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这是推行过程中不可避免的。
过程如何,他已经学会不那么在乎了,只看结果,北方两国虎视眈眈,他们若不能居安思危,富国强兵,那最后只有国灭民散的地步。
“犹记得大人任鄞县知县的时候,深受爱戴,新法也推行通畅,百姓受其利颇多。”
而不是现在,便是从老家寄回来的信件,也多有诉苦,还有自己的妻子,父母姐妹在城中也有做生意,税收层层加码,有的货物税钱甚至超过了本钱,有的小商贩以死抗争,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虽然后来改进了一些,对小商小贩免征税,商人征税太重的,减税十分之七,可仍旧很重。
石老大人抿了一口茶,对此只轻叹一口气,“望之,你的先生教你的是爱民,我以前也和你一样,爱民如爱子,作为一县父母官,自当要为百姓考虑。
可是当你站的位置越高,你便不能只把目光放在底层,要看的更长更远,亦计之深远,现在的你不懂,以后会懂的。”
人是会变的,他的思想当然也会发生转变。
为民计,为国计,一碗水真的能端平吗?或许只有神可以。
世人褒贬非议,他皆受之,只为国计。
谢望之看着眼前这位老者,拱手一拜。
“望之谨记。”对方是好意还是恶意,他还是分得清的。
最后谢望之还是没忍住提醒了一句,“大人,您的意思是说,人心复杂亦变,希望您也能将此话记在心中。”
在谢望之眼里,新法弊端,执行新法的人员有很大的问题,这个其实是可以解决的,不能为了新法的推行无碍就只启用那等表面上支持新法,其实只是想借新法牟利的人。
初时石老大人还不知道这句话的意思,但当他离京再回的时候,才觉出其味。
夏日清长,谢宁拎着新制的药箱又入了宫门。
却瞧见往日活泼的燕曦静静的倚着阑干看新开的粉荷,小小的蜻蜓立于其上,微微抖动着轻盈的翅膀,落下点点虹色。
将药箱放在一旁,谢宁拿起婢女端着的药膳递了过去,“山药莲羹,加了圆子,我吃着甚好,燕曦也尝尝?”
燕曦公主摆手让嬷嬷和宫女退下,这才接过谢宁手中的白玉碗吃了一口,“阿宁,你......”
燕曦眉心轻皱,瞥了一眼远处的宫女,才继续道,“我今日在小书房找书看,听见父皇和石大人吵架了,石大人他......递交了辞呈,不过被打回去了。”
“为什么吵架?”谢宁心中隐隐有猜到原因,但听燕曦说,会更清楚一些。
“他们都把旱情怪在石大人身上,说是他推行新法才导致上天降下惩罚,就是曾祖母和祖母也去逼父皇,父皇......停了新法。”
燕曦是喜欢石老大人的,她小的时候石老大人还给了她一幅字帖让她练字,说是能静心养性。
有其他大人说她待在议事的小书房是胡闹,还是石老大人站在她这边驳了回去,就是她懵懵懂懂的听他们议事,有那不懂的,也能在石老大人那里得到耐心解答。
和谢宁说这些的时候燕曦又笑了起来,“只是石老大人偶尔会叹气,他说我如此聪慧,若是个皇子就好了。
阿宁,你觉得可惜吗?”
谢宁挽起燕曦耳侧的碎发,认真道,“我觉得皇子能做的,你也能做,所以公主和皇子又有什么区别呢?”
燕曦晓事了,闻言心中一震,欲言又止的看向谢宁,或许这只是一句寻常话罢了。
其实她只是心中有些伤心,但谢宁的肯定,又让她的心多了那么一丝不服气。
为什么她生做公主之身,就令人惋惜呢?
第591章一梦华年123
?如?您?访?问?的?w?a?n?g?阯?发?B?u?页?不?是?ì????ü?????n???????????﹒?????M?则?为?山?寨?佔?点
谢宁把自己的药箱拎起,然后拉着人进了内室给燕曦扎针,“你的身子已经好了不少了,只不过从脉象来看......燕曦,你知道的,以你的身体,应当少耗神。”
思虑过度,便会耗费精血,以至于身虚体弱。
燕曦公主趴在榻上并不说话,谢宁叹了一口气,也不再追问。
给燕曦扎完针后,谢宁和她又拿着书一起读,这些书都是燕曦在课上学过的,现在跟着谢宁又读了一遍,她感觉自己又懂了不少深意。
燕曦侧眸看着谢宁还有些肉肉的小脸,明明两人差不多的年纪,她却对谢宁有一种亦师亦友的感觉,谢宁是那个“师”。
以前她总觉得自己聪明,虽然面上不显,但心里也是自傲的,可与谢宁相处良久,却时常能感到自己的不足。
谢宁打了个哈欠,把自己的书递了过去,“这是《小戴记》,我都看了,里面还有一些见解,你可以看看。”
她们都是互相借书的,送书是很少的,因为自己手上的书都有注解,那才是难得的。
谢宁看的书不仅有她们一家四口的注解,还有谢望之好友的小注,本来薄薄的书,加了一张又一张的书页,更厚了。
她还得寻个空整理一番,然后抄一篇新的。
燕曦也把自己找到的书递给谢宁,“你之前不是说想看水经注吗?可惜没找到,改日我再去父皇的小书房看看,还有让我表哥在国子监的书楼也找一找。”
“麻烦你了。”
今日依旧是秀灵送谢宁出去,两人还没走出殿外,秀灵就小声问道,“谢小大夫,你可以再给我们看看病,扎一扎针吗?”
谢宁自然无有不可。
秀灵松了一口气,最近她听消息说谢小大夫的父亲又升官了,说是给陛下献上了什么水利的图纸,本来陛下是想把人调到工部去的。
但谢大人只道自己经验不足,想先把药局的事情搞好,沉淀沉淀,资历足够了,才能担当陛下所赋的重任。
这个意思,就是不居功,将此功劳让给其他人。
有才华,又如此清正的人,自然有不少人喜爱。
谢望之在朝中的关系不知道有多好,因着此事,后面谢望之提交上去的关于药局的改革举措,虽有阻力,但不论是新任参知政事还是其他官员,都没有怎么为难他。
不就是革除一些贪腐的小官吗?
小事,对比于新图纸给旱情带来的效益,这点小要求不值一提,最后不仅通过了谢望之的折子,还升了他在药局的职位,以让他更好的进行改革。
这也是即将上任的新宰相抛下来的橄榄枝,谢望之自然是清楚的,但这不代表他就要回应。
毕竟最近乱的很,他才不要参与进去。
他素来是个谨慎的性子,现在还是先站在边缘位置,以免遭到无妄之灾。
因为谢宁给谢望之的,不单单是一张翻车的图纸啊,还有其他水车以及小工具的图纸,以及父女两个在聊天时得出的一些关于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