这其中的道理,老夫子能讲得清吗?”

老夫子长脸色一沉,显然没料到方宁会反问,他顿了顿,沉声道:“理在‘君子不器’!钻研这些器物之术,只会让人耽于技巧,忘了仁义之本,此乃舍本逐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