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凤凰展翅 > 8. 常州城外探虚实

凤凰展翅 8. 常州城外探虚实

簡繁轉換
作者:苦恋文字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11-05 17:20:02 来源:源1

8.常州城外探虚实(第1/2页)

乌篷船的橹声在晨光里渐歇时,赵玥站在常州城外的渡口,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腰间锦盒的边缘。湿润的风裹着水汽吹过来,带着江南水乡特有的温润,却吹不散她心头的凝重——从码头到天宁寺的这段路,她看到的景象,远比苏云描述的要复杂。

周峰带着十几个义军士兵在寺外迎接,铠甲上的锈迹在阳光下格外显眼,手中的长枪却擦得发亮。他见到赵玥时,眼中的敬意不似作伪,单膝跪地的动作标准而郑重,身后的士兵也跟着齐齐跪下,喊出的“参见公主殿下”声震得寺前的古槐叶子簌簌飘落。可赵玥的目光,却落在了队伍末尾两个士兵身上——他们趁周峰行礼时,偷偷用脚尖踢着地上的石子,嘴角还挂着漫不经心的笑。

“殿下一路舟车劳顿,先随末将进寺歇息吧。”周峰起身时,顺手扶了赵玥一把,掌心的老茧蹭过她的手腕,带着常年握刀的粗糙感。天宁寺的山门朱漆剥落,门前的石狮子缺了一只耳朵,殿内的佛像被白布蒙着,只有案几上摆着的几盏油灯,透着些许生气。

“殿下,这是寺里最好的禅房,您暂且住下。”周峰推开西厢房的门,里面摆着一张木床、一张书桌,墙角堆着两捆干草,算是简陋却干净。阿竹跟着进来,将行囊放在桌上,刚想开口说些什么,就被赵玥用眼神制止了——她知道,此刻不宜显露过多情绪,观察远比表态更重要。

接下来的两天,赵玥没有急于提及遗诏和兵符,只以“初到常州,想了解义军情况”为由,跟着周峰在寺内外走动。她发现,这支义军的构成远比她想象的复杂:有像周峰这样曾在官府任职的旧吏,有失去家园的农民,有逃难的手工业者,甚至还有几个从前金兵麾下的逃兵。人数虽有三百多,却像一盘散沙,凑在一起时热闹,分开行动时便没了章法。

第三天清晨,天还没亮,赵玥就被寺外的争吵声吵醒。她披上周峰送来的粗布外袍,悄悄走到寺门后,透过门缝往外看——只见两个义军士兵正扭打在一起,地上散落着半袋米,旁边围了十几个看热闹的士兵,没人上前劝阻,反而有人拍着手喊“打狠点”。

“怎么回事?”周峰的声音突然从身后传来,赵玥回头时,正看到他皱着眉往寺外走。那两个扭打的士兵听到他的声音,立刻停了手,低着头站在原地,脸上还带着未消的怒气。

“首领,是他先抢我的米!”矮个士兵指着高个士兵,声音里满是委屈,“这是我昨天从城里换的,家里还有老娘等着吃呢!”

“放屁!这米明明是我先看到的!”高个士兵梗着脖子反驳,“你小子就是想占便宜!”

周峰的脸色越来越沉,他弯腰捡起地上的米袋,掂了掂重量,然后将米袋递给矮个士兵:“这米归你,但你俩在寺外打架,扰乱军纪,各罚挑水五十桶!”

“首领,这不公平!”高个士兵急了,“明明是他先动手的!”

“我说的话就是军纪!”周峰的声音提高了几分,眼中闪过一丝厉色。高个士兵还想争辩,却被旁边的同伴拉了拉衣角,最终只能不甘心地低下头,嘟囔着“知道了”。

看热闹的士兵一哄而散,赵玥却站在门后没动——她注意到,周峰转身时,嘴角闪过一丝无奈,而那个高个士兵走的时候,偷偷朝矮个士兵比了个挑衅的手势,显然没把处罚放在心上。

“殿下都看到了?”周峰不知何时走到了她身边,声音里带着几分疲惫。

赵玥点点头,没有绕弯子:“周首领,义军的纪律,似乎不太好。”

周峰叹了口气,领着她走到寺前的古槐下,靠在树干上,望着远处的常州城:“殿下,不是末将不想管,是管不了啊。这些弟兄,大多是被逼得走投无路才来投军的,没受过正规训练,也没读过书,眼里只有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能让他们跟着末将打金兵,已经不容易了,要是管得太严,怕是会有人走散。”

赵玥沉默了。她知道周峰说的是实话,可一支没有纪律的队伍,就算人数再多,也打不了胜仗。她想起父皇曾经跟她说过的话:“一支军队的魂,不是武器,不是人数,是纪律。没有纪律,再勇猛的士兵,也只是一群乌合之众。”

当天下午,赵玥提出要去看看义军的练兵情况。周峰没有拒绝,带着她来到寺后的一片空地——这里被开辟成了练兵场,地上画着简单的队列线,几个士兵正在教其他人握枪的姿势。可赵玥刚走近,就发现了问题:有十几个士兵蹲在旁边的树荫下打牌,地上扔着几个铜板;还有几个士兵拿着长枪互相打闹,枪尖差点戳到路过的伙夫;最前面教枪的那个士兵,自己的姿势都不标准,却还对着别人指手画脚。

“都给我站好!”周峰看到这场景,脸色瞬间沉了下来,大声呵斥道。树荫下的士兵慌忙收起牌,打闹的士兵也赶紧站好,可脸上的散漫劲儿却没散去,有人还在偷偷挤眉弄眼。

赵玥走到一个蹲在地上系鞋带的年轻士兵面前,轻声问道:“你为什么不去练兵?”

