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凤凰展翅 > 7. 苏云指路去常州

凤凰展翅 7. 苏云指路去常州

簡繁轉換
作者:苦恋文字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11-05 17:20:02 来源:源1

7.苏云指路去常州(第1/2页)

晨露在紫苏叶上滚动时,苏云正蹲在医馆前的药圃里翻土,指尖沾着湿润的泥土,鼻间萦绕着草药的清苦气息。赵玥披着他那件洗得发白的青布长衫,站在廊下看着他,目光落在他鬓角的白发上——这几日相处,她早已褪去初见时的戒备,只觉得这位老郎中的温和,像极了小时候教她读书的太傅。

“苏郎中,”赵玥轻声开口,声音比来时清亮了许多,“阿竹说,今天就能出发去青石谷了?”

苏云直起身,用袖口擦了擦额角的薄汗,目光落在她身上,却摇了摇头:“姑娘,青石谷暂时去不得。”

赵玥脸上的期待瞬间凝固,快步走到他面前:“为何?是金兵又增兵了吗?”

“比增兵更棘手。”苏云放下手中的锄头,引着她走进堂屋,从抽屉里取出一张泛黄的纸——那是他前几日托山下货郎带上来的消息,上面用炭笔歪歪扭扭地写着几行字。“你看,”他指着其中一行,“镇江的金兵不仅加强了巡逻,还在通往青石谷的必经之路设了三道关卡,每一道都要严查过往行人,尤其是年轻女子。”

赵玥的心猛地一沉,指尖攥紧了衣角:“他们是在找我?”

“十有**。”苏云叹了口气,“你在建康杀了金兵,又从他们手里夺了马,他们定然不会善罢甘休。青石谷离镇江太近,岳将军的军营虽然在那里,可你这一路过去,怕是还没见到岳将军,就先落入金兵手里了。”

赵玥沉默了。她想起张宪他们为了掩护她引开金兵,想起自己在山路晕倒时的无助,若是再因为贸然前往青石谷而被俘,不仅报不了仇,父皇留下的遗诏和兵符也会落入敌人手中,那她之前所有的坚持都将付诸东流。

“那我该去哪里?”赵玥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茫然。自离开建康后,她的目标一直是找到岳将军,如今这条路被堵死,她竟有些不知该何去何从。

苏云走到窗边,望着远处云雾缭绕的山峦,缓缓开口:“或许,你可以去常州。”

“常州?”赵玥抬起头,眼中满是疑惑,“那里有宋军的残部吗?”

“宋军残部不多,但有个叫周峰的义士。”苏云转过身,眼神变得郑重起来,“此人原是常州的巡检,建康城破后,他没有投降,也没有逃跑,而是带着几百个不愿做亡国奴的百姓,在常州城外的天宁寺拉起了一支义军。他们熟悉地形,又深得百姓支持,这些日子一直在偷偷袭击金兵的粮道,让金兵头疼不已。”

赵玥心中一动:“您认识这位周峰义士?”

“算不得认识,但有过一面之缘。”苏云回忆道,“去年冬天,我去常州城里送药,正好遇到金兵欺负百姓,是周峰带着人冲出来,把金兵赶跑了。他为人正直,又有勇有谋,最重要的是,他对大宋忠心耿耿。你去投奔他,不仅安全,还能借助他的力量,慢慢联系其他义军,再图后续。”

赵玥低头思索着。她知道,苏云的建议很稳妥。常州离镇江有百余里,金兵的布防相对薄弱,而且周峰的义军在民间根基深厚,更容易隐藏身份。可她还是有些犹豫——她手中的遗诏和兵符,是要交给岳将军这样能统领大军的将领,交给一个义军首领,真的合适吗?

苏云似乎看穿了她的心思,轻声说道:“姑娘,我知道你身上定然有重要的事情,或许还带着关乎大宋安危的东西。但眼下局势混乱,岳将军被金兵牵制在青石谷,自顾不暇,你就算能见到他,也未必能立刻有所作为。周峰虽然只是个义军首领,可他身边聚集的,都是愿意为大宋拼命的人。你去了常州,不仅能保全自身,还能把这些力量整合起来,等将来时机成熟,再和岳将军汇合,岂不是更好?”

赵玥抬起头,迎上苏云的目光。那目光里没有丝毫算计,只有真诚的关切。她想起这几日苏云对她的悉心照料,想起他不求回报的帮助,知道他绝不会害自己。

“苏郎中,您说得对。”赵玥深吸一口气,眼中重新燃起坚定的光芒,“我听您的,去常州找周峰义士。”

苏云松了口气,脸上露出笑容:“这就对了。不过,去常州的路也不太平,我得给你好好筹划筹划。”

他走到桌前,铺开一张空白的纸,拿起炭笔,一边画一边说:“从这里去常州,有两条路。一条是走官道,平坦好走,但金兵检查得严,容易出事;另一条是走山路,绕过大半金兵的据点,虽然难走些,但安全得多。我建议你走山路,从这里出发,先到无锡,再从无锡转道去常州,这样能避开金兵的主要布防。”

