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小娘子,你说我们真的能过初试吗?”
一个穿着素色罗衫的小娘子单手撑着下巴,时不时从果盘里挑一枚果子吃。
其他的小娘子闻言也看了过来,谢宁给烤肉翻了个面,抬眸对上众人的目光,“他们既然都没拦着我们进去考试,那自然是不会故意落了我们的,毕竟考试都是公开的。”
而谢宁没说的是,这些个贵女身后的背景都不简单,只要皇帝没发话,就没有哪个考官敢故意落了她们的卷子。
自认答的不错的小娘子都很高兴,就是不知道明日的名次如何了。
不过......这次的第一,众人的视线看向谢宁,怕是这个谢小娘子了,毕竟在考场的时候她答的最好,而且在笔试的时候那些考官总晃到她身边去看她写卷子。
嘉月郡主不太在意这些个名次,只盯着谢宁放在铁板上的鹿肉,随着谢宁熟练的不断翻面,香气瞬间弥漫开来。
不过在这香气中还夹杂着一丝糊味,原来是有的小娘子忘记翻面烤糊了。
不过在一旁还有下人烤的,倒是不会没得吃。
“怎么样?可好吃?”
因着有些烫,所以谢宁只小心尝了一小口,眼睛微微一亮,“不错,肉质紧实鲜嫩,而且没得那等膻味,很好吃。”
“哈哈哈!我就说你会喜欢!到时候若我叔伯他们再去猎鹿,我便再请你们来吃。”
嘉月郡主颇为自得的饮了一口梨花酿。
“那该是得等到冬日里,落雪时节围炉烤鹿肉,才是一绝!”
“冬日吃锅子也不错啊!”
几人笑闹了一番,然后便有人提议玩飞花令,毕竟只吃美食也太单调了。
谢宁也喝了一小杯梨花酿,入口甘美,又不醉人。
澄空若明镜,映出满园秋色,烟火伴着笑语,随风散出那么一丝自由的味道。
第674章一梦华年206
隔日谢宁上朝的时候就被围观了。
“谢小大人,听说你去考了童子试?不知感受如何?”
“谢小大人,在考场的时候你都背了什么?可觉得难?”
“谢小大人......”
谢宁差点就掩面逃跑了,最后还是谢望之挡在她面前,也不说其他,只提了几位老大人家里的孙子,然后就成功止住了话题。
谢宁绷着小脸过完了早朝,没想到今日轮值给皇帝把脉的时候又被皇帝调笑了。
虽然觉得不好意思,但谢宁觉得现在的局面还好,朝中反对的声音不大,那代表大部分的官员心中都有了适应。
谢宁不知道的是官员们不是适应了,而是对皇帝死倔死倔的脾气有了解,只要他认定的事,基本就不会回头的了。
就像新法,只不过谢宁做事,早早把好处吊在前头,让他们不得不心动。
今日朝上又有人抨击了新法,这就算了,新法执行人员内部都发生了分裂,搞得皇帝一个头两个大,再加上最近德安公主遇刺的事......哪里都不消停。
谢宁给皇帝扎着针,见他眼底青黑,便劝道,“陛下,您得注意休息,若每日都这般熬着,便是身体再好,也很难补的,吃再多的药都不如睡一个踏实觉。”
皇帝也知道,只不过有些事不是那么容易的,他想当个好皇帝,想将天下管理的更好一点,那就不能懈怠。
谢宁捻了捻针,看皇帝依旧不睡,也不勉强,“陛下,我新研制了两种止血药包括那生肌膏已经交给了江院正,到时候自有药局开始统一生产。”
算不得是她研制的,而是后世医书所有,然后她抄录了下来,根据现世的一些药材进行了删改的方子。
“谢爱卿深明大义。”夸了一下,然后皇帝就想该如何奖谢宁,升官是不可能的,那就赏东西吧。
“陛下过誉。”
谢宁看了一眼周围,见只有丁内侍较近,其他宫人都远远的,便垂下眼眸问道,“陛下可是为军中囤积药品?”
她问的委婉,其实是想问皇帝是不是想出兵北晋。
如果是因为德安公主遇刺事件,那倒不至于。
谢宁这几日和谢望之以及谢起复盘了一下,都认为很大可能是近两年大周和北晋边界摩擦越来越大,皇帝忍不了了。
而这次北晋人刺杀皇室宗亲,应该是一个导火索。
不过谢宁心中存疑,因为德安公主遇刺事件有点......过于明显了。
因此她怀疑是不是有人想挑起大周和北晋之间的战争,可又是谁呢?
而且她不知道皇帝等人有没有发现这个疑点,如果发现了,是否深入去调查了,还有就是,若这件事是北晋自导自演,想大周先毁和约,也不是不可能。
听到谢宁的话,皇帝下意识的想起身,然后又想起自己背上的针,这才没动。
“谢爱卿,擅自揣摩圣意,该当何罪?”
若真的想治谢宁的罪,皇帝就不会还叫她爱卿了,谢宁犹自不动,然后继续道,“微臣只是想为陛下分忧,若陛下真的有心,单单准备药品是不够的。”
如果大周真的要出兵,她当然想让大周赢。
第675章一梦华年207
皇帝阖上眼眸,一时没有说话。
丁内侍对上谢宁的目光,轻轻点了点头。
“那不知谢爱卿有何高见?”这就是肯定了谢宁的猜想。
随着谢宁逐渐的展露自身的才华,皇帝也慢慢的对谢宁平等相视,而不是只将她当成一个小孩子。
谢宁心中微松了一口气,她也是冒了风险的,但凡上位者,都不喜欢下面的人揣摩他的心思。
而她如此大胆,只不过是因为此事虽然隐秘,但既然江院正都知道了,可见不算是皇帝心中隐而未发的一种想法。
他们已经在行动了,只不过恐怕只有几位亲近的高官知道吧。
谢望之那边也得了消息,不过也没那么具体,只让他准备好冬衣,因此便是战事,也是他们的猜测罢了。
“陛下。”
谢宁继续变换着针法,斟酌着将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
在战场上,药重要,但医也很重要,自古以来,医为匠,地位本就不高,而和一般的医者站在一起,殇医的地位也会更低。
所以谢宁认为可让太医局的学生学习一些殇医的手段,然后投入战场。
不然只凭朝廷给的几个医官或是军队在民间“招募”而来的军医,远远不能负责那么多的士兵。
还有便是让招募而来的军医入太医局学习,提高医术。
若是军医的质量能够提上去,那军队的后继力也能够明显上升。
因为大周和北晋战事不断,所以大周有一套比较完备的军医制度,每到战时,大周便会从中央选派、地方选派,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