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凤凰展翅 > 85. 双方激战互有负

凤凰展翅 85. 双方激战互有负

簡繁轉換
作者:苦恋文字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11-13 17:30:16 来源:源1

85.双方激战互有负(第1/2页)

宣和四年七月初十,宣城的晨雾还未散尽,城北的练兵场上已响起整齐的脚步声。赵玥身着银甲,手持长枪,正亲自指导士兵们操练枪法——自完颜烈撤军后,她便意识到,被动防御永远无法真正守住宣城,唯有提升士兵战力、调整战术,才能在下次金军来犯时占据主动。

“出枪要快!刺中目标后立刻收枪,防备敌人反扑!”赵玥的声音穿透晨雾,落在每个士兵耳中。她示范着标准动作,长枪如银蛇出洞,精准刺向木桩上的红靶心,枪尖穿透木靶的瞬间,她手腕微转,长枪顺势收回,动作行云流水。士兵们看得热血沸腾,纷纷模仿着她的动作,练兵场上的枪影越来越密集,呼喝声此起彼伏。

暗卫“墨”悄然站在练兵场边缘,待赵玥停下休息时,递上一份密报:“郡主,斥候探得,完颜烈虽撤军至泗州,却并未返回金国,反而在泗州周边招募流民、扩充兵力,似有再次进攻宣城之意。”

赵玥接过密报,指尖在“招募流民”四字上顿了顿:“完颜烈这是想补充兵力,弥补前番损失。看来,他并未放弃宣城。”她抬头望向泗州方向,晨雾中隐约可见远处的山峦,“传我命令,加强对泗州方向的侦察,一旦发现金军动向,立刻回报。同时,将城内的青壮百姓编入预备役,每日与士兵一同操练,以备不时之需。”

“是。”“墨”躬身退下,转身去传达命令。赵玥则继续留在练兵场,手把手纠正士兵们的动作——她知道,每多提升一分战力,下次激战时,士兵们存活的几率就多一分,宣城守住的希望也多一分。

不出赵玥所料,七月下旬,斥候便传来急报:完颜烈已招募五千流民,经过短暂训练后,与原有的一万五千大军汇合,共计两万兵力,正朝着宣城方向进发。更令人担忧的是,完颜烈还从金国调来一批重型攻城器械,包括能摧毁城墙的“回回炮”,以及可容纳十人的“攻城楼车”。

消息传来,宣城城内再次弥漫起紧张的气氛。府衙内,赵玥召集张九成、剩余的禁军将领以及各乡绅代表议事,案几上摊着一张新绘制的战术图,上面用红、黑两色标注着宋军与金军的可能作战路线。

“完颜烈此次来犯,兵力比上次多五千,且携带重型攻城器械,硬拼必然吃亏。”赵玥的手指在战术图上的“青弋江支流”处划过,“我们需利用地形,将战场引至城外,避免金军的攻城器械发挥作用。青弋江支流沿岸多芦苇荡,适合设伏;敬亭山脚下的峡谷狭窄,可阻挡金军的楼车推进——这两处,将是我们与金军激战的主战场。”

乡绅代表们纷纷表示支持,其中一位年过六旬的乡绅王老爷子站起身,拱手道:“郡主放心,城内百姓都愿为守住宣城出力!我们已组织人手,在青弋江支流沿岸挖掘壕沟、设置绊马索,还准备了大量火箭和燃油,定能给金军一个教训!”

赵玥心中一暖,对着王老爷子深深一揖:“多谢王老爷子,多谢各位乡亲!有大家的支持,我们定能击退金军!”

接下来的几日,宣城上下齐心协力,备战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着:青壮百姓跟着士兵们在青弋江支流沿岸设置陷阱;妇女们则在家中缝制铠甲、制作箭矢;老人们则负责运送粮草、照顾伤员。整个宣城,仿佛变成了一座坚固的堡垒,每个人都在为守护家园而努力。

七月二十八,金军抵达宣城城外十里处,安营扎寨。完颜烈骑着高大战马,站在营前,望着远处的宣城城墙,眼中闪过一丝冷冽——上次因元帅撤军令被迫撤退,让他颜面尽失,此次他不仅要拿下宣城,还要活捉赵玥,一雪前耻。

次日清晨,金军率先发起进攻。完颜烈派出五千大军,朝着青弋江支流方向进发,企图绕过城北防线,从侧面突袭宣城。可他没想到,赵玥早已在此设下埋伏——芦苇荡中隐藏着两千宋军弓箭手,沿岸的壕沟里布满了尖刺,绊马索则藏在草丛中,只待金军踏入陷阱。