那士兵抬头看到是她,愣了一下,连忙站起身,挠了挠头说道:“回殿下,我……我今天身子不舒服,想歇会儿。”

“哪里不舒服?”赵玥追问。

士兵眼神闪烁了一下,支支吾吾地说:“就是……就是肚子疼。”

赵玥没有再问,只是看了一眼他的手——指甲缝里还沾着牌桌上的灰尘,根本不像是肚子疼的样子。她转身走到周峰身边,压低声音说道:“周首领,这样的练兵,没有意义。”

周峰的脸涨得通红,却无力反驳:“殿下,末将也想好好练兵,可这些弟兄……”

“我知道不容易,但不是不可能。”赵玥打断他,目光扫过在场的士兵,“明天开始,我来帮你练兵。”

周峰愣了一下,随即眼中闪过一丝惊喜:“殿下您……您会练兵?”

“父皇曾经教过我一些兵法,也看过禁军练兵。”赵玥没有说太多,只淡淡一句带过。其实她知道,自己懂的那些理论,远不如实战经验有用,但眼下,她必须先帮周峰把这支队伍的纪律抓起来,否则根本无法指望他们抗击金兵。

第二天一早,天刚蒙蒙亮,赵玥就站在了练兵场上。她穿着一身利落的短打,腰间系着苏云给的药铃,手里拿着一根木棍,代替长枪做示范。周峰带着几个核心将领站在旁边,眼中满是期待,也带着几分怀疑。

“所有人,排成三列,每列十人,间隔一步!”赵玥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士兵们愣了一下,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磨磨蹭蹭地站着,队伍歪歪扭扭,根本不成样子。

“动作快点!”赵玥提高了声音,用木棍指着队伍最前面的士兵,“你,往前一步!还有你,往左挪挪!”她来回走动,一个个纠正士兵的位置,额头上很快渗出了汗珠。周峰看在眼里,连忙让人端来一碗水,却被赵玥摆手拒绝了——她知道,此刻若是示弱,之前的努力就白费了。

好不容易把队伍排好,赵玥又开始教他们基本的队列动作:“立正!稍息!向左转!向右转!”这些简单的动作,士兵们却做得乱七八糟,有人转错方向,有人干脆站在原地不动,还有人偷偷笑出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8.常州城外探虚实(第2/2页)

“笑什么?”赵玥停下动作,目光落在那个笑出声的士兵身上,“出列!”

士兵愣了一下,不情不愿地走出队伍。赵玥看着他,声音平静却带着压力:“你觉得这些动作很可笑?”

士兵低下头,不敢说话。

“那我问你,若是战场上,将军让你向左冲锋,你却向右跑,会是什么后果?”赵玥的声音提高了几分,“不仅会害死你自己,还会害死你身边的弟兄!这些动作看起来简单,却是保命的根本!连基本的纪律都没有,还谈什么打金兵、保家园?”

士兵的头垂得更低了,脸上的笑容彻底消失。周围的士兵也安静下来,没人再敢嬉笑打闹——他们从赵玥的眼神里,看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认真,也看到了一种不容侵犯的威严。

“归队吧。”赵玥的声音缓和了一些,“下次记住,练兵不是儿戏,每一个动作,都要认真对待。”

接下来的几天,赵玥每天都泡在练兵场上,从队列训练到武器使用,一点点教给士兵们。她没有因为自己是公主就摆架子,反而和士兵们一起晒太阳、一起吃粗粮,手上磨出了水泡,也只是用布条简单缠一下,继续训练。

阿竹看在眼里,疼在心里,私下里劝她:“殿下,您没必要这么拼,这些士兵要是不听话,让周首领去管就好了。”

赵玥却摇了摇头:“阿竹,我不是在帮周首领,我是在帮大宋。这些士兵,都是大宋的希望,只有把他们训练好,才能对抗金兵。我多吃点苦不算什么,只要他们能明白纪律的重要性,一切都值得。”

慢慢地,士兵们对赵玥的态度变了。从最初的抵触、散漫,到后来的认真、敬畏,他们开始主动跟着赵玥训练,甚至有人在休息时,还会拿着长枪琢磨动作。周峰看在眼里,心中对赵玥的敬佩更深了——他没想到,这位看起来柔弱的公主,竟然有这么大的魄力和能力。

可就在训练渐入佳境时,一个意外发生了。

那天下午,赵玥正在教士兵们如何配合进攻,突然看到寺门口冲进来一个士兵,神色慌张地大喊:“首领!不好了!金兵来了!”

