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重生提前一年囤货,逃荒吃香喝辣 > 第159章 建房摘菌子过日子

重生提前一年囤货,逃荒吃香喝辣 第159章 建房摘菌子过日子

簡繁轉換
作者:蒸烧鸭吃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11-05 17:19:58 来源:源1

第159章建房摘菌子过日子(第1/2页)

两张桌子并在一起,众人挤一挤,勉强坐下来了。

一喊开动,众人就迫不及待动筷子,扒饭,夹菜。

“嗯嗯嗯好吃!”

两个半大小孩首先被征服,亮着大眼睛连连点头,“这鱼可太好吃了!连包子都比不上!”

“确实很好吃啊!我这辈子都没吃过这么好吃的鱼!这大酒楼里的东西还真是名不虚传!”杜二舅也是连连点头。

其他人连忙也去夹菜。

锦娘和杏儿是姜家家仆,跟在先前主子面前也算见过世面的,也不免被这一道红烧鱼折服了。

笑着道,“当初在主家做事,主家也时常在酒楼点菜,有时候一道菜十几二十两银子也有,却没有这道好吃!”

她本意是夸赞,众人却瞪大眼睛,把视线统统放在姜窈和周景年夫妻俩身上。

“老二,窈窈,这才到底多少银子啊?”

杜氏都忍不住手抖,一道菜二十两银子,吃的哪里是鱼啊,明明是银子,是金子。

更别说其他人了,嘴唇都在哆嗦,要是便宜还好,物美价廉,真要几十两,嘴里的鱼肉都不香了。

姜窈噗嗤一笑,“娘,你们想啥呢,哪有可能这么贵!就只有一百多文。”

众人狠狠松了一口气。

虽说一百文也蛮贵的,但比起二十两银子来说,实在是太划算了。

阿铁便夸,“二哥嫂子你俩这鱼选的真好,真香,真便宜!”

紫晴石头连连附和。

长辈们只是暗自松了一口气,继续吃。

很快。

一大桌的菜全部光盘,一滴都没剩下。

吃完,杜氏忍不住感叹一句,“哎呦,就是没得鸡蛋吃,不得劲,以前在家的时候,隔三差五吃顿好的,就是吃鸡蛋!”

周大伯母也道,“这小安村的人也不多养些鸡鸭啥的,换鸡蛋都不知道去哪换。”

男人们倒是知道这原因,“那些土匪隔三差五下山,每次都顺点东西走,首当其冲的就是老母鸡,每次来都带几只杀了,他们看着心疼,索性不养了。”

“那群土匪真是遭瘟的,杀千刀的!”周大伯母还不知道有这回事,连连狠骂几声。

“咱们这也算安定下来了吧,不如养那么几只鸡下蛋吃?”她又道。

这主意一想到就是越想越觉得好,本来初来乍到,安定下来,没有田地,没有进项,几乎没有安全感。

若能养几只鸡,天天割点草找点虫子喂了,下蛋,哪怕一天下一个蛋,日积月累起来,也是个不错的进项。

当然,这是建立在短期内他们不用继续逃荒的前提下。

姜窈和周景年几乎是同时摇头。

毫不犹豫。

十分坚决。

几个长辈顿时脸上耷拉下来,“这是为啥呀,养几只鸡,多好的事儿,只要能留在这里几个月不走,临走再杀了,都是划算的。”

姜窈想要解释,被男人拉了一下。

他道,“这当然只是我们俩的意见,准确不准确我也不知道,反正我家不养。”

周大伯母包括杜二舅母闻言都有些泄气了。

“行吧,不养就不养,那咱接下来还是上山采点菌子当个活计吗?”杜氏问。

“哎你别动,我来收拾!”

还没说起这个,就见周大伯和杜二舅母同时开始清理桌子,杜氏连忙叫住。

周大伯母连忙道,“你都忙了一天了,歇着吧弟妹,这两天的活儿都我家包了,另外这两天咱继续一起吃饭,粮食我包了!感谢你家这顿饭。”

杜氏连忙推辞。

阿铁也连忙道,“算我一份,杜姨,我不想洗碗,粮食算我一份。”

添什么乱。

杜氏胡乱点头,拦住这个又拦不住那个,杜二舅母已经去后厨准备洗碗了。

“嫂子,你真不用干,才赶路回来,这么累,就该好好洗个澡,去休息去。”

杜氏连忙将她拉开,“你看你身上脏的,去洗个澡吧,今晚就睡我房间,我们几个女人一起睡,让我哥他们打地铺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59章建房摘菌子过日子(第2/2页)

杜二舅母拉着她的手,看着杜氏,叹息一声。

“好妹妹,你看我跟你哥,还有阿良,还有年迈的两个爹娘,这么多人呢,都跑你家来了,难不成靠你家养着,这心里着实是过意不去!”