当金军走进芦苇荡时,宋军弓箭手突然起身,密集的火箭射向金军。火箭带着火焰,落在芦苇上,瞬间燃起熊熊大火。金军被大火包围,惊慌失措,纷纷四处逃窜,不少人掉进壕沟,被尖刺刺穿身体;还有人被绊马索绊倒,摔在地上,被后面的金军士兵踩踏。

“杀!”宋军将领高声呐喊,率领士兵们从芦苇荡两侧冲出,与金军展开近身搏斗。金军本就因大火乱了阵脚,根本抵挡不住宋军的攻势,不到一个时辰,五千大军便死伤过半,剩余的士兵纷纷扔下武器,朝着金军大营逃窜。

宋军大获全胜,士兵们欢呼着打扫战场,缴获了不少金军的武器和粮草。赵玥收到捷报时,正在城墙上巡视,她看着士兵们押着俘虏返回城内,脸上露出一丝欣慰的笑容——这是她调整战术以来的第一次胜利,也让士兵们和百姓们的信心大增。

可赵玥知道,完颜烈绝不会就此善罢甘休。果然,两日后,完颜烈便亲自率领一万大军,携带攻城楼车,朝着敬亭山脚下的峡谷进发——他想通过峡谷,直接进攻宣城东门,那里的城墙相对薄弱,更容易攻破。

赵玥早已收到斥候的回报,她率领三千骑兵和两千步兵,提前赶到峡谷,在峡谷两侧的山坡上设置了投石机和滚石,还在峡谷入口处挖掘了深沟,阻挡金军的楼车推进。

当金军抵达峡谷入口时,完颜烈看着眼前的深沟,冷笑一声:“赵玥小儿,以为凭这点伎俩就能挡住本将军?传我命令,让士兵们扛着沙袋,填满深沟!”

金军士兵立刻行动起来,扛着沙袋,朝着深沟冲去。可刚走到深沟附近,峡谷两侧的山坡上突然滚下无数巨石,砸向金军士兵。同时,投石机抛出的石块如雨点般落下,金军的楼车被砸中,瞬间散架,楼车内的士兵纷纷摔在地上,惨叫连连。

“放箭!”赵玥的声音在山坡上响起,宋军弓箭手射出密集的箭矢,金军士兵纷纷中箭倒地。完颜烈看着士兵们不断倒下,心中愤怒不已,他拔出腰间的弯刀,嘶吼着:“冲!给我冲过去!谁先冲过峡谷,赏黄金百两!”

重赏之下,金军士兵变得疯狂起来,他们踩着同伴的尸体,冒着滚石和箭矢,拼命朝着峡谷内冲去。宋军虽然顽强抵抗,可金军人数众多,渐渐占据了上风,不少金军士兵冲过了深沟,朝着山坡上的宋军发起进攻。

赵玥见状,立刻下令:“骑兵出击!从峡谷两侧包抄,打乱金军的阵型!”

三千宋军骑兵立刻从峡谷两侧的山道冲出,手中的长枪如银蛇般刺向金军。金军只顾着向前冲,根本没料到会有骑兵从两侧袭来,阵型瞬间大乱。宋军骑兵趁机斩杀金军士兵,峡谷内的尸体堆积如山,鲜血顺着峡谷的石板路流淌,染红了地面。

可完颜烈像是铁了心要冲过峡谷,他不断派出后续部队,一波接一波地冲击宋军的防线。宋军渐渐体力不支,骑兵的战马也因连续作战而疲惫不堪,不少骑兵被金军士兵拉下马,惨死在弯刀之下。

赵玥手持长枪,亲自加入战斗。她骑着战马,在金军阵中穿梭,长枪所到之处,金军士兵纷纷倒下。可金军士兵越来越多,她的手臂被金军的弯刀划伤,鲜血顺着手臂流下,染红了她的银甲。她咬紧牙关,继续挥舞着长枪,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守住峡谷,不能让金军靠近宣城东门。

就在这时,远处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是张九成率领的两千预备役士兵!他们原本在城内驻守,听闻峡谷战事危急,便主动请战,赶来支援。“郡主莫慌!我们来了!”张九成高声喊道,率领预备役士兵朝着金军冲去。

预备役士兵虽然都是青壮百姓,缺乏作战经验,可他们个个士气高昂,拿着锄头、镰刀,朝着金军士兵砍去。金军士兵没想到会有援军赶来,顿时乱了阵脚。赵玥趁机发起反击,率领骑兵和步兵,与预备役士兵里应外合,将金军击退。

完颜烈看着再次撤退的金军士兵,眼中满是不甘。他知道,再攻下去只会徒增伤亡,便下令:“撤!全军返回大营!”

