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从三让徐州开始辅佐刘备 > 第56章 稻饭鱼羹

从三让徐州开始辅佐刘备 第56章 稻饭鱼羹

簡繁轉換
作者:旅游中郎将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11-07 05:21:59 来源:源1

第56章稻饭鱼羹(第1/2页)

刘备与关羽议罢正事,目光落在他身旁英气勃勃的关平身上:“二弟,我记得平儿尚未及冠吧?这就随你从军了?”

关羽看了一眼肃立于身后的好大儿,捻须道:“大哥,如今乃是乱世,军中未及冠龄的少年亦不在少数。他人子弟皆可披甲,我关羽的儿子,又岂能落后?”

关二爷嘴上虽然说的是军中,但在脑海中却不由得闪过了某个穿着文士袍、笑容略带狡黠的少年。

倒是关平听得父亲此言,胸膛挺得更高了。

关羽接着道:“况且,平儿在家时也未曾懈怠。前番在徐州城,我考校过其兵法武艺,瞧着已颇具章法。就算再闭门习练,只怕进境也是有限。不如来军中多多历练,免得成为只懂得纸上谈兵的愚夫!”

此时远在荆州,尚且是总角之年的马谡,不由得连打了两个喷嚏。

刘备点了点头,捻须微笑道:“二弟说得在理,是为兄想差了,年轻人确实应该多加历练。”

“不过,平儿既已离家从军,不知可曾取了表字?若总是‘平儿’、‘平儿’地叫,既显得不够郑重,也有碍于他在军中的威仪。”

关羽有点不好意思地说道:“正要大哥费心。那日自青州归来,便想请大哥为他赐字,孰料军务繁杂,一时间竟耽搁了。此事确是我之疏忽!”

刘备闻言轻笑:“哎呀,这确是你马虎了。表字关乎一生,岂能忽视?”

他沉吟片刻,“关平……‘平’者,坦荡平稳。不若取字‘坦之’,既与名相合,亦有前路平坦顺遂之意。二弟以为如何?”

关羽低声念道:“关平,坦之……关坦之……不错,此字甚好!”

他转头对关平道:“平儿,你今后的表字便是‘坦之’了,还不快谢过伯父赐字之恩?”

关平闻声,疾步上前,在刘备面前恭敬行礼,声音洪亮:“侄儿关坦之,叩谢伯父赐字大恩!”

刘备欣然受礼,笑容满面。

关羽环顾四周,问道:“大哥,近几日怎不见允昭身影?往日你二人不是形影不离的吗?”

刘备解释道:“近段时间,允昭总往外跑。我让叔至(陈到)带人随身护卫。据回报,他出城后便会前往邗沟和大江交汇处的岸边,或观测水势潮汐,或勘察沿河地形,如此已有七八日了。”

关羽抚髯沉吟片刻,说道:“莫非……他在思索若有敌军沿水路来犯,我军当如何应对?”

“呃……”刘备神色略显古怪地说道:“恐怕并非如此。允昭常言自己对军略‘一窍不通’。听叔至回来说,他在岸边,念叨最多的是……如何下网捕鱼。”

关羽闻言一愣,有些疑惑地反问道:“捕鱼?”

“没错,就是在这捕鱼!”张昀指着邗沟与长江交汇处的木质引水闸,跟身旁的陈到说道。

说起这邗沟水道,最早乃是春秋时期,吴王夫差所开凿。汉朝则是在其基础上,进行了修缮和疏浚,最终成为了连接长江和淮水的运河。

不过这年头的运河设施和后世没法比,仅靠木石结构的分水堤和引水闸调节,无法解决人工运河与天然江河间的水位落差。

这就导致江船和漕船并不能通用。

运河中的漕运船从淮阴南下开到广陵,就要重新卸货装上江船,而江船北上也是一样的道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56章稻饭鱼羹(第2/2页)

正是古运河的这一特性,才奠定了后世扬州城千年繁华的根基。

汉代的广陵虽然还达不到日后扬州的程度,却也是运河重镇。自然催生出了繁忙的码头,和与之相伴的市镇。

只可惜受到兵灾匪患的影响,至今还没有恢复元气。

而且目前的邗沟运河因为缺乏维护,有多处都出现了严重的泥沙淤积,其中最严重的当属射阳湖进出口附近。

在很多河段中,原本能并行两艘漕船的河道,如今连单船通行都显得十分艰难,严重影响了运河漕运的效率。

刘备前些日子南下时,在射阳附近也只能弃舟登岸,直到绕过射阳湖后,才重新走的水路。

在原本的历史轨迹中,邗沟这种半死不活的情况,大概要等到陈登担任广陵太守后,重新疏浚了水道,才会得到改善。

不过在陈登死后,曹老板为防止东吴袭扰劫掠人口,强行把整个淮南地区的人口都迁徙到了北方,也导致邗沟几近荒废。

曹丕继位伐吴时,曾短暂重修此水道,但终究因为水浅难行大船,在那次虎头蛇尾的伐吴之战之中,并未起到什么作用。

直到晋朝统一,重置淮南郡县,邗沟方才恢复了沟通江淮的漕运职责。

就目前张昀连日来的观察,因为邗沟入江口距海不远,这一段的江水会受到海潮牵动,每日的涨落都十分明显。

而江海之间的洄游鱼群,也在随着潮汐进行活动。涨潮时溯江而上,退潮则回归大海。而这交汇的河口处,便是一个天然的洄游渔场。

汉代的捕鱼技术还十分落后,无非就是用鱼竿钓鱼、手撒渔网、或是升降式的竹制鱼篓,捕鱼的效率十分感人。

不过也正因为捕捞技术太过原始,如今的长江渔产极为丰沛,可谓潜力巨大。

张昀这阵子琢磨的,就是如何成规模地,把这处极具潜力的渔业资源变成军粮。

虽然目前刘备军中暂时不缺粮草,可一旦想要扩军,粮食就不够了。

要解决这个问题无非就是“开源节流”四个字。

不过这“节流”是万万不敢的,军粮一减很容易闹兵变,也只能从“开源”上想办法。

为此,他每日都在这河口附近徘徊流连,苦思冥想。

张昀前世并不爱钓鱼,对捕鱼也没什么研究。突然开始琢磨渔业水产这些事儿,是因为他想起来,三国志里曾记载袁术军因征兵太多,导致军中时常缺粮。

而在淮南的时候如果遇到军粮不济,袁术就会让士兵们去捡河蚌充饥。

百家讲坛里还专门提过这事儿,当时那位教授的态度还带着点嘲讽。

不过穿越之后的经历让张昀明白,乱世中很多时候,能有口吃的就很不错了!

再者说,河蚌配着米饭不也挺带劲的么?

只不过如今既然身处大江之畔,他自然不满足于只是在河边拾蚌,还想搞出点技术含量更高的办法。

荆吴一带的人本就是“稻饭羹鱼”,要是有大量的渔获补上,士兵们一餐至少能减三成粮米。

日积月累之下,可不是个小数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