所有人都愣住了,训练场上瞬间安静下来。周峰立刻拔出腰间的刀,大声问道:“多少人?从哪个方向来的?”

“大概有五十多个,从东边来的,已经快到寺外了!”士兵的声音带着颤抖。

周峰的脸色变得凝重起来,他转身看向赵玥:“殿下,您先躲进寺里,末将带着弟兄们出去迎敌!”

赵玥却摇了摇头,伸手从腰间抽出那柄母后留下的短匕,眼神坚定:“我跟你们一起去。”

“殿下,太危险了!”周峰连忙劝阻。

“越是危险,我越不能躲起来。”赵玥看着眼前的士兵们,他们虽然脸上带着紧张,却没有一个人退缩,“弟兄们,金兵来了,这是我们训练成果的第一次考验!大家有没有信心?”

“有!”士兵们齐声喊道,声音虽然不算洪亮,却带着前所未有的坚定。

赵玥满意地点点头,对周峰说:“周首领,你带一百人从正面迎敌,我带五十人从侧面绕过去,偷袭金兵的后路,剩下的人守在寺里,防止金兵偷袭。”

周峰愣了一下,随即反应过来,连忙点头:“好!就按殿下说的办!”

很快,队伍分成三部分,朝着不同的方向出发。赵玥带着五十个士兵,沿着寺后的小路,悄悄绕到金兵的侧面。她趴在草丛里,看着不远处的金兵——他们穿着厚重的铠甲,手持弯刀,正朝着天宁寺的方向行进,队伍松散,毫无防备。

“大家听我指挥,等金兵走到前面的开阔地,我们再动手。”赵玥压低声音,对身边的士兵说,“记住,集中火力攻击金兵的马匹,只要把他们的马打乱,我们就有胜算。”

士兵们纷纷点头,握紧了手中的武器,眼睛紧紧盯着金兵的动向。

很快,金兵走进了开阔地。赵玥眼神一凛,大喊一声:“动手!”

五十个士兵立刻从草丛里冲出来,朝着金兵的马匹扑去。金兵猝不及防,顿时乱作一团。有人想拔刀反抗,却被士兵们缠住;有人想骑马逃跑,马匹却被士兵们用长枪刺中,嘶鸣着倒下。

赵玥手持短匕,朝着一个金兵冲去。那金兵看到她是个女子,眼中闪过一丝轻蔑,挥刀朝着她砍来。赵玥侧身躲开,趁着金兵收刀的间隙,将短匕刺进了他的咽喉。金兵瞪大了眼睛,倒在地上,鲜血溅了赵玥一身。

这是赵玥第一次在战场上杀人,心中虽有不适,却没有丝毫犹豫——她知道,对敌人的仁慈,就是对自己和弟兄们的残忍。

周峰带着的正面队伍也冲了上来,两面夹击之下,金兵很快就溃不成军。有十几个金兵想逃跑,却被守在寺里的士兵拦住,最终全部被歼灭。

战斗结束后,练兵场上一片狼藉,地上散落着金兵的尸体和武器,空气中弥漫着血腥气。士兵们站在原地,脸上带着胜利的喜悦,也带着一丝疲惫。

“弟兄们,我们赢了!”周峰举起手中的刀,大声喊道。

“赢了!赢了!”士兵们欢呼起来,声音震彻云霄。

赵玥站在人群中,看着眼前的景象,心中百感交集。她知道,这只是一场小规模的战斗,未来还有更多的挑战在等着他们。但她也看到了希望——这支曾经纪律松散的队伍,在经历了实战的考验后,终于有了军队的样子。

周峰走到赵玥身边,眼中满是敬佩:“殿下,今日若不是您指挥得当,我们恐怕很难打赢这场仗。末将服了!”

赵玥笑了笑,说道:“这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只要我们团结一心,遵守纪律,就没有打不赢的仗。”

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练兵场上,也洒在士兵们的脸上。赵玥看着他们,心中更加坚定了信念——她要把这支义军打造成一支真正的铁军,联合更多的抗金力量,早日收复失地,为父皇母后报仇,为大宋百姓带来太平。

当天晚上,天宁寺里摆起了庆功宴,虽然只有几碟咸菜、几坛劣酒,士兵们却吃得格外香甜。赵玥坐在主位上,听着他们讲述战斗中的趣事,看着他们脸上真挚的笑容,心中渐渐温暖起来。她知道,这里已经成了她的第二个家,这些士兵,已经成了她的亲人。

夜深人静时,赵玥坐在书桌前,打开了那个珍藏已久的锦盒。昏黄的油灯下,父皇的遗诏和半枚兵符泛着淡淡的光泽。她轻轻抚摸着这些信物,眼中闪过坚定的光芒:“父皇,母后,女儿没有让你们失望。女儿一定会带着这支队伍,继续走下去,直到把金兵赶出大宋的土地,让大宋的旗帜重新飘扬在每一寸山河之上。”

窗外的月光透过窗棂,洒在书桌上,也洒在赵玥的身上,仿佛在为她加油鼓劲。她知道,未来的路还很长,很艰难,但她不会退缩——因为她是大宋的公主,她肩上承载着太多的责任和希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