金军士兵如潮水般退去,峡谷内终于恢复了平静。宋军士兵们瘫坐在地上,大口喘着粗气,不少人身上带着伤口,却脸上却露出了胜利的笑容——他们又一次击退了金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85.双方激战互有负(第2/2页)

赵玥看着身边疲惫的士兵和百姓们,心中满是感动。她翻身下马,走到张九成身边,声音带着几分沙哑:“张通判,多谢你及时赶来支援。”

张九成摇了摇头,苦笑道:“郡主客气了,守住宣城是我们所有人的责任。只是,此次我们虽然击退了金军,可也伤亡惨重,骑兵损失了一千人,步兵和预备役士兵也伤亡了八百人……”

赵玥沉默了——她知道,这场胜利的代价太大了。完颜烈的兵力仍有一万五千人,而宋军经过两次激战,只剩下不到四千人,且多是伤员和疲惫的士兵。若完颜烈再发起进攻,他们恐怕难以抵挡。

接下来的半个月,完颜烈与赵玥在宣城城外展开了拉锯战。金军多次发起进攻,宋军则利用地形和战术,一次次将金军击退,可每次胜利都伴随着巨大的伤亡。有时,宋军能在青弋江支流设伏,歼灭金军数千人;有时,金军能突破宋军的防线,攻至宣城城墙下,却因宋军的顽强抵抗而被迫撤退。双方你来我往,互有胜负,宣城城外的土地被鲜血染红,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血腥味。

八月中旬的一天,金军再次发起进攻,这次他们将目标对准了宣城的粮道。完颜烈派出五千骑兵,突袭了宋军向城东粮仓运送粮草的队伍。赵玥得知消息后,立刻率领两千骑兵驰援,与金军骑兵在粮道旁的平原上展开激战。

平原上没有地形可依,双方只能正面抗衡。金军骑兵个个马术精湛,弯刀挥舞得虎虎生风;宋军骑兵虽然战力稍逊,却凭借着顽强的意志,与金军展开殊死搏斗。赵玥骑着战马,手持长枪,与金军骑兵将领展开对决。长枪与弯刀碰撞,发出刺耳的金属声,两人你来我往,战得难解难分。

最终,赵玥抓住金军将领的一个破绽,长枪刺穿了他的胸膛。金军骑兵见将领战死,士气大跌,纷纷撤退。宋军虽然保住了粮草,却也损失了五百骑兵,赵玥的战马也被金军士兵砍伤,无法再继续作战。

回到城内,赵玥看着伤亡统计,心中满是沉重。宋军的兵力已不足三千人,粮草也只够支撑一个月,而完颜烈的兵力仍有一万余人,且还在不断补充粮草。她知道,这样的拉锯战不能再继续下去,必须尽快想出破敌之策,否则宣城迟早会被金军攻破。

当晚,赵玥独自坐在府衙的书房,看着桌上的战术图,陷入了沉思。窗外的月光透过窗棂,洒在她的身上,将她的影子拉得很长。她想起了战死的李伟,想起了伤亡的士兵和百姓们,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责任感——她不能放弃,必须守住宣城,为了那些信任她的人,也为了这片土地上的百姓。

就在这时,“墨”悄悄走进书房,递上一份密报:“郡主,临安传来消息,江南制置使已派遣一万大军,驰援宣城,预计三日后便可抵达。”

赵玥猛地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希望:“援军?三日后抵达?”

“是。”“墨”点头,“制置使大人得知宣城战事危急,便抽调了驻守扬州的一万大军,日夜兼程赶来支援。”

赵玥心中大喜,她立刻站起身,走到战术图前,手指在图上的“金军大营”处划过:“援军三日后抵达,我们只需再坚守三日,待援军赶到,便可与金军正面抗衡,将他们彻底击退!”

她立刻召来张九成和剩余的将领,商议对策:“接下来的三日,我们需收缩防线,集中兵力防守宣城的四门,避免与金军展开大规模激战,保存实力,等待援军抵达。同时,派人在金军大营周边散布援军将至的消息,动摇他们的军心。”

众人纷纷点头,立刻行动起来。城内的士兵和百姓们得知援军即将抵达的消息,士气大振,纷纷表示要坚守到援军到来。宣城的四门处,士兵们加固了城防,备好的热油、擂木和箭矢,严阵以待,准备迎接金军最后的进攻。

完颜烈很快便得知了宋军援军将至的消息,他心中焦急不已——若是让宋军援军抵达,他不仅无法拿下宣城,还可能被宋军前后夹击,全军覆没。他立刻召集将领,商议对策:“宋军援军三日后抵达,我们必须在这三日内攻破宣城!传我命令,明日全军出击,猛攻宣城北门,务必在援军到来前,拿下宣城!”