“但现在的样子,咱也没有手艺也没钱,啥也没有,也走不到哪里去,只能赖在你家,你说这可咋办,这活儿我多做一些,心里也安心一些,以后你有啥事儿,也尽管使唤阿良和你哥,他们心里恐怕也不安得很呢。”

杜氏倒抽一口凉气,拉着嫂子,“你们都是我的亲人,我的爹娘哥嫂,才吃了一顿饭,心里咋想这么多呢,我还没跟你们好好叙旧呢。”

杜二舅母看了看小姑子,“我知道你好,啥都好,但人与人也是有相处之道的,我们得多干点,有点用,才能安心留下来,所以你就别跟我争了。”

杜氏怔怔的,点点头,“嫂子你说的也是,那你洗碗。”

她跑出去,找到二房小两口。

跟两人说起这个事儿,眉间是化不开的担忧。

“我倒是忽略了这事儿了,你说,这可咋整,他们能找到啥好活计不,或者是有啥进项?”

姜窈笑,“舅舅舅母都是勤快本分的人,怕这样连累娘你,有这样的心,咱们拉他们一把是好事不是坏事。”

杜氏连连点头,“就是的,窈窈啊,你可有啥主意。”

“这几天依旧是阴雨连绵,可以多捡点菌子,另外,景年去山上打猎的时候,二舅跟着去就是了,也能有点收获。”

“另外,我记得邱成叔是有些木工手艺的,咱们住在山脚下不缺木头,他们若是想学,便给邱成叔打打下手,学做几个篮子簸箕什么的,七日之后拿去县里,卖出去多多少少能挣点粮食。”

杜氏直接眼前一亮,“窈窈你说的不错,这些都是好主意啊,我还想起来,你大伯母以前会编草鞋,编的可漂亮了,也不知道能不能卖出去。”

“都可以试试的,这都是手艺,譬如我锦姑姑,她的绣活特别好,几十年的功夫,现在这世道,她靠着她的绣品,也能挣到银子,一件小小的帕子,也能卖个百来文。”

杜氏闻言,震惊的瞪大眼,“锦娘的绣品这么赚钱呢?”

她平时见锦娘每日在家就是绣花,绣花绣个不停,谁知道竟然这么赚钱。

姜窈点头,“但她这是长久练成的技艺,短期来学是吃不上饭的。”

当初锦娘跟在母亲身边,就专门花了大价钱请了有名的绣娘来教她,之后母亲贴身衣物都是她来做。

如今看来,母亲的眼光相当长远,离开姜家,靠着绣活儿,锦娘也能养活自己。

人呐,就得多学点东西,至少有个谋生的本事。

确实,杜氏连连点头,关键是锦娘绣得是真好看,栩栩如生的,她从见过这么精巧的东西。

这么宝贵的技艺,怕是人家的不传之秘,传家宝,只能留给下一代的,杜氏也不敢轻易上去喊人家教。

“有这些几样事儿就足够了,还得建两个屋子,估计会忙的抽不开身!”

接下来这几日,便又紧锣密鼓的忙活起来了,每个人都是脚不沾地。

这两天阴雨连绵,山上的菌子又多起来。

大家采摘的架势,真是拼了命,红了眼,饭都不吃家都不回了,就恨不得呆在旁边看着菌子长起来。

其中当然属杜二舅母最为拼命,她好不容易能够干点活,这就是她所求的。

大家伙儿背着满满箩筐的菌子,都期待着七日后的第二次交易。

家里还得建两间房子,给杜家四人住。

就在这个院子里扩开来。

本来是只有周家三兄弟和杜家父子来建的。

不料另外两家也来帮忙。

因此就花了三天时间就建成了。

也是奇怪,明明这么多人住在一起,从四家扩大到五家,大家都还是和和乐乐的,出奇的和谐,也出奇得热闹,却没有争吵和龌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