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重生40,火红年代从杀鬼子开始 > 第9章 爷爷去世

重生40,火红年代从杀鬼子开始 第9章 爷爷去世

簡繁轉換
作者:我老师姓杨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11-05 17:19:51 来源:源1

第9章爷爷去世(第1/2页)

1942年春节。

潜龙村依然很热闹,完全看不出是在鬼子的统治之下。

鬼子那边,三浦因为补给丢失事件受到影响被撤了职,接替他的是渡边近卫门,大佐军衔。

渡边今年五十多岁,到这里属于临危受命,老鬼子怂的很,把兵力全都收缩回县城,下面的乡县全都不管了。

反正他的任务就是保证前线的物资补给不出问题,至于山里的抗联,就随他们去吧。

鬼子不进村了~

抗联的同志们开心极了~

至少不用在山里忍饥挨饿……

这段时间里,抗联的同志们扮成货郎,拿着大洋到村子里收粮食和山货。

村子里的人心知肚明,大家都自觉跟他们保持距离,谁都不想被黑了心的汉奸举报。

不过私下里,村民们还是卖了不少粮食和山货给抗联的同志。

顾三河悄悄跟踪货郎找到抗联的老巢,在抗联存粮的地方放了不少之前缴获的粮食,算是为抗日做点贡献。

过完年,县城的鬼子依然龟缩在县城里,直到春种的时候才进村。

潜龙村又出了两位汉奸,举报同村的两户农家为抗联提供物资。

村民们背地里破口大骂,什么时候都少不了这些恶心人的玩意!

两户农家的男人被带走,剩下一大家子孤儿寡母。

过了几天,‘黄袍加身’的那位土匪回来了,奖励了举报有功的两头汉奸。

顾三河又开始蠢蠢欲动,村里这两头不用管,已经混不下去了。

大家都是一个村子的,往上数三代都是亲戚,你一个举报留下一大家子孤儿寡母,谁能给你好脸。

倒是这位‘黄袍加身’的汉奸,顾三河准备找个时间做了他。

回家后,他一直在思考行动计划。

顾老蔫发现他有心事,便主动到东厢房和他聊天。

“大孙子,想什么呢?”

“没什么~就是觉得那两家可怜~”

“放心吧,村长已经安排好了,都是一个村的,大家会互相照应的。”顾老蔫走过来拍了拍他的肩膀。

“互相照应?”顾三河不相信,村子里如果真的能互相照应,那原身也不会在二叔家活活饿死。

“怎么,你不相信?”顾老蔫反问。

看到爷爷的表情奇怪,顾三河稍加思考,终于反应过来。

敢情顾老蔫说的互相照顾,和他理解的压根不是一回事。

“难道他们是……”

“嘘!”

顾老蔫做了个噤声的手势,打断了顾三河的猜测。

“可您是咋知道的嘞?”

“我怎么知道的并不重要,那两家人就要搬走了,你不去看看?”

“汉奸有什么好看的?没弄死他们就不错了!”顾三河小声嘀咕。

“嗯,汉奸确实该死!”顾老蔫表示赞同,紧接着却话锋一转,“但是顾庭恩你不能动!”

“顾庭恩是谁?”顾三河反问。

“咱们村最大的汉奸,保安团的团长顾庭恩啊!”顾老蔫用烟袋锅子敲了敲他的头。

“啊?就是黄袍加身那位?”顾三河揉着脑袋问。

顾老蔫嘬了一口烟袋,微微颔首。

“他为啥不能死?”顾三河不理解。

“因为有他在,村子就太平,他虽然是汉奸,但是对村子却很好,这么多年潜龙村从来没被鬼子祸害过,难道你以为是鬼子好说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9章爷爷去世(第2/2页)

“那他也是汉奸……”顾三河不认同爷爷的说法。

顾老蔫哈哈大笑,“臭小子,我也没说他不是汉奸呐,但是顾庭恩经常回村里住,可就是没有锄奸队杀他,倒是挺奇怪的!”

说到这里,顾三河已经明白爷爷的意思了,顾庭恩不能杀,至少抗联没有动他,这就说明顾庭恩没有表面看上去那么简单。

他能想到两种可能,第一种,顾庭恩是汉奸,但是并不鱼肉乡里,做事也规规矩矩,抗联觉得留着他挺好,换个人来可能更糟糕。

第二种,顾庭恩是身在曹营心在汉的自己人,那就更不能杀了,仇者快亲者痛的事情可不能做。

不管事实是哪一种,顾庭恩都不能动,哪怕是他能护住潜龙村这一点,顾三河就没理由杀他。

想明白这一点,顾三河再次检讨起自己的不足,他作为一个有外挂的重生者,把一切都想的太简单了。

千人千面,尤其是在龙国当前这种时局下,许多革命先烈都是潜伏在敌人内部的钉子。

他一个不知情的独狼,没有组织也没有纪律,但凡杀错一个人,都足以让他懊悔终身。

“唉!还是老实待着吧,大不了继续杀鬼子大头兵。”

打那之后,顾三河低调不少,除了杀几头进山的鬼子,绝不主动搞事。

春种过后,县城里的鬼子又当起了大家闺秀,大门不出,二门不迈。

直到秋收的时候才出来蹦哒。

不过由于这一年鬼子采取的收缩政策,地里的粮食被抗联抢收了不少,连种地老百姓都跟着一起转移。

渡边老鬼子气的直跳脚,却连泄愤的目标都找不到,总不能去屠了人家交了粮的村子吧?

最后只能不了了之,经此一事,顾三河大受震撼。

他也明白了一个道理,想要和鬼子做斗争,不仅需要力量,更要讲究战术和策略。

不能像他之前一样瞎搞,否则最后苦的还是老百姓。

想通之后,顾三河整个人都老实多了,偶尔进山打打猎,其余的时间就在家读书,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

山洞里的1892个箱子,开出来上万册书籍,内容包罗万象,每天看一本的话十几年都看不完。

在这个没有手机和网络的年代,看书成了顾三河消磨时间的唯一方式。

时间飞逝,白驹过隙。

1943年,盘踞在东北的关东军紧急调到太平洋战场,留下来的都是些老弱病残,战斗力骤降。

鬼子对东北的掌控力大不如前,抗联的同志们活动频繁,哪怕是普通老百姓也感觉鬼子没有以前那么嚣张了。

这一年,爷爷的身体大不如前,哪怕喝了顾三河泡的虎骨酒,效果也并不明显。

每天早上,爷爷都会怔怔地看向南方,脸上有担忧也有期待,仿佛是在等待什么人回来。

顾三河猜测,爷爷可能是在想自己那个便宜老爹。

离家快十年了,还能不能回来谁都说不准。

1944年初冬,爷爷在和顾三河聊天的过程中笑着离世。

村长和师父帮着顾三河操办了爷爷的后事。

爷爷去世后,老宅里就只剩下顾三河一个人。

他今年的个子长到了1.5米,虽然年龄只有10岁,但也勉强能自立门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