将领们齐声应和,纷纷回到各自的营帐,准备明日的进攻。金军大营内,士兵们忙着检修攻城器械,擦拭武器,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决战前的紧张氛围。

次日清晨,金军果然倾巢而出,一万五千大军朝着宣城北门进发。完颜烈骑着高大战马,站在阵前,手中的令旗一挥,金军的攻城锤、楼车和回回炮同时启动,朝着北门发起了猛烈的进攻。

城墙上的宋军士兵们早已做好准备,他们将热油泼向攻城的金军士兵,用擂木砸向金军的楼车,投石机则朝着金军的回回炮抛出巨石。箭矢如暴雨般射向金军,金军士兵纷纷中箭倒地,可他们却像不怕死般,踩着同伴的尸体,不断向前推进。

攻城锤撞击城墙的“轰隆”声震耳欲聋,北门的城墙渐渐出现了裂缝。赵玥站在城楼上,手持长剑,高声喊道:“弟兄们!援军三日后就到!我们再坚守三日,就能击退金军!守住宣城,就是守住我们的家园!”

士兵们齐声呐喊,士气大振,他们忘记了疲惫和伤痛,拼命抵抗着金军的进攻。城墙上的血迹越来越多,士兵们的尸体堆积如山,可没有一个人退缩——他们知道,只要再坚持三日,胜利就会属于他们。

接下来的两日,金军日夜不停地猛攻北门,宋军则顽强抵抗,双方死伤惨重。北门的城墙已经出现了多处裂缝,随时可能倒塌,可宋军士兵们依旧坚守在城墙上,用身体挡住金军的进攻。

八月二十日,援军抵达的前一天,金军发起了最后的猛攻。完颜烈亲自擂鼓助威,金军士兵们如潮水般冲向北门,攻城锤一次次撞击着城墙,裂缝越来越大。城墙上的宋军士兵所剩无几,不少人已经筋疲力尽,却依旧挥舞着武器,与金军士兵展开近身搏斗。

赵玥的手臂和肩膀都已受伤,鲜血染红了她的银甲,可她依旧站在城楼上,指挥着士兵们抵抗。她看着远处的地平线,心中默默祈祷:援军,快些来吧!

就在这时,远处突然传来一阵震天的喊杀声——是援军!江南制置使派遣的一万大军,提前一日抵达了宣城!

“援军来了!援军来了!”城墙上的宋军士兵们看到援军的旗帜,纷纷欢呼起来,士气瞬间达到了顶峰。

完颜烈听到喊杀声,回头望去,只见一支宋军大军朝着金军大营方向疾驰而来。他知道,大势已去,若是再不走,就会被宋军前后夹击。他咬着牙,挥下令旗:“撤!全军撤退!返回泗州!”

金军士兵如蒙大赦,纷纷扔下武器,朝着泗州方向逃窜。宋军援军趁机发起追击,斩杀了不少金军士兵。城墙上的宋军士兵们也冲出城门,与援军汇合,一起追击金军。

赵玥站在城楼上,看着金军撤退的背影,以及远处赶来的援军,心中终于松了一口气。她扶住城垛,缓缓闭上了眼睛——这场持续了一个多月的激战,终于以宋军的胜利告终。

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宣城的城墙上,将城墙上的血迹染成了暗红色。赵玥睁开眼睛,看着身边欢呼的士兵和百姓们,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她知道,这场胜利来之不易,是无数士兵和百姓用生命换来的。而她,也终于没有辜负大家的信任,守住了宣城。

可赵玥也清楚,这并不意味着战争的结束。完颜烈虽然撤退,但他必然还会卷土重来。她转过身,朝着城内走去——她需要尽快组织人手,清理战场,救治伤员,补充粮草和兵力,为下一次可能到来的战争,做好充分的准备。

宣城的街道上,百姓们欢呼雀跃,纷纷走出家门,迎接凯旋的士兵和援军。孩子们拿着鲜花,递给士兵们;老人们则端着茶水,送到士兵们手中。整个宣城,都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之中,可赵玥的心中,却始终保持着一份清醒——她知道,守护这片土地的责任,还远远没有结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