赵玥凑过去,看着纸上的路线。苏云画得很细致,哪里有山泉,哪里有可以歇脚的破庙,哪里需要避开金兵的巡逻队,都一一标注出来。她心中满是感激,轻声说道:“多谢苏郎中,您想得太周全了。”

“应该的。”苏云放下炭笔,又从药箱里取出一个布包,递给赵玥,“这里面有一些常用的草药,有退烧的、止血的,还有解毒的。你路上若是遇到什么意外,或许能用上。还有这几块银子,是我平日里行医攒下的,你拿着,路上买些干粮和水。”

赵玥连忙推辞:“苏郎中,您救了我的命,我已经很感激了,怎么还能要您的银子?”

“拿着吧。”苏云把布包塞进她手里,语气坚定,“这乱世里,没钱寸步难行。我一个老头子,在山里行医,用不了多少银子。你拿着这些钱,好好活着,将来能为大宋做些事情,就是对我最好的报答了。”

赵玥看着手中的布包,指尖传来银子的冰凉触感,眼眶却渐渐发热。她知道,这些银子对苏云来说,或许是大半年的积蓄,可他却毫不犹豫地给了自己。她攥紧布包,郑重地对苏云鞠了一躬:“苏郎中,您的大恩大德,我赵玥永世不忘。将来若是能赶走金兵,我一定回来好好报答您。”

苏云笑着扶起她:“傻孩子,我救你,不是为了报答。我只是希望,咱们大宋的百姓,能早日过上安稳日子。”

当天下午,阿竹从山里探路回来,带来了好消息——山路沿途没有发现金兵的巡逻队,只是在靠近无锡的一处山口,有几个山贼在活动,但他们人不多,只要小心避开,应该不会有危险。

苏云听了,放心地点点头:“那就好。阿竹,明天你就送姑娘去无锡,到了无锡城外的码头,会有人接应你们。”

“接应我们?”赵玥有些惊讶。

“是我之前认识的一个船工,姓王,为人可靠。”苏云解释道,“他经常在无锡和常州之间往返,熟悉水路。你们到了码头,找到他的船,报我的名字,他会送你们去常州,还能帮你们联系上周峰义士。”

赵玥心中越发感激,千言万语都化作了一句:“苏郎中,谢谢您。”

第二天一早,天还没亮,苏云就起来为赵玥和阿竹准备早饭。粥是用新米熬的,还煮了两个鸡蛋,是他平日里舍不得吃的。赵玥看着碗里的鸡蛋,鼻子一酸,差点落下泪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7.苏云指路去常州(第2/2页)

吃过早饭,苏云把他们送到山口。他拉着阿竹的手,反复叮嘱:“路上一定要照顾好姑娘,遇到危险不要硬拼,先保住性命。到了常州,把姑娘交给周峰义士后,就赶紧回来,别让我担心。”

阿竹用力点头:“师父,您放心,我一定把姑娘安全送到,很快就回来。”

苏云又看向赵玥,从怀里取出一枚铜制的药铃,递给她:“这是我的药铃,你拿着。若是遇到什么麻烦,摇响它,附近若是有认识我的人,或许能帮你一把。”

赵玥接过药铃,铃身冰凉,上面刻着一个“苏”字。她紧紧攥着药铃,仿佛握住了一份沉甸甸的希望。

“苏郎中,您多保重。”赵玥的声音有些哽咽。

“你也多保重。”苏云挥了挥手,“走吧,路上小心。”

赵玥和阿竹转身,踏上了前往无锡的山路。走了几步,赵玥忍不住回头,看到苏云还站在山口,身影在晨雾中显得有些单薄。她用力挥了挥手,然后转过身,跟着阿竹,坚定地向前走去。

山路崎岖,两旁的树木郁郁葱葱,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来,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阿竹走在前面,熟门熟路地避开路上的荆棘和碎石,还时不时地回头看看赵玥,生怕她跟不上。

“阿竹,你跟苏郎中多久了?”赵玥一边走,一边问道。

“快十年了。”阿竹的声音带着一丝怀念,“我小时候家里遭了灾,爹娘都没了,是师父在山里捡到我,把我带回医馆,教我识字,教我认草药。师父是个好人,这些年,他救了好多人。”

赵玥点点头:“苏郎中确实是个好人。等将来太平了,你一定要好好孝敬他。”

“嗯!”阿竹用力点头,“我也是这么想的。等赶走了金兵,我就跟师父一起,在山里好好行医,救更多的人。”

两人一边走,一边聊,山路的艰难似乎也减轻了不少。中午时分,他们来到一处山泉边,阿竹从行囊里拿出干粮,和赵玥一起坐在石头上吃。干粮是苏云准备的饼子,虽然干硬,但就着清甜的山泉水,倒也吃得香甜。

