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凤凰展翅 > 25. 张毅犹豫暂观望

凤凰展翅 25. 张毅犹豫暂观望

簡繁轉換
作者:苦恋文字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11-05 17:20:02 来源:源1

25.张毅犹豫暂观望(第1/2页)

晨雾裹着江南的湿气,在善卷洞外的石阶上凝结成露。老郑握着护宋军的令牌,第三次站在洞前时,指尖已被寒气浸得发凉。岗哨进去通报的时间比上次久了许多,直到朝阳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令牌上,才见一个穿着青色短打的士兵出来,面无表情地说:“首领让你进去,但只许你一个人。”

洞内的空气比洞外更凉,两侧火把的光芒跳动着,映得墙上挂着的弯刀泛出冷光。张毅依旧坐在中央的石凳上,手里摩挲着那封护宋军的书信,布防图摊在膝头,却没像上次那样仔细翻看。他抬眼看向老郑,眼神里没有了初见时的锐利,多了几分复杂:“你家殿下的诚意,我看到了。但联合之事,我还得再想想。”

老郑心中一沉,却依旧保持着镇定,拱手问道:“张首领是有什么顾虑?若是护宋军有做得不到位的地方,或是联合的条件有需要调整的,都可以直说,我回去后定如实禀报殿下。”

张毅起身走到洞壁前,手指划过那张破旧的大宋地图,指尖停在“常州”与“宜兴”之间的空白处——那里曾是他家乡的位置,如今早已被金兵的铁蹄踏平。“我不是信不过护宋军,是信不过这乱世。”他声音低沉,带着几分沙哑,“当年我带着弟兄们从家乡逃出来,路上遇到过三支‘抗金义军’,有两支抢了百姓的粮食就跑,还有一支转头就投靠了金兵,帮着金兵杀宋人。从那以后,我就只信自己的弟兄,只守宜兴这一亩三分地。”

老郑看着他眼底深藏的戒备,想起出发前赵玥说的“张首领必是吃过联合的亏,要先解他的心结”,便放缓语气:“张首领的遭遇,在下听了也心痛。但护宋军与那些假义军不同——我家殿下是大宋荣德公主,父皇母后都殉了国,她抗金不是为了地盘,是为了给亲人报仇,为了让江南的百姓能活下去。上次鹰嘴谷大捷,护宋军缴获的粮草,一半分给了受伤的弟兄,一半送给了常州城外的流民,连殿下自己都跟士兵们一起吃糙米饭、喝野菜汤。”

他从怀里掏出一个布包,打开后露出一块干硬的饼子:“这是我出发前,营里分的干粮,里面掺了不少麸皮。张首领可以看看,护宋军的将士们,从来没把自己当‘官’,只把自己当抗金的宋人。”

张毅的目光落在饼子上,喉结动了动——他的义军这些年靠百姓接济,虽不至于吃掺麸皮的饼子,却也常常断粮,去年冬天甚至有弟兄饿晕在练兵场上。可他还是摇了摇头,走到布防图前,指着标注“金兵粮道”的地方:“你家殿下的布防图很细,可你知道这粮道旁,金兵藏了多少伏兵吗?上个月我派了三十个弟兄去探路,回来的只有五个,个个带伤。护宋军打赢了一场伏击战,不代表能应对金兵的重兵围剿。”

他转身看向老郑,眼神里多了几分坦诚:“护宋军现在有多少人?一千出头吧?我这里有两百弟兄,无锡陈奎、江阴吴涛加起来也不到三百。就算咱们联合,满打满算也只有一千五百人。可金兵在江南的兵力有多少?最少五万人!就凭咱们这点人,跟金兵硬拼,不是抗金,是送死。”

老郑连忙说道:“张首领,我们殿下也知道兵力悬殊,所以才要联合啊!只要咱们先联合起来,打出名声,就会有更多的义军、更多的百姓加入。上次鹰嘴谷大捷后,短短半个月,就有七百多人来投奔护宋军,连湖州的韩明将军都带着两百精锐来了。只要咱们团结一心,兵力会越来越多,总有一天能跟金兵抗衡!”

“越来越多?”张毅苦笑一声,走到洞口,望着洞外连绵的山峦,“我等了三年,也没等到更多人来宜兴。金兵的势力越来越大,投靠他们的宋人也越来越多。我不是不想联合,是怕联合起来后,还没等更多人加入,就先被金兵灭了。我这两百弟兄,都是跟我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我不能拿他们的命去赌。”

老郑看着他决绝的背影,知道再多说也没用,只能拱手道:“既然张首领需要时间考虑,在下也不勉强。这封书信和布防图,就留在您这里,若是您想通了,随时可以派人与护宋军联系。我家殿下说了,无论张首领做什么决定,护宋军都把您当抗金的兄弟,若是宜兴遇到金兵偷袭,护宋军定会出兵相助。”

张毅没有回头,只是摆了摆手,示意他可以走了。老郑转身走出善卷洞,晨雾依旧浓厚,却比来时多了几分沉重——他知道,张毅的犹豫,不是因为胆小,是因为肩上扛着两百弟兄的性命,这份顾虑,比任何理由都更难说服。