“姑娘,你看,前面就是无锡的地界了。”阿竹指着远处的山峦说道。

赵玥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只见远处的山脚下,隐约能看到一些房屋的轮廓。她心中一喜,加快了脚步:“那我们快走吧,早点到码头,也好早点去常州。”

两人又走了一个多时辰,终于来到了无锡城外的码头。码头很热闹,到处都是往来的船只和行人,有运货的商人,有逃难的百姓,还有一些穿着短打的船工,吆喝着招揽生意。

“姑娘,我们去找王船工的船。”阿竹拉着赵玥,在码头的船只中穿梭。很快,他们就看到了一艘挂着“王”字旗号的乌篷船,一个皮肤黝黑、身材魁梧的中年汉子正站在船头,整理着渔网。

“王大叔!”阿竹高声喊道。

中年汉子回过头,看到阿竹,脸上露出笑容:“是阿竹啊,你怎么来了?苏郎中还好吗?”

“师父很好,他让我送一位姑娘来见您。”阿竹说着,拉过赵玥,“这位是赵姑娘,师父说,您能送她去常州。”

王船工打量了赵玥一眼,见她虽然穿着粗布衣衫,但气质不凡,眼神中带着坚定,便知道她不是普通人。他点了点头:“苏郎中的托付,我定然办妥。赵姑娘,快上船吧,我们这就出发。”

赵玥感激地说道:“多谢王大叔。”

三人上了船,王船工解开缆绳,撑起船桨,乌篷船缓缓驶离码头,顺着河流,朝着常州的方向而去。船行平稳,两岸的风景渐渐后退,赵玥坐在船头,看着清澈的河水,心中思绪万千。

她想起了建康城的繁华,想起了父皇母后的笑容,想起了张宪他们的浴血奋战,想起了苏云的悉心照料。她知道,自己肩上的担子很重,不仅要为父母报仇,还要为大宋的百姓撑起一片天。

“赵姑娘,前面就是常州地界了。”王船工的声音打断了她的思绪。

赵玥抬起头,只见远处的岸边,隐约能看到一座寺庙的轮廓。王船工指着那座寺庙,说道:“那就是天宁寺,周峰义士的义军就驻扎在那里。我们靠岸后,我带您去见他。”

赵玥心中一紧,既期待又紧张。她整理了一下衣衫,握紧了腰间的锦盒,深吸一口气:“好,我们走。”

乌篷船靠岸后,王船工带着赵玥和阿竹,朝着天宁寺的方向走去。路上,遇到了几个穿着布衣、手持兵器的年轻人,他们看到王船工,都恭敬地打招呼。王船工跟他们说了几句,他们便朝着天宁寺跑去,显然是去通报周峰了。

很快,他们就来到了天宁寺门口。寺庙的大门敞开着,几个义军士兵守在门口,看到他们,立刻迎了上来。这时,一个身材高大、面容刚毅的中年汉子从寺庙里走了出来,他穿着一身铠甲,虽然有些陈旧,但依旧威风凛凛。

“王大哥,这位就是苏郎中说的赵姑娘吧?”中年汉子开口问道,声音洪亮。

王船工点了点头:“正是。周首领,这位是赵玥姑娘。”

周峰看向赵玥,眼中带着审视,却也带着几分敬意:“赵姑娘,一路辛苦。苏郎中多次跟我提起你,说你是个有胆识、有担当的姑娘。不知你找我,有什么要事?”

赵玥看着周峰,知道他是个爽快人,便不再隐瞒,郑重地说道:“周首领,我是大宋的公主赵玥。建康城破,父皇母后惨死,我带着父皇的遗诏和兵符,前来投奔您,希望能和您一起,联合义军,抗击金兵,收复失地,为死去的亲人报仇,为大宋的百姓谋一条生路!”

周峰听到“大宋公主”四个字,先是一愣,随即眼中闪过震惊和敬佩。他连忙单膝跪地,双手抱拳道:“末将周峰,参见公主殿下!末将不知是殿下驾到,有失远迎,还望殿下恕罪!”

其他的义军士兵也纷纷跪了下来,齐声喊道:“参见公主殿下!”

赵玥连忙扶起周峰,眼中满是激动:“周首领,快快请起!如今大宋危难,百姓受苦,我不是来受你们朝拜的,我是来和你们一起战斗的!”

周峰站起身,看着赵玥眼中的坚定,心中充满了敬佩:“殿下放心,末将定当竭尽全力,辅佐殿下,抗击金兵,收复大宋河山!”

阳光洒在天宁寺的庭院里,照亮了每个人的脸庞。赵玥看着眼前这些愿意为大宋拼命的义军士兵,心中充满了希望。她知道,自己终于找到了可以依靠的力量,复仇的道路,也终于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她握紧了手中的药铃,仿佛看到了苏云在山口挥手的身影,也仿佛看到了父皇母后欣慰的笑容。她在心中默念:“父皇,母后,女儿终于找到可以并肩作战的人了。你们放心,女儿一定会完成你们的嘱托,赶走金兵,让大宋的旗帜重新飘扬在这片土地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