老郑返回护宋军营地时,赵玥正在练兵场查看新招募士兵的训练情况。听到张毅暂不答应联合的消息,她没有意外,只是接过老郑递来的空白回信,指尖拂过信纸:“张首领的顾虑,我能理解。换作是我,若是带着弟兄们熬过了三年乱世,也不会轻易拿他们的命去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25.张毅犹豫暂观望(第2/2页)

周峰站在一旁,眉头皱得很紧:“可若是张毅不加入,无锡陈奎和江阴吴涛怕是也会动摇。他们本来就对联合心存顾虑,若是看到张毅观望,说不定也会打退堂鼓。”

“不会的。”赵玥摇摇头,将信纸放在案上,“陈奎务实,他缺粮草,我们答应支援他五十石大米,还给他标注了金兵粮站的位置,他不会放弃这个机会;吴涛谨慎,却也知道江阴江面迟早会被金兵彻底封锁,单凭他的水军,守不了多久。真正难的,是张毅。”

她走到练兵场边缘,望着远处的宜兴方向,声音轻却坚定:“张毅不是不想联合,是不敢信。我们要做的,不是再派使者去说服他,是用行动让他相信——护宋军有能力保护自己,也有能力保护联合的义军。”

当天下午,赵玥就召集将领们,调整了原有的作战计划——原本准备联合义军一起攻打金兵粮营的计划暂时搁置,改为由护宋军单独行动,偷袭常州城外的金兵小据点。“这个据点驻守的金兵只有一百人,却控制着常州到宜兴的必经之路。我们拿下它,既能切断金兵对宜兴的威胁,也能让张毅看到,护宋军有能力在金兵的眼皮底下作战。”

陈烈看着地图,点头赞同:“这个据点的金兵大多是老弱残兵,防守松懈,我们派两百精锐,连夜偷袭,定能拿下。而且拿下据点后,我们可以将缴获的粮草分一部分给宜兴的百姓,让张毅知道,护宋军不仅会打仗,更会护着百姓。”

三天后的夜里,赵玥亲自带领两百精锐,趁着月色偷袭金兵据点。据点的金兵果然松懈,大多在睡梦中,护宋军几乎没费什么力气就冲了进去,斩杀金兵三十余人,俘虏七十余人,缴获粮草二十石、弯刀五十余柄。战斗结束后,赵玥没有将粮草运回营地,而是让人连夜送到宜兴城外的村庄,分发给百姓。

消息很快传到善卷洞。张毅看着前来报信的士兵,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护宋军的布防图——他没想到,护宋军真的敢单独偷袭金兵据点,更没想到他们会把缴获的粮草分给宜兴的百姓。他走到洞壁前,看着那张大宋地图,眼神里的犹豫渐渐少了几分,却依旧没有松口,只是对士兵说:“再等等,看看护宋军接下来还能做什么。”

又过了十天,金兵为了报复护宋军偷袭据点,派了三百金兵进攻常州城外的流民村。赵玥得知消息后,立刻带领三百步兵赶去支援。流民村的百姓大多是老弱妇孺,根本无法抵抗金兵,护宋军赶到时,金兵已经开始烧房子、抢粮食。

“杀!”赵玥拔出“靖难剑”,率先冲向金兵。士兵们见状,也纷纷挥舞着武器冲上去。金兵没想到护宋军会来得这么快,一时慌了神,被护宋军杀得节节败退。战斗持续了一个时辰,护宋军斩杀金兵一百余人,将剩余的金兵赶跑,还救下了被金兵抓走的二十多个百姓。

流民村的百姓们对着赵玥跪地磕头,哭着感谢她的救命之恩。赵玥扶起百姓,让人将随身携带的干粮分给他们,又安排士兵帮忙修缮被烧毁的房子。这些场景,都被张毅派去的探子看在眼里,一一回报给了张毅。

张毅听完探子的回报,沉默了许久,终于拿起护宋军的书信,在空白处写下“暂观其行,若护宋军能再胜一场,愿议联合”,让探子送到护宋军营地。

赵玥收到回信时,正在中军帐内与陈烈商议下一步的作战计划。看到张毅的回复,她脸上露出一丝笑容:“张首领终于松口了。只要我们再打一场胜仗,让他看到护宋军的实力和决心,他定会加入联盟。”

陈烈看着回信,点头道:“接下来,我们可以攻打金兵的粮道。这条粮道是金兵给无锡据点运送粮草的关键,拿下它,既能切断无锡金兵的补给,也能让张毅看到,我们有能力为联合后的义军扫清障碍。”

赵玥点了点头,立刻召集将领们部署作战计划。她知道,张毅的观望,不是拒绝,是等待一个值得信任的理由。而护宋军要做的,就是用一场又一场的胜仗,给张毅这个理由,也给江南所有等待联合的义军,一个理由。

当天晚上,赵玥站在营房后的山坡上,看着远处的宜兴方向。月光洒在她身上,也洒在手中的白玉佩上。她轻轻抚摸着玉佩,在心中默念:“父皇,母后,张首领虽然还在犹豫,但他已经看到了护宋军的诚意和实力。总有一天,江南所有的义军都会联合起来,我们会一起把金兵赶出大宋,让大宋的旗帜重新飘扬在每一寸山河之上。”

夜风拂过山坡,带来练兵场上传来的呐喊声。赵玥知道,距离江南义军联合的那一天,已经越来越近了。而她要做的,就是继续带领护宋军,打好每一场仗,守护好每一个百姓,用行动证明,护宋军值得所有抗金